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王將軍 姜略 賀悅 李壽 方山開 王遵 李知禮 陸孝政 果毅 劉摩儿 店婦 屠人 劉知元 季全聞 當涂民 張縱 有個姓王的驍騎將軍,代郡人。隋文帝開皇末年,出任蒲州鎮守。這個人生性好打獵,被他所殺的禽獸無法計算。他有五個儿子,沒有女儿。后來竟生了一個女儿,端庄美麗,見著的人都很怜愛她。父母更加鐘愛。王將軍解甲歸田,回到鄉里,這個女儿有七歲了。有一天早晨忽然不知女儿的去向,都認為是鄰居開玩笑藏起來了,等到各家去問,都說沒看見。于是,她的几個哥哥騎著馬到處找,离家三十多里,在一片荒野中找到了,但已閉著眼睛不認人了,口里發出兔叫的聲音,腳上扎的荊刺有一小把,經過一個多月,什么也不吃就死了。她的父母特別悲痛,認為這是以前打獵殺生的報應,后來全家吃齋,再不吃肉食。大理寺寺丞蔡宣明,曾作代郡法官,是他親自說的這件事。 隋朝鷹揚郎將軍姜略,天水人。少年好打獵,善于放鷹犬。后來得了病。昏迷中只見有一千多只鳥都沒有頭。圍繞著姜略的床邊叫:“赶快還我的頭來!”姜略立刻覺得頭痛,斷了气,過了很長時間才蘇醒。因此他就請了很多和尚,急忙為鳥祈禱祝福,許了愿,好些鳥才飛走。病也立刻就全好了。從此以后再也沒喝過酒也不吃肉,不殺生命。姜略曾自己說起這件事。 唐高祖武德年間,隰州大宁有個人叫賀悅,因為鄰居的牛損坏了他的庄稼,就用繩子把牛的舌頭勒斷了。后來他生了三個儿子,都是啞巴不能說話。 唐朝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壽,貞觀初年,罷職回到京城的府第。李壽喜好打獵。經常用籠子養鷹,有很多對。并且殺鄰居的狗喂鷹。不久他就得了病。病中看到五只狗來要求償命。遂安公對它們說:“殺你們的是奴仆通達,他有罪,并不是我的罪過呀。”狗說:“通達怎么能自己作主呢?況且我們也沒有偷你的東西吃,僅從你門前經過,就隨便殺了我們。如果不償命,最終不放過你。”遂安公拜謝請罪,并說一定為它們追福,其中四只狗同意了,有一只白狗不答應。說:“既然你無辜殺我,我未死的時候,你就生割我的肉,每割一塊我就痛苦不堪,我回想你這樣狠毒,怎么能饒過你呢?”不一會儿,看見一個人,替遂安公求情說:“殺了他對你也沒有什么好處,放了他,讓他給你追福,不是很好嗎?”那只白狗才同意了。過了一會儿,遂安公蘇醒了,但已患了中風偏癱的病,四肢不靈,于是為狗追福。然而,遂安公的病最終也沒有好。 唐朝曹州武城有個人叫方山開。少年時就善使弓箭,特別喜歡游獵,就以打獵為職業,所殺的禽獸不計其數。貞觀十一年那年突然死了,但經過一宿又蘇醒了。他說:“剛死的時候,被二十多人拉去,走了十多里,上了一座山,有三個鬼牽著山開,登著梯子往上走,要到山頂的時候,忽然飛來一只大白鷹,鐵爪鐵嘴,抓了山開的左臉頰飛走了。又有一只黑鷹,也是鐵爪鐵嘴,抓了山開的右肩也飛走了。等到了山頂,被帶到一個廳堂,看見一個當官的人,披著紅色的衣服,頭上戴著黑頭巾,對我說:‘你這一生有什么功德,可以全部說出來。’我回答說:‘自從生下來,也沒有什么功德。’官人說:‘最好帶他到南院去參觀一下。’有兩個人就帶領我到南邊去,到一城邊,此城非常險峻。那兩個人敲了几下城北門,門立刻就開了,只見城里赫然全是大火,門邊有几條毒蛇,都有十多丈長,蛇頭也有五個斛那么大,口中往外吐火,象要吃人。我非常害怕,嚇得不知往哪儿走,來時那個門也關閉了,只知道磕頭念佛就是了。這時門卻開了,我又回去見那官人,他要把我送到地獄去受罪。這時旁邊的侍者說:‘山開壽數還沒盡,但恐怕他進入這城,就不可能出去了,不如暫且放了他,讓他積累功德。’官人說:‘也好’。就命前二人送我,照舊從原道下山,又有鷹想抓我,全仗那兩個人衛護我才免被抓,等下了山,看見一個大坑,腥臊惡臭,突然被那兩個人推到坑里,一會儿功夫我就醒了。”山開說完看自己的臉和右胳膊上邊,被鷹抓的痕跡還很清楚,以至終身沒有消失。山開于是舍棄了妻子儿女。把住宅當佛院,整天以誦經為事業。 唐朝的王遵,河內人。兄弟三人,同時得病很重。宅院里有個喜鵲窩,從早到晚飛翔鳴叫,兄弟三個覺得太喧嘩很生气,都討厭它們,等病好以后,把喜鵲捉住并將它的舌頭弄斷放了。很快,兄弟三個都得了口腔和牙齒的疾病,家庭也一天天貧窮,到后來只好討飯度日。 唐朝隴西人李知禮,少年便矯健敏捷,善使弓箭,又能騎馬,還能打彈子。因此他殺死的禽獸很多,有時去捕魚,抓到的魚不計其數。貞觀十九年那年,他得病几天就死了。死后見到一個鬼,牽著一匹馬,這匹馬比人間的馬大些。那鬼對知禮說:“閆羅王讓你去。”說著就讓知禮騎上馬,不一會儿,就到了閆羅王面前,閆羅王對他命令道:“讓你去討伐賊寇,一定不能失敗。如果失敗就殺了你。”与知禮一同去的有二十四個同伴,知禮向東北望去,只見賊寇多得不見邊際,天昏地暗,被踏起的塵土象雨一樣。知禮等寡不敵眾敗下陣來。這時知禮對同去的人說:“王法森嚴,宁可向前拼殺而死,不可失敗而回。”說著,知禮回馬沖殺,向賊人射了三箭以后,賊人稍有退卻,知禮又射五箭,賊人于是潰敗,四散奔逃。打胜之后知禮參拜閆羅王。閆羅王責問知禮:“賊寇雖然敗退,為什么開始時你們敗退?”令人以麻繩綁了頭發和手足,讓知禮他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上面又用一塊大石壓著輾磨他們,前后磨了四個人,身体全都潰爛,等到了知禮,知禮大叫說:“我畢竟把敵人打退了,盡到我的能力,現在還是被殺,這樣怎么激勵后人?”閆羅王听他這么一說,就把他放了,還由他自由活動。過了三天,他自己往西北方向走,進入一有牆的院子,只看滿院的飛禽走獸,能覆蓋三四畝地那么多,都來向知禮索命,漸漸向他逼進。知禮曾射死一只母狗,這時看見這只狗直奔他來啃咬他的臉,然后又咬他的身体,滿身沒有一處不被傷的。又來了三個大鬼,每個都有一丈多高,都來剝知禮的皮肉,不一會儿就剝淨了。只有臉、眼睛,骨頭和五髒還剩下了,這几個鬼把皮肉分給那些禽獸吃,奇怪的是那皮肉剝完又生,生完再剝,這樣過了三天,知禮真是痛苦難忍,難以用文字表達。總算結束了,大鬼和禽獸們忽然不見蹤影。知禮四下看了看,什么也沒有,于是就跳牆跑了,他只顧往南跑,也不知到什么地方,就覺得身体很輕,好象一跳就能走千里似地。這時又有一個鬼從后面追上他,拿一個鐵籠子把他罩上,知禮被罩在籠子里后,只見無數條魚都來咬他、吃他,吃完了,鬼就回去了,這時那些魚也不見了。知禮家以前曾供養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比知禮早死,和尚來給知禮去掉了籠子,對知禮說:“施主一定很餓了。”然后拿出三丸白色藥丸,象棗,讓知禮吃下去,知禮吃后馬上就飽了。那和尚又說:“施主應該回家了。我也該走了。”知禮回來后看見自家的北面有一個大坑,坑里有矛槍立在那里,過不去,又看見侄女和奴婢們抬著一個箱子,箱子里都是用絹絲串的錢,另外放了一些飲食,在坑的東北面。知禮心里想:婢女和侄女怎么作這樣的游戲,太怪了。知禮回頭向北望去,只見一鬼挺劍直奔他而來。知禮惊慌失措,只好跳到坑里。這一下知禮蘇醒了。從死到蘇醒一共過了六天。后來問家里的人,才知道那是侄女拿著紙錢和飯食為知禮祭奠,當時看卻是絹和銅錢。 唐朝雍州的陸孝政,貞觀年間任右衛隰州府左果毅。孝政性情急躁,作了很多殘害生靈的事。他的府內以前有一龕蜜蜂,紛飛聚集在宅院南邊的樹上。孝政派人把蜂窩移到別的地方,但那群蜜蜂不去,孝政就很生气,馬上用開水在樹上把蜜蜂全澆死了,連一個也不剩。到了第二年五月,有一天白天,孝政在廳堂上睡覺,忽然飛來一只蜜蜂在孝政的舌頭上螫了一下,馬上那舌頭就發紅腫脹起來,把嘴都堵上了,几天后孝政就死了。 唐貞觀永徽年間,在周至鄠縣內有個叫果毅的人。每次有客人來,他都買豬做菜宴請客人。衛士家的母豬生了十只豬,都被他買光了,最后買那只豬,還沒有煮熟的時候,果毅和客人對面坐著,這時叫到有婦人的哭聲,起初他怀疑是他的妻子哭,跑到屋里看,妻子并沒哭。到了客廳,又听到哭聲,再回去看妻子,還是沒哭。如此几回,后來改在家里待客,又听門外有哭聲,跑到門外又听那哭聲在家里。那個客人也很吃惊坐不住了,好象听那哭聲邊哭邊說:“男的女的一共生了十個,都被果毅吃光了。”那客人听了几遍都听得很清楚。客人害怕就告辭走了。果毅也非常害怕,后來因此而得病,几十天后死去。長安的人都傳說這件事。 唐朝汾州孝義縣泉村人劉摩儿,在高宗顯慶四年八月得病而死。他的儿子叫師保,在他死的第二天也死了。父子二人這一生,行為陰險邪惡。他的鄰居有一個人叫祁隴威,因為上山砍柴,被車壓死,過了几天又蘇醒了。當他死的那時候,看見劉摩儿的儿子師保在一個裝滿開水的大鍋里,片刻之間皮肉都被煮化了,一點儿人樣也沒有,只見白骨一具。這樣過了很長時間才還复原形。隴威就問他這是怎么回事。師保回答說:“因為我經常狩獵,所以讓我受這個罪。”隴威又問師保:“你父親在哪里?”師保回答:“我父親罪太重了,一時見不到他,你還可以回去。回去后告訴我們家里的人,赶快吃齋,為來世造福。”師保剛說完,隴威被地府的人催促,只好走了。到了一座府第,只見樓院高深,很是崇峻。正堂兩邊有二十多人拿著刑杖。一個官員問隴威:“你說一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隴威回答說:“我去年正月,在獨村几乎誦讀了各种經文,也曾脫下一件衣衫施舍,并接受五戒,到現在也沒犯戒。”那官員就說:“真象你說的那樣,你的功德無量,怎么會到這里來?”于是拿生死簿查看,看完后,才說:“你這人該死不假,但在旁邊注著:受戒布施福助,應該延壽。”于是派人把隴威送了回來。隴威當時就活了。 唐朝顯慶年間,長安城西路邊上有一個店家,新媳婦生了一個小男孩。滿月這天,親戚朋友都來慶賀,店主人讓屠夫殺一只羊。那羊多次向屠夫跪拜。屠夫把這事向店家的人報告了,店家的大人小孩都不認為這里有什么跡象,就讓屠夫殺了這只羊,把羊肉放到鍋里煮。因為別人都忙著料理蔥蒜飯菜,就讓新媳婦抱著小孩看著鍋里的肉,那新媳婦抱著孩子來到鍋前。鍋突然間自己破了,湯水沖犯灰火直扑母子,母子全被燙死。當時在店里看到听到這件事的人,多數都不再殺生了。 唐朝總章、咸亨年間,京城內有個屠夫,世代相傳以此為職業。有一天突然病死,死時覺得是被很多羊懸吊起來,象他平時殺羊一樣,兩只羊抓手,另外的羊抓腳,其中一只羊拿著刀刺他的脖子,出了几斗血死了。不多一會這人又活了,在他沒活的時候,家中的人看見他脖子周圍有鮮血,很為惊奇,都來看。只見他脖子上有被刀刺的地方,象他平時殺羊那樣,一邊的刀孔小,另一邊的刀孔大。几年以后瘡口才愈合。 唐朝虔州司士劉知元掌管判司倉。有一次聚會飲酒時,司馬楊舜臣對他說:“買肉一定要買帶崽的,這种肉肥脆好吃,其余的瘦肉不好吃。”知元以后就挑選怀孕的牛犢和豬羊驢等殺吃。它們被殺死后,怀的胎還動,很長時間才能死。不久,舜臣的一個家奴無病而死,但心口還是熱的,七天以后又活了。那家奴說:“在陰間見到一個水牛,白色額頭,有個小牛犢跟隨它,見到閆王告狀說:‘我怀胎五個月,那劉知元無緣無故殺了我們母子。’不一會儿,又見豬、羊、驢等都領子來告狀,訴說冤枉。只見劉知元招供,說是楊司馬要我這樣做的。”過了三天劉知元死去。又過了五天,楊舜臣也死了。 唐朝武則天當政初年,京兆人季全聞家巨富,財產無數,但此人好殺生,無論豬羊驢牛,盡烹宰,經常養鷹几十對。春夏捕魚鱉,秋冬獵狐兔,又常和諸家弟子抓鳥雀。用刀把鳥頭切下,然后放飛,看誰的飛得遠,飛得遠的為胜者,飛得近的為負者,這樣比賽游戲。季全聞治家也极殘忍毒辣。他的婢妾家奴,只要稍有點錯誤,或者挖心,或者剜眼,殘酷到极點。他的妻子生第一個儿子,有一塊皮從上眼皮一直垂到鼻子,還有一塊皮從額后直垂到脖頸,好象人戴著帽子似的。生第二個儿子,其牙爪如虎、嘴象鷹嘴。第三個儿子更奇怪,從脖頸到腰有縫,撥開看,可以看到里面的心肺五髒。這三個儿子全是生下來就死了。季全聞有個哥哥,也好養鷹游獵,性格也殘忍酷毒,他的妻子所生男孩,脖子上有枷一樣的肉,有的象鳥獸魚鱉,有的無眼無鼻。 吳地的習慣,捕到鱔魚都養起來。想要吃魚的時候,把魚放到開水里,等到停止游動時才死。天寶八年,當涂有一打魚人,當年春天捕到三頭鱔魚,他的儿子剝掉魚皮,割掉魚頭,點著火要做魚羹。但那條鱔魚立刻就變成了一條蛇,紅色的花紋斑斕奪目,有几尺長,爬到門外。他的儿子嚇得逃開,又回頭看的時候,余下那二條鱔魚也已經半化為蛇,一會儿全都變成蛇,都走了。他的儿子立刻就得了病,第二天就死了。以后一家七口都相繼死去,僅十多天全家死淨。當涂縣縣令王休愔,因為看他家已沒有別人,命人把他們家的人埋葬了。 唐朝泉州晉江縣縣尉張縱,好吃魚,有一天突然病死,但心口還是熱的。過了七天以后又蘇醒了。活了以后他自己說,當初有個穿黃布衫的衙吏告訴張縱:“閆羅王拘你去。”張縱只好跟著他走,不一會儿見到閆王,閆王問那黃衫吏:“我讓拘的張縱,不是這個張縱,你怎么錯拘了他來?赶快讓他走。”閆王身旁有個官吏對閆王說:“這個人好吃魚,暫時可以懲罰他當魚。”于是閆王就命令張縱作魚。還說:以后能恢复本身。張縱就被那個閆王身旁的官吏帶到河邊,推張縱下水。張縱就變成小魚,僅一寸多長,每一天都見長,到第七天,已長到二尺多長。這時忽然看見一個打魚的到河里下网,張縱心里很害怕,但不知不覺已進入网中,被打魚人捕獲。放到船倉里的亂草下面。不一會听到晉江縣王丞派人找打魚人要魚。打魚人開始只給他小魚,被打了一頓,又到放网的地方搜索,便在亂草下得到鯉魚,拿著回到王家,那魚到了堂前,看見王丞的夫人對著鏡子梳妝,還露著一只胳膊。又被拿到廚房里,被廚師用刀刮了鱗,并不覺得痛,只覺得那刀很冷,不一會又被剪掉頭,張縱的原身就活了。當時唐朝殿下侍御史李萼被降職作晉江縣尉,正在王家吃魚。听說張縱活了,就赶來看他,李萼剛到,張縱就起身迎接并拉著他的手對李萼說:“吃魚吃飽了嗎?”李萼覺得奇怪,問他怎么知道這件事,張縱就詳細地告訴了他的全部經過。才知道他吃的魚是張縱變的。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