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朱化 李詹 王公直 黃敏 陳君棱 王洞微 孫季貞 崔道紀 何澤 岳州人 徐可范 建業婦人 廣陵男子 何馬子 章邵 韓立善 僧修准 宇文氏 李貞 僧秀榮 毋乾昭 李紹 洛陽人朱化,以販賣羊為職業。唐朝貞元初年,往西走到邠宁,買了那地方的羊返回。有一人見到朱化對他說:“你買賣羊賺錢,應該想辦法多賺錢,但你看到小羊,就認為不可以買,你不知道小羊不久就會變為大羊,從小把它買來,等你賣的時候就大了,這里的利潤不是很大嗎?你買大羊,一定買得少;買小羊,就會買得很多。羊多,賺的錢也多;羊少,賺的錢也少。”朱化覺得是這么回事,就告訴那個人:你要是知道哪里有小羊,我就全買下。那個人不几天就帶一個養羊的主人來了。朱化于是買到小羊一百多頭。把大羊和小羊混雜在一起赶回了洛陽。走到洛陽城下,只一個晚上所買的小羊都變成鬼跑了。朱化很害怕,猜不出這是怎么回事。到第二年又去邠宁,看到和他說買小羊的那個人,很生气,就要把他送到官府去治罪。那人說:“我有什么罪?”朱分說:“你勸我買小羊,我赶到洛陽城下的時候,都變成鬼跑了,這難道不是你使的妖術嗎?”那人說:“你販賣羊,想多賺錢,殺生害命,不知收斂,你犯了彌天大罪,到現在還不醒悟,反而對我發怒,我就是鬼,應該和群羊一塊儿抓你殺了你。”說完就不見蹤影。朱化更加害怕,不久就死在邠宁。 唐朝的李詹,宣宗大中七年在崔瑤主持的考試中進士及第。他平生多方尋找特殊味道的菜肴。每次吃鱉,就綁上它的腳。放到烈日下曝晒,等鱉很渴的時候給它酒喝,然后拿到廚房烹煮,鱉正醉的時候已經被做熟了。又有時把驢拴在庭院里,周圍點上火,驢渴得沒辦法就喝含鹼的灰水,洗它的腸胃,然后再拿酒,放入各种調料,再讓驢喝,驢未死而被烈火所烤、外邊的肉已經熟了。有一天,李詹剛戴上頭巾,突然站不住了,倒地而死。不一會,李詹的廚師也死了。過了一天,廚師又蘇醒過來,他說:“我看到李詹了,閆王正追責他過分殘害動物的生命,李詹對閆王說是我干的,我就說:‘李詹讓我干我敢不干嗎?’李詹又說:‘我根本不知道那樣辦,是狄慎思傳授給我的。’所以我才免死又回來了。”過不久,狄慎思也死了。狄慎思也是進士及第,當時作小諫。 唐朝咸通庚寅年,洛陽地區饑荒。谷价飛漲,在陰溝里、田梗上到處都有餓死的百姓尸首。到了放蚕的季節,而桑葉大多被虫子吃了,桑葉每斤值一鍰。新安縣慈澗店北村有個村民叫王公直,有桑樹几十棵,特別蔭翳茂盛。公宜就和妻子商量說:“饑荒這么重,家中也沒有糧食,就是盡力養蚕,也不知后果會怎么樣。依我看,不如放棄養蚕,乘著現在桑葉价貴就賣桑葉,這樣可以賺錢十万。能積蓄一個月的糧食,就可接上麥秋了,難道不比餓死強嗎?”妻子說:“好”。于是他就拿著鍬挖了一個坑,卷起那几張蚕子埋了。第二天起早,挑著桑葉到城里的集市上賣掉桑葉,得錢三千文。又在集市上買了個豬腿以及燒餅、菜肴等回家。到了徽安門,門吏見他的口袋里流血,點點滴滴洒了一地,于是就讓他停下盤問他。公直說:“我剛才賣了桑葉賺到錢,買了豬腿肉以及燒餅等東西裝在口袋里,沒有別的什么。”公直請門吏搜查,打開口袋,只見有一個人的左臂,好象剛肢解下來的。于是一群門吏把公直反綁了送到居守衙門。居守命令送交河南府尹正王公凝審理。王公命令人審問,要依法處置。公直招供道:我埋了蚕賣掉桑葉,買肉回家,确實沒有殺人。請派人到家里檢驗。府尹就派差吏所由監管,帶公直到村里去檢查埋蚕的地方。所由領公直到村里后,先召集鄰里和保長,畫押簽字。大家都說确實知道公直埋蚕,沒干別的什么坏事,差吏就同村里的眾人及公直到埋蚕的地方一塊儿挖坑,卻坑里只有箔角上有一個死人,缺一左臂,等把公直口袋里那個左臂拿來附上,正好相合。差吏就帶公直到府里去報告,把情況向府尹說了。府尹說:“王公直雖然沒有殺人的事。卻有坑埋桑蚕之罪,法律上可以饒恕,但情理難容。蚕是天地間的靈虫,是紡紗織布的根本,故意剿殺絕盡,同殺人沒有什么兩樣,應該施以嚴刑,以茲禁絕凶丑。”遂命人在刑場上用刑杖打死。等到派人再到那埋蚕的坑里驗尸,則又變成腐爛的蚕了。 江西都校黃敏,因為抗擊敵寇從馬上墜下來,摔斷了左大腿,他手下的人迅速地用石頭砸碎一只活著的烏龜,給他敷上,一個多月腿就長好了。然而敷在傷腿上的烏龜的頭還活著,龜的腹部与黃敏的大腿肉長在一起。黃敏很討厭它,想把它割掉,剛想下刀,疼痛得象割他自己的肉一樣,不能割,只好停止。龜目看到的,与他自己看到的相同。 曹、宋二州西邊有個大鶴陂,在陂左的村庄里有個人叫陳君棱。這人少小時就以捕魚為職業。后來得了病,覺得經常被很多魚所咬,痛苦不堪,不知怎么辦好。如果用魚网蓋在身上,疼痛就停止了。后來村里人把他的魚网偷走,几天之間,因為忍受不了痛苦而死。德州刺史姓鄧的曾任考城縣令。知道這件事。 唐朝汾州的景云觀有個道士名叫王洞微。家在孝義縣。當初作過小官。此人愛好殺生,常釣魚打獵,從二十歲到壯年,共計殺死的狼、狐狸、雉雞、野兔,魚鱉、飛鳥可達万數。后來當里尹,得了病發燒一個多月,那時他忽然覺得屋里有禽獸魚鱉一万多只,環繞在他的床前咬他,滿身都是傷口,几乎沒有一點好的皮膚。半夜之后,他的父母兄弟都听到他的臥室里有群鳥鳴叫的聲音,聲音清晰。這樣過了几年,他的病更重了。有人對洞微的父親說:“你的儿子病很重,最好讓他到景云觀去出家。”于是就挑選了一個吉日搬到景云觀。在一個多月內,會集很多道士為他修齋授符,洞微的病就好了。十年以后、洞微還是得病死了。 唐期的孫季貞,陳州人。少年時就好捕捉飛禽走獸,尤其愛吃雞蛋,每次要吃雞蛋,就燒熟了吃。死了已經三年了。鄰居有個叫張生的人,也已病死三天。這一天忽然坐起來,能下地走,直奔孫家,自稱是孫季貞。听他說的話,确實是季貞,但形体又确實是張生啊。張氏家的人就去官府告狀。在官府里,孫季貞說:“以前是我不該死,因為一生殺了很多動物,所以被那些冤魂告了,又因為吃雞蛋太多,被赶了陰曹的空城里,剛進去,城門就關上了,只見滿城灰火,不一會大火通亮閃爍,我也不知道往哪去,往東看,才看見兩扇城門都開著,我就跑去想出去,但是等我跑到那里時城門又關上了。再往西看,同東城門一樣,往南往北都是一樣。煙熏火烤,又累又乏,那苦痛讓我嘗盡了。一天早晨,閆王對我說:‘你的壽命沒盡,然而你死了三年了,怎么复生呢?’這時主簿說‘他的鄰居有個張生,死了才三天,可以借尸還魂。’閆王就同意了。現在我實在是孫季貞。”官府不能決斷。郡牧尚書劉廙,親自來問他,然后說:“應該用他平生的一件事,必須是別人不知道的來驗證。”季貞就說:…我沒死以前,曾把兩卷佛經藏在屋瓦下面,別人誰也不知道。”官府命人去探查,果然還在。最后孫季貞判歸孫家。 唐朝前進士崔道紀,考中后,游覽于江淮之間。有一次醉得很厲害,躺在客館里,他的仆人到井里去打水,有一條魚隨著水桶里的水被打上來,仆人得到這條魚后,把這件事告訴了崔道紀,崔道紀听后很高興,說:“魚湯最能解酒,赶快做了。”吃了魚湯后很長時間,有一個穿黃衣的使臣從天上下來,立在庭院里,連聲呼叫崔道紀,并派人把他拉過來,宣布詔命說:“崔道紀,下方土地的小民,意敢殺害龍子,本來官應至宰相,壽命到七十,現應免除。”說完就升天而去。當天晚上,崔道紀暴病身亡,當時三十五歲。 唐朝的何澤,是容州人。曾經當過廣州四會縣令。性情豪強專橫。整天不是吃就是喝,尤其愛吃鵝鴨。鄉胥里正,他經常命令他們供納,在家里經常養鵝鴨上千只,每天都烹殺几只。何澤只有一個儿子,他特別愛怜嬌慣。有一天殺了兩只雞,在灶上燒了火等著水開,他的儿子好象有鬼抓似地被扔到鍋里,一家人惊嚇得不得了,馬上撈出來,他儿子已經和那兩只雞都爛熟了。 唐朝咸通年間,岳州有一個村人。他把湖池的水放干了抓魚,結果抓到了很多龜。把龜肉剖挖干淨后,裝著龜板到江陵去賣,賣了很多錢。回到家里以后,突然遍身生瘡,疼得他大哭大叫,鄰居都不忍心听。只有把身体全都泡在一個裝滿水的大盆里,他的身体漸漸地變成了龜的形狀才好些。過了一年,他全身的肉都爛掉而死了。 唐朝的內侍官徐可范,好打獵,殺害鳥獸生靈很多。曾拿來活鱉,把甲鑿開,然后用熱油澆燙,稱之為鱉餅。他又特別愛吃驢肉,作法也特別:把驢拴綁在屋子里,用盆調好五味汁液在驢的前面,在驢的周圍點上烈火,等驢渴了把五味汁液喝光,再殺驢取腸胃作菜吃。前后烹宰的驢不計其數。后來隨從僖宗到四川得了病,每次睡覺都看見一群鳥獸啄吃他身上的肉,他痛苦万狀,必須在他的床下面籠上火,再用油醋等澆他的身体,用魚网覆蓋全身,才能覺得好受些暫時睡一會儿。這樣日以繼夜,必須經常這樣作。等他要死的時候,只剩一把黑骨頭了。 近年來建業有一個婦女,背上生一個大肉瘤,大得象斗囊,里面象有很多茧和栗子,走起來能听到聲音。她在街市上討飯,自己說是一個村婦,平常和妯娌們一塊儿養蚕,但唯獨她養不好,連年虧本,因此她就偷了妯娌的一口袋茧燒了。剛燒完,她的背上就生了瘡,逐漸變成這個大瘤。用衣服蓋上瘤就覺得弊悶,只有經常露在外面才行,而這肉瘤重得象背個大口袋一樣。 廣陵有個男子在街市上討飯。每次見到馬糞,就拿過來吃。他自己說:曾經給別人喂馬,因為懶,晚上起不來,半夜不能給馬上草料,主人家經常親見檢查察視,看到槽中無草,就要訓斥他。于是,他就把烏梅和草料混在一起喂馬,馬的牙被刺痛,就不吃了。最后馬竟因此而死。他自己也因這個緣故而得病,看見馬糞,就饞得流口水想吃,吃了覺得和烏梅的味是一樣的,一點臭味也沒有。 遂州人何馬子好吃蜂卵,因為犯罪,令他在當街示眾。忽然有几十個大蜂飛來螫他的臉,他痛苦不堪大聲呼叫,看守他的人替他驅赶那些蜂,但赶跑了又回來,直到晚上才絕跡。象這樣經過十多天他就死了。 章邵,作商人多年,成為巨富,廣有錢財。但他仍干些劫路營生,以求不義之財。有一次遇到鹿,鹿因怕人而逃走,而鹿子卻被章邵抓獲,邵當即打死,丟棄在樹林中。那母鹿在很遠處看見慘狀,悲號不停。當天,邵想謀財害命晚上走。章邵只有一個儿子,年紀剛有二十歲,這儿子就先走一步与父親拉開一段路程,走著走著就困了,便在路邊的大樹下歇一會儿,等著父親來。不多會儿,就睡在樹蔭里,章邵不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只見衣服包袱在身旁,而那人熟睡不醒。于是就抽出腰刀,對准那人咽喉刺去,搶走了衣服包袱往前走了。等天漸漸亮了,看清了衣服包袱,才知道殺死的是自己的儿子。唉!章邵凶惡殘忍到這种地步,報應也是應該的呀! 蜀地的金雁橋,有個韓立善,作釣魚的鉤已經很多年了。有一次吃魚,魚鯁卡住咽喉,后變成瘡。下巴爛掉后死了。 蜀郡大慈寺專管戒律的法師修准。雖整天念經拜佛,但性格偏激暴躁。寺的庭院前种著竹子。很多小螞蟻攀緣直到欄檻。修准看到后很生气,砍去竹子,把那些小螞蟻收集起來扔到火里燒了。修准后來忽然得了癬瘡病,遍頭臉都是瘡。醫生說這是蟻漏瘡,不能治,最終死了。 宇文氏,是偽蜀時的有錢人家。在都城的東門孀居。曾听到她的寢室上有人走步的聲音,就讓仆奴上房看看,結果抓獲了三個小狐狸和一個母狐狸。宇文氏就殺了那母狐狸而把三個小狐狸留下了。還沒等到年末,宇文氏嫁給了護戎王承丕,因為承丕殺了判官郭延鈞一家,宇文氏和前夫的一個儿子兩個女儿也被下獄定罪。后來放了孩子,宇文氏被斬首。唉!這難道不是她殺母狸的報應嗎? 蜀地錦浦坊的百姓李貞家里養了一條狗,名叫黑儿。李貞因為喝醉了酒拿著斧子把狗砍死了。李貞年老時,和鄰居一個惡少年白昌祚喝酒時爭強好胜,昌祚醉了,拿斧子把李貞砍死了。當時白昌祚十九歲,与李貞殺狗時的年歲正好相同,昌祚的小名叫黑儿。很明顯這冤怨相報,竟是不差毫發。 蜀郡金華寺有個法師叫秀榮。寺院內种植了很多松柏。生一种毛虫,黃色,有二三寸長。這些毛虫到處亂爬,秀榮就派人掃除埋掉,有些就扔到柴堆里,和尚仁秀取柴煮藥料,柴取走了,那些毛虫就在烈日下被晒干,死者無數。經過一個多月,秀榮暴病身亡。金華寺有個僧人入冥府,看見秀榮戴著鐵枷,坐在空地的烈日中,有數不清的毛虫咬他。這個僧人還魂后,把看到的詳細說給仁秀听,仁秀非常害怕,立刻就得了背瘡病,几天就死了。 蜀郡毋乾昭在射洪縣有塊庄稼地。因為去收割庄稼。正碰上有一只鹿被人射了一箭并有人追赶,那鹿在惊慌之際跑到乾昭處,乾昭就把它關在空房子里。后來把這件事說給鄰居有個叫法惠的和尚,法惠听完笑著說:“天送給的食物,怎么能輕易舍掉呢?”于是就殺了鹿,買酒烤鹿肉,乾昭与法惠同飲同喝。法惠和尚剛吃一塊鹿肉,忽然大叫有刀割他的心。然后嘔血,當天晚上就死了。 蜀郡百姓李紹好吃狗肉。他前后殺狗數百千頭。曾得到一黑犬,李紹很愛怜它,并飼養起來。有一次李紹因醉很晚才回來,那黑犬迎門號吠,紹很生气,找到斧子要砍那犬。這時他的儿子從里面出來,斧子正中其頭,當即就死了。一家人惊慌害怕,要捕那黑狗,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李紹后來得了病,象狗叫一樣而死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