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黃万祐 任三郎 黃齊 王處回 天自在 掩耳道士 抱龍道士 何昭翰 盧延貴 杜魯賓 建州狂僧 劉甲 盧嬰 趙燕奴 黃万祐在黔南沒有人煙的地方修道,經過几代人了,他一直在那個地方。每隔二三十年出來一次,到成都去賣藥。他談論別人的災禍,沒有一次不是神奇般的應驗。蜀國王建把他迎接進宮,盡一切禮節來對待他。問他服用的是什么長壽藥物,他嚴守秘密不跟人說,他說:“我不是神仙,也不是靠了服用什么藥物;只是虛心寡欲地養气,端正自己的行為,少做過分的事而已。”問他多大歲數了,他則說:“我只記得夜郎侯做蜀國國王的時候,蚕叢氏以郫為京都的那些年,時常被請出來。從那以后,太陽与月亮交替出現,花開了葉落了,到底有多少年也記不得了。”忽然有一天,他朝南而遠望著嘉州說:“犍為那個地方,大火燒得好凶呵,請派人赶去救滅!”照他說的派人到了嘉州,市場已經變成一片瓦礫。后來他硬要告辭回山,王建哭著挽留也留不住,問他以后的事,他什么也不說。走了之后,在他住處的牆上發現有個地方題著下面几句:“莫交牽動青豬足,動即炎炎不可扑。鷙獸不欲兩頭黃,黃即其年天下哭。”有學問的人也不能評細弄懂其中的含義。到了乙亥年,蜀國興兵東伐,攻占了秦鳳各個州。正在報捷慶祝胜利的時候,宮內起了火,一應珍寶錢財等收藏的物品,統統化為灰燼了。這才知道太歲乙亥之年是青豬年,是起火焚燒的日期。過了三年,歲在戊寅,王建逝世。這才知道寅為鷙獸,于与納音都是土,土是黃色的,所以說鷙獸兩頭黃。黃万祐的這些預言,与后來發生的事情對比,分毫不差。 鳳州賓祐王鄑員外,當時在相國滿存的府中做事,幕僚們跟他處得最好。有個門客任三郎也在相國府,府中幕僚們都跟他相識,但他只親近王鄑。過不多久,任三郎忽然跟王鄑說:“你可能要發生失意的事,這就是你的福分呀!”又過了一個月,王鄑忽然使主公滿相國不滿意他,他便請了病假一百余天,沒到相府上班。滿相國已把此事放在度外,也不追問他的消息。任三郎仍然常到他這里來,一天,他對王鄑說:“此地要遭受災難,大街上的大樹要自行干枯。禍事快要發生了,落葉的時候,就要出事。快去請求相國找人醫治,以解除這場災禍。”王鄑以為相國的气還沒消,這時去跟他說此事太不合适。任三郎說:“這次是三貢起事,一定有人指揮。”果然像他說的,几天之內三貢便起事了。求于關隴,已來尋救治之方。皇上果然派人傳旨表揚他,相國立即拿出院中的錢和几匹綢緞來贈給他,比平常加倍厚待他。他到相府道謝,相國留他設宴招待,又贈各种珍貴的絲織品給他家里。不到十天,就催他立即起程往北方去,滿相國在郊外設宴親自為他餞行。分手的時候,送行的有二百人之多。走了五六天來到吳山縣,租房子住了下來,又走了十天到達鳳州。人們都說已經發生軍變了,滿相國已經回到褒中老家。与王鄑同院的人都死于禍亂,只有王鄑一人免受其難。那一年他來到長安開化坊西北角的一家酒店里,又見到了任三郎。王鄑打听了他的住處,再去拜訪他時,已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黃齊是蜀國的一員偏將,愛好道家學說,善積陰德已有多年了。他在朝天岭上遇見一個老人,此人須發雪白,臉色卻像小孩一樣鮮艷紅潤,肌膚白嫩光滑如玉。他對黃齊說:“你既然愛好道家的思想,五年之后,你會有難,到時候我一定救你。你要時時善積陰德,不要改變原來的志向。”后來,黃齊沿江路過巫峽,船翻了掉到水里,被水沖到石灘上時,好像有人相救一樣,很順利地到了岸邊。黃齊上岸后回頭一看,救自己上岸的正是過去遇見的那個老人。轉眼之間,老人就在原地不見了。從此之后,黃齊常常見到他。有一天,兩人偶然間在什邡縣城里相見了,老人招呼黃齊到自己住的地方去。出北門到了郊外,穿過一片榿木林,走了約二三里便到了老人的家。只見此處山川秀麗,林木成蔭,環境幽靜別致。老人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宿,天亮后送他走出家門,剛走出老人的家門,卻已站在縣城后山里了,這里离縣城有七十多里遠。黃齊回去之后,也把自己的這次見聞告訴給別人。 侍中王處回常常在自己家里迎送和接待一些沒有官祿的人士。一天,有一位道士到他家拜訪,這位道士寬眉毛大鼻子,穿著破舊的布衣服,背后跟著個小童,拿的不外是柱杖藥口袋之類,他在竹葉上寫道:“道士王挑杖前來拜見!”王處回素來看重士人,便立即与道士相見,客客气气地敬酒。看到這個道士的言談是那樣清爽洒脫,王處回說:“弟子有志于清閒,愿在青城山下修造一座小小的道院,住在那里修心養性,以滿足自己喜歡過清閒自在生活的心愿。”道士說:“不要這樣做。”他便從小童手里取過寶劍,仔細地指點院階前面一尺多見方的土地,從口袋里取出兩粒花籽种下去,叫人用盆扣上。過了一會儿,把盆拿走后,花已經長出來了,只見它漸漸長大,足有五尺來高,每層葉子上都開出花朵,其中有兩朵燦爛奪目,格外可愛。這位道士說:“這是仙家的旌節花,它可供你寓目适性。”王處回命人給道士擺上酒飯,他不吃飯,只喝了几杯酒就退席,說:“請你珍重,善自保全愛護自己。”說完就走了,出了門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后來王處回果然被任為兩個節鎮的節度使,開始在仕途上努力。自此之后,常常有人收得那枝“旌節花”的花种。 在利州的市區內有一個人,整天披頭散發赤著腳,穿著短布衣。跟人說話時說的多是天上的事,有時碰到紙和筆,他就高高興興地畫上樓台宮闕,里面的人物都拿著樂器;或者畫上云霧中的龍以及鸞鳥鳳凰之類的圖像。夜晚他睡在神廟里。人們都稱他為天自在。利州的南邊有個市場,人聲鼎沸。有一天晚上市場里起了火,濃煙与火焰直沖天空。天自在在廟里自言自語道:“這個地方的人長期為非作歹,老天將要殺滅他們。”說完就把手伸進階前石頭盆的水里面,捧起水來往天空澆洒,立刻有一股特殊的气体從廟門飛了出去,變成瓢潑大雨,把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全部澆滅了。事后,掌管這座神廟的人,常跟別人講起這天晚上他在廟里看到的种种事情,于是,天自在便悄悄地逃走了。后來,這里的居民果然被一場大火燒得空蕩蕩的。由此才相信天自在原先說的話是驗證的。 利州南門外是個貿易市場。一天,有一個衣衫襤褸的道士,來到人多的地方出賣葫蘆苗。嘴里喊著:“一二年間,甚有用處。每棵苗只結一只葫蘆。藤蔓盤在地上就成。不用打架子。”一邊喊一邊用白堊土塊在地上畫樣子給人看,葫蘆的模樣特別大。過了好長時間,一直沒人買,人們都說:“這是個瘋子,他的話不能听。”道士又用兩手捂著耳朵急急忙忙地跑,邊跑邊說:“風聲和水聲怎么響得這么厲害呀!”正在路上和胡同里玩的孩子,都跟在后面嘻嘻哈哈地起哄耍笑他,當時人們都稱呼他為掩耳道士。到了第二年秋天,嘉陵江的水在一天夜晚突然猛漲,江水漫過堤岸,淹沒了几百戶人家。大水彌漫,汪洋浩渺,人們遠遠地望見道士正在水上,他坐著一只大瓢,伸出兩手捂住耳朵,大聲喊著:“水聲和風聲怎么響得這么厲害呀!”只見他在水上漂漂蕩蕩地遠去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在灌口白沙那個地方,有一座太山府君廟。每逢春天三月時,蜀人大都前去燒香祭奠,至于各個州的看病的、算命的,也曾到廟上去集會。當時有一個人,穿著打了許多補釘的破衣服,容貌憔悴,也在往廟那邊走。眾人都沒把他放在眼里。他走到江邊時,眾人正在樹蔭下休息,這位貧士也在石頭上坐下。坐了一會儿,他對別人說:“這條江里有條龍在睡覺。”大家都不理睬他。旁邊有個老頭儿說:“怎么見得?”貧士說:“我見過。”大家說:“我們要見一見,怎么樣?”貧士說:“也不難。”他脫掉外衣跳進水里,抱著一條睡著的龍出來了,腥味特別大,那條龍深深地閉著兩眼,龍爪龍牙龍鱗龍尾全都完好,云霧頓時聚攏上來,刮起了風,江水在翻騰。眾人都吃惊地跑出很遠,遠遠地向這位貧士行禮,說他是圣人。貧士放下怀里的睡龍把它沉入水底,撿起地上的衣服搭在肩上就走,對著眾人說:“你們各位都以看病占卜為職業,專門救活別人的病痛,預知別人的吉凶禍福,差不多也是在行道。千万不要見到貧寒素談的人就輕視侮辱他們!”眾人听了,只有慚愧和稱謝而已。大家又跟他一起走了十余里路,一眨眼他就不見了。 偽蜀王朝的度支員外郎何昭翰,曾經跟隨別人在黔南當判官。空閒時到野外散步,在河邊看見一個釣魚的,這個人對何昭翰說:“你是何判官嗎?”“是。”“我是山野之人張涉。我過去与你交往了很長時間呢,你現在忘記我了。”何昭翰懵懵懂懂沒弄明白,便在草地上坐下來,他又對何說:“你有好几任官職,但最終是做到青城縣令。我則住在青城山里,等你的官期滿了時,我与你一起回山里,今天來不及到你官署里去了。”說完便告辭走了。何昭翰對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后來他接連做了几任官員,等出任青城縣令時,心里頗為憂慮。那個釣魚的也常來常往,何昭翰對他非常尊重。一天,大軍壓城,賊寇四起,釣魚人与何昭翰結伴逃到青城山中,何的家屬全都留在城里。賊寇進入縣城之后,揚言要殺死縣令,剁成肉醬吃。賊寇首領的儿子自稱小將軍,那一天突然失蹤了。細看畫像上縣令的腦袋,就是小將軍的腦袋,于是,賊寇便互相殘殺起來,誰也不知道縣令究竟在什么地方。后來有人進山,看見何昭翰与張涉在一起走路,何便托他捎信告訴家屬,說:“我并沒有死,已經逃回原來的山里,你們要好好過日子,不要想念我。”從此,人們再也沒看見他,不知他到哪里去了。 盧延貴被任命為宣州安仁場官員,在上任的途中遇上了大風,把船停泊在大江里住了几天。閒暇無事便登岸散步,不知不覺間走出去很遠。遙望前面大樹底下有一所房子,走近一看,見屋里有個東西,像人又像野獸,見了人便朝你走來。盧延貴非常害怕,急急忙忙逃走,他卻連連呼吁:“不要害怕,我是個人!”延貴走到他跟前,見他生得高大奇异,裸露著身子,遍身有毛,毛長有好几寸。他自己說是做買賣的,近几年行船,走到這里遇上了大風,全家都沉沒到水里去了,只剩下自己活著上了岸,天天吃草根,喝山溝里的水,這才活了下來,過了一年多身上就長出了毛。從那以后便不吃不喝,因為太孤獨而傷心難受,再沒有回到世上去的念頭,就在這個地方安家住了下來,至今已經十多年了。”延貴問他一個人住在這里,難道沒有虎豹等猛獸來侵害嗎。他答道:“我已經能夠飛上飛下地騰空飛越,虎豹之類對我沒有辦法了。”延貴在那里呆了很長時間,又問他有沒有需要的東西。他說:“也有。我在溪水里洗澡的時候,總因為洗完后身上不能很快干燥而犯愁,如果能有几尺布做浴巾,那就好了。再有一把小刀,用來采掘藥物,那更好。您能送給我這兩樣東西嗎?”延貴要領他到自己船上去,他說啥也不肯。延貴只好給他送去浴巾和小刀,然后就走了。卸任之后,盧延貴又去找那個人,結果迷失了路,后來沒人再碰見過那個人。 建康有個人叫杜魯賓,以賣藥為業。曾有個顧客自稱是豫章人,常來買藥,沒給過錢,魯賓對他很友善。一天,他又來了,要買很多藥,說:“我欠你的藥錢已經很多了,今天還要從你這里拿藥。我要回到西邊去,上天蒙許買賣版木。等我再回來時,我就有足夠的錢一起還給你了。”魯賓答應了他。他走了以后,很長時間才回來,送給魯賓十根山桃木,放在地上就走了,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杜魯賓得到這十根山桃木,并沒有放在心上,又轉手給了親友,自己還剩下三根。有一天,他偶而讓工人把山桃木劈開。竟然在里面得到一套鐵制的小杵臼,杵長約有五六寸。臼的下面有八只腳,每隔一只做成獸頭的形狀,做工精巧,好像不是人力所能干的。杜魯賓也是一個世俗的凡人,不知道這東西有什么用途,后來被別人拿走了,現在已不知道失落在什么地方。杜魯賓又經常修理房子,有個賣土料的,自己說是金壇縣人,与杜來往很頻繁,杜魯賓也給了他很多錢。房子蓋完了,賣土的要走,他留給杜魯賓一尺見方的一塊白土,說了聲:“以此贈別。”便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這塊白土質地堅硬細密,跟普通的白土不一樣。杜把它放在藥店里,并不把它當作什么貴重東西看待。過了几年,杜魯賓家的房子被火燒了,房屋燒坏了,這塊白土也被燒裂了。仔細一看,在土的裂縫里有一條紅色小蛇,把土剖開后,發現小蛇纏繞著一只白色的石頭龜,有二三寸大。蛇沒有了,石龜仍然存在,至今還珍藏在杜氏家里。 建州有個僧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經常跟瘋子一樣。他說的話,他的行動,多數為后來的事實所驗證。邵武縣城前面靠近一條河,有塊大磐石距离河水有一百步遠,一天,這個僧人忽然用墨水在磐石一半高的地方畫了一道橫線,他則坐在石頭頂上,拿著魚竿做出釣魚的樣子。第二天山洪暴發,河水正好漲到他畫的墨水橫線那里就退了。癸卯年狂僧將路旁向南伸出的樹枝都砍掉了,人們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免得這些樹枝阻礙旌旗幡仗通過。”又說:“路過這里時,要靠一邊走。”等到吳國軍隊進入建州時,果然都從被他砍掉樹枝的樹下走過。他還在城外寺廟的牆上,到處寫下“某等若干人住在這里”的題字。軍隊來城下時,用柵欄將寺廟分成几部分,安排住人;在這里安置的人數,与狂僧在牆上題的數字,果然一點儿也不差。后來這個狂僧竟被兵士殺害了。以前,在王氏統治閩地的后期,閩建地區多有災難,民不聊生,有人問狂僧道:“什么時候局勢能夠安定呢?”他答道:“我死了以后局勢就安定了。”等他死了之后,閩岭一帶克复平定,都跟他說的一樣。 有個人姓劉,住在朱方。他不能跟別人說話,如果跟誰說話,這個人肯定要遭受災禍,或者他本人得病死掉。偏有一個人說斷無這种道理,那是正赶上這個人有厄運堵滯就是了。劉申听說后,高高興興地去找他,說是自己被別人誹謗,只有您的見解高明。他答道:“世上的人都這個樣,用不著憂慮。”不一會儿便起了火,他的全部積蓄衣物古玩等燒得蕩然無存。從此,舉世都稱劉申為大不吉祥的鵂鶹。人們如果在道上碰見他,都丟下車馬捂起耳朵拼命逃避。劉申自己也關起門來守在家里。一年之中偶爾出來一次,人們見了立即惊慌逃散,比看見鬼還要害怕。 淮南郡住著一個叫盧嬰的人,他的气質和文學才能,都是郡中絕無僅有的,人們都叫他盧三郎。但他的命運极不順利,總与災難連在一起。如果与眾人相聚時,主人必有飛來之禍,不是小儿掉在井里,就是幼女困在火中。既然長時期應驗,人們就都捐棄他。當時元伯和為該郡的太守,他剛來到這里時,因為喜愛盧嬰的才气,特地打開正廳的中間設宴招待客人。各位客人都來了,吃完點心之后,伯元跟自己手下人開玩笑道:“我的小儿子掉到井里去了嗎?”“沒有。”“我的小女儿走進火坑里去了嗎?”“沒有。”伯和對在座的客人說:“你們怕這怕那,不敢与他接近,那是你們的命運敵不過的緣故呵!”過了一會儿,大家一起飲酒,客人們互相看了看,一個個心里惴惴不安。這一天,軍隊包圍了郡守的住宅,抓住伯和后將他暴尸街頭。陳少游听說后對盧嬰這個人十分惊异,后又親眼看到他的才貌,對別人說:“此人一旦被推舉,非直到最高位置不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便給他許多錢財并极力推寵舉荐他。節度使陳少游走到潼關時,遙望西方煙塵滾滾,有騎馬往東跑的人說:“朱泚起兵叛亂了,皇上出奔奉天縣了。” 趙燕奴是合州石鏡縣人,居住在大云寺地方。當年,他母親怀孕后,過了几個月生下一只虎,扔在江里了;第二次怀孕几個月后生下了一只大王八,又扔了;第三次怀孕几個月后生了一個夜叉,一寸來長,又扔掉了;第四次怀孕,几個月后生下燕奴。燕奴剛出生時,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和嘴樣樣都有,從脖往下,身子就像一截切斷的冬瓜。也有肩膀,兩只手臂各有几寸長,分不出大臂小臂臂肘手腕手掌來,只是在兩塊圓圓的肉上各生出六個指頭,才一寸多長,都有指甲。身子下邊有兩只腳,一二寸長,也都是六個腳趾。母親覺得既然生下來了,就不忍心再把他扔了。等他長大后,身高只有二尺多點儿,擅長游泳,能擺船,生性十分刁滑聰明,能言善辯,很喜屠宰動物,以捕魚和殺豬為職業。每逢賽船驅儺以及民歌比賽等較量胜負的民間活動,他肯定是冠軍得主。在市場店舖的交易中,他總充當掮客和保人的角色。因為他常常剃光頭發,穿著黑色的衣服,所以當地人都稱呼他趙師父。到了晚年,他仍然是禿頭,只是黑衣服改換了白大衫。有時候他在跪拜跳躍時跌倒地上,下身就裸露在外面,旁邊的人見了就笑話他。有時候騎著毛驢走遠路,他只讓別人牽著驢,自己則橫躺在鞍子上,好像一個衣服包搭在驢背上。他有兩個老婆一個女儿,過著丰衣足食的日子。他有時候打老婆,力气很大,難以抵制。乾德初年,燕奴只有六十歲,腰粗有几抱,面目与一般人沒有不同之處,并無衰老的標志。他那個女儿的右手,無名指有七八寸長,也跟別人大為不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