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三章 疑惑 文 / 萬馬奔騰

    第三百四十三章疑惑

    陳寧的態度印證了盛富民的猜想,在陳寧的對面規規矩矩地坐下來之後,匯報道:「陳市長,王有根同志上午就來報到了,按照您的指示讓王有根同志暫時擔任辦公廳綜合處處長。」說到這裡,盛富民微微停頓了一下,看到陳寧微笑點了點頭,想必陳寧從王有根處知道了。於是就接著匯報道:「**同志安排到濱江新區掛職鍛煉,和濱江區協調後,擬擔任濱江區建委的副主任。」

    濱江新區現在正是大建設的時代,把**安排到建委副主任的位置上,想必也是盛富民的一片苦心。

    「很好,辛苦你了。富民同志。」陳寧微微點了點頭道。

    富民同志,陳寧對盛富民的稱呼第一次發生了變化,盛富民當然清楚其中的含義。不過,這沒到盛富民想要的程度,現在關鍵是要維護好陳寧對自己看法的轉變。盛富民也知道,該是自己告辭的時候,也沒什麼廢話,連忙從沙發上站起來,道:「陳市長,那您先忙著,我回去做事了。」

    第二天,推辭了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在市政府會議室舉行,這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開展舊城改造的前期工作。出席常務會議的有市長田中秋,各個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各個副秘書長,涉及到舊城改造的各個職能部門的一把手,和明山區、西子區、南城區、北城區以及新成立的濱江新區的各個政府一把手。

    王有根作為陳寧的專職秘書也例行會議,做一些記錄工作。拿著陳寧喝茶專用的真空杯,跟在陳寧身後進入會議室的時候,王有根的心裡十分的激動,像這樣級別的會議,王有根還是第一次參加。如果說市委常委會是決定臨州幹部命運和臨州發展方向的話,那市政府常務會議則是決定臨州這座城市如何迅速向前發展。

    抑制住激動的心情,把茶杯放在陳寧的面前,然後走到最旁邊的記錄席坐下之後,王有根掃視了一圈早已經都落座的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這些臉的主人都是臨州官場風光一時的人物,大部分人都是王有根認識,他們不認識王有根,沒想到今天會坐在同一間會議室開會,儘管王有根不過是個普通的記錄員。

    「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這其中的一員的。」王有根的心中暗暗的下著決心。同樣,也儘管在一個星期前王有根還在明山區人大混吃等死,在成為陳寧的秘書之後,王有根的心裡頓時重新燃起了昔日的雄心。

    突然王有根的目光接觸到了一個對於王有根來說終身難忘的人物,而此人的目光正好與王有根的目光相遇。王有根下意識的連忙躲避自己的目光,但當王有根看到陳寧的身影,不由的膽氣一壯,朝著剛才自己接觸到的目光直射過去。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明山區的區長莫建林。看到王有根毫無懼色地重新把目光直射過來,莫建林倒是一時措防不及,把自己的目光移開。

    王有根看到莫建林先把目光移開,心中大呼爽快,這幾個月的壓抑,終於出了一口惡氣。

    反觀莫建林眼睛的餘光看到了王有根一副小人得志的笑容,心中鬱悶不止。自己把王有根踢到了人大,當初也是考慮到王有根並不是陳寧的什麼嫡系。沒想到,這個傢伙居然搖身不變,成為陳寧的秘書了。真是世事難料,莫建林看了一眼坐在中間偏左位置上一臉淡然的陳寧,不由的歎了一口氣,當初他不是也沒料到陳寧會殺個回馬槍,重返臨州嗎?

    這一段時間來,莫建林一直是提心吊膽,特別是陳寧一系列的舉動,都是朝著張系開刀的。自己靠向了朱國榮,也算是張系的一員,莫建林十分擔心,不知道哪一天,陳寧就朝自己發難了。直到昨天,莫建林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李曉華出任了臨州市委書記,陳寧就是想動自己也沒有那麼容易的。不過,看到王有根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而陳寧從來沒正眼朝自己看過一眼,莫建林也有些鬱悶,或許陳寧還真的沒把自己放在眼裡。

    作為市政府常務會議的主持人市長田中秋最後一個來到會議室。市政府會議室就在市長辦公室的旁邊,田中秋沒有蔡昌華那種習慣,儒雅的田中秋是相當講究格局的,不管是常務會議還是市長辦公會總會分秒不差的在會議開始的時間最後一個進入會議室。

    開場白過後,田中秋便示意分管舊城改造的常務副市長陳寧講話,這也是陳寧和田中秋事先溝通好的。陳寧的那份《項建書》在上個星期就給田中秋過目過,田中秋一如既往的表示支持。田中秋支持,這個出頭鳥的活就由陳寧來干了。

    「省設計院的那份初步規劃,雖說是初步規劃,但是相對比較簡單,沒有什麼新意,也不符合我們臨州的實際情況,我看並不適合我們這次舊城改造,把臨州建設成具有國際水準大都市的標準。」陳寧拿起那份省設計院的初步規劃揚了揚,相當不客氣地說道。

    「既然不適合,就要改正。舊城改造到底改成什麼樣子,能不能反映我們臨州這座具有歷史底蘊的旅遊城市的風采,關鍵就在於設計方案。所以,我的意見是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重新徵求最附和我們臨州特色的舊城改造方案。」

    陳寧的話音一落,底下頓時引來的一陣陣的議論聲,全球招標,而且是設計方案的招標,對於大多數幹部來說都是第一次聽到。舊城改造在很多人的眼裡就是一項建設工程,沒有什麼出奇之處。重建設,輕設計,這也是在第一輪舊城改造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沒有新意,預見性不足,這導致了在不遠的將來,重新進行新一輪次的改造。

    「有意見大家可以提出來嘛,我們開會的目的就是各抒己見,拿出一個最佳方案來嘛。」面對下面嗡嗡的議論聲,田中秋細聲慢語的說了一句。

    市長發話了,一時間會議室裡頓時安靜了下來。這時,另一個不協調聲音卻響了起來:「陳市長,進行全球招標,是不是動作搞得太大了些。而且完全推翻省設計院的初步規劃,那我們小半年的前期工作不就白做了嗎。」

    發出這個聲音的不是別人,正是坐在市長田中秋右側的副市長李文海。說起來,李文海這兩天的心情十分的沮喪,自己的靠山蔡昌華的突然離任,而且今天正是調到瓊省去了,也使得李文海一心想取代潘東興,出任臨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成了泡影。加上舊城改造的前期工作,包括省設計院的初步規劃都是他在負責,陳寧在今天的會議上直接提出了否定,讓李文海忍不住出言質疑。

    與會的幹部們「唰」的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文海的身上,就連居中而坐的田中秋也轉頭看了李文海一眼。李文海從田中秋的眼神中明顯捕捉到了不滿的神色。這讓李文海頓時一驚,幡然醒悟,陳寧能在常務會議上提出這麼大膽的設想,肯定應該事先徵求過市長田中秋的意見,而且一定是達成了一致,自己這樣公開進行質疑,不是站到了田中秋和陳寧的對立面嗎?

    不過,陳寧倒是轉過頭朝著李文海微微一笑道:「文海市長剛才的意見只說對了一半,我的意見的確是全面推翻省設計院的初步規劃,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前期工作都白做了。我們向全球進行招標,我們前期對臨州大量的摸底工作,是我們該如何進行舊城改造,改造的規模有多大提供了依據。」

    說到這裡,陳寧停頓一下,環顧了一圈後繼續說道:「要說,全球招標是不是動作搞的太大了一點。我認為這個動作一點都不大。大家都知道,我來臨州之前,在東方市工作了幾個月。我在東方市的時候,恰好東方市著名的,號稱是遠東第一街的南京東路步行街剛剛完成改造,想必大家也都去逛過吧。在這裡我要說的,正是現在這個南京東路步行街,當初在改造之始就是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最後採用了一個英國設計師的方案。如今的南京東路步行街改造的成功之處不僅是東方市繁華購物街和中心商業街的組成部分,而且還展現出東方市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功能的形象,成為東方市的標誌之一。」

    「那我們臨州的特色是什麼?是處處是景的西湖,是有南宋遺韻的古跡,是浩瀚的之江,更有運河的歷史積澱。要改造我們臨州不是簡簡單單的拆了重建的問題,而是該怎麼改造,才能我們歷史傳承的東西保留下來,把我們臨州的這些特色最大限度的展示出來。這樣才能讓我們臨州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大都市,更能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眼光,把我們臨州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城市和人居城市。」

    陳寧說到這裡又停頓了一下,微微一笑道:「現在不是都在流行出去看看開闊眼界,考察發達國家的城市建設。與其這樣,我們面對全球進行招標,也完全可以把國外先進的城市建設理念帶進來嘛。」

    陳寧極具煽動性的講話,讓大多數與會的幹部不住的點頭。極少數不以為然或者是認為陳寧在唱高調的幹部,其中不乏張系的鐵桿,他們針對的是陳寧這個人,而不是對陳寧所闡述的內容。

    不過,當陳寧又將進行全球招標的項建書讀了一遍之後,李文海馬上對自己剛才的質疑做了補救,一方面他也確實被陳寧說服。更重要的是如今蔡昌華已經遠調瓊省,李文海本身又不是萬系的嫡系,同時,李文海也從近來省裡一系列的動作來看,萬系正在面臨省委書記和省長的聯手打壓。連蔡昌華這樣的省委常委、臨州市委書記都成了犧牲品,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得罪田中秋和陳寧,如果市長和常務副市長聯手要對付自己,自己上面又失去了可靠的靠山,恐怕連骨頭渣子也不剩了。

    李文海的調頭轉向,讓陳寧的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的提案,在市委常務會議上一致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的決議,送交市委,如果市委表示有異議,一般會召開常委會進行討論。當然作為市政府的集體意見,除非涉及到巨大利益,一般市委不會不同意。不過,臨州舊城改造就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巨大利益。市委的態度其實就是取決於市委書記的態度,新上任市委書記的李曉華,除了知道他是郭系干將之外,其他的一無所知。儘管田系和陳寧聯合起來足以能保證在常委會上超過半數,但是不管田中秋和陳寧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令陳寧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上午便接到了市委書記李曉華的電話。

    「陳寧同志,你們市政府常務會議的會議紀要我看過了。你在會議上的講話還有你的關於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的項目建議書,很好,很具有新意,對於我們通過此次舊城改造把臨州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大都市起到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李曉華在電話中一連用了三個「很」字,把陳寧的講話和項建書做如此高的評價,讓陳寧感到意外的同時,甚至還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說道:「李書記,您太過獎了,我也是借鑒了東方市南京路步行街改造的經驗。」

    「呵呵,陳寧同志,你就不要謙虛了。懂得借鑒也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嘛,我們的很多幹部甚至包括我自己在沒有看到你的這份項建書之前,同樣也沒有這麼大膽的想法嘛。好,很好,你們市政府的這個決議我個人非常支持。」李曉華在電話中笑呵呵地說道。

    李曉華明確表示支持,就等於是陳寧的這個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沒有任何障礙了。陳寧有在電話中跟李曉華謙虛了幾句。掛斷電話之後,陳寧一臉疑惑的慢慢坐下來,李曉華怎麼會對自己的建議有這麼高的評價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