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作 文 / 萬馬奔騰

    第三百四十四章合作

    很快陳寧便釋然了,自嘲的笑了笑。因為李曉華是郭系的人物,陳寧從一開始就對李曉華有一種警惕,甚至可以說是敵視。但李曉華畢竟是新任市委書記,他也急需要做出政績來,而目前的臨州舊城改造則是最好的機會。李曉華看得很清楚,初來乍到就否定市政府的集體意見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不但沒有必勝的把握,反而會激發他與田系和自己之間的矛盾。

    高調支持,不但能緩和李曉華與田系和自己的關係,而且他也看出了這個方案的可行性,這也是他這個新任市委書記謀取政績的好機會。

    「這個李曉華倒是個不簡單的人物。」陳寧自言自語了一句。接著又搖了搖頭,如果是簡單的人物也不可能坐到副省級的位子。雖然自己上任以來一向順風順水,但是在臨州這個層面上,遠非自己在區縣時這麼簡單。周圍的這些人,哪個不是身經百戰,一路搏殺才到了這個層面上。這些人你瞭解嗎?看清了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重新規劃,面向全球進行設計招標在市委市政府的取得一致的情況下,得以順利展開。臨州市政府不但在國內各大主流媒體上刊登了公告,而且也向國內外各大設計院提出了邀請。獲得了廣泛的反映,很多知名的設計院都來電詢問相關的事宜。用負責主要接洽事宜的建委主任錢守一的話來講,這幾天的電話都快要打爆了,每天別的工作都沒法進行,就是回答各大設計院的問詢,不少都是國外的設計院。為此,錢守一每天還把新近分配到市建委精通英語的一個大學生調到自己的身邊,臨時客串翻譯工作。

    臨州市也成立了舊城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李曉華親任組長,市長田中秋任第一副組長,常務副市長陳寧任常務副組長,李文海任組長,建委主任錢守一任辦公室主任,市有關職能部門和相關區縣市的政府一把手任組員。

    兩個多月的時間,作為這個方案的倡導者和執行者,陳寧大部分工作重心都是圍繞著臨州舊城改造的規劃設計。在比對的數十份國內外知名設計院的初步設計,最終選定了東方市現代設計院的設計規劃。確定了臨州舊城改造的總體規劃和目標。報省政府以及國務院的批准。

    新的臨州舊城改造的總體規劃,跟之前省設計院的初步規劃完全是兩個概念。這份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就是,臨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進一步發揮臨州在以東方市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在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強化科技創新和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逐步把臨州建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設施完善、生態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總體規劃佈局按照「保護西子湖風景,開闢之江新區,逐步改造舊城,統籌生活設施,調整工業結構,發展衛星城鎮」的原則進行調整。以一軸一中心展開:即一軸是以之江為城市生態軸,大力發展跨江戰略,明山區、濱江新區以及南城區的沿江地區為居住區。周邊以各項配套設施、高新技術開發區、商務中心等等。

    一個中心就是以西子湖為中心,規劃確定在西子風景區外圍劃出保護地帶,要求各種建築物的設計必須同湖山自然風景相協調,控制建築物的高度和體量。風景區的建設以西子湖為中心,風景名勝為重點,普遍綠化為基礎,充分發揮江湖、山林、洞壑、溪泉等自然景色的魅力,整修和保護古建築、石窟藝術等文物古跡。

    這樣的規劃也是陳寧理想中的規劃,陳寧還特意安排在這個規劃的基礎上,製成了臨州完成舊城改造以後的城市模型,放到臨州城市規劃館進行展出。在揭幕的時候,臨州市政府還邀請了省有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不過,邀請的省設計院的院長並沒有應邀出席,看看人家設計的東西,在比對他自己當初設計的初步規劃,估計也是沒臉來了。

    臨州的這次舊城改造的規劃設計招標面向全球進行招標,也算是開創了國內一個城市整體規劃進行全球招標的先河。就是陳寧當初借鑒的東方市也不過是局部進行招標。同時也引來了一致的好評,不少城市還特意組織來參觀考察臨州舊城改造後的模型。

    最讓陳寧鬆一口氣的是,在整個規劃的審批過程中,也沒有碰到什麼阻力,很順利的得到了國務院以及省政府的同意批復。

    「陳市長,西子湖風景區改造工程以及運河和南宋古城的古跡保護修復工程的框算出來了,據初步估算,這兩個工程的全部投資將要四十個億左右,光前期的拆遷費用就高達十五個億。目前財政局只能拿出八個億,還有將近七個億的缺口。」建委主任錢守一一臉苦色的向陳寧匯報道。

    臨州目前的經濟雖然十分發達,但是此次規劃的重新確定,實施的費用遠遠超過了年初擬定的各項費用。特別是西湖風景區的改造和運河、南宋古城的保護修復工程,這在年初的預算中只佔了一小部分,但是新的規劃強調突出了臨州作為歷史古城和風景名城的這一特點,這費用自然噌噌往上漲了,負責前期拆遷工作的錢守一就有點吃不住勁了。

    陳寧點了點頭,這次改造預算的增長,也規劃確定的初期也是預料到的。解決資金問題主要還是靠規劃中圈定的六個居住商業地塊的土地出讓來從中獲取。這個六個地塊都是地處臨州中心城區的黃金地塊,面積在五十萬平方米到一百萬平方米之間。臨州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在前幾年中心城區推出的地塊基本是以小型地塊為主,這次陸續推出六大塊大型的商業居住地塊,吸引了國內不少地產商的眼球。

    今年率先推出的兩塊地塊,一塊六十萬平方米,位於南城區,也是規劃中居住區的用地。另一塊則位於北城區和西子區的交界,毗鄰西子湖風景區,將近一百萬平方米,規劃中建設成為集五星級酒店、大型購物中心,高檔公寓集一體的商業地塊。是臨州推出的六塊地塊中面積最大,地段最好的地塊。也是各大地產商爭奪的焦點。由於爭奪激烈,而且又牽涉到方方面面的關係,至今也沒有定下來,已經影響到舊城改造的時間節點。特別是西湖風景區的改造和運河、南宋古城的保護修復工程的正常開展。

    「工作先開展起來,資金我來幫你們想辦法。」本來建委不是陳寧分管的,但是李文海現在主要負責中心城區的拆遷和地塊出讓的工作,風景區的改造和歷史古跡的修復工程就落到了陳寧的頭上。作為負責拆遷工作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的建委,同時受陳寧和李文海的共同領導。另外,建委主任錢守一還兼著舊城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職務,所以這段時間跑陳寧的辦公室也挺勤的。

    「李局長,風景區改造和古城修復工程那裡,能不能再擠出一部分資金來?」錢守一走後,陳寧給財政局局長李毅打去了電話。

    「陳市長,這事錢主任要找過我多次了,年初計劃就是這麼多的資金。再說原先計劃的土地出讓的資金還沒有到位,目前確實沒有辦法。」李毅在電話中也是跟陳寧歎著苦經。

    「李局長,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是土地出讓資金沒有到位,你就不能靈活調配一下,我告訴你風景區的改造和古跡的修復工程是舊城改造的重點,必須要按照事先的時間節點展開。」堂堂的臨州財政局幾個億的資金還是能調配出來的,聽到李毅的推脫之辭,陳寧頓時十分不悅的說道。

    說起來,陳寧雖然是協助田中秋分管財政,但是財政局作為政府的錢袋子,歷來是市委書記和市長爭奪的焦點。楊萬年時代,財權牢牢地掌握在楊萬年的手裡。後來蔡昌華上台後,和田中秋爭奪得挺激烈的,結果是兩派妥協,各自掌握一部分。現任市委書記李曉華到任後,也延續了這一格局。雖然爭奪是平息了,但造成的不利後果,是財政局的四名副局長,雙方各佔倆席,各行其是,很難協調到一起來。必須要經過李曉華和田中秋的同時首肯,才能形成一致。而局長李毅則是個老油子,當初蔡昌華和田中秋之間的爭奪和妥協,使得李毅幸運的保留了局長的位子。他也不主動向哪一派靠攏,在市委書記和市長兩個雞蛋上跳舞。常務副市長名義上協助分管財政,但是實際上很難指揮得動財政局。這也是陳寧今天向李毅發火的原因之一。

    聽到陳寧的語氣十分不善,李毅連忙表示再想想辦法,雖然李毅在兩個雞蛋上跳得不錯,但是對陳寧這個新貴,還是不敢有過分的得罪。

    放下電話後,陳寧也頗為無奈,李毅即使能調配一點資金,對於改造工程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這兩塊地塊能夠及早推出去,以緩解資金上的不足。但是爭奪的人家實在太多,又不是陳寧能定下的,需要李曉華和田中秋共同拍板,有必要的話還要上常委會討論。

    這兩個地塊主要的爭奪還是那塊南城區和西子交界的黃金地塊,而李曉華和田中秋之間對確定的人家顯然也有了分歧,以至於遲遲不能定下來。

    陳寧之所以把地塊出讓交給李文海負責,自己則負責風景區的改造和古城的修復工作,主要也是因為地塊出讓太敏感,牽涉的關係太多。特別是如今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的時代,爭奪更趨白熱化。陳寧原來也是打算置身事外。但是,目前的情況,地塊的出讓已經影響到舊城改造的正常進行,陳寧有些坐不住了。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陳寧還是再次拿起電話,撥通了李文海的手機。

    臨州的舊城改造開始之後,作為分管建設的副市長,李文海整天往外跑,待在辦公室裡的時間少之又少,這個星期陳寧還是在週一的市長辦公會上見過一次,其餘時間根本就見不著李文海的身影。

    「陳市長,你好。」電話的那頭很吵雜,伴有機器的轟鳴聲。聽起來這個時候,李文海應該在拆遷現場。陳寧不禁有些感慨,雖然陳寧和李文海之間沒有多大的交情,但是李文海的工作態度陳寧還是認可的。

    「李市長,在工地忙呢。」陳寧笑呵呵地問候了一句。雖然陳寧是常務副市長,但是對李文海說話還是很客氣的。當然也包括對李文海敬業精神的敬意。

    「陳市長,有事嗎?」電話中吵雜的聲音輕了很多,可能是李文海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問道。

    本來,陳寧就是想跟李文海瞭解一下土地出讓的具體情況,這種事情在電話裡根本就講不清楚,有心想讓李文海回來一趟,想想也不太合適,停頓一下說道:「李市長,晚上有空嗎?一塊兒吃個飯吧。」

    電話那頭一陣沉默之後,李文海才開口說道:「好的,陳市長。」

    也難怪李文海感到詫異,兩人除了偶爾在小食堂一張桌子上吃飯以外,從來沒有邀請過對方一起吃飯。

    陳寧想了一下,把吃飯的地點還是安排在自己小區對面的那家小飯館。兩人畢竟是時常在電視新聞中出現的人物,還是那家清靜也不引人注目。

    王有根跟著陳寧也去過次這家小飯館,接到陳寧吩咐後,提前打電話過去預約,安排好了一切。

    下班後,當陳寧來到小飯店的時候,李文海已經坐在裡面了,看到陳寧進來,連忙從位子上站起來,笑著說道:「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我是直接從工地過來的。」

    包房裡只有陳寧和李文海兩個人,秘書和司機在另外的包房用餐。大半個星期沒見面,李文海頭髮有些亂,人也曬黑了不少。陳寧主動跨前一步,握著李文海的手,說道:「辛苦了,文海市長。」

    「呵呵,也沒啥,拆遷工作是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涉及到的矛盾比較多,我也是不放心呀。萬一拖了舊城改造的後退,我可負不起這個責任。」李文海笑呵呵的說道。雖然李文海心裡還在納悶陳寧今天請自己吃飯的目的,但是剛才陳寧主動的問候,還是讓李文海心中一暖,挺受用的。

    兩個冷盆,四個清淡的炒菜,四瓶冰凍啤酒,陳寧和李文海小酌了起來。

    「陳市長,我敬你一杯。說起來我們兩個這還是第二次單獨坐在一起喝酒。」李文海端起滿滿一杯啤酒,笑著對陳寧說道。

    「是啊,說起來我還挺懷念上次的那只本雞的,這裡的白切雞雖然也號稱是散養雞,但比起上次的本雞,這味道可就差遠了。」陳寧笑呵呵用筷子點了點桌上擺著的白切雞,也拿起了自己的酒杯。

    「哎呀,瞧我這記性,怎麼把上次的事情給忘了,這個週末你嫂子回老家,我一定叫她多帶幾隻給你。」李文海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連連表示歉意:「這樣吧,這杯算我罰酒,我乾杯,你著把滿滿一杯冰凍啤酒咕咚咕咚一飲而盡。

    陳寧當然也不會隨意,也喝掉了杯中的啤酒。九月份的臨州依然十分的炎熱,今天更是高溫黃色警報,一杯冰凍啤酒下肚很解暑氣。

    「痛快。」李文海放下杯子,打個一個酒呃。

    兩人也沒有客氣,旁邊各放著兩瓶開掉的啤酒,喝完自倒自的。陳寧一邊倒著酒,一邊故意笑著問道:「文海市長,土地出讓的事進行的怎麼樣了?財政沒錢,我那裡的風景區改造和古城修復可是有些頂不住了。」

    說到這個話題,李文海臉上的笑意頓時沒有了,不由地歎了口氣,說道:「唉,這事難,好幾家人家參與競爭,方案我早就報上去了,到現在還不見回音,難呀!」李文海感歎了一聲,搖了搖頭。對於這件事,李文海還頗為犯難,且不說那塊你爭我奪的黃金地塊,就是那塊居住地塊,省委萬副書記的兒子萬毅也找上了他,萬毅的實力有限,想把那塊六十萬平方米的地塊拿下來,現在看來也很玄,據說是有一家地產公司找上了張晉國,想把這塊地塊拿下來。

    「李書記和田市長是什麼態度,這樣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陳寧喝了一口啤酒問道。

    因為當初陳寧刻意避開了土地出讓事宜,所以,李文海直接向李曉華和田中秋匯報,雖然陳寧也聽說了一些情況,但是中間的細節還是不太清楚。不過,胡秋月的望江集團鐵定參與了競爭,負責內地市場的望江集團的總經理曾少強為此還打過電話給陳寧。陳寧一方面是沒有把握,一方面也不想參與進去,也就回絕了。

    「是啊,現在的主要矛盾還是集中在一號地塊上(一號地塊就是那塊黃金地塊),目前主要有三家公司正在競爭。一家是東方市的東海置業,一家是閔省的大華公司,還有一家就是我們本地的望江集團。」說到這裡,李文海停頓了一下,湊近陳寧壓低聲音道:「好像李書記和田市長的意見不統一,所以才一直沒有定下來。」

    「哦,有兩家都是省外的公司,他們的方案怎麼樣?」閔省的大華公司,不用問肯定是李曉華推薦的公司。對於這家大華公司,陳寧也是早已耳聞,當初就是這家公司從明山建設集團和楊傑的振華集團手中搶走了明山的舊城改造工程。田中秋力挺的是東方市的東海置業,倒是出乎陳寧的意料。

    「方案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在規劃框定的範圍內,關鍵還是要靠關係。」李文海感歎了一句,接著又不經意的問道:「哦,對了,陳市長,望江集團原來在明山發展得很不錯,他們有沒有來找過你呀?」

    陳寧頓時一驚,陳寧和胡秋月的關係是陳寧最大的秘密,該不是李文海看出了什麼吧?裝作低頭夾菜用眼睛的餘光瞄了一下李文海,倒是在李文海的臉上並沒有看出點什麼來。想到自己曾經是明山的區長,而且在自己的任內,望江集團有了很大的發展,明山新城區的樓盤,望江集團差不多開發了將近四分之一,也難怪李文海有此一問。自己也是有些太過神經過敏了。

    腦子裡迅速過了一圈之後,陳寧才放下筷子笑了笑說道:「我又不是負責土地出讓的,找我也沒有用。」

    「望江集團是我們臨州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知根知底不說,這稅收還不是交在我們臨州的。可惜就是沒有足夠硬的背景,我看是有點玄。」李文海的回答讓陳寧有些吃驚,自己和李文海之間的關係好像並沒有到說到這種直接露骨的關係,李文海是發發牢騷,還是另有目的呢?

    「怎麼,文海市長看好望江集團?」陳寧笑了笑問道。

    「這麼大的項目當然是交給本地的企業比較放心,不但能增加稅收還能解決就業問題。何必讓外鄉人把這錢賺走呀。」李文海拿起酒杯向陳寧示意了一下說道。

    「呵呵,文海市長,你這可是有些本位主義呦。」陳寧笑呵呵拿起酒杯跟李文海碰了一下,說道。

    李文海又是一口氣喝光了杯中的啤酒,笑著道:「本位主義也罷,我還是真的有些計較,如果要我選的話,我一定會選望江集團的。」說著,李文海深深的看了陳寧一眼。

    陳寧沒有猜錯,李文海今天也絕不是發發牢騷這麼簡單,當陳寧問起土地出讓的事,李文海就已經明白了陳寧今天請他吃飯的目的。

    陳寧在明山時力挺望江集團,李文海早有耳聞,李文海自然把陳寧今天的目的和望江集團聯繫起來。這倒是讓李文海靈機一動。這次萬毅能找上他幫忙,對於李文海來說也是一個機會,蔡昌華調走後,李文海就失去了靠山。如果能借此機會能跟萬副書記搭上線的話,對於李文海來說也是一個好機會。但是,張晉國的插手讓李文海感到毫無勝算。如今,郭系是勢力不論在臨州還是在省裡都在膨脹,光憑自己和原蔡系已經無法跟臨州的這些郭系勢力對抗。而陳寧今天的舉動,如果他真的有意要挺望江集團的話,他們倒是和陳寧進行一次合作。

    照目前李曉華和田中秋爭執不下的局面,書記辦公會也是兩票對兩票,陳志遠是不會偏向任何一方的,同樣不可能達成一致,但是這個局面也不可能這樣僵持下去。遲早是要上常委會討論的,要他們這些原蔡系和李曉華合作是不太可能的,在與田系和陳寧之間,陳寧似乎更加可靠,而且上次的倒樓事件,陳寧曾經拉過萬毅一把,據說兩人的關係也不錯。

    考慮到這一層關係,李文海便萌發了這個和陳寧合作的念頭。雖然李文海本身不是常委,但是自己如果能居中聯絡,最後讓萬毅得償所願的話,自己也能進入萬副書記的視野。想要讓人看得起,自己必須要顯示自己的能力。李文海一直信奉一句話「不怕被人利用,被人利用說明你還是被利用的價值。」萬副書記畢竟還是省委黨群書記,一旦讓萬副書記看到自己的能力,那李文海的常委們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李文海看來,陳寧今天請自己吃飯,探聽土地出讓的情況,絕不是無的放肆,不會僅僅是為了風景區改造和古城修復的資金。

    而李文海三番兩次地跟陳寧提到望江集團,讓陳寧的心裡不由地一動。說實話,陳寧對土地出讓遲遲不能定下來也是窩了一肚子的氣。在工作面前,市裡的一二把考慮的還是他們小集團的利益。

    李文海這是什麼意思呢?萬毅的金城房地產公司,頓時在陳寧的腦海裡閃現。臨州舊城改造這麼大的項目,萬毅絕對不會不爭,按萬毅目前的實力即使要爭,也只能爭二號地塊。看來李文海是有跟自己合作的意思。爭還是不爭,陳寧一時下不了決心,涉及到各方的根本利益,而且一旦趟進這灘渾水,自己目前和田中秋的合作狀態也就面臨終結。陳寧必須要考慮清楚,而且李文海向自己暗示,在陳寧看來份量還不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