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洗劍集

卷 六 青銅魔棺 黃泉天路煉銀槍 第三百八十九章 百官朝拜 文 / 十萬大水

    已經是中午了。

    碧空萬里。哪怕是入了深秋。太陽還是很烈。照射的人昏昏沉沉的。

    這樣的天氣。即便是城裡的地痞溜子。也不太願意出門來瞎晃。更多的是在茶寮裡喝完酸梅湯。吹吹牛皮。嚇嚇小孩子更好。

    不過就在杭州城門下。已經有一批人站了很久了。一批官服整齊。威嚴悚然的王公貴戚們井然有序的站著。

    就在這樣的太陽底下站著。

    如果是見過世面的人就會看出。他們的站法。也是很有講究的。是按照上朝時的位置站著的。每個人的臉上都神色肅然。不發一言。放佛這城門下就是朝堂上。

    朝堂之上。等級森嚴。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或是有半部差錯。動則有性命危險。

    所以若要說這世上最危險邪惡的地方。實則就是這天下權力的最集中之處。

    他們已經在這西城門等待了兩天。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

    日頭這麼毒。許多官員已經搖搖欲墜。畢竟那官服繁縟。穿著又不透風。有些上了年紀的都快要中暑了。

    柯傅儀也在隊伍中站了三天。他還站在最前面。後面的百官看著這支撐了風雨飄搖的南國數十年的老丞相。心裡面也不知道是何滋味。

    「老丞相。你還好吧。」柯傅儀身後一個紫袍蟒刺的面白男子小聲道:「要不回去休息一下吧。反正殿下已經錯過了兩日。看來今天也不會到了。不過還是空等而已。」

    柯傅儀站著不動。他不用看就知道說話的是禮部尚書宋孝嚴。他搖搖頭。

    宋孝嚴勸道:「老丞相」

    柯傅儀微顫顫道:「殿下今日一定會到。」

    宋孝嚴小聲道:「這是為何。」

    柯傅儀成竹在胸道:「事不過三。殿下會錯過兩次。卻絕不會錯過第三次。她是個有大氣魄的公主。所以今天一定會回來。」

    宋孝嚴點點頭。從心底裡佩服這個混了一輩子官場的老丞相。「學生知道了。」

    柯傅儀微闔雙眼。一副老態龍鍾一樣。

    宋孝嚴又道:「老丞相。學生有一個問題想冒昧問一下。」

    柯傅儀道:「你問吧。」

    宋孝嚴道:「既然陛下已經發了五道金牌強招殿下回朝。可為何又要命令百官出迎。並且以帝王之樂《韶》接待呢。」

    柯傅儀瞇著眼睛。像是睡著了一般。又像是在想著這個問題。良久。他才道:「聖意不可揣測。你為官多年。怎麼連這最基本的都看不明白。」

    「是是是。」宋孝嚴一驚。即便是烈日下也手腳冰冷。再也不敢多言。

    柯傅儀見他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又緩緩道:「老夫伺候聖上多年。如今已經年事高了。今後就要靠你們年輕人來輔助聖上。有些事我不妨說給自己聽。而你聽沒聽見。我也就不知道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更好的為聖上辦事。」

    宋孝嚴轉驚為喜。他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但也知道這是老丞柯傅儀見他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又緩緩道:「老夫伺候聖上多年。如今已經年事高了。今後就要靠你們年輕人來輔助聖上。有些事我不妨說給自己聽。而你聽沒聽見。我也就不知道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更好的為聖上辦事。」

    宋孝嚴轉驚為喜。他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但也知道這是老丞相在教他。這等機會可遇不可求。他立即振作精神。打起十二分精力聽著。

    柯傅儀道:「殿下蟄伏多年。終於一躍龍門。大權在握。自然不免做事有些操之過急了。聖上連發金牌召她回來。固然有忌憚於她的意思。不過聖上也不是昏君。不會想在史書上留下這麼不光彩的一筆。所以我等出城相迎也是理所當然。為了迎接功臣嘛。畢竟殿下於社稷是有大功的。」

    宋孝嚴在心底「哦」了一聲。原來這裡面尚有許多文章。說穿了當今隆帝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罷了。

    「不過。孝嚴啊。你問的這個問題還是太淺表了。我想你靜下心裡也能想出來答案。」柯傅儀微微歎息。道:「你沒看到的。那才是真正的厲害啊。」

    宋孝嚴請教道:「還請老丞相示下。」

    柯傅儀已經完全合上渾古的老眼。只是搖搖頭。意思這個不能說。

    宋孝嚴也不敢再問。他學著柯傅儀一般也合上雙眼。只感受到一陣陣的熱浪。還有那響徹四野的樂章。

    韶。虞舜樂也。傳說為舜為堯所作之曲。

    宋孝嚴久居杭州。也是沾染上了這地方的風雅之味。能聽懂今天這迎接公主殿下回朝的奏樂就是《大韶》。

    這一套曲。由鍾、磬、琴、瑟、笙、管、簫等等等樂器合奏而起。只聽得樂之為樂。有歌有舞。歌以詠其辭。而聲以播之。舞則動其容。而以曲隨之。

    宋孝嚴聽的如癡如醉。這幾日聽下來。實在覺得是個享受。也多虧了這奏樂。才能讓他熬過兩日的毒太陽。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大儔也。如此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

    柯傅儀微微撐開渾濁的老眼。看到宋孝嚴搖頭晃腦的在細品這聲樂的模樣。不禁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知道這個人不值得提帶。也就再也不看他一眼了。

    就在此時。突然遠處一陣急馬。柯傅儀精神一振。知道三日的等待。公主殿下終於還是回來了。

    不過來的並不是余歌的帥乘。而是一匹青驄馬。上面一名英姿颯爽的女騎士。

    那女騎士白袍白甲。飛身下馬後並不下拜。而是大聲道:「公主殿下有請丞相大人。」

    柯傅儀越眾顫步走出。道:「老臣在。」

    那女騎士看他一身蟒袍。華髮鬢角。心裡面嘀咕:這把年紀了還要在官場上打滾。又是何必呢。

    不過她想歸想。口中大聲道:「殿下正紮營城郊十里外」

    柯傅儀不解余歌為何紮營十里外。不肯進城。難道她是怕進城後就和大軍切斷聯繫。故而以兵壓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個事情就不好辦了。不過他畢竟是多年的老狐狸。面上毫無變化。裝作喜道:「殿下既已回朝。我等當前往十里外相迎。」

    「且慢。」那女騎士高聲道:「殿下有令。奉旨回朝。身無寸功。不敢受百官朝拜聯繫。故而以兵壓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個事情就不好辦了。不過他畢竟是多年的老狐狸。面上毫無變化。裝作喜道:「殿下既已回朝。我等當前往十里外相迎。」

    「且慢。」那女騎士高聲道:「殿下有令。奉旨回朝。身無寸功。不敢受百官朝拜。故而紮營十里外。還請丞相大人撤去迎接仗隊。也好讓殿下能夠進城。」

    「這」柯傅儀沒想到余歌竟是這麼想的。他說道:「百官朝拜。這是聖上下的聖旨。老臣不敢違抗。」

    那女騎士忽然如銀鈴般的笑了。道:「既然老丞相不撤去百官。那麼殿下就不進城。看看到時候。皇上是怪誰。」

    「我」柯傅儀真是兩頭為難。自古以來。總管難當。他已經當了這麼多年的總管。如今家裡的小姐長大了。他就更難做了。

    「殿下不回朝。這可萬萬不可啊。」

    那女騎士道:「殿下的脾氣。我想老丞相也是知道的。她決定的事情。極難更改。」

    柯傅儀見這傳令的女騎士竟然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談。似乎並不是普通的斥候模樣。他不禁道:「不如老臣隨貴差前去十里外一趟。先見一見殿下。這樣可好。」

    那女騎士撫掌笑道:「殿下猜的真是一點不錯。老丞相果然是肯借步相會。」

    柯傅儀道:「殿下不願過來。本就做著打算。讓我過去一趟。」

    那女騎士眨眨眼。道:「老丞相。你說呢。」

    柯傅儀狠狠的跺了跺腳。高聲道:「牽馬。」

    那女騎士有些不相信他這副垂垂老矣的樣子。還能夠騎馬。

    不過事實說明。她完全想錯了。當柯傅儀上馬後。整個人的氣勢立即變了。那是剛硬和果敢的氣魄。他蹬腿上步。提僵坐直。哪裡還有半分老態昏庸的樣子。

    「好。」那女騎士一挑大拇指。讚了一聲。

    十里路並不算遠。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等柯傅儀隨著那女騎士一路經過那些營帳。來到余歌的帥賬前。掀開門簾。他萬萬想不到自己會看到這樣的一副場景。

    帥營裡也有一個音樂。不過不同於城門前的那麼輝煌大氣。

    相比較之下。這簡直就是蚊子在哼哼作響。

    這種聲音居然是從一把胡琴的琴弦上發出來的。

    一個絕代風華的美人。穿著柔軟而乾淨的白長衫。膝頭橫著一把破舊的胡琴。她的手在拉著胡琴。

    那是把破舊的胡琴。弓弦上的馬尾已經發黑。琴弦卻還不錯。彈出來的聲音簡直就像是孤星獨吟。呻吟如歌如泣。

    美人低著頭。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並沒有放在胡琴上。而是癡癡的望著床上的男子。

    一個同樣美麗的男子。面容安詳的躺著。

    她就這麼拉著哀怨的胡琴。望著他。

    對於柯傅儀的進門來。她似乎毫無知覺。不聞不問。

    柯傅儀進來之後就安安靜靜地站在門邊的一個角落裡。既不說話。也無太多動作。放佛他就該這麼做的才是。

    良久。他覺得那胡琴雖然就近在面前。可是如泣的琴聲仍然是像從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傳過來的。

    傳到他的耳朵。只剩下說不出的悲涼。

    良久良久。一曲終了。

    柯傅儀輕輕的撫掌。歎息道:「沒想到殿下對於音作。放佛他就該這麼做的才是。

    良久。他覺得那胡琴雖然就近在面前。可是如泣的琴聲仍然是像從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傳過來的。

    傳到他的耳朵。只剩下說不出的悲涼。

    良久良久。一曲終了。

    柯傅儀輕輕的撫掌。歎息道:「沒想到殿下對於音律有如此之深的造詣。老臣佩服。」

    余歌收起胡琴。道:「讓老丞相見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