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七十章 詐降計 文 / 天天肉夾饃

    投降李淵?

    這事兒,李密還真就從來沒想過!

    原來,當初李密剛剛起義的時候,正好李淵也在才扯起旗號造反於是李密就給李淵去了封信,大意是說,隋軍現在勢大,咱們單個人的兵力只怕不足以與之抗衡,不如結盟吧?

    雖然沒有明著說,可李密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想讓李淵拜自己當老大!

    這個時候,李淵還沒攻下長安,正值兵微將寡之際,既怕隋軍調集大隊人馬來收拾自己,又怕李密這種悍匪越界來欺負自己。

    於是,李淵就很謙卑地給李密回信,說我李淵無德無能,無意爭鼎天下,之所以造反,全是為了混口飯吃。而你蒲山公李密,乃是真命天子,有人主之相,我李淵願奉你李密為老大,云云。

    其實,李淵的本意,就是讓李密先在司隸那一帶勾引仇恨,吸引隋軍大部分火力,這樣,自己才有機會在關中悄悄地發展嘛!

    被李淵忽悠了個暈頭轉向,李密信心爆滿,從此就開始了長達半年多的和隋軍死拼硬磕!

    到如今,雖然李密已經基本把部隊拼成了二等殘疾,可手下總歸還有近三十萬的人馬呢!

    這個時候,讓李密低下高傲的頭顱,去給當初的小弟李淵當馬仔,從心理上講,李密還是非常難以接受滴!

    如今聽聞了祖君彥所謂的的上策後,李密猶豫了半晌,最終不置可否地揮了揮手,示意祖君彥暫且退下。

    等到祖君彥出了書房,李密連忙招手喚過一名心腹侍衛,嘀嘀咕咕地吩咐了幾句。

    片刻過後,等到那侍衛再次轉身而回時,身後多了一名中年文士。

    「孝和來了?快快請坐!快快請坐!」

    原來,此人正是李密的另一心腹謀士,柴孝和。

    客套了片刻後。李密連忙開口轉向主題。

    先把情況簡略地和柴孝和介紹了一番後,李密開口問道,「本王現在進退兩難,不知孝和可有以教我?」

    這柴孝和本是鞏縣縣令,後來為瓦崗軍所擄。就轉投到李密手下當差。

    在李密看來。這柴孝和還是非常有遠見卓識滴,很多觀點都與自己不謀而合,所以,李密對這個柴孝和非常的重視。一度引為腹心。

    可有一點,這柴孝和的戰略眼光固然不俗,可論起實際操作來,卻十分的不靠譜,不免有紙上談兵之嫌。這點兒,倒是和李密差不多!

    比如,造反之初,柴孝和就給李密制訂了一個相當宏遠的戰略規劃,那就是西向關中,佔據長安,然後傳檄天下,再揮師以向宛洛,則天下大勢可定矣。

    這主意。和李密當初忽悠楊玄感時所謂的上策差不多!都是空中樓閣,看上去美好,實際上根本夠不著!

    從東郡到長安,足有千餘里遠!沿途要經過虎牢、洛陽、潼關、函谷等一系列險關要塞,這裡面很多關隘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尤其是那函谷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其後的函谷小徑蜿蜒數百里,險要處僅容一人一馬通過!

    這種地形,只要長安方隨便派出百十人。再隨便找個地方設個關卡,李密的那幾十萬的農民軍就只有乾瞪眼兒的份兒!

    所以。尋思了再三,李密最終沒有採納柴孝和的意見,轉而決定先攻取離自己最近的東都。

    李密的想法是,洛陽現在畢竟是名義上的隋都,這裡面又有監國的越王也就是現在的皇泰主楊侗!所以,攻陷東都的戰略意義,應該高於長安!

    而且,洛陽也沒有長安那麼險要,相對而言,屬於軟柿子,是可以捏一捏滴!

    要是自己連洛陽都捏不動,那長安這個青柿子,就更不要想了!

    到如今,洛陽沒捏下來,自家老窩瓦崗寨又被抄了,此刻又被隋軍包了餃子,李密自然慌神,這才想起再向柴孝和問計。

    「這樣子丫!且容柴某再想一想!」

    這柴孝和倒是沒有大冬天的搖扇子,可也頗有幾分名士風範,揪著山羊鬍,開始做閉目沉思狀。

    掐著手指斟酌了半晌,柴孝和這才再次開口道,「魏公萬萬不可降唐丫!」

    「哦?這是為何?」

    「好叫魏公知曉,屬下等為臣者皆可降唐,唯獨魏公不可!臣等降唐,那李淵老兒為了彰顯其招賢納士之心,即便不給某等以高官厚祿,也會量才而用,總不會虧待我等以至於寒了天下俊傑的心。」

    「倒是魏公,本為一方諸侯,擁兵數十萬。就算那李淵此刻迫於情勢,不得不善待魏公,可待到將來大勢已定後,只怕依舊會哪魏公開刀丫!」

    「嘶……,這個,不至於吧?」

    「將人心比自心,假使某日李淵率眾數十萬來投魏公,魏公能否就此放心那李淵呢?」

    「……」

    「所以丫!臣等皆可降唐,唯獨魏公不可降唐!」

    「那,依柴愛卿之見,本王又該如何行止呢?」

    「誠如魏公所言,攻打洛陽實乃下策,與王世充那種胡虜小兒聯合,也非是明智之選,而今,魏公所能選的,也只有北上和西去這兩條路了!」

    「冀州已為宇文成龍所佔,此誠不可與之爭鋒!并州山川險要,易守難攻,劉武周有突厥人為援,我軍誠難與之爭鋒。而且,并州貧瘠,非是立業之所,更兼還有突厥之患!所以也非是個好去處!如此,便只剩下西進關中這一途了!」

    「你剛剛不是說,不能投降李唐麼?」

    「西進關中,可不止有降唐一塗丫!我們可以先口頭上投降,然後伺機而動,必要的時候,魏公可以給那李淵老兒來個,咯吱!」

    一面說著,那柴孝和還比劃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

    「唔,這樣,那個,不大好吧?萬一流傳出去,本王這半世英明,可就毀了丫!」

    「魏公此言差矣!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歷史更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只要魏公將來能夠坐穩江山,屆時,這史書之中如何記載,還不就是魏公的一句話麼?」

    「嗯……」沉吟了片刻,李密霍然抬頭,兩眼之中滿是絕決之色道,「好!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只是,眼下這王世充的使節……」

    「這個好辦!既然魏公決意西進關中,咱們還須防備著那王世充在咱們背後捅刀子!所以呢,依柴某之見,咱們不如給他來個引蛇出洞、關門放狗!魏公只需如此如此,再如此……」

    「這樣,咱們就算不能滅了王世充那丫的,也絕對給他個終身難忘的教訓,讓他從此不敢打咱們後路的主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