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六十九章 騷包高人 文 / 天天肉夾饃

    王世充派人來找李密,自然是打算和其握手言和的。

    不但如此,王世充還打算聯合李密,共同對付宇文成龍。

    「這事兒,似乎有點兒蹊蹺丫?不論如何,名義上,王世充和宇文成龍,可都是隋臣吶?那王世充咋就突然想起和某家聯合對付宇文成龍了捏?會不會,這裡面有啥陰謀丫?」

    尋思了半晌,依舊不得要領,李密便命人先把使者帶下去款待,同時招來了自己的首席心腹謀士祖君彥。

    這祖君彥本事北齊舊臣尚書祖珽之子,自幼博學強記,屬辭贍速。

    北齊滅亡後,祖君彥入隋,曾被內史侍郎薛道衡舉薦給文帝楊堅,可楊堅卻因其舊過而不肯重用。

    及到楊廣登基,祖君彥依舊不受待見,被貶出京城,後來輾轉到東郡當一名書佐。

    大業末年,瓦崗寨翟讓、李密造反,攻佔東郡,這祖君彥便跑到了李密手下當記室。

    所謂記室,大抵相當於秘書一職。

    祖君彥這個記室,除了負責幫李密起草文書之外,還協助李密參議軍機,為李密的各項軍事行動出謀劃策。

    到底是名門出身,祖君彥還是挺有才滴!

    當初,翟讓、李密正式在瓦崗寨扯旗造反,宣佈討伐楊廣的時候,就是祖君彥這個記室起草的戰鬥檄文。

    這篇檄文,祖君彥寫得那是文采飛揚,內中就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之類名言警句,所謂「罄竹難書」,便是由此而來!

    不過,這祖君彥雖然文采不俗,可軍事謀略方面的才能,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當初,李密在徐世績的建議下。襲取洛口倉,瓦崗軍一舉擴軍十數倍,成就了大隋第一亂匪之名。可隨後,翟讓、李密鬧翻,最終結果是翟讓被殺。原本翟讓的心腹徐世績也就被李密冷落了!

    而這個時候。祖君彥趁勢而起,慫恿李密不要聽從徐世績那四處攻佔州郡的計策,並且,祖君彥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那就是攻打堅城洛陽。

    理由就是,一旦攻佔了都城洛陽,則整個天下,可以傳檄而定!

    被祖君彥忽悠得一通頭腦發熱,李密就屯兵數十萬於洛陽城外十餘里的金墉城下。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攻打洛陽之戰。

    結果到現在,李密在洛陽城外虛耗了半年有餘,不但沒能攻佔洛陽,反而落了個損兵折將。

    不過,身為李密的狗頭軍師,祖君彥卻絲毫沒有一點兒出了餿主意的覺悟,反而很是洋洋得意。其典型表現就是,即便如今已經是冬天了,可這廝依舊還搖著一把鵝毛扇子。頗有幾分臥龍再世的騷包高人風範。

    「哎呀!祖長史來了!快快請坐!快快請坐!」

    「嗯!」滿意於李密的熱情之態,祖君彥連忙緊搖了兩下鵝毛扇,這才躬身回禮道,「祖某來遲,還望魏公恕罪!不知魏公深夜喚祖某前來。可是有何要事?」

    「嗯,事情是這樣滴……」

    三言兩語,把剛剛的事情都和祖君彥這狗頭軍師說了一遍,李密這才開口問道。「祖長史丫,這事兒。你怎麼看丫?」

    「這個樣子麼?且容祖某想一想……,唔,有了!」

    「依祖某來看,這王世充,怕是有了造反之心了!故而他不想也不敢讓宇文成龍所部隋軍進洛陽!而且,當今天下大亂,那江南的宇文成龍,也未必就沒有篡位之心!所以,這兩家不和,倒也在情理之中!」

    「唔,愛卿此言有理!只是,現如今,我們該何去何從丫?」

    「回魏公的話,吾有上中下三策,維請魏公自行抉擇。」

    「哦?」

    聞言李密頓時來了興致!

    在李密看來,做為狗頭軍師,就是要這股機靈勁兒,眼珠一轉,就能整出仨主意來!這才能顯出一派高人風範來嘛!就像當初,自己忽悠楊玄感那傻叉似……

    「呃……,這祖君彥,不會也像當初俺對楊玄感那般,拿本王當傻叉來忽悠呢吧?」

    念及此處,李密看向祖君彥的眼中,多了一絲的怪異。

    絲毫沒有意識到已經被李密看破了自己的神棍本質,祖君彥依舊洋洋自得地搖著鵝毛扇子,兩眼斜睨著房頂,自顧自地開口道,「先說這下策,那就是頃盡所有兵力,全力攻打洛陽城,爭取在宇文成龍主力大軍趕到之前,攻陷東都!」

    「這不可能!咱們都在洛陽城下打了半年多了,也沒攻下洛陽城!如果洛陽城內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短時間內,咱們依舊沒多大機會!而宇文成龍,卻隨時都可能趕到!所以,此計不通!」

    「如此,祖某就再說說這中策,那就是,和洛陽的王世充聯合,挾天子以令諸侯!」

    「唔……,這個嘛,此策雖然可行,可那王世充實非忠義之人,就算與其聯手,孤王也得防著他背後捅刀子!所以嘛,非到萬不得已,孤是不會選擇此策滴!再說說這上策吧!」

    「上策嘛,那就是去關中,投奔唐皇李淵!」

    「嗯哼?」

    聞言,李密劍眉一豎,兩眼之中殺氣升騰!

    似乎沒發覺李密的殺意,對面,祖君彥猶自不怕冷地搖著鵝毛扇子,自顧自地說道,「關中乃是龍興之地,民殷國富,又有函谷天險,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得關中者得天下。如今李淵雄踞關中,豈不正應了當初那『十八子坐天下』的傳聞?況且,李淵背後還有著突厥人撐腰!」

    「劉武周、梁師都之流,雖然也風頭正勁,可總歸不是天命之人,早晚必為李淵所滅!」

    「至於那個宇文成龍,儘管其現在聲勢浩大,可弊端也明顯,戰線太長,四面受敵!更兼名不正言不順,早晚必有蕭牆之禍!」

    「所以,魏公最好的選擇,正是投靠唐皇李淵!而且,現在也正當其時!」

    「如今唐皇陛下正與那定楊可汗劉武周僵持不下,而魏公麾下尚有三十餘萬眾,此去關中,正可謂是雪中送炭!憑此功績,封王拜相如探囊取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