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七十一章 篡位三步走 文 / 天天肉夾饃

    左驍衛將軍段達投靠了王世充,內史令盧楚、御史大夫元文都、內史侍郎郭文懿、黃門侍郎趙長文等盡數被王世充滅了滿門,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出逃,至此,原本烜赫一時的「洛陽七貴」,終於落幕。

    隨後,王世充又趁勢收編了楊侗所部的那些直屬十六衛人馬,終於真正掌握了洛陽城的所有軍政大軍。

    掌權之後,王世充倒是沒有急著幹掉楊侗自己當皇帝,而是很「謙虛」地向楊侗要了個太尉的官職,並且還開了個太尉府。

    可沒過幾天,王世充又覺得,太尉似乎不足以彰顯自己的威儀,便又讓自己的心腹小弟,原左驍衛將軍,現官居司徒的段達,去向楊侗討要「九錫」。

    在古代,「錫」通「賜」。

    所謂「九錫」,實際上就是指九種「特賜」以彰顯禮節威儀的事物,具體而言就是指「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等。

    一般而言,皇帝賜給某個有特殊功勳的大臣一兩種「錫」就算很高的榮譽了,至於說九種一齊「錫」下去,整個歷史上,都算是極為罕見了。

    歷史有記載能夠加「九錫」的有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還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的開國皇帝。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基本上最後都謀朝篡位自己當皇帝了!即便是表面功夫做得最好的曹操,雖然活著的時候沒篡位,可也是為其兒子做好了篡位的準備工作了!

    所以,這加「九錫」,實際上幾乎已經成了篡逆的代名詞了。

    自小熟讀歷史,楊侗自然知道此節。

    於是,一聽聞段達是來提王世充討要「九錫」的,苦命娃楊侗頓時就臉綠了!

    可楊侗畢竟是皇家出身,心理素質還是相當過硬滴,聽完了段達的要求後。楊侗故作蛋定,彷彿沒聽出段達的潛台詞似的,很是鎮定地回答道,「王愛卿平亂有功,可是朕前番已經加他官爵為太尉了。現如今。他又沒立啥大功,再行賞賜的話,只怕於理不合丫?」

    「於理不合?」段達聞言不由得「嗤嗤」一陣冷笑,「你這傻叉娃可夠傻夠天真的丫!須知。洛陽城內,我老大王世充可就是天理丫!」

    不過,段達可沒就這麼直說出來,而是勉強做出一副恭謙之態,很是語態堅決地說道。「回陛下的話,是否合理,臣下不知!臣下只知道,這九錫,太尉大人想要!」

    被段達那彪悍的理由弄了個啞口無言,可憐楊侗哆嗦了半晌,半晌,才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句,「那隨你們折騰去吧!」

    既然楊侗都默許了。段達也不客氣,回頭就讓人把楊侗本人用的那套儀仗,全都搬去給王世充享用去了!就連皇宮的朱漆大門(九錫之一的朱戶),都被段達給拆了下來,最後弄到了王世充的太尉府上去了!

    按照古代禮節。比較文明的篡位大抵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加九錫,第二步是加殊禮,到了第三步。才是正式「禪讓」。

    而且,這個「禪讓」。受禪方還要推拒三次,到了第四次,還要客氣一番,說自己這是為了不辜負廣大淫民群眾的殷切期望,才勉為其難地接受禪位,云云。

    而且,為了不讓這一套程序顯得太過草率,中間怎麼著也要隔上一兩個月才好。

    這廂,王世充剛剛走完第一套加九錫的程序,正自陰謀著讓手下人準備給自己家殊禮造勢呢,結果,宇文成龍的軍隊就打到司隸了。

    唯一讓王世充略微安心一點兒的就是,那宇文成龍僅僅是守住了司隸東、南兩向的關隘,暫時似乎沒有進攻洛陽的跡象。

    於是,王世充一面命人加快給自己加殊禮的造勢工作,一面和金墉城的李密聯繫,商議聯手對付宇文成龍的事宜。

    王世充的造勢工作並不是很繁瑣,就是派人抓了些鳥,然後在其脖子上綁個布條,在上面寫些個「鄭王當有天下」之類的封建迷信話語。隨後把鳥放飛,然後再安排些人手,裝作無意間捕獲這些小鳥,「碰巧」發現了這些布條,並伺機向廣大不明真相的淫民群眾宣揚王世充是天命之主,云云。

    這種封建迷信活動,說難不難,可也不簡單,主要是麻煩,要充分蓄勢!需要一定的時間。

    就在王世充緊鑼密鼓地安排手下人忙著捉鳥、放鳥之際,城外的李密已經給王世充送來回話了,表示願意和王世充合作,共同應付宇文成龍這個大敵。

    而且,為了表示合作的誠意,李密願意先退兵二十里。甚至,就連時間地點,退兵的路線,李密也一併都先告訴了王世充。

    看過這封回書後,王世充大樂!

    「丫的!見過傻的,可沒見過你這麼傻的!連行軍路線啥的都告訴本王了,你這不是等著挨宰麼?」

    「所謂,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既然你李密這麼給面子,那本王要是不收拾你一頓,也太對不起老天爺了!而且,本王也正好借這個機會,給城內的百姓出口怨氣,順便再給俺王某的功勞簿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然後,咱再順勢加殊禮,不就理所當然了?」

    被李密圍攻洛陽城半年多,洛陽的米價那是一漲再漲,由原本的一斛米三百多錢,一路漲到如今的九萬多錢,米價漲了足足三百多倍。洛陽城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就連王世充,也被李密搞得焦頭爛額。

    雖然如今王世充手頭還有含嘉倉等幾個大小糧倉,可這光出不入的,也不是個事兒丫!再這麼個搞法,不出兩個月,只怕糧倉就要見底兒了!

    所以,王世充現在很著急!既急著想當兩天皇帝,又急著想打敗城外的李密!

    如今聽聞李密打算退兵,王世充的第一個念頭,竟然不是和李密合作去對付宇文成龍,而是趁著這個機會,狠狠敲李密一棍子!

    王世充的想法很簡單,李密的手下,畢竟是農民軍出身,良莠不齊,此番匆匆退兵之下,必定會出現破綻!只要自己抓住機會,憑手下隋軍之精銳,欺負一下那些農民軍還是不成問題的!

    唯一可慮的就是,由於被困得太久,打百丈的次數太多,隋軍的士氣一直都非常的低迷!這種狀態出征,肯定是不行的!

    於是,王世充眼珠滴溜溜亂轉了兩圈,便又有了一個鬼主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