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91欲求利刃,匠造世家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此戰曹操乃是龐山民掌荊襄後所獲的最大一場勝利,自然值得慶賀一番,龐山民大宴三日,群臣皆酣,就連張飛這等擅飲之人,連日來走起路也飄飄乎乎的。

    陳留一戰,使得荊襄上下再無人畏懼曹操兵鋒,龐山民之前也未曾想到,此戰得勝,居然在其治下,會產生這般效果。

    時至寒冬,三家諸侯皆已罷兵,龐山民也希望疲累了近年的荊襄軍馬可好好的休整一番,這一年來,麾下將士頗為不易,龐山民除大肆犒賞軍中士卒外,一應軍中將校,亦皆封賞。

    荊襄富庶,本就不缺銀錢,龐山民也有些覺得只賜錢財,似乎無法表達他這荊襄之主的誠意,想到曹操,孫權皆有鑄造寶劍,賜予軍中作戰勇猛的良將之時,龐山民也覺得這般做法可以借鑒一下。

    近年來書院致力於發展奇術,墨家學派於荊襄重塑輝煌,就連冶煉鑄造的技術,書院也整理出不少因連年戰亂遺失於民間的良方,就拿其麾下將領而言,無論是關羽手中的青龍偃月長刀,抑或張飛的丈八蛇矛,黃忠的寶雕巨弓等皆為利器,由此可見,一柄趁手且鋒利的武器,對於軍中將領的作戰能力,無疑能夠起到巨大的提升。

    所以大宴群臣之後,龐山民便入書院,將心中所想盡數同父親與承彥先生說了,二位院長對於龐山民的這般想法,亦頗為支持。

    只是鍛造利刃,並不容易,更何況龐山民所求的也不是尋常兵刃。

    當今天下最為鋒銳的利劍,當屬昔日劉邦斬白蛇起義所遺留下的赤霄寶劍,然而隨著連年戰亂,此劍難尋,退而求其次者,便屬曹操廣造利劍時,工匠偶得的倚天,青釭兩把神兵。

    龐山民希望這等寶劍,軍中上將皆可持有,然而這般想法,在二位院長眼中卻頗為天真了些。

    與士卒所持武器不同,凡寶劍皆是百煉之兵,其更有甚者,選擇鍛造的材料還是天外隕鐵,便是大漢繁盛之時,這般名聞天下的利刃天下間也寥寥無幾,龐山民竟希望軍中上將皆擁有神兵,黃承彥聞言不禁哭笑不得,對龐山民道:「你當神兵利刃人人可得?便是昔日曹操雄霸中原之時,手中也僅倚天,青釭二劍,如今你可曾聽聞,曹操可有新得神兵?」

    龐山民聞言,思索片刻笑道:「老師勿急,龐某的意思是書院近年來,得不少民間冶煉良方,且龐某聽聞,西川蠻人之中,亦有擅冶之部族,我書院若請各地良工,彙集一堂,交流冶煉之法,從中匯總,再鑄新劍,屆時許多鑄造技巧得以改良,屆時還怕造不出好劍麼?」

    黃承彥聞言先是一愣,繼而笑道:「各家巧匠皆將其秘法看的極為慎重,又怎會輕易拿出?老夫亦尋求多年,所得甚少。況且你又不是不知,老夫這些年來整理春秋,戰國時的冶煉,鑄造良方,耗費巨大……」

    「能用銀錢解決的問題,對我荊襄而言皆不是問題!龐某這一年來連番征戰,府庫財帛仍餘下不少!」龐山民聞言笑道:「錢花出去,巧匠卻被我荊襄所用,如此買賣,在龐某看來已是相當划算,且龐某以為,即便真有良將可鑄倚天,青釭這般寶劍,龐某便是予其官爵,封妻蔭子亦在所不惜!」

    「山民yu使匠人成就世家?」黃承彥聞言,愕然半晌,一臉不信,卻見龐山民坦然笑道:「依老師看來,如今我荊襄世家,比之強漢之時,可稱世家麼?」

    荊襄世家在龐山民發展商業的蠱惑下,所獲巨利,然而對於土地卻不似從前那般眷戀,且世家如今無私兵之權,除去各家恪守傳承家訓外,不要說是與昔日強漢時相比,就連與劉表治荊襄時,也大為不同。

    黃承彥若有所思,龐山民見狀笑道:「如今世家傳承禮義,若工匠亦入世家,則傳承巧技,在龐某看來,兩者之間,並無區別。」

    「山民是yu借此打造兵刃,再削世家地位?」黃承彥恍然大悟,話一出口卻連連搖頭,對龐山民道:「山民,凡是不可操之過急,且世家於老夫眼中,對於荊襄貢獻不小,山民若如此行事,不免令各世家心涼!」

    龐山民聞言笑道:「非是削減世家地位,而是提升巧匠地位,老師當知,我書院近年來,真正為荊襄所作貢獻,並非整理得來的詩書禮義,兵法韜略,而是那些精良的技術。」

    黃承彥聞言語塞,龐德公卻笑道:「莫非山民就不怕士子不屑與匠人為伍?使匠人成就世家,荊襄諸多世家中人,如何願意?」

    「哪家世家不願,便不使紡車,不作印刷印染,不用紙張即可……」龐山民聞言,不假思索道:「在龐某眼中,士子並不比匠人高貴,且世家繁盛的根本是什麼,想必各家家主皆心知肚明,用匠人的本事,卻不予匠人地位,這等過河拆橋之事,龐某自然是看不慣的。」

    龐德公聞龐山民此言,便知其心意已決。

    只是對於龐山民的這般想法,龐德公並不牴觸,於書院中的這些年來,龐德公越來越能夠感受到技術的進步對於時代的影響遠遠不下於詩書禮義,若龐山民如劉表那般愛民養士,只尊文吏,荊襄又如何會有當下這般繁盛景象?

    這些年來,龐山民已成功提升了荊襄商賈的地位,如今不少商賈家財萬貫,且財帛頗豐的商賈們同樣致力於培養族中年輕子弟飽讀詩書,長此以往,這些商賈之家也極有可能轉化為世家,而龐山民如今再對提高匠造家族的地位,龐德公料想其雖會遭遇阻力,然而也不是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想到此處,龐德公笑道:「匠人也好,商賈也好,總之荊襄如今這全新氣象,老夫也難以盡數看清,山民,只要你認為如此行事對百姓有益,就放手去做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