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386 偏安一隅,坐觀二虎相爭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    比之世家聲望,便是當下盛極一時的荊襄龐家,亦比不得江東孫氏,昔日孫堅在時,曾有傳言其為孫武後人,孫策,周瑜經營江東,歷時日久,而當下孫權,亦得皇室所賜吳侯尊位,雖荊襄近些年來,些許衰落,可是絲毫不影響江東孫氏地位尊崇.

    這也是龐山民yu邀孫權入長沙的緣由之一。

    另外汝南一役,江東軍馬未動,雖龐山民亦知曉此乃江東休養生息之舉,但是較之江東昔日,未在荊襄危難之時,落井下石,龐山民自然也承孫氏之情,所以於吳夫人面前,龐山民直言yu請孫權同來操持孫紹婚事,亦有化解兩家夙願的打算。

    大江之險,終究是阻礙荊襄攻伐江東的根源,既然短時間內,不可豪奪,那便給孫權些時間,讓其慢慢經營江東便是,龐山民並不認為江東英傑可一蹴而就,三五年內一改江東大勢,既是如此,龐山民索**拋卻以往成見,不再計較江東先前出爾反爾,背信棄義之舉,若可得兩家長久安定,不興刀兵之事,龐山民便能專心致志,應對中原曹操。

    於吳夫人府上,修書一封,待吳夫人看過之後,龐山民便命使節,將二人書信盡數帶往江東,孫尚香得知龐山民不打算再同孫權計較,喜悅之色,溢於言表,龐山民見狀不禁謔笑,對孫尚香道:「據為夫所知,仲謀兄長於夫人心中,並不討喜。」

    孫尚香聞言輕歎,對龐山民道:「終究是骨肉親情,難以割捨,且江東除兄長外,多尚香親朋好友,雖尚香知曉,終有一ri,夫君會與兄長兵戎相見,只是尚香希望。這一ri的到來還是越遲越好。」

    吳夫人聞言嗟歎不已,對孫尚香道:「婦人之見,如今尚香為龐家婦,當多為你夫君著想。」

    「母親,我本就是婦人!」孫尚香說罷,龐山民不禁大笑,對吳夫人道:「以龐某觀之,仲謀兄長若要與龐某決一雌雄。還須奮發圖強。經營江東三五載時光,非是龐某自誇,如今江東衰微。已非我荊襄對手。」

    吳夫人聞言點了點頭,眉宇之間一抹憂思轉瞬即逝,顯然江東當下於天下諸侯間的尷尬局勢。便是吳夫人這不通軍政之人,也能感受此時江東,遠不似先前那般,可縱橫江南之地。

    三日之後,孫權便得吳夫人與龐山民二人書信,看過信後,孫權忙召周瑜,魯肅前來議事,孫紹如今已不在江東。對孫權當政,並無影響,且於荊襄軍中,孫紹南征北戰,功勳無數,孫權知曉之後,心中亦有些複雜。若孫紹非孫策之子,與江東亦可堪大用。

    周瑜,魯肅二人至後之中,與孫權相見,見吳夫人手書之後。周瑜一臉疑惑,對孫權道:「此乃老夫人字跡。只是夫人yu使主公往長沙一行,是何打算?」

    孫權聞言,不禁苦笑,對周瑜道:「孫某不知,不過紹兒大婚之事,若孫某不去,終歸不好。」

    「會不會是龐山民之計?yu困主公於長沙,不得歸返江東?」魯肅皺眉,對孫權道:「如今主公之子,年紀尚幼,不可統領江東,行諸侯之事,若主公有失,江東覆滅,只在瞬息之間。」

    「若是山民心計,這計策也過於拙劣了些。」周瑜聞言,微微搖頭道:「主公若去孫紹婚事,必聲勢浩大,天下皆知,昔日龐山民入我江東,迎娶尚香之時,我江東便未曾相害,若主公往長沙一行,遭龐山民迫害,必為天下笑柄!」

    「此一ri,彼一時!」魯肅聞言駁道:「昔日龐山民入江東之時,非是諸侯,只一商賈,如今其已掠下兩州之地,早已對我江東,虎視眈眈,如今主公若親赴險地,羊入虎口!」

    孫權見周瑜魯肅,爭執不下,心中亦頗為躊躇,雖孫權對孫紹並不待見,孫紹入荊襄之後,孫權心中也消減了不少顧慮,可是孫紹終究為孫策子嗣,孫家後人,於情於理,孫紹大婚,孫權皆當親赴婚宴,已示慶賀,孫權以為,無論心中有何算計,總要維持孫氏顏面,若不往長沙一行,有失體面。

    而吳夫人手書更是言辭灼灼,直言召孫權於長沙相見,孫權不想違母親心意,所以也想去長沙走上一遭,昔日龐山民一人獨下江東,迎娶尚香,引江東英傑董衡,陸遜入荊襄之事,如今已成天下美談,孫權每每想起先前之事,心中亦頗為不平,孫權一直以為,之前龐山民於江東賺走好處,只是適逢其會,龐山民可做到之事,他孫仲謀亦可為之……

    只是魯肅所言,同樣令孫權心有顧忌,躊躇許久,孫權對魯肅道:「不若如此,子敬先往荊襄一行,商定一應瑣事之後,孫某便緊隨其後!」

    「主公yu去長沙?」魯肅聞言,心頭大驚,對孫權道:「主公,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母命難違。」孫權聞言,輕歎一聲道:「且公瑾已料定,孫某此去長沙,並無危險。」

    「孫紹乃伯符子嗣,不如主公修書一封,言yu於江東,操持孫紹婚慶,邀龐山民前來觀禮!」魯肅思索片刻,對孫權道:「如此一來,主公可保無虞!」

    孫權聞言,似有意動,卻聞周瑜笑道:「若山民至江東,主公會害其性命?」

    「不會,天下目光,皆在江東,我若相害,那數十萬荊襄軍馬,必然往我江東報仇雪恨……」孫權說罷,恍然大悟,對周瑜道:「公瑾是說,江東軍馬,便是孫某保障?」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道:「江東軍馬只是令龐山民忌憚的原因之一,以周某觀之,此番龐,曹相爭汝南,我江東按兵不動,龐山民當承我江東情義,若主公應邀而至,借孫紹大婚喜慶,與龐山民商議兩家交好之事,龐山民必當欣然從命,如此一來,便可為我江東贏下數年時間,屆時江東大可偏安一隅,坐觀中原,荊襄二虎相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