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387 孫紹將大婚,孫權入長沙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    江東使者,還是魯肅。

    當魯肅現身於長沙太守府之時,龐山民哭笑不得,龐山民曾對冷言冷語,先前龐山民也料想過,孫權遣使,好歹也派張昭,張紘,顧雍來長沙一行,也好過魯子敬親至,魯肅雖擅於操持江東外交,可龐山民卻不願與魯肅相見。

    間魯肅躬身一禮,龐山民對魯肅歎道:「子敬,你江東英傑遍地,為何仲謀獨信於你,子敬可否知曉,龐某與你相見,心中尷尬?」

    魯肅聞言亦笑,對龐山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上將軍當知,魯某此來,為喜慶之事,吳侯曾言,yu與荊襄,重修舊好,以上將軍氣量,當不與魯某,計較舊事才是。」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引魯肅至後之中,二人分賓主落座,龐山民對魯肅道:「龐某請柬,已送往江東,不知孫紹婚事,仲謀可有閒暇,往我長沙一行?」

    魯肅聞言笑道:「昔日山民敢獨下江東,吳侯又怎會遜色上將軍?」

    「如此說來,倒是龐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龐山民聞言笑道:「岳母大人曾找人算過,臘月初八乃是吉日,如今時值『臘八』還有半月,仲謀兄長,當抓緊一些。」

    「上將軍大可放心,吳侯自然不會誤孫紹吉時,如今伯符子嗣,即將成家,如此一來,吳侯亦了卻一樁心事。」魯肅說罷,頗為感慨道:「山民有恩於孫氏,吳侯心中知曉……」

    「子敬此言,倒是過於客套。」龐山民聞言,不禁笑道:「除孫紹婚事之外,你江東未趁我荊襄與曹操交兵之際,襲我荊南,此事龐某亦謹記於心,先前龐某還以為,江東必落井下石。倒是讓興霸鎮守沿江水道,可你江東兵馬未動,倒是讓龐某枉作小人了。」

    魯肅聞言,故作不悅之色,對龐山民道:「之前魯某說過,yu與荊襄,重修舊好,雖曹丞相授我主吳侯尊位.可曹操心性。世人皆知,若是我江東沒有利用價值,曹操還肯於聖上面前。替我家主公從中說項?」

    「仲謀兄長明白就好。」龐山民聞言笑道:「既然如此,除紹兒婚事,龐某倒有一場大戲。yu與仲謀一道觀之!」

    魯肅聞言,眼前一亮道:「是何大戲?」

    「臘月初八,自可得知。」龐山民聞言,淡然一笑道:「此事龐某已在運籌之中,屆時於洛陽,許都方向,自可有消息傳來……」

    魯肅一頭霧水,不知龐山民又對曹操治下,有何算計。只是龐山民不yu多說,魯肅也不敢再問,如今的龐山民已是兩州共主,且拒曹操於汝南一戰,荊襄軍勢,聲威震天,魯肅自然不敢再用先前眼光。與龐山民相交,龐山民見魯肅言辭謹慎,對魯肅笑道:「子敬如今,可不如先前豪放了……」

    魯肅輕歎一聲,對龐山民道:「江東雖如今還算安定。可魯某與公瑾於江東施政,如履薄冰。多有世家從中阻礙,故此魯某如今,謹小慎微。」

    龐山民見魯肅一臉唏噓,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不過周瑜,魯肅二人,如今已意識到江東世家之害,想必二人接下來的打算,便是一改江東當下奢華風貌,精簡財政,為孫權於江東集大權於一身了,對二人抉擇,龐山民也頗為期待。

    龐山民以商道利誘世家,僅是制衡世家的手段之一,龐山民也想看看,周郎魯肅有何辦法,與江東世家抗衡,若二人因勢利導,解江東世家禍患。

    二人久未相見,龐山民與魯肅言談歡暢,直至入夜之時,龐山民親自送魯肅往驛館之中,半月時間,操持孫紹婚慶,迎孫權入江東,其中諸多瑣事,頗為繁雜,好在如今與中原關係,倒不用考慮迎接曹操麾下,觀禮之人,以龐山民當下心境,曹營之人,若入荊襄,多半會有來無回

    次日一早,魯肅又往吳夫人府上一行,yu詢吳夫人荊襄此番邀孫權入長沙觀禮,是否龐山民心計。

    吳夫人聞魯肅之言,當下便出言斥責,言魯肅小人之心,吳夫人如今已於長沙定居日久,自然知曉龐山民為人,若龐山民yu害孫權,何必等到孫紹大婚之時?數十萬荊襄軍馬,非是擺設!

    魯肅聞言,神情訕訕,被吳夫人痛罵一頓,孫尚香與大喬二人,亦未給魯肅好臉色看,魯肅無法,只得信誓旦旦的於三女面前,言孫權結好荊襄乃是真情實意,魯肅舌燦蓮花,解釋許久,才漸漸消解三人怒火。

    得知龐山民此番並非yu借孫紹婚事,謀害孫權,魯肅忙命信使,歸江東邀孫權,周瑜往長沙一行,昔日孫策與周瑜情同手足,且周瑜與孫紹之間,亦關係不錯,若周瑜不來,孫紹定然不愉。

    又過三日,江東三艘大艦,靠岸長沙渡口,龐山民引一眾荊襄文武,親迎孫權,周瑜,於渡口與孫權相見,龐山民心中微微訝然,孫權言行舉止,比之先前,從容許多,且眉宇之間,更為堅毅,顯然這兩年多時間,孫權心態轉變不少。

    孫權才華非淺,若其有所成長,日後江東鼎盛,亦可期待,龐山民心中也有些複雜,暗道若放孫權離去,是否放虎歸山?

    只是若於孫紹婚宴之上,誅殺孫權,龐山民定被天下人恥笑,且家中亦會不得安寧,這般念頭只於龐山民腦海之中,一閃而逝,龐山民便迎上孫權,躬身一禮,一臉親切道:「山民見過兄長!」

    孫權忙止住龐山民禮節,對龐山民笑道:「一家人,無須客套。」

    於孫權面前,將麾下文武一一引薦,至孫紹身旁,孫紹對孫權道:「紹兒見過小叔。」

    孫權於孫紹面前,微微失神,孫紹為荊襄征戰日久,其眉宇之間,更似孫策,孫權初見孫紹,想起之前於江東之時,兄長諸多好處,雙目泛紅,對孫紹道:「先前乃叔叔過失,累紹兒受苦不少。」

    「江東舊事,於紹兒眼中已是過眼雲煙……」孫紹不卑不亢,對孫權問話,對答如流,孫權見狀,心中更是複雜,暗道若孫紹是親子,那該多好?

    又見祝融,孫權命下人送上禮盒,對二人道:「為叔之前也不知紹兒喜好,知紹兒大婚,叔叔便命人打造佩劍兩柄,贈你二人。」

    將禮盒打開,兩把古色古香的青銅佩劍,置於其中,龐山民見劍之後,眼前一亮,昔日吳王闔閭佩劍,千年不壞,足見江東鑄造本事,如今孫權相贈孫紹佩劍,只一眼看去,便料其必有不凡。

    孫紹見劍,面上喜色,一閃而逝,孫權見後,暗道這侄子城府比之先前,長進不少,對孫紹笑道:「紹兒可對此劍滿意?」

    「遙想當年,叔叔不允紹兒輕動兵刃,今時今日,紹兒心中,頗為感慨。」孫紹說罷,一躬到地,對孫權道:「紹兒代妻子,謝過叔叔禮物!」

    龐山民見孫紹,孫權這叔侄二人,難以重修舊好,暗歎一聲,對孫權道:「兄長可願與龐某一道,拜會岳母大人?」

    「許久未見,孫某心中亦頗為想念,家母於長沙叨擾山民多日,倒是有勞山民。」孫權說罷,卻見龐山民擺了擺手,朗聲笑道:「兄長何出此言,岳母大人亦是尚香母親,我這女婿,當為半子。」

    說罷,龐山民與孫權攜手上了馬車,同往城中而去,孫紹見馬車走遠,將佩劍遞予下人,對下人道:「將這兩把劍,封存了吧。」

    祝融聞言,一臉不解,孫紹見狀,對祝融道:「我與小叔之間,交惡已久,他的禮物,我不願收!」

    「那便封存了吧。」祝融見孫紹神情複雜,對孫紹笑道:「愣著作甚,當隨山民叔叔,同去奶奶府上!」

    至吳夫人府,孫權見吳夫人安好,且比之於江東之時,富態不少,忙跪於母親面前,對吳夫人道:「兒臣不孝,年餘未能侍奉母親,不知母親可否與兒臣,同歸江東,也好讓兒臣,盡盡孝心?」

    「如今尚香待產,此事勿要再提。」吳夫人見孫權痛哭流涕,情緒難以自抑,對孫權道:「老嫗於長沙,一切安好,山民閒暇之時,多來老嫗府上,與老嫗聊天解悶,老嫗這裡,仲謀無須擔心。」

    孫權聞言,收起悲聲,侍立前,不再多言,卻未見吳夫人眼底,閃過一絲複雜意味,原本吳夫人以為,入長沙後,母子分離,可慢慢磨練孫權梟雄心性,可如今孫權表現,倒是讓吳夫人失望不少。

    不過孫權情真意切,倒是讓吳夫人心中頗為安慰,待上諸人,盡皆落座,吳夫人對龐山民道:「山民,汝為地主,可代老嫗言紹兒婚慶之事。」

    「有仲謀兄長在,龐某不便多言,這大婚便依孫氏禮數即可,如今龐某還算富足,這婚慶一應所用,仲謀兄長大可吩咐,龐某無有不應!」龐山民說罷,朗聲笑道:「至於祝融那邊嫁妝,亦有龐某相贈,自會讓仲謀兄長滿意。」

    ps:感謝蘿莉控rz同學投出的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