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385 孫紹婚事,相邀孫權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得貂蟬囑托,用過早飯之後,龐山民便往長沙校場,尋孫紹,祝融而去,yu將其二人引至吳夫人府,促其婚事。

    此乃孫家家事,吳夫人可全權做主,且孫紹至孝,若遇大喬,自當欣然從母親之命,至於龐山民心中籌謀,算計曹操,只是yu錦上添花而已。

    汝南一役之前,龐山民遣使入西涼之時,龐山民已有打算,用荊南經濟,制衡西涼,如今與西涼馬家交好,且馬超引鐵騎入許都解汝南之圍,令龐山民感其恩德,自然不會再算西涼,所以龐山民打算轉道用謀曹操境內,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以荊襄物產,擾曹操治下經濟體系,權當為張任之仇,收些利息。

    荊襄竹紙,印刷諸多奇術,於北地供不應求,曹操治下多有商賈,往來江南,購龐,蒯等諸多荊襄世家貨物,自龐山民授世家奇術,荊襄世家同氣連枝,如此一來,這奇物價格,則完全掌控在荊襄手中,即便曹操貴為丞相,霸者無雙,想要買竹紙典籍,亦要通過商賈,從荊襄購得。

    先將諸多荊襄特產,價翻一倍。

    以中原財力,發展荊襄,這便是龐山民初時的打算,雖多獲資財,難消龐山民心頭之恨,不過這對廣袤中原而言,僅僅是個開始而已,待時機成熟,荊襄織機所制巨量布帛,水車使農田豐產,所得糧秣充裕之時,便是荊襄物產,為禍中原之際。

    衣食住行。誰可避之?屆時便是郭嘉學究天人,賈詡智計百出,二荀有張良,陳平之才,龐山民倒要看看,這古人有何本事,應對他這由後世所學的經濟侵略。

    至長沙校場之時。孫紹,祝融二人正於場中相鬥,汝南一役之後。此二人發憤圖強,勤練武藝,倒是讓龐山民心中。頗為安慰。

    想起近些時日,自己一直陷於愁緒之中,倒是有些忽略了身邊這些親友們的感受,龐山民心中頗為自責,於校場邊尋見呂綺玲,龐山民對呂綺玲道:「玲兒,這些日子,倒是苦了你了。」

    呂綺玲聞言,怪異的看了龐山民一眼,莫名其妙道:「小叔叔是指何事?」

    「沒事……」

    果然是個神經粗大的丫頭。龐山民寵溺的摸了摸玲兒的腦袋,揉的玲兒髮絲混亂,玲兒掙脫龐山民手掌,對龐山民道:「小叔叔此來校場,是yu捉這兩個傢伙。去吳夫人府上吧?」

    「你啥時候也能未卜先知了?」龐山民聞言頗為詫異,卻見玲兒嬌笑道:「若小叔叔心無旁騖,凡來校場之時,當先尋我才對,此番入校場後,小叔叔的視線就不曾離開那兩個傢伙身上。當然是在操心其二人大婚之事?」

    「那玲兒是怎麼想的?」龐山民聞言,心念一動,對呂綺玲道:「玲兒以為,龐某當不當促其二人成婚?」

    「祝融心思,如今多在孫副將身上,怕是也嫁不得旁人了……」呂綺玲聞言,展顏笑道:「成婚也好,倒可早些吃他們家頓酒!」

    龐山民聞言,不禁大笑,見校場二人,斗五十餘合後,盡皆疲累,龐山民將二人召至近前,對二人道:「隨龐某去吳夫人府!」

    「之前不是與你說了,未報張將軍仇,本公主便不成婚麼?」祝融聞言,微微皺眉,龐山民目視孫紹,見孫紹一臉堅定,點了點頭,龐山民見狀歎道:「報仇之事,龐某心中已有算計,屆時定然讓你二人滿意,之前於汝南城下一役,龐某觀你等於城外縱橫衝殺,稍有不慎,便性命不保,若可早些成婚,留下子嗣,也可讓你等家人,心中安定!」

    說罷,龐山民又瞅了呂綺玲一眼,對呂綺玲道:「你這丫頭,也當早覓良緣!」

    「關我什麼事兒啊?」呂綺玲聞言,白了龐山民一眼,雙頰羞紅道:「若小叔叔催我成婚,當先滅劉備,後屠曹操……」

    「倒是忘了,你與此二人仇隙更深……」龐山民聞言,哭笑不得,不再催呂綺玲婚事,只將先前算計曹操的謀劃,告知二人,雖使曹操損失財帛,並不可消解心中憤恨,可曹操若是遭厄,倒也能令二人心中暢快。

    待龐山民盡述心中算計,祝融,孫紹二人,面上皆喜,沉吟許久,孫紹目視祝融,對祝融道:「既如此,與我一道,去我家中看看?」

    祝融聞言,也不矯情,點了點頭,二人隨龐山民一同往吳夫人府上,入府之後,孫尚香一臉急切的奔至堂前,龐山民見孫尚香後,神情惶急道:「當心孩子!」

    「夫君汝南遇險,妾身心急如焚……」孫尚香說罷,雙目泛紅道:「夫君回來之後,也不來家中報個平安!」

    「龐某派人來過了吧……」龐山民聞孫尚香責備,訕訕之色溢於言表,對孫尚香道:「昨日與興霸醉酒消愁,醒來之後,便來與夫人相見,這紹兒與祝融丫頭,如今俱在,不知岳母大人對其二人,有何囑咐,為夫特帶此二人前來交差。」

    孫尚香伸手抹了抹龐山民額角傷疤,對龐山民道:「夫君本是書生,卻遭此劫難,若不是妾身身子沉重,便可與夫君一道,戍守汝南,自可保夫君毫髮無傷!」

    「還說這些作甚……」龐山民聞言輕笑,牽過孫尚香柔夷,對孫尚香笑道:「速叫人通告岳母大人,紹兒成婚乃孫家大事,若岳母大人知曉,必然欣喜。」

    孫尚香聞言,便去叫人尋吳夫人與大喬同至,待二女至堂上之後,吳夫人見祝融雖為蠻人,卻艷若桃李,與孫紹立於一處,如同一雙璧人,吳夫人欣喜異常,大喬面上,亦頗為歡喜,祝融見二女雙目灼灼的看著自己,面色微紅,委身一禮道:「祝融見過吳夫人,見過大喬夫人。」

    吳夫人聞言,對祝融笑道:「不必拘禮,小姐此來,想必知我孫家心意,如今見你與紹兒,情投意合,老嫗亦心中歡喜,不知你家長者,何時有暇,可與你同來此處,與老嫗相見,定下吉日?」

    大喬見吳夫人說的直白,微微一愣,繼而想到祝融蠻女身份,不禁恍然,這二人成婚,自當是以孫紹為主,行漢家禮儀,至於婚前瑣事,倒是當如吳夫人所言那般,言簡意賅的好。

    祝融聞吳夫人相詢,對吳夫人道:「家中長者俱在,老夫人有命,待我回去之後,便告知家長,往來長沙之事,之前家父曾言,我部族人於漢家久居,一切皆依山民叔叔意見,若老夫人有何吩咐,可告知山民叔叔,家中長者,便去準備。」

    「何須你家人準備。」龐山民聞言,朗聲笑道,「丫頭,你與龐某,亦是親人,都喊龐某叔叔了,龐某定然讓你風光大嫁!」

    龐山民說罷,對大喬道:「大喬夫人,紹兒乃伯符將軍之子,這大婚禮儀,當依何制,告知龐某即可,龐某與紹兒,祝融丫頭皆為親人,自當代其父親,操持二人婚事!」

    吳夫人聞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一切皆勞煩山民了,老嫗聽聞山民大婚之時,喜慶熱鬧,不知山民可否依樣畫瓢,老嫗家中,亦有些資財,倒可作求親聘禮,送予親家。」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對吳夫人道:「丫頭的嫁妝,便由龐某置辦,只是唯有一事,龐某心中舉棋不定,這紹兒婚事,仲謀兄長可否親至。」

    於情於理,孫紹大婚之時,孫權當代表孫家,親往長沙一行,可當下兩家局勢,並不親善,龐山民亦料定孫權無此膽氣,入長沙參加孫紹婚禮,若孫權不來,這孫紹與祝融大婚,總感覺缺些什麼。

    若再傳出,孫家無做主男子,孫紹大婚,只吳夫人與大喬二位女子操持,豈不是叫外人笑話,江東孫氏無人?

    此般言語,龐山民並未與吳夫人明言,可是以吳夫人城府,卻已知道龐山民心中顧忌,思索許久,吳夫人對龐山民道:「若仲謀至長沙,山民可立誓,不害他性命?」

    「夫人大可放心。」龐山民聞言,一臉坦然道:「龐某好歹與仲謀也是姻親,紹兒大喜之日,龐某又怎會相害,若夫人不信龐某,便是yu於江東成全紹兒與祝融丫頭婚事,龐某亦欣然願往!」

    龐山民說罷,吳夫人一臉訝然,半晌之後,頗為感慨道:「老嫗這便修書一封,令仲謀長沙一行,我孫家兒郎,若連這點膽色都沒,這天下,不爭也罷!」

    「夫人勿要如此,仲謀亦有苦衷。」龐山民說罷,卻聽孫紹皺眉道:「為何要請仲謀叔叔來紹兒婚事?以紹兒看來,仲謀叔叔,不來也罷!」

    「休要胡鬧!」龐山民聞言,出口喝道:「伯符骨血,這婚事不當有絲毫瑕疵!」

    「山民所言極是!」吳夫人聞言,頗為讚許的看了龐山民一眼,對孫紹道:「無論紹兒與仲謀有何糾葛,你之大婚卻關乎我孫家顏面,且身為孫家男兒,亦當為你的祝融丫頭,送去一場完美的大婚之禮!」

    ps:感謝紫宸星宇同學的打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吾網(66721.)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