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81 周郎入廬江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周瑜儒雅風流,於江東朝堂,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便是昔日江東小霸王,也只可與周瑜分庭抗禮,這也是孫權不喜周瑜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孫權也知道,周瑜並無奪孫家權勢之意,只是周瑜功高震主,孫權不喜朝堂之上,諸人皆盛讚周瑜,而將他這個實際上的江東之主,遺忘在王座之上,可如今江東危急,孫權迫不得已,無人可用,只得復起周瑜對峙襄陽二龐,對孫權而言,如今若再不用周瑜的話,之後丟失土地的責任,怕是要擔在自己身上了。

    龐山民乃孫權妹婿,雖各家諸侯皆知,所為聯姻,皆為獲取利益,昔日龐山民迎親之時,予江東厚利,這般禮儀no.281周郎入廬江,便是去許都迎娶皇族公主,亦綽綽有餘,所以自二人成婚之後,孫權也難以開口向龐山民索取利益,且此番攻伐江夏,雖有借口乃是中了關羽之計,可明眼人皆知,這般說法,難以使龐山民接受。

    江東已然興兵,入了荊襄土地,於道義之上,確有些說不過去,如今孫權聞魯肅所言,yu使孫尚香出言相助,面上神情,難免訕訕,思索片刻,孫權對魯肅歎道:「子敬yu將江東興衰,假手一婦人手中?」

    「便是尚香婉言相勸,還怕那龐山民難改主意。」魯肅聞言,不禁歎道:「主公當遣使先尋公瑾還朝,至於尚香處,魯某自去說項。」

    孫權聞言,心知一籌莫展之際。魯肅所言,也是事出從權,想到此處,孫權點了點頭,對魯肅道:「既如此,一切拜託子敬了。」

    只過半日,信使快馬加鞭。至柴桑大都督府,周瑜於府上接過孫權信箋,不禁搖頭苦笑。當下命信使轉道廬江,告知周泰,蔣欽二人。勿要救援廬江,一應事項,皆待他還朝再說。

    信使離去,周瑜亦辭了家no.281周郎入廬江中嬌妻,飛馬趕至吳郡,與孫權相見,二龐圍住江夏,已讓周瑜窺破其yu引廬江軍馬出城的意圖,待至吳郡後,孫權於堂前相迎。對周瑜拱手歎道:「還請公瑾莫要因先前孫某之失,誤了我江東前程,如今公瑾還朝,這江東軍馬調度之權,孫某願拱手相讓。」

    周瑜聞言。並未與孫權寒暄,對孫權道:「如今江夏已被圍困數日,我江東當同仇敵愾,主公無須多慮,一切還等周某回來,再敘舊情。」

    說罷。周瑜便於堂上點將,一眾江東將校,見周瑜復起,盡皆振奮,於孫權面前,周瑜再請軍馬三萬,yu往廬江而去。

    堂上一眾將校得知,周瑜去處,並非江夏,心中不解,周瑜卻輕歎一聲道:「若救江夏,必與荊襄大軍糾纏,我江東如今只可守土,並無餘力,敗二龐軍馬,且江夏如今,若倉促去救,必為二龐算計,如今只可將希望寄托於子敬身上,望其可勸說山民,饒過德謀,公義……」

    周瑜話音剛落,便聽堂外一將飛馬而來,神情急迫,於堂前報道:「韓公義中了那文聘埋伏,死戰而退,回城不治,數日之前,已隕於江夏城中,程老將軍亦受重創,我等堪堪殺出血路,回報將軍。」

    孫權聞言,大驚失色,對周瑜道:「公瑾,如今公義已亡,務必要將德謀救回啊!德謀隨家父征戰,於孫某處,已歷經三世,若德謀有個好歹,我江東失一柱國之臣!」

    「主公所言,周某又何嘗不知?」周瑜聞言,神情黯然道:「便是即刻發兵,也趕不及去救德謀了,如今只待子敬能說服尚香,去阻那龐山民趕盡殺絕了……」

    本以為可奪江夏,可如今卻已連折將士,孫權心中,難免窩囊,若江夏軍馬盡數被那龐山民所滅,江夏一役,便是江東數年以來,最大敗筆,孫權苦惱的看了周瑜一眼,心中悔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咄咄逼人,若周瑜在,或許此時這江夏已為江東土地。

    雖程普素來與周瑜不睦,可是周瑜卻從未想過要害程普性命,只是如今周瑜不知二龐於江夏如何設計,只得謹慎行事,如今已有魯肅去往長沙救援程普,能否救下,也只看那龐山民對江東到底是何等心思了。

    周瑜也知道,此番龐山民興兵江夏,並非是想要與江東全面開戰,如今龐山民新得西川,正是休養生息之時,若不是孫權中了關羽之計,貿然挑釁,那龐山民也不會仇視江東,於周瑜看來,如若能與龐山民握手言和,便是最好,如若不能,好歹也要保住廬江,只要廬江不失,江東便可重整旗鼓,圖日後中原之地。

    所以在周瑜看來,孫權之前興兵江夏,倒不如直取曹操土地,如今曹操主要軍力,盡在河北,另外於長安亦屯有重兵,且曹操新得汝南,百姓不曾歸附,若跨過淮河,取合肥,壽chun之地,再圖青,徐二州,亦比現在貿然招惹龐山民來得妥當。

    雖曹軍勢大,卻也架不住諸家諸侯,一齊征伐,此乃大勢所趨,周瑜以為,若可與龐山民化干戈為玉帛,其便可親赴長沙,與龐山民商議算計曹操之事,若孫,龐二家,可以順利結盟,皆不用付出太大代價,便可得北面廣袤土地,如此誘惑,便是龐山民明知江東打算,亦難捨棄如此厚利。

    想到此處,周瑜心有定計,辭了孫權,與一眾將校於校場點兵,往廬江而去,大江之上,江東戰艦密密麻麻,待於廬江渡口停船之後,周瑜忙詢問軍中將校,周泰,蔣欽二人去處。

    待得知先前信使已勸下二將之後,周瑜心中稍安,忙令士卒入城休整,於太守府上,周泰,蔣欽二人見周瑜既至,忙交上虎符,印綬,如此一來,廬江軍馬調度之權,盡歸周瑜。

    大權在握,周瑜心中急切心情也稍稍安定了一些,吩咐諸將嚴守各路關隘之後,忙修書一封,命信使飛馬趕往江夏,周瑜見信使離去,口中喃喃:「該做的皆已做了,不知山民可否看在先前交情,放程普一條生路。」

    ps:感謝中華虎賁軍同學的評價票。(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