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82 廬江要地,戰或不戰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荊襄圍城數日,城內糧草日漸不濟,程普醒來之後,引軍衝突數次,卻不得突圍,荊襄軍馬已將江夏圍的如同鐵桶一般,眼見城中糧草告罄,程普又命士卒於城中徵糧,江夏雖是富庶,卻也養不起如此巨量軍馬,百姓家中存糧,多被江東搜刮,數日以來,城中民怨載道,百姓已與徵糧士卒爆發過數次衝突。

    見此狀況,程普也知道這江夏難被江東所得了,如今已失民心,且江東士卒手上多沾百姓鮮血,再過數日,城內百姓,若是嘩變,這內憂外患之下,城中數萬江東軍馬,豈有活路?

    不知何時才能等來廬江救援……程普心中焦慮,想到之前曾出城與文聘沖no.282廬江要地,戰或不戰殺一陣,暗遣百餘信使,奪路遁逃,程普也只得寄望於有人可將消息帶入廬江,若周泰,蔣欽二人,可引軍救援,城中這數萬軍馬,或許還有機會逃出生天。

    江夏城外,軍馬比之先前,又多了不少,雖龐統令大軍退避三舍,可自傅彤引江陵援軍到來之後,文聘大軍,人數之眾已遠超城內江東軍馬,且兩方士氣,不可同日而語。

    龐統已遣數隊軍馬,於廬江往江夏之間要道埋伏,只是廬江城近來軍馬調度,銷聲匿跡,龐統心中奇怪,待查探之後,才知江東孫權已復起周瑜,如今廬江已屯大軍,且江東往廬江廣運糧草,一時之間,戰雲密佈,龐統心知這廬江城一時半時,怕是難以拿下,周瑜按兵不動多日,怕是已然料到,荊襄埋伏之事。

    廬江難定,既然如此,這江夏城中軍馬。是無論如何都不可放過的了。

    龐統並未氣餒,與周瑜相據江北之地,龐統心中頗為興奮,昔日長沙之戰,雖是敗了周瑜一回,可窺破「白衣渡江」之計者乃龐山民,龐統深感no.282廬江要地,戰或不戰周瑜用兵犀利果決。如今又有了堂堂正正的對敵機會,龐統也不想放過眼下大好時機。江東既然已派遣重兵,鎮守廬江,龐統又怎肯讓周瑜專美於前。

    龐山民得知周瑜來了江北,心中凜然,忙召諸將於帳中議事,於帥帳之中,諸將齊至。龐統一臉嬉笑,對龐山民道:「兄長如何這般惶急,莫非是畏那江東周郎?」

    聞龐統調侃,龐山民搖頭笑道:「非是畏懼,只是士元當知,這周瑜用兵,頗有章法,如今鎮守廬江,士元先前定計奪取廬江之事,怕是要無功而返。」

    龐統心中深以為然。嘴上卻是不服,對龐山民道:「便是周瑜前來,又能如何,這些時日,廬江軍馬不敢妄動,明顯是畏懼我大軍威勢!」

    「按兵不動,卻也壞了士元引蛇出洞之計。」龐山民聞言輕歎,對諸將道:「如今看來。此番出兵,也只可賺江夏一城,不過若可使程普授首。倒也讓江東失一上將。」

    龐山民說罷,帳中諸將深以為然。文聘聞言對龐山民道:「上將軍,如今江夏城中軍馬,已被困十餘ri,其糧草怕是已然告罄,若是此時攻城,城內軍馬皆無士氣,我等可一戰而定。」

    文聘說罷,其餘將校紛紛請戰,尤其是那小將傅彤,叫的最歡,一個勁的嚷嚷這於江陵調來大軍之後,這萬餘大軍,還未參與戰事,若是攻城,yu為先鋒。

    龐山民聞言,不知可否,心中卻暗自思量周瑜此番渡江,所yu何為。

    若只為救援程普,這江東軍馬又怎會按兵不動,如今江東兩番出兵,江東軍馬渡江大半,龐山民並不想與江東轟轟烈烈的大戰一番,其原因倒也不是因周郎難纏,而是一旦交戰,兩家數度攻伐,對亟待發展的荊襄而言,有害無利。

    雖荊襄之內廣建水車,可若是大戰,軍屯一事,便會荒廢,那孫權好死不死,挑釁荊襄威嚴,雖說可與江東兩相消耗,可是若是如此,對荊襄而言,又有何益?

    只是龐山民對周瑜此番進駐廬江,心中亦頗為鬱憤,龐山民心中定計,若是周瑜打定心思,要與荊襄分個高下,那麼就算是拼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要與江東一分高下。

    諸侯霸者的尊嚴,不是靠別人施捨,而是要靠名正言順征伐出來!

    龐山民與諸將盤算一番,帳中諸將,或yu死戰,或yu待重奪江夏之後,與江東握手言和,龐山民亦知,諸將心中各有想法,不過其皆為荊襄日後打算,見諸人意見不一,龐山民聞龐統催促之聲,思索許久,龐山民將地圖鋪開,對諸人道:「諸君試言,這廬江得與不得,其中優劣。」

    龐統目視地圖,對龐山民道:「其好處顯而易見,若得廬江,我等只需遣一上將,便可扼住江東北進咽喉要地,日後江東偏安一隅,難以拓土,四面皆被我荊襄圍困,除非其可交好山越,襲我後方,只是如今山越之民,多依附荊襄,龐某以為,江東一旦失了廬江,便會處處受兄長而治。」

    「只是得廬江後,我等須與江東邊境之處,屯重兵把守,此事雖是不難,可頗為牽扯我荊襄軍力,且江東水軍只靠興霸一旅,難以制衡,也就是說,若使那孫權失了土地,恐其狗急跳牆,若其舉江東之力,與兄長大戰一場,其勝負難料……」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之前誰又能想到,關羽一走,荊襄與江東之間,兩家諸侯居然會爭鬥的如此劇烈?

    「身為軍中之人,文某雖yu臨戰而鬥,廣積功勳,可是以我荊襄而言,如今卻不是與那江東不死不休的時候,昔日江東強而荊襄弱,軍中大半士卒,對江東軍馬有些畏懼,如今攜大勝之威,這士卒頹勢並無顯現,但是若征伐日久,一旦我大軍對那廬江久攻不下,怕是會讓周瑜有機可乘。」文聘對周瑜頗為忌憚,黯然歎道:「上將軍掌荊襄之前,我荊襄軍馬屢敗屢戰,這江東周郎名聲,多半是建立在我荊襄士卒的屍骨之上……」

    「那就當戰!」龐統聞言,頗為不忿道:「一戰而定,我士卒心中再無疑慮,之後面對江東,不再心怯,大戰一場,也是划算!」(未完待續)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