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80 急召公瑾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自孫策死後,孫權於江東順風順水,內有張昭,外有周瑜,孫權並未受過任何挫折。

    後見周瑜勢大,孫權想方設法奪其權柄,本來也不算什麼過錯,魯肅先前對孫權所為,聽之任之,皆因魯肅心中明瞭,這江東離不開周瑜,更離不開孫權。

    如今孫紹已隨龐山民去了西川,孫家骨血,只餘孫權,孫權於政務一道,也頗有建樹,只是其心胸狹隘,倒是讓魯肅頗感為難,今日於朝堂之上,孫權話一出口,魯肅勃然作se,只因魯肅已忍耐許久,周瑜處處相讓,孫權頻頻緊逼,作為周瑜的至交好友,魯肅有些看不過去了。

    就像是先前長沙一戰,周瑜鎩羽而歸,其關鍵no.280急召公瑾之處,不在於周瑜軍馬調度,而是孫權未予周瑜,建功機會,若那時孫權肯授周瑜權柄,一舉奪下長沙,還會有這江夏被圍之事麼?

    可是待還朝之後,周瑜自請罪責,孫權收回權柄之後,還於百官面前,數落周瑜一頓,彰顯自己的先見之明,自那時起,魯肅心中便對孫權,有些埋怨,可是作為朝中重臣,魯肅不yu與孫權計較,只是此番於朝堂之上,那孫權不但對魯肅所提周瑜不屑一顧,還yu出言污蔑周瑜,魯肅心中難忍,所以才會如此決絕。

    於囚牢之中,魯肅思索良久,心中也有些後悔,如今已入牢房,朝堂之上肯為周瑜仗義直言者,怕是更少。且如今程普身陷重圍,魯肅心知,此時追究孫權過錯,時機不對,若再起爭執,也是使親者痛,仇者快。

    若再於朝堂上爭執數日。不發軍馬救援江夏,程普這回,怕是回不來了。

    先前占江夏之事。魯肅心中對孫權選擇,便頗有微詞,可孫權難忍誘惑。見利忘義,最重要的是奪江夏時,孫權並未作兩手打算,如今江夏被龐山no.280急召公瑾民反制之時,江東居然束手無策。

    想到此處,魯肅亦心中悲哀,此役無論勝敗,江東道義於各家諸侯處,怕是會作為笑談了,連妹婿的土地都占。這孫權怕是在諸人眼中,也只是見利忘義之輩,若之後再有戰事,yu聯結各家諸侯之時,又有何人肯信任江東。屆時會不會出爾反爾?

    魯肅正嗟歎不已,牢門卻被外人推開,魯肅尋聲望去,見二張正隨行孫權身後,三人往牢內而來。

    魯肅見孫權來探,躬身一禮。口中輕歎道:「肅拜見主公。」

    「免禮。」

    孫權說罷,心中也隱隱後悔之前朝上行為,適才二張已於孫權商議,這江東可制衡龐山民者,除周瑜外,別無他人,若周瑜都抵之不住的話,這江東遲早會成為荊襄土地。

    孫權思前想後,也知道二張所言,並未誑語,可是讓孫權再引周瑜入朝,面上難堪,畢竟之前孫權曾將周瑜貶的一無是處,如今江東有難,再去求救,若周瑜真的解了江夏之圍,豈不是證明了孫權先前所為,皆是笑話?

    看著面前魯肅,默然不語,一臉灰敗之色,孫權權衡了一番利弊,對魯肅道:「子敬,適才朝堂之上,孫某氣急,還望子敬勿要見怪。」

    魯肅聞言,微微愕然,雖然心中郁氣難消,卻也不再與孫權置喙,對孫權道:「魯某也有錯處。」

    魯肅說罷,不再多言,孫權微微點了點頭,心知這魯肅雖與周瑜為友,卻是心向孫氏之人,對於魯肅此人,孫權成見不深。

    張昭見牢房之中,眾人皆小心言辭,氣氛尷尬,不禁歎道:「子敬,主公此來,yu重用公瑾。」

    魯肅撇了張昭一眼,輕聲歎道:「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這般對待江東都督,是不是也太廉價了些,魯某本是商人,出言無狀,還望主公與子布不要見怪。」

    孫權聞言,點了點頭道:「子敬所言有些道理,只是子敬當知,周郎在時,這江東軍馬,孫某且說了不算,孫某心中顧忌孫家家業,子敬當理解才是。」

    「昔日伯符在時,公瑾亦統轄軍馬巨量,為何伯符對公瑾,毫不提防?」魯肅聞言,一臉坦然道:「主公收了公瑾兵權,魯某與公瑾皆無怨憤,可是主公為何於朝堂之上,屢屢蔑視公瑾,言其用兵,不過爾爾?若真如主公所言,公瑾只是碌碌無為之輩,昔日又何以為我江東,立下不世之功?」

    魯肅的話令孫權不知該如何反駁,許久之後,孫權微微歎道:「皆孫某之過,還望子敬勿要再言,孫某心中有愧。」

    見孫權形容,不似作偽,魯肅點了點頭,道:「世上皆無完人,主公也無須自責,若公瑾知江東有難,自會悉心相助,只是魯某以為,此時此刻,江夏已難以救援,且不說德謀處,糧草不濟,便是那荊襄於戰時所備軍馬,也不是我江東可以比擬的。」

    孫權聞言,心中大驚,張昭,張紘二人盡皆不知該如何作答,魯肅於兵事之上,亦頗有見解,若真如魯肅所言,此番黃蓋領軍出征,豈不是要無功而返?

    想到之前黃蓋離開朝堂之時,神情決絕,孫權恍然大悟,對魯肅道:「子敬是說,公覆此去,乃是求死?」

    「魯某也不知公覆有何謀劃。」魯肅黯然苦笑,對孫權道:「肅以為,此番江夏我江東是保不住了,只是若那龐山民對我江東有怨,再襲廬江,其一旦得手,我江東於江北再無寸土,日後怕是只得偏安一隅了。」

    「龐山民還敢襲我廬江?」孫權一臉愕然,對魯肅道:「那還請子敬速召公瑾!」

    「除召公瑾外,還要使那龐山民消去心頭怒火,畢竟我江東奪江夏之地,乃是中了那關羽算計。」魯肅見孫權已有決斷,心中稍安,對孫權道:「主公修書一封,便可召公瑾相幫,公瑾豁達,不會計較主公先前責難,魯某當再去那長沙一行,去尋主公之妹,能否勸得那龐山民退兵,魯某也無把握,如今怕是非尚香不可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