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105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行至蒯府大門,龐山民見蒯越於門前相迎,受寵若驚,忙躍下馬車,拱手施禮。

    「山民賢侄,我家兄長已等候多時。」蒯越面帶春風,心情愉悅道:「想必賢侄也未想到,我蒯家決斷,如此之快!」

    龐山民點頭笑道:「小侄於客棧之,還擔心,此番蒯龐兩家結盟之事,會有變故,如今看來,倒是小侄多心了。」

    見龐山民謙恭有禮,蒯越滿意的點了點頭,將龐山民引入正廳,廳堂之,端坐一人,一身緋袍,與那蒯越面貌七分相似,那人見龐山民步入堂,長身而立道:「來人可是山民賢侄?」

    「山民拜見子柔先生。」龐山民說罷,蒯良點了點頭,撫鬚笑道:「賢侄果如異所言,一表人才,此番賢侄如約而至,我蒯氏一族,也當給賢侄一番交待。」

    蒯良說罷,命身旁下人遞上托盤,對龐山民道:「荊南四郡太守官員只得朝廷印綬,卻無荊襄官印,往來荊北,所經關隘甚是麻煩,此乃長沙太守及各級將校官印,此番回去,還望賢侄莫要忘記帶了。」

    龐山民聞言,心暗讚:這蒯氏好大的手筆。

    接過托盤,放於案上,龐山民對蒯良讚道:「先生行事,果然出人意表,令人敬佩!」

    「賢侄也不差,那制糖之法,亦甚是了得!」蒯良說罷,二人相視大笑。

    三人寒暄一陣,蒯良便命下人送來美酒美食,此番龐山民卻未推辭,與蒯越欣然同席而坐,席間輕歌曼舞,龐山民心不禁歎道,這世家生活,果然奢靡。

    酒過半酣,蒯越笑道:「山民賢侄,昨日我與兄長商議,直至半夜,回想賢侄日前所言,不無道理,如今我等荊襄官員,也該為荊襄將來,多做考慮了。」

    「那二位先生如今必有妙策,下當洗耳恭聽先生教誨!」龐山民說罷,蒯良笑道:「賢侄休要如此客氣,談不上什麼妙策,只是心有些想法,欲與賢侄商議一番。」

    說罷,蒯良便屏退下人,廳堂之,只餘三人,蒯越為龐山民填滿觴酒水,蒯良微微點了點頭,目視龐山民道:「若我等欲使荊襄長治久安,必圖蔡氏,只是如今蔡氏當政,只靠我與異,難於抗衡,如今龐家亦無人於廟堂為官,山民可否,使大公子歸返襄陽,為吾等所用?」

    讓劉琦回襄陽?

    龐山民聞言,微微一滯,目視蒯良,卻見其神情坦然,龐山民思片刻,微微歎道:「非是不欲與先生行個方便,而是大公子如今執掌長沙,若大公子歸襄陽,長沙一郡之地,何人節制?」

    「臥龍如何?」蒯良說罷,蒯越亦道:「若山民以為,那臥龍可暫代大公子職務,我與兄長,可為其於景升處說項。」

    使諸葛亮暫代長沙太守麼?龐山民心暗道:以孔明之能,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不過唯今之計,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蒯氏兄弟說的不錯,於廟堂之上,比之蔡氏,蒯家勢單力孤,如今只有劉琦回來,才能為蔡家施加壓力,劉琦雖庸碌了些,卻有著長子身份,蒯氏二人想必也是想以長幼有序為題,為難蔡氏。

    只是若讓劉琦回到襄陽,龐山民有些肉疼,這對於先前龐山民挾公子以令荊南的大計頗有影響,且若劉琦日後,親近蒯氏而疏遠於他,亦是不好。

    見龐山民苦思不語,蒯氏二人亦不著急,許久之後,龐山民點了點頭,對蒯良道:「為日後荊襄安定,大公子也當回襄陽,以正其身份了,下亦不可為一己之私,強留大公子於長沙,只是二位先生皆知,大公子對景升公甚是畏懼,如今雖有二位相助,可若下隻身回歸荊南,恐怕難以將大公子說服,不如異先生與我同去荊南一遭,攜大公子歸來,如何?」

    蒯越聞言,欣然從之,對龐山民道:「正巧我也欲去荊南一觀其變化,既如此,翌日越與賢侄同行便是!」

    「還有,這長沙太守一職,山民也欲與二位大人商議,孔明於大公子身邊日久,此番大公子返回襄陽,必令其同行,這長沙太守……二位大人可否使景升公,授之予黃老將軍?」

    「此事不難,黃老將軍久鎮長沙,如今韓玄已去,黃老將軍繼任太守,亦是可行!」蒯良說罷,微微歎道:「原本我與異商議之時,還打賭山民會為一己之私,不願使大公子回歸襄陽,如今看來,倒是子柔心胸狹隘了。」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

    龐山民聞言,苦笑一聲,對二人道:「二位大人如今已知荊南境況,有此顧慮也情理之,只是若大公子久居荊南,對其前程,影響甚大,且為日後荊襄郡,長治久安,山民亦想,及早了卻眼下亂局。」

    「既然賢侄如此坦誠,那我蒯家日後,必有所報!」蒯越說罷,龐山民點了點頭,又道:「山民還有一事,欲與二位先生商議。」

    蒯越聞言,與蒯良對視一眼,二人點了點頭,蒯良道:「賢侄有話,但說無妨!」

    「此番異先生攜大公子歸襄陽後,當急圖蔡氏,如今雖蔡家勢大,然二位先生亦是荊襄老臣,於景升公面前,也說得上話,荊南如今亂局,需早做解決,二位先生理當現,那江東孫權,對我荊襄之地,已虎視眈眈!」

    龐山民一語說罷,蒯良長歎道:「恨景升先前不從吾之良謀,若數年之前,用那黃祖性命換江東郡,我荊襄豈不高枕無憂?」

    蒯越聞言,苦笑一聲,對龐山民道:「賢侄之言甚是,那江東與我荊襄,不死不休,這荊襄亂局,當速速解決了。」

    「賢侄於長沙之時曾聞,江東欲攻伐江夏,二位先生可否以此設謀,削那蔡氏實力?」龐山民說罷,蒯良蒯越大驚失色,蒯良急道:「賢侄此言當真?」

    「理應不假,只是如今我荊南缺兵少將,難以從幫襯,二位先生以為,若蔡瑁,遇上那江東周郎,會是如何下場?」龐山民坦然道:「雖其結果是我荊襄大敗一場,可若能一舉剪除蔡瑁羽翼,對荊襄日後展,卻也是好事一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