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104 道不同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趙雲身上殺氣凜冽,龐山民卻不為所動,於長沙之際,龐山民常與黃忠,魏延,甘寧等武人為伍,自然對於武者身上的彪悍之氣,有些免疫了。

    「先前已與將軍說過,此番將軍只做品評!」龐山民淡然道:「若將軍如此偏幫,非是君子之道。」

    趙雲聞言,氣勢一滯,劉備目視趙雲一眼,輕聲歎道:「子龍,坐下。」

    見劉備很快便神色如常,龐山民心暗道這傢伙的隱忍功夫,果然了得,饒有興趣的看了劉備一眼,龐山民笑道:「皇叔於許都之際,那曹操曾言,『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於此事上,山民與那曹操倒是所見略同,山民以為,皇叔有英雄之氣,卻無成就霸業之機,所以不欲輔之,如今數言明,就此告辭!」

    「先生且慢!」

    已被龐山民說教一通,劉備自是不肯放龐山民歸去,離席而立,對龐山民道:「先生可知,於許都之際,那只是曹操戲言,備自知不才,如今還算不上一路諸侯。」

    「昔日袁術雄踞汝南,便是諸侯,皇叔又何必過謙?」龐山民笑罷,不欲再言,見劉備沒有一絲放他離去的意思,龐山民也性閉上雙目,似是對外界之事,充耳不聞。

    劉備不以為忤,自顧自道:「昔日袁術於汝南之時,雄兵數十萬,如今汝南民生凋敝,雲長從先生之策,收攏黃巾,只得老弱萬餘,若此般也算諸侯,備之實力,實是寒磣了些。」

    見龐山民不為所動,劉備又道:「既然備已知先生無意相輔,便不再叨擾先生了,只是還請先生隨備同去野一遭,我弟雲長,對先生甚為思念,還有翼德,亦想與先生一敘,我兄弟三人重逢,全賴先生提點,如此大恩,怎可不報?」

    龐山民睜開雙目,見劉備神情懇切,龐山民搖了搖頭,道:「如今皇叔野,已至用兵之際,山民此去,豈不添亂?」

    龐山民說罷,劉備與趙雲悚然色變,趙雲怒喝道:「先生好厲害的手段,於我野,亦有細作?」

    「細作倒沒有。」龐山民笑道:「元直與山民本是同窗,其心所想,下多少也會知道一些,只是不知皇叔欲用兵穎川呢?還是慾火取粟,圖謀江夏?」

    「景升之基業,我怎會相圖?」劉備說罷,見龐山民神情玩味,苦笑道:「此番我與子龍,來襄陽之目的,便是告知景升,須提防江東對江夏用兵,只是那蔡氏跋扈,全然不信……」

    龐山民心暗道:此必是徐庶之謀,若日後江夏失守,劉備再得江夏,便是劉表,也不好再找借口收回了,如今劉備已「仁至義」,將江夏危局,告知劉表,劉表若不採納,日後劉備自取,這江夏雖隸屬荊襄,卻要歸於劉備治下。

    「皇叔與景升公手足情深,倒是讓山民感動的很……」龐山民只得惺惺作態,拱手一禮,心卻不禁腹誹,這般「兄弟之情」,也實太坑人了些。

    劉備點了點頭,神情懇切道:「如今備已將心所想,皆告知先生,還請先生與備同去野,備不求先生為備設謀,只為讓我那二位兄弟,與先生見上一面,如何?」

    「山民亦想與關張二位將軍相見,只是長沙事務繁雜,且如今家事勞心勞力,無暇抽身,還望皇叔體諒。」龐山民說罷,趙雲出言勸道:「皇叔誠心相邀,先生卻總是推拒,實是無禮了些!」

    龐山民聞言苦笑,道:「子龍將軍何出此言?我於襄陽,亦有要務,若此番我誠心邀請子龍將軍,與我同去長沙,看看荊南風貌,將軍允否?」

    趙雲聞言,無言相對,劉備卻長歎一聲,對龐山民道:「既如此,備亦不勉強先生。」

    劉備離席而去,行至門口,忽然回身,對龐山民道:「先前先生所言,備與各路諸侯別無二致,備琢磨許久,卻不以為然,備比之其餘諸侯,大不相同,至少心赤誠,天日可表!」

    說罷,劉備與趙雲一同離了客棧,龐山民卻搖頭失笑,看樣子先前之言,已讓劉備心留了疙瘩,不過龐山民轉念一想,心暗道,這樣也好。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已經拒絕了劉備兩次相邀,這樣一來,劉備也該死心了。

    想到此處,龐山民心也輕鬆了一些,劉備英雄之姿,與其相談之時,龐山民也必須承認,此人言談舉止,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龐山民亦想過,若誠心輔佐劉備,使其成就霸業,比之自己與諸位同窗苦苦奮鬥,容易許多,只是劉備與自己的志向,終究不同,與其日後矛盾頻,倒不如現便快刀斬麻,一刀兩斷!

    「那就坐看劉備,此番能取得何等成就了。」

    想到不久便會生的江夏一役,龐山民微微一笑,果然如孔明所言,劉備欲圖江夏,先前龐山民還以為劉備會引軍偷襲許都……看來曹操於官渡一役的大勝之威,就連劉備徐庶,亦難起與之早日為敵的念頭了。

    龐山民於房靜思半日,腹飢餓,正欲用飯,行至客棧樓下,便見蒯家來人相邀,言家主有請,欲使龐山民入府一敘。

    這麼快就有答覆了?

    龐山民心頭微驚,賞過報信之人,心便思量起了此去蒯家,是福是禍。

    「原本還以為,這蒯家要商議三日呢……」龐山民微微一歎,整理過儀容之後,便踏上了去蒯家的馬車,是福是禍,總要見了蒯良,蒯越二人才能知道,不過龐山民轉念一想,便咧嘴大笑了起來。

    若是鴻門宴,蒯氏豈會全無準備,如今與蒯越相見只過一日,此番相召甚急,當是蒯家示好才是。

    想到此處,龐山民心大定,心原本與劉備不歡而散的陰霾也漸漸散去,口喃喃道:「且去看看那蒯家二人,如何決斷,若兩家順利結盟,這襄陽蔡氏的好日子,怕是不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