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二十四節 外交努力 文 / 狂人阿Q

    蘇黑托死了,外蒙古自然不穩,趙書禮這樣認為,其他有見識的人自然也會這樣想。

    其自然會包括一些野心家,比如日本人。

    趙書禮剛回到包頭,很快日本人就找上門了,日本人跟趙書禮打交道已經不止一次了,早一年多錢,蒙古人剛宣佈**沒多久,日本人就到了包頭找他。因為日本人找徐世昌的時候,徐世昌推脫說外蒙古事宜都交給了趙書禮這個外蒙古全權公使處理。

    這次他們依然開門見山的表示支持趙書禮對外蒙古的任何軍事行動。當趙書禮問他們能支持到什麼程的時候,日本人說願意提供一萬支步槍,和兩萬子彈。

    對於這些免費的援助趙書禮是感興趣的,現他招的三萬士兵,也就只有一萬多隻步槍,子彈也不多,這些還都是上次從楊村軍火庫搶的。但是對於日本人對於國內政的各種興趣,趙書禮是天生反感的,因此已經打過數次交道的趙書禮,一次也沒有跟日本人合作。

    這次突然趙書禮心裡生出了一個主意,他要大玩權術,俗話說就是忽悠,忽悠日本人。於是收起了以前的不請不願,不但熱情的接待了日本人,對於日本人給予的援助表示感謝。

    接著他提出了一個要求:「那麼你們日本政府整治]和外交方面呢,我希望能這方面也大力支持我國。」

    傴僂的日本使者謙卑的說道:「我們大日本帝國對友邦的支持一向都是不遺餘力的,如果公使閣下你能出兵外蒙,外交方面我們一定會支持你,這個你不用擔心。」

    趙書禮笑道:「那麼支持的力呢?比如出兵。」

    日本使者小眼睛眨了眨,用外交辭令道:「我們政府沒有授權我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個人認為,我們政府一定會大的努力幫助閣下的。」

    趙書禮一副心有餘力不足的表情道:「如果日本人不出兵的話,恐怕僅僅靠我這幾十條破槍,打的過蒙古人,打不過蘇聯人啊。」

    日本使者眼睛又眨了眨,說道:「蘇聯方面,我們日本政府一定會提出交涉,相信你蘇聯不一定會出兵的。」

    「哈哈,不會出兵,據我所知蘇聯的軍隊現就駐紮庫倫。」

    日本使者乾笑了兩聲,然後道:「這個問題,我們一定會認真討論的,希望公使閣下不要有顧慮。」

    「沒有顧慮就怪了。不過我到有一個想法,光靠日本政府的努力恐怕還不足以讓蘇聯認真考慮,你們日本政府有沒有考慮過,聯繫西方各列強來干預這個問題呢。」

    「西方政府?」

    「沒錯,據我所知,西方政府對蘇聯一直很敵視啊,有的甚至不承認蘇聯政權。並且英國不是剛剛宣佈,對蘇聯進行封鎖和經濟制裁嗎。」英國政府因為僑民蘇聯被害問題,宣佈對蘇聯實施禁運。

    日本使者點點頭道:「沒想到公使大人對國際形勢如此瞭解,下真是佩服之至。對於閣下的建議,我國政府會認真考慮。」

    「哈哈,考慮就好,希望日本政府動用外交資源,幫助我們。相信日友誼會加牢固的。」

    「這個自然,不過如果我們日本政府幫助國收回外蒙的話,我們希望公使閣下能保證我們日本外蒙的利益。」

    日本一向貪婪,相信如果真收回了外蒙,日本人會獅子大開口,不過趙書禮依然一副想當然的表情笑道:「這個是當然了,貴政府大可放心,我們國人對待朋友一向很夠意思的。」

    日本使者道:「我想我國政府真的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不過我想讓公使閣下先做一個保證,如果外蒙古收回國,那麼日本將享有排他性的權益。」

    「我同意!」

    趙書禮乾脆的回答讓日本使者很滿意,鞠躬,告辭。

    臨走前趙書禮對日本使者強調道:「你們日本人答應的軍火可得快送來啊,我的軍隊還等著這批武器訓練呢,不要誤了事啊。」

    一副正宗軍閥嘴臉,日本人臉上笑著心裡沖滿鄙夷,這種人他國見多了,於是當即表示如果他們整府同意,一個星期內軍火就可以送到。

    日本人走了,趙書禮心裡卻很沉重。他不知道這次他做的對不對,後果又是如何,這些都無法預料。依靠日本這批狼,驅逐俄國那頭熊,到頭來會不會被日本人吞了。但是他別無選擇,他只能這樣,利用列國的矛盾來量爭取利益,他不由得想到了清末的李鴻章。他當時遇到的局面大概也是如此,不知道李鴻章當時的心裡是如何感想的。

    日本人一走,趙書禮長歎一聲,他心裡,實是不想依靠日本人,日本人他來到這個世界後就已經定位為敵人,不,應該是仇人,仇敵。但是他今天突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能讓你的朋友幫助你,不算什麼,要是能夠讓仇敵也幫助你,那就真是本事了。

    因此他想到了利用日本人和日本的外交整治]資源,把世界各列強國聯合起來一起給蘇聯試壓,只要蘇聯不支持外蒙古,相信憑他的力量足以收復外蒙。

    這就是趙書禮的權術,如果這次真能借勢收回外蒙,他的運作絲毫不下於俾斯麥當年的外交手腕,俾斯麥被稱為能玩轉七個球,頂尖的外交家。但是外交這種東西是必須有另一個東西做後盾的,那就是實力,有實力的外交就是針尖上跳舞,而沒有實力的外交容易搞的自己被吞掉,後只是一根攪屎棍子而已。

    送走了日本人,趙書禮到了軍營。

    現他的軍隊比以前正規多了,不僅是因為一直堅持不懈的訓練,而且跟宋遠他們回來有關係。宋遠保定軍校學習了兩年,結業後還帶了三個同學回來,這是趙書禮當時送他們走的時候再三強調的,讓他們學校裡跟同學搞好關係,好能給他拉上一個班的軍官回來。當然這只是趙書禮的奢望,終加上宋遠和脫歡也只有五個人,不過趙書禮也很滿意了,有這五個人自己的軍隊就能正規化了。

    宋遠這次帶回來的三個人,兩個都是直隸人,賀粹之1898年生,直隸安人,宋邦榮1900年出生,直隸安國人,還有一個則是廣西人,黎行恕1894年生,廣西陽朔白沙鎮舊縣村人。直隸即後來的河北省,保定軍校所地的保定就是屬於河北,因此河北人進入保定軍校有地利之便,而南方人則少有進入這個學校的,因為清末編練軍,各地建立軍校眾多,比如南方人多去的雲南講武堂等。

    趙書禮沒有地域歧視,因此對黎行恕同樣器重,委以重任。

    他們是趙書禮去拉投資期間回來的,因此一直也都沒有安排什麼職位。這次回來,剛好處理了。任命宋遠為師長,他帶回來的三個人都是團長,一進入部隊就是團長,這讓這幾個人非常滿意。熱情高漲的投入到了,練兵行動。老實說這些人的軍事素養是不錯的,保定軍校的教師都是日本軍校畢業的士官生,只是軍事思想就要落後了,因為他們師從的日本的軍事思想就很保守。

    可是畢竟是科班出身的,趙書禮一向喜歡專業的人士,這跟他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他自己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因此一直以為如果一個人沒有紮實的學識,僅憑著野路子拚搏上去,管可能風光一時,但是後勁是不足的。他經常拿自己跟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搞貿易的那些倒爺對比,他雖然動作沒有那些倒爺那麼張揚,但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相比那些倒爺到後真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除了任命外,趙書禮還給這幾個人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軍官。他軍的士兵們堅持不懈的掃盲下,已經有不少能讀書寫字了,不乏許多天生聰明的傢伙,頗有想法心眼多,是當軍官的料子,很快就脫穎而出,被任命為正式的軍官。

    軍待了一個多星期後,日本人果真送來答應的軍火,但是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讓趙書禮有點擔憂。他們要求一旦外蒙回歸國,日本人將享有那裡的唯一探礦權和築路權。趙書禮跟他們再三談判,為國人保留了同樣的權力後簽字了。

    軍火到賬,雖然還是沒有裝備齊全自己的軍隊,但是實力卻也增加了一大截。叮囑宋遠一定要加緊訓練一刻也不能懈怠,然後趙書禮又去了北京。他反覆的拜會各國駐華使節,不能光靠日本,國的事情國人應該積極努力一些。

    經過跟各國公使的反覆溝通,後面加上日本人的遊說。各國公使跟自己的政府磋商後,結果還算是滿意,美國人表示願意提供外交上的支持,但是不提供任何物質和軍事上的幫助。英國人倒是給力一點,他們連同法國人表示,一旦俄間因為蒙古問題衝突,他們將站國一方,會對俄國人施壓不讓他們武力干涉國人收復自己國土的行動。

    其他國家倒是意大利非常積極,現他們的墨裡尼已經上台,這個傢伙雖然沒什麼實力,但是卻很囂張,表示國如果跟蘇聯開戰,他們願意出兵干涉。但是日本人要求趙書禮不要接受,意大利的武力支持。

    做完這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後,時間已經到了1923年底了。

    日本人反覆催促,但是趙書禮還有一個顧慮,這就是外蒙古人民的心態。雖然喬巴山這些人顯然是是蘇聯捧出來的傀儡,但是他們得自蘇聯真傳的宣傳顯然是很有煽動力的,如果蒙古人民支持他們,那麼趙書禮即使武力收回了外蒙,也將面對無休無止的抵抗,如果蒙古人都跟他打游擊起來,恐怕再多的軍力也會陷入蒙古游擊隊的泥潭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