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二十三節 忽悠 文 / 狂人阿Q

    路演的第一站自然是包頭,包頭向眾多商人宣揚了他們工業救國的思路,但是晉商不是太買賬。他們願意從事熟悉的商業貿易活動,或者是開購買土地,其次就是開礦。不得不說,清代後晉商的思維落伍了,就是他們擅長的金融業,也拒絕改革不肯把舊式的票號改組成式的銀行。對於其他的現代產業,也就接受了一個開礦,大概是因為開礦也是屬於土裡刨食,符合山西人重土地的思維模式。其實相比較於其他的現代工業比如紡織業,礦產業是一個投資大回收慢的產業,唯一的優點大概算是穩定可靠了。

    包別了土氣保守的包頭商人,趙書禮南下到了山西,從大同,平遙,太谷,祁縣,太原,晉一路走下去,卻沒有說動山西人動心,反倒是簽訂了一些開礦的協議。

    鬱悶之下,兩人只得挪窩,從太原坐正太鐵路,到了石家莊。

    石家莊也是一個大城市,但是這時候工業幾乎也就是礦業,還是沒有進展。

    到了北京後,倒是有點收穫。

    一個做鞋的鋪子對這個計劃有點興趣,趙書禮也對這個鋪子有點興趣,因為這個鋪子叫做內聯升。北京著名的鞋業商號,北京人有頭頂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踩內聯升的說法。內聯升的老闆看上孔韌計劃書關於輕工業內容裡提到的制鞋廠,表示如果真的免稅他願意投資,到包頭設廠生產皮靴。

    離開北京後,孔韌十分沮喪。

    趙書禮倒是不以為然,他做生意的時候,拉投資比這難多了。何況他心裡根本就知道,不可能輕易成功,否則國就不會先經過李鴻章嘔心瀝血的洋務運動,後又有狀元郎張謇激情洋溢的實業救國後,還如此落後。他的打算,此次行動的目的,宣傳多過實際。

    孔韌唉聲歎氣道:「司令啊,你說這是怎麼了,實業救國喊了那麼久,可為什麼等到了時候,這些人一個個的都這樣啊。」

    趙書禮安慰道:「別灰心嗎,國大了去了,總有人會欣賞我們的計劃的。再說了這不是有收穫嗎,總算有一個企業願意投資了啊。」

    孔韌不滿的道:「一個制鞋廠也算是企業。」

    沮喪,孔韌跟趙書禮兩人到了天津,國北方大的港口城市,北京的門戶。

    天津這時候的工業實力可比北京強多了,因為是港口有一些外國人的工業,不過大多是船舶修理之類的,不值得一提。

    天津趙書禮包下了海河邊上豪華的利順德大酒店,跟前幾天一樣,邀請天津工商業知名人士參會。

    「各位,現你們手裡拿的是我們綏西的工業計劃,我們那裡有煤有鐵,資源豐富,靠近黃河交通方便。又是東西連接的咽喉,展潛力巨大。」趙書禮酒店的大廳,對著一眾工商界人士,大聲忽悠著:「現誠邀各界商界精英到綏西投資,計劃書列出了各行業的優惠政策,凡是工業企業一律五年免稅,五年到十年稅負減免一半。十年後,視營業情況,靈活調整稅收。」

    趙書禮說著,天津的工業家們也竊竊私語,不少人面帶嘲笑。孔韌一副酷臉照他這些天的經驗,這次又要黃了,趙書禮照樣不以為然。

    還繼續高聲問道:「各位可有什麼疑問嗎?」

    一個人舉手了:「請問,你們這些政策能保持嗎,這位司令,我都不知道你能不能保證你一直能待綏西,又怎麼敢相信你能給我五年的免稅呢。這年頭,今天你是大王,明天我就是皇上,沒譜啊!」

    這人說完,引起一片哄笑,這也是這些天趙書禮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趙書禮的政策能夠保持下去。甚至有的人乾脆,就質疑他是不是想把他們這些商人騙到綏西去,好宰他們。對此趙書禮也沒辦法,這年頭行情就是這樣,總統都不敢保證明年還是自己坐總統府呢,何況他一個小軍閥。說實話還是自己這裡沒有信用啊。

    倒是有一個人制止了大家的嘲笑:「各位,這位趙司令的心倒是讓下佩服。我是永利鹼廠的范旭東,如果有機會倒是想跟司令合作,可惜下的工廠可是需要鹽做原料,您那裡是不太合適的。」

    趙書禮笑道:「沒關係嗎,你也可以做其他的嗎,我們這計劃不是有很多化工廠嗎,你也可以投資啊。」

    范旭東笑道:「投資,我可沒那個能力。現也就一心想做鹼廠而已。」

    趙書禮沒再勸,不過要是他知道這個人有個手下叫做侯德榜的話,或許會該注意,一定會下大力氣拉攏此人的。

    天津也是白跑了,本來這次他們有希望的就是天津了,因為天津是想北方現大的工業心。

    孔韌徹底失望了,他開始勸說趙書禮回去了,因為從開始到現,光是花費就已經超過了十萬大洋,他很心疼,覺得要是這些錢用實業上,他們都可以建起一個小型的機器廠了。

    趙書禮卻堅持要繼續下去,他們的下一站是青島。

    青島曾經被德國統治過,德國人擅長機器製造,因此這裡的機器業雖然不達,但是技術人才卻不少,很多當年都德國人開辦的機器廠呆過。現這裡被日本人接受了,很多人竟然辭職不肯給日本人幹活,山東人這點上倒是很有骨氣。

    他們到青島的第一天,照理通過報紙宣傳招商會的信息,然後找到合適的酒店,包下來當做會場,三天後才會進行正式的商會。

    可趙書禮沒等到第三天,一封急電送到了他的手上,外蒙古出事了。

    掌權的外蒙古人民黨的兩大巨頭之一的蘇黑托死了,此時他才23歲,這不免讓人遐想,是不是因為內訌。是內訌就會有矛盾,現正是外蒙古虛弱的時候。

    趙書禮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對外蒙古的觀察,他之所以放幾蒙古人回去,目的也正於此。這次的消息就是一個回去的蒙古兵,悄悄傳回來,劉澍通過電報拍到了青島。幸好每到一地,趙書禮都跟劉澍通過電報先聯繫起來,不然這個消息就要錯過了。

    收到消息後,趙書禮跟孔韌稍微商量了一下,就離開青島回包頭去了,他要佈置進兵外蒙的事宜了,相對於工業建設這種遠期計劃來說,他想要收復外蒙這種不能著急,卻又不能不急的事業。

    但是他要求孔韌繼續去各地遊說,他終於告訴了孔韌他的想法,那就是這次招商成不成功倒其次,重要的是把綏西的各種政策宣傳了一下,對於這個廣告效果是用錢買不來的,沒看到每當他們到達一地,總是被各種報紙圍著採訪嗎。而且跟各地的工商界精英建立聯繫,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財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