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二十二節 兩個瘋狂的計劃 文 / 狂人阿Q

    劉澍當了縣長後,兢兢業業晉商的支持下,各種人才匯聚到他的身邊。但大多是山西人,這既跟晉商的因素有關,也跟山西這個時候教育事業國各省也算名列前茅有關,小學學大學都有,估計也就是比不上北京而已,跟上海也伯仲間。重要的是,綏遠距離山西近,就近吸引人才方便,因此趙書禮也沒有干涉這幫子山西人的行動,他可不怕這裡成了山西幫,他對自己的統御力有絕對的自信。

    劉澍的父親劉忠旺從鄂爾多斯,回去後,立即跟包頭眾多商人商議,也要包頭建個電廠。包頭這些山西商人們現日子過得滋潤,趙書禮對於他們的生意根本不干涉,而且還千方計的幫助他們,加上縣長是他們自己人,因此他們基本上把包頭當成了自己的地盤了。因此劉忠旺已提出給包頭建個電廠,他們很積極,很快籌集資金五十萬大洋,也採購德國設備,並電報請傅倫代為採辦,錢通過天津的美資銀行匯款到德國。

    趙書禮沒有攙和包頭商人的事情,他被孔韌纏住了。

    孔韌亞琛大學深造的時候,就一心懷有工業報國的志向,因此當電廠已竣工,兵工廠還正施工。他就找到了趙書禮,闡述展工業之必要,他的思路倒是跟趙書禮不謀而合。趙書禮想起了歷史著名的計劃工業時期,把這個思路跟孔韌一說,他極為興奮,覺得真是國這種後進國家的治國良藥。因此顧不得休息,就一心撲了工業計劃的草擬上。

    今天他的計劃終於出爐了,興沖沖的拿來給趙書禮看。

    厚厚的十幾頁紙上,寫滿了字跡,其還夾雜著許許多多的修改,註釋和想法。

    趙書禮細心看完了這有五萬字的計劃後,心也是激動了,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真是招收了一個人才了。

    孔韌認為國應該展機器製造業,近代以來所有機器全賴進口,既造成了貿易逆差資本外流,而且受制於人,不利於國展自己的工業。因此計劃的開始,孔韌就提出國要建設自己的機器製造業,當其的是十個大型的機床工廠,然後是幾十個各型機器製造廠,比如紡織機械廠,採掘機械廠等。

    兩人一個是學習整治]歷史學的,一個是純粹工業技術的,對於計劃科學完全都是二把刀,此時卻相互欣賞。這樣一份計劃書,趙書禮是一個字沒有改,只是對第一期就搞十個大型機床廠進行了休整,改為一個就好。對於其他的機器廠,則照單全收,因為趙書禮跟孔韌的想法一樣,覺得一個也不能少。

    兩人興奮完後,孔韌長歎一聲:「哎,司令,你雖然同意我這份計劃,可是卻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

    趙書禮笑問道:「為什麼?」

    孔韌道:「展工業第一需要資本,第二需要技術,只要有資本就能買來技術,所以問題只有一個字——那就是錢,可是錢從哪裡來?我知道我們每年的稅收總共也就一多萬的樣子,還要分出大部分養軍隊,基本上就剩不下什麼了。」

    趙書禮搖搖頭,目光局限性啊,笑道:「你怎麼就想著光我們自己來積累資本呢?國人不缺錢,山西的晉商,江南的民族企業家,兩廣的商業資本,這些難道不能為我們所利用嗎?」

    孔韌似乎恍然大悟了一下,可隨即又搖頭道:「這些人是有錢,可是他們憑什麼把錢借給我們呢。」

    「為什麼要他們借給我們,直接讓他們來綏西投資就好了啊,他們出錢出技術,展我們的工業,至於工廠誰手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展國的工業實力。」

    孔韌點點頭,還是猶豫:「我擔心,他們不肯來這裡投資啊,這裡有什麼,除了煤礦富裕外,基本上展工業的條件都沒有。憑什麼讓江南沿海地區的商人來這裡投資呢,相比我們這裡,沿海交通便利,似乎利於工業展啊。古今外,大型的工商業心,無不是依托海運,不是沿江就是沿海。哪裡有內陸的工業心啊。高星橋不是努力天津商界遊說過嗎,不是一個人都沒有來嘛。」

    趙書禮道:「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了,我們這裡有一樣東西南方沿海地方都沒有,那就是——意志!」

    「意志?」

    「沒錯,意志,展工業的意志。你有,我也有。」

    孔韌無奈的歎口氣,被趙書禮的話逗笑了:「我的司令啊,意志?意志能幹什麼啊。」

    相對於孔韌的無奈,趙書禮卻胸有成竹:「我的意志能決定一些事情,比如支持,我願意無限支持他們搞工業。也能提供給他們一些他們想要的,比如地位,比如政策。」

    「地位,我能理解。但是這政策,是個什麼意思。」

    「各種政策,包括提供廉價的土地,免除稅收,改善交通,甚至我還會他們困難時候提供補。」

    「免稅!補!」孔韌被震驚了,這可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啊。

    免稅他還能理解,北洋政府也對一些有關係或者對政府十分重要的產業免稅,比如天津的永利鹼廠,但是補就太駭人聽聞了,一個政府展工業的目的無非就是增加稅收,此時趙書禮提出反補的政策,一時間讓孔韌震驚的同時,也越對此人佩服了起來。

    「怎麼樣如何?」趙書禮繼續信心十足的道,其實他提出這些不過是後世政府招商引資的管用手法而已,試靈。

    孔韌點點頭神色凝重道:「可以試一試,我願意去外地遊說那些工廠主。不知道大帥到底能提供到那些優惠,補的額是多少。」

    「給,你自己看看!」

    說著趙書禮也拿出了一份報告,這是他孔韌編製工業計劃的時候,擬就的,具體方案基本上就是後世每個縣都有的工業園區計劃。

    修建道路——通水通電——五年免稅——十年繳納減半——特殊行業補!

    一口氣孔韌看完了這五條建議,心大定,他相信有了這些東西,那些有錢人會心動的。不過特殊行業補助,除了機床工業,精密儀器製造,電子工業等要麼是國家根本工業,要麼是世界先進工業外還有一個汽車製造業和飛機製造業,這就讓孔韌不理解了。他看來國人缺的不是能代步的汽車這樣的奢侈品,也不是飛機那樣的冒險家的玩具,而是實打實的能夠增強經濟實力的工業門類,甚至孔韌心,這兩個產業還不如紡織和制鞋業那樣的能增加稅收和解決就業的行業呢。

    「大帥,這飛機製造和汽車製造,怎麼也能享受補呢,我覺得不妥啊。」

    趙書禮笑道:「這兩個工業可不僅僅就牽扯到該工業本身啊,這兩種產業可是能夠帶動一系列其他產業展的領頭產業啊。一輛汽車牽扯到的零件恐怕有上萬,飛機就不用說了,或許要十幾萬個零件。這樣的大型工業行業,對整個工業鏈條都是有好處的,怎麼能不補呢。」

    孔韌點點頭:「大帥考慮的是很周全,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我覺得補這兩個行業,還不如補造船和機車業呢。船舶和火車的零件多,而且能牽扯到其他行業,比如動機製造。但是汽車業和飛機製造業嗎,就不一定了,就我所知目前這兩個行業,他們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生產的。」

    「自己生產的?」趙書禮可沒有想過這一點,他是以後世的標準衡量的,想想後世多少城市想要展汽車業和飛機行業啊。報紙上也信誓旦旦的報道,航天工業能帶動下游多少產業,汽車又能帶動多少,這兩個產業可都是支柱性產業啊。

    「好,就把機車也填進去,不過船舶就算了。我們這裡可不靠海,展船舶就有些牽強了。」

    「那好,我再改改我的計劃,按照大帥的思路,我又想到了一些行業。比如化工,冶煉等。」

    過了幾天孔韌修改完了自己的計劃書,又帶來給趙書禮看。

    嚇了趙書禮一跳,其包括飛機、汽車、電設備、重型機器、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等,這讓趙書禮想到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計劃還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概需要的資金,也嚇了趙書禮一跳,大概需要八十億。

    看著這個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計劃,對比了一下自己現的地盤,趙書禮又想到了一句話: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但是他還是答應了下來,反正遲早要搞,能湊到多少資金是多少了。

    兩人計劃,十月就開始去遊說各界企業家。

    孔韌的瘋狂計劃剛震驚了趙書禮一次,很快又一個瘋狂的計劃又擺了趙書禮的面前,這是馬福祥介紹給趙書禮的水利專家蘇芳提交的。

    蘇芳這個人趙書禮一直沒怎麼關注過,因為他的履歷趙書禮看不上。蘇芳是寧夏衛城關鎮人,少年時代喜愛工藝,熱愛公益事業,經常隨父輩參與地方廟宇修臻和水利施工。後來進入了稅務局管理寧夏的大小河渠,對修渠墾荒很行。可是他是個野路子,趙書禮他懂的也就是國幾千年積累的水利知識罷了,帶人修渠種地還可以,其他的大型水利怕是沒戲,比如三峽。

    可是眼前蘇芳的計劃書,讓趙書禮震驚了,直感歎人的想像力真是無窮啊。這份計劃書表示,要從上游的黃河引一道水渠,經過河套地區的兩大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庫不齊沙漠,然後注入黃河。蘇芳認為,如果能把水引入這兩條沙漠,定可以變荒漠為良田,足足可以增加近億畝耕地。

    趙書禮看著這個計劃,不僅想到了自己三個月前跟蘇芳的一次談話。

    那一次蘇芳找上他,說黃河以北的河套地區,經過清末王同春等人的開,可供開的潛力已經不大了,他希望趙書禮允許他開黃河南的河套地區。但是對於此趙書禮很有顧慮,他知道鄂爾多斯附近沙漠化嚴重,南方是毛烏素沙漠,北方是庫不齊沙漠,這些可都是因為過去上千年的過渡放牧所致。要是開成農田,估計要不了多久都成了荒漠了。

    但是趙書禮是一個喜歡玩弄權術的人,他沒有公開反對蘇芳的提議,反而開始忽悠他。

    告訴他,河南河套有兩大沙漠,要是能引黃河水經過沙漠,比如能增加大面積的農田,遠遠勝於開草原,還省得跟當地的蒙古人衝突。蘇芳一聽大感興趣,思路打開,興致勃勃激情萬丈信誓旦旦的立志要把荒漠變良田。

    趙書禮本來就是忽悠他,這個人是馬福祥介紹的,他不是很信任,他知道引黃河水灌溉河套沙漠基本上就是扯淡,因為這兩個沙漠到了21世紀也是國的一個大難題,根本無法解決。這個時代,有可能嗎?但是他沒有阻止蘇芳,讓他自己折騰去了,沒想到這傢伙還真的提出了一個方案。這三個月,他走遍了河套地區,查看地形。終於劃出了一條可行的線路,從寧夏的青銅峽引水,藉著盤山脈,讓水渠蜿蜒順著鄂爾多斯台地緩慢下降,一路流經沙漠地區的心高地,後流向包頭西的黃河水道。

    趙書禮看著他劃的圖,越看越覺得有道理。這兩個沙漠為什麼是沙漠,正是因為它們心高兩邊低,雖然兩面都是黃河徑流,可是根本無法引水,只能任其沙化。甚至河套地區不多的幾條河流,也是從心往兩邊的黃河流入。因此根本無法引黃河水,可是借助了相連接的盤山脈,剛好劃出了一條緩慢下降的通道,順著這條通道引水,確實有可能。

    趙書禮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起來,不過他還有疑惑,如果這個計劃可行,為什麼後世的政府沒有這樣計劃。他反覆的看著蘇芳劃的路線圖,後起點找到了一個他能接受的原因,那就是後世的青銅峽建成了電灌溉的水利工程,導致了沒有辦法提供多的水給河套地區。相對於青銅峽的水電,趙書禮看重沙漠的治理,何況還能增加億畝良田呢。

    於是頗為猶疑的答應下來,並讓蘇芳仔細勘查勘查後動手。

    趙書禮沒等到蘇芳的勘查結果就離開了綏西,他跟孔韌一道開始遊說,或者是忽悠整個國的資本家的路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