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1768年:大恐慌

正文 第74章 隱憂 文 / 梁二叔

    正當乾隆陪皇太后絮絮叨叨地嚼二十年前的陳芝麻爛谷子的時候,外面候著的太監走了進來,說接到了山東巡撫福漢呈遞上來的折子。

    乾隆趕緊把折子打開,皺著眉頭看了一遍。他把折子看完,心事重重地放到書案上。

    「你忙你的國事吧,老太太我回慈寧宮了。見你一面,我也就省心了。做一國之君不易呀!」

    皇太后起身要離開,乾隆又把她勸住說:「前陣子,粵海關往宮裡進貢了些西洋玩意,忙於國事,沒能及時送過去孝敬您。稍坐片刻,我這就打發常寧去拿來給您瞧瞧。」

    乾隆吩咐候在外面的小太監常寧去給皇太后取禮物,常寧風風火火地去了。乾隆陪著老太后繼續在宮殿裡說話。

    「皇帝難做呀,原來富察氏在的時候,我還能發發牢騷。滿腹委屈給大臣們說不得,跟您老人家也不能說,省得您擔驚受怕,如今您老是享福頤養天年的時候。」

    「老太太我雖說身在後宮,窮凶險惡的事情倒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當年你爹跟一群阿哥爭奪皇位,雖說細節不清楚,但是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還是能感覺到。只要不是宮廷內亂,你跟大臣們君臣一心,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溝坎。」

    乾隆說:「太后說得極是。自打祖宗們入了關,建立這大清朝以後,列為明君聖主個個都體恤民生,輕徭薄賦,百姓們的日子也說的過去。可惜了,總有些心懷不軌的漢人不肯臣服,暗中製造事端,蠅營狗苟。這不,山東就出亂子了。」

    「山東出啥亂子了?」

    「福漢剛到山東上任就發現那裡鬧割辮子黨,為此我還專門把他調回京城,囑咐他一定嚴查密訪。福漢倒也算盡職盡責,現在上來折子說山東活躍著一些被江南的割辮子黨僱傭的不法之徒,他們收了江南術士的錢財,專門割人髮辮。」

    「割辮子做什麼用?」

    「漢人們削髮留辮是從咱們大清朝開始,如今他們偷偷摸摸地割人髮辮,這不明擺著想造反嗎?這些人居心叵測,這事竟然發生在山東,這山東乃是孔孟之鄉,孔孟聖人教化之地,如果割辮子黨在山東鬧騰開了,別的地方一旦亂起來,那就麻煩透了。」

    「這些割辮子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剛發現的時候,多是些遊方的和尚,道士,還有各地討飯的乞丐。這些幕後主使都是些窮凶極惡之徒,福漢在折子裡說,這些藏身江南的野心家竟然還在德州僱傭了兩個七十歲多歲的老太太,可見這些人已經張狂到了何種程度。」

    皇太后聽完乾隆的話,琢磨了半晌說:「弘歷呀,我知道你孝敬,你凡事都打發我順心如意,你怕我在宮中煩悶,每次巡幸各地都帶著我老太太,合計合計,我跟隨著你四次南巡,兩次去五台山,三次去泰山,每年都去避暑山莊。平時在宮裡都把好吃的好用的留給我太太不說,每逢我過生日都準備如意、瑪瑙、水晶、琺琅、彝鼎之類的稀罕玩意當壽禮。我這當娘的是要什麼你就給什麼,凡事都順著我。」

    「您老人家寬厚仁慈,我當然得孝敬。我這麼做也是給天下的臣民做個表率嘛。」

    「你當皇帝這三十多年來,唯一辦的一件讓我老太太不舒心的事情,你還記不記得?」

    乾隆感到聽意外,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他趕緊說:「可能是平時繁忙,我倒是記不得了,老太太提醒提醒我。」

    「倒也不是什麼大事。你剛登記那年,咱娘倆說話時我說順天府東面有座廟宇靈驗得很,有不順當的事到那裡燒燒香拜拜佛,便能轉危為安,遇難成祥。我就打發你撥點銀子去把寺廟修一修,你當時應承得好好的,可是我前腳剛離開,你後腳就把侍奉我的兩個太監張保和陳福給臭罵了一頓,說他們搬弄是非,後來那寺廟也沒修成。」

    聽到這裡,乾隆哈哈大笑了兩聲,然後說:「想不到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你老人家還沒有忘掉。」

    「弘歷呀,和尚總是以慈悲為懷的,侍奉佛祖的怎麼可能是壞人呢?你剛才說山東鬧割辮子黨跟和尚有關,這事還是慎重些為好,不要只聽信了地方官的一面之詞,你就凶巴巴地把師父們斬盡殺絕。」

    皇太后停下來歎了口,然後又接著說:「我知道你對和尚道士素來沒有好感。你起初認為當年你爹雍正的死跟他們有關,覺著你爹聽信了他們的蠱惑,吃了他們煉製的丹藥才中毒歸天,所以你登基第一件是就把當年你父皇請來的高僧仙道都遣散回鄉,趕出了紫禁城。」

    「母后,如今的和尚道士和您老當年信奉的那些慈悲為懷的佛門弟子已經不一樣了,佛門淨地也早就不清靜了。一些奸猾懶惰的無恥之徒剃掉頭髮,腦袋頂上燒幾個香疤,身上裹套灰布袍子便宣城自己是佛門弟子。實際上這些混蛋裝模作樣地假借僧道習俗,打著祖師的旗號做的卻儘是些占卦預卜,坑蒙拐騙的勾當。他們憑靠著這些神鬼邪說又吸引了不少無知蠢民圍繞左右,既不受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又不服從官府的管轄,實在可惡。」

    皇太后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這麼說,這些假和尚野道士是夠可惡的。」

    乾隆接著說:「太后,你不知道。咱們大清江山承平已久,一百多年以來,生齒日繁,人口越來越多。張嘴吃飯的人多可,可是每年糧食產量有定數,如此一來,糧食越來越貴。百姓每天勞作況且衣食困難,哪裡還有多餘的銀子糧食養活這些整日只知道吃齋念佛的閒人。莫說是假和尚,就是真和尚也是越少越好。」

    「不說和尚的事了,你剛才說割辮子的人裡面還有兩個討飯的老太太,這又是怎麼回事?」

    「哦,德州知府抓了兩個討飯的老太太,

    審問後說受雇於割辮子黨,但是事情又有幾分蹊蹺。這事看似簡單,沒準此案背後會有深謀遠慮之人,實在不應該等閒視之。沒想到這個福漢竟然還給兩個老太太求情,說要把老太太遣送回鄉。唉,真不知道這個戰場上殺敵無數的福漢怎麼突然多了幾分婦人之仁,要置三尺法令於不顧了。」

    這時候常寧回來了,後面還跟著兩個小太監,他們兩個抬著個碩大的箱子,累得氣喘吁吁,滿頭是汗,等候在宮殿門口。皇太后隔著窗戶看見他們,便站起身來,乾隆趕緊兩個宮女進來,兩個宮女趕緊跑進來扶著皇太后。

    「國家的事是你皇帝的事,我不能攙和。我就不再這裡拖累你了,等忙活完這幾天,你再去慈寧宮吧,很多事情咱們娘倆再絮叨絮叨。我回慈寧宮看看那箱子裡都裝的些什麼稀罕物件。」皇太后顫巍巍地走出了宮殿,常寧也指揮著兩個太監跟在後面,把箱子送到了慈寧宮。

    把皇太后送走以後,乾隆重新走回到書案後面坐定。他揮硃筆,又自信滿滿地給福漢下了旨意,命令福漢接著嚴查,務必把活躍在山東的割辮子黨一網打盡。中間一旦發現有官員疏忽懈怠,務必要嚴懲不貸。至於躲在江南的割辮子黨的頭目,他會下令江南各地督撫暗中查問。

    乾隆最後交代福漢說:德州的兩個討飯的老太太不能放了,不僅不能放,還要繼續嚴加審問,如果嘴硬就大刑伺候。另外張王氏包袱裡的那些布條子務必當成物證保存好,等找到那些回到南方的船幫工人以後再以便做呈堂證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