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行者玄奘

正文 第三章 三千大千世界5 文 / 昌如

    何弘達仍然搖頭晃腦:「客星出,大而色黃,煌煌然,是為周伯星;客星出,明大,色白,淳淳然,是為老子星;客星出,狀如粉絮,拂拂然,是為王蓬絮星;客星出而大,其色黃白,望之上有芒角者,是為國皇星;客星出,色白而大,狀如風動搖者,是為溫星。」

    玄奘笑了:「居士突然掉起來,小僧還真不習慣。」

    「不是山人掉,這些都是《黃帝占》裡的話。」

    「哦?」玄奘頗覺意外,「原來如此古老了……」

    見這小和尚聽得認真,何弘達笑道:「你又不是占星者,跟你說這些也沒用。你只要知道,客星統共就兩種:一種是瑞星,預兆吉祥;一種是妖星,預兆凶禍。這便夠了。」

    「那麼居士可知,今夜之客星是瑞星還是妖星?」

    「現在還不知道,」何弘達老老實實地說道,「還沒出來怎麼知道?我又不是神仙。」

    他從搭膊中取出幾塊燒餅,遞了一塊給玄奘:「來來來!小和尚,昨天我吃了你的,今天你吃我的。」

    玄奘搖頭稱謝。

    「怎麼了?」何弘達瞪著眼睛解釋道,「我知道你是和尚,這可是我專門下山為你買的,是素的!」

    「多謝居士費心,」玄奘合掌道,「只是佛制過午不食,玄奘不敢有違。」

    「你們佛祖也太多事了,」何弘達悻悻地說道:「連晚飯都不讓吃,當和尚豈不是要餓死?」

    「居士就不必操心了,還是再給小僧講講星圖吧。」

    這顯然是何弘達感興趣的話題,一進入這個話題,他才懶得理會和尚們吃不吃晚飯呢,當即咬了一口餅,就開說了:「小和尚,你昨天問我,二十八宿中,每宿所包含的恆星都不止一顆,用哪顆星作為測量他們之間度數值的標準。是也不是?」

    「是。」

    「山人今天就可以跟你說說,」何弘達很舒服地灌了一口酒,歎出一口氣道,「其實這太簡單了,從每一宿中選定一顆星作為標準不就得了?被選出來的星就是這個宿的距星,明白了嗎?」

    「明白了。」

    何弘達很滿意,繼續往下說:「其實就算選定了距星,各宿距度也還是變來變去的,只不過變得很慢,一般人看不出來罷了。二十八宿距度是這樣的:角:12度;亢:9度;氐:15度……張:18度;翼:18度;軫:17度。各宿距度加起來接近365度半。」

    玄奘驚訝地發現這裡面所列二十八宿距度數值大小相差竟然十分懸殊,心中頗為不解:「依居士方纔所說,最大的井宿距度值有33度,最小的觜宿只有2度。二十八宿的分佈為何如此不均勻?」

    「這我怎麼知道?」何弘達又瞪起了眼睛,不高興地說道,「你這小和尚,記性倒真是好得出奇!我不是讓你別問那麼多問題嗎?」

    仰望滿天星辰,玄奘不禁感歎著說道:「世界當真博大!以往,看到經中所說三千大千世界之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不可量,玄奘還只當是世尊方便說法的誇張之詞。如今看來,世尊所言真實不虛,玄奘過去不過是井底之蛙,卻還在心中妄議佛陀,當真罪過得很。」

    「你們世尊?」何弘達不以為然地笑道,「他也觀星嗎?」

    「他不需要觀星,他具足一切智慧,大千世界在佛陀眼中是一覽無遺的。」

    「那他如何說這個世界?」何弘達問。

    玄奘道:「《楞嚴經》第四卷中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原來這『世界』一詞既表方位,又表時間,」何弘達若有所思地說道,「山人以前竟不知道,還當它只表方位呢。」

    玄奘微微一笑,這個古怪的傢伙終於對佛法有了一點興趣。

    「佛家世界,又分為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及大千世界。」玄奘接著說道。

    何弘達又喝了一口酒,道:「願聞其詳。」

    「《長阿含經》中說,同一日月照耀下的一個空間,就是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是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是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是一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難怪呢,」何弘達閉目想像著這博大的世界,由衷地感歎道,「如果你們佛陀說的是對的,這大千世界可真是……太大了!」

    「世界的大小是涉入平等的,」玄奘道,「《涅槃經》中說,佛菩薩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於芥子,其中眾生亦無迫窄及往來想,如本無異。」

    「聽起來更像是無稽之談了。」何弘達哈哈大笑,舉起酒壺喝了一口酒。

    「佛家的世界就是這般不可思議,」玄奘道:「《華嚴經》說: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又說,十方世界不可說,一念周行無不盡。」

    何弘達搖頭笑道:「動不動就不可說不可說,神神叨叨的,究竟是個什麼世界還是沒弄明白。」

    「是《華嚴經》中所說的『華藏世界』,」玄奘道,「是佛陀的世界。它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世界無窮、宇宙無窮。」

    看到何弘達瞪著眼睛不明白的樣子,玄奘又解釋了一句:「『華藏世界』就是佛陀的法身毗

    毗盧遮那如來的常寂光土。」

    「等等,等等……」何弘達擺手道,「你這小和尚別跟我掉,你跟我說說看,什麼是法身?什麼是常寂光土?」

    「『法身』就是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

    「什麼呀?還是不明白。」

    「怎麼跟你解釋呢?」玄奘想了想,說道,「佛有三身,天竺王子悉達多是佛陀在這個世界的『化身』,盧捨那佛是佛陀的『應身』,毗盧遮那佛是佛陀的『法身』。」

    何弘達搖頭:「還是不明白。」

    玄奘無奈,索性說得更通俗一些:「法身就像天上的月亮,化身就像水裡的影子。佛的化身無處不在,就如同月的影子無處不在一樣。」

    「哦——」這占星家總算整明白了一點兒,「也就是說,佛死了,只是化身死了,法身還在?」

    「正是。」

    「我說呢,」何弘達將身子朝後一靠,道,「你們佛爺那麼大的神通,怎麼只活了八十歲?敢情只是個影子啊。」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也只能活那麼多,就如同影子不能脫離映照它的東西一樣,佛的化身也不能脫離他所在的世界。」

    「嗯,說的是啊,」何弘達若有所思地點頭道,「他的化身既然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普渡有緣之人,自然與這個世界上的人並無多大區別了。就是壽命,也不會相差得太離譜。」

    「居士宿具慧根,所言甚是,」玄奘道,「如果佛陀化身蚱蜢去度化飛蟲,那麼他的化身也必然和真正的蚱蜢一樣,只能活三季。所以居士若見有人活到七八百歲,千萬別當他是神佛,那十有**是妖物。」

    何弘達哈哈笑了起來:「我可沒見過有人能活那麼久。有人跟我說,我也不信!」

    「但佛的法身卻又不同,法身是不生不滅的,其常住常寂光土,那便是華藏世界,又稱理性土,是全然斷除根本無明之佛的依處,是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是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

    「你說的那個常寂光土離這兒有多遠?」何弘達頗感興趣地問,「是不是就是西方極樂世界?」360搜索.行者玄奘更新快

    「不是,」玄奘道,「常寂光土也屬於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它是佛陀的真實世界,也是他的法身世界,又稱『娑婆淨土』。」

    「娑婆淨土……」何弘達被這個詞吸引住了,「我以前只聽說過極樂淨土。」

    「娑婆淨土之殊勝不下於極樂淨土,」玄奘道,「那裡的菩薩隨時都有金剛座,人們走在地上,地面會隨著你的動作柔軟變化,十分舒適,毗盧遮那如來端坐在最上面的蓮花座上,我們的娑婆世界就處於華藏世界第十三層,叫做『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

    「等等,等等,」何弘達驚訝了,「你的意思是說,娑婆淨土與娑婆穢土其實就是同一個世界?」

    「正是。」

    「那為什麼我們看不見?」

    「因為我們的心還不夠清淨,」玄奘答道,「就像鏡子一旦蒙塵,便會失去覺照的能力。其實,無論是法身還是常寂光土,這些原本就不是用人類的語言字可以表述的,但佛陀為了使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能夠明白佛的境界,才勉強用了這個詞來命名它,這也是《法華經》中佛陀出世的本緣所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