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二章 :德黑蘭—饕餮們的盛宴(三) 文 / 紅綠配

    第二天的會議主角由君王換成了將軍,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和蘇聯最高統帥部代表—伏羅希洛夫元帥開始討論雙方的戰略協調問題,不過就如同伏羅希洛夫給人的一貫印象那樣,這位被西方稱之為「斯大林的應聲蟲」的元帥在11月29日的會議中幾乎只是單純的重複。()

    以英國陸軍中將—f.摩根為的盟軍最高司令參謀部代表們向伏羅希洛夫元帥詳細介紹了英、美盟軍在未來一年之中的三步走戰略計劃:先部署在地中海地區的盟軍部隊將按照第15集團軍群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上將所制定的「鵝卵石」計劃於德**隊在意大利中部構築的古斯塔夫防線側後動一次軍級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以期一舉攻佔羅馬,逼迫德國退出整個亞平寧半島。隨後英、美將竭力促成土耳其站在盟國這邊參戰,並以其國土為基地進擊愛琴海中部的羅得島,最後才是跨越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正式開闢第二戰場。

    根據這份時間表,原定在1944年5月份展開的「霸王」行動將至少被推出六到八周的時間。但是伏羅希洛夫和他所忠於的領袖一樣,對這一切都不置可否。但是蘇聯人的然態度卻並不意味著丘吉爾所醉心的「地中海戰略」便沒有反對者。當參謀長們在會議室內討論之時,丘吉爾曾派人送信來邀請羅斯福與他共進午飯,但是一向以紳士風度示人的羅斯福此時卻謝絕了,而理由竟是他不想給人以背著斯大林私下進行磋商的印象。

    丘吉爾碰的這一鼻子灰,事實上並非單純只是因為他那異想天開的「地中海戰略」。自從納粹德國鈍兵斯大林格勒以來,英、美這兩個同一條壕溝裡的戰友便彼此齷齪不斷。曾經為美國在歐洲大陸、北非乃至東南亞戰場上充當屏障的大不列顛隨著敵人的日益衰弱而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起來。華盛頓方面在著手規劃未來戰後世界的藍圖之時甚至已經開始將越來越多曾經大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英屬殖民地塗上自己所喜歡的「門戶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的顏色。

    在這個問題上,美蘇之間的利益倒是趨向一致。因此丘吉爾那在英國議會裡磨礪出來的口才和雄辯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影響整個會議的大局;美國人和俄國人早已在私底下結成了反對他的共同陣線。不過雖然可以肯定這對於這個老牌政客來說是一次猛烈的打擊;但是他在隨後的兩天裡仍然頑強地、振振有詞地、雖然明顯徒勞地為自己的「地中海戰略」奔走呼號。

    而就在以不希望給人以幕後暗箱之名拒絕了丘吉爾的邀請之後,剛過中午,斯大林卻又出現了在羅斯福的房間裡。這一次私下的會晤,依舊圍繞著戰後世界的勢力劃分問題展開。斯大林原則上同意了羅斯福所提出的戰後建立聯合國的提議,但是對在蘇聯、美國、英國之外,再加入當時正由重慶國民政府領導中國組成「四個世界警察」的說法表示還需商榷。

    雖然羅斯福一再強調中國作為自由世界支柱的潛在可能性,但是對於與蔣介石打過多年交道的斯大林而言,如果不是處於禮節他早已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了。斯大林很清楚由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的種種弱點—**、低效、內部的分裂以及搖擺不定,這些在莫斯科看來早已無可救藥的頑疾加上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的國勢,或許斯大林有理由將中國排除在未來世界的領導核心之外。

    但是羅斯福並不這麼看,雖然他本人同樣不甚喜歡曾在開羅會議上有過一面之緣的蔣介石,特別是在後者在印緬戰場的指揮權問題上與自己頗為欣賞的陸軍將領史迪威生矛盾之時。但是從眼前的戰局來看華盛頓卻必須依靠中國在遠東拖住日本陸軍的力量,畢竟太平洋上反攻的號角剛剛吹響,羅斯福可不希望日本人從中國陸軍抽調更多的師團去增援那些遍佈坑道的島嶼。而從長遠來看,羅斯福更認定以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個性,他們注定將是不會甘於繼續淪落為一個二流國家的。

    不過這些問題不過是高屋建瓴的大方向,斯大林似乎更喜歡討論一些關於歐洲和遠東領土的細節問題—比如戰後波蘭與蘇聯的邊界劃分、蘇聯在遠東獲得不凍港,甚至蘇聯在北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之類的小便宜,莫斯科都希望可以盡早得到兌現。

    不過羅斯福與斯大林的第二次私下會見最終不得不於下午3時3o分結束。因為此時丘吉爾要代表英王喬治六世隆重地把「斯大林格勒之劍」贈送給斯大林。這把全長1.25米的十字形雙刃劍劍柄用18k金絲緊密纏繞,劍則用名為「英格蘭金色玫瑰」的水晶製成,十字形護手則是銀製的,其末端形狀像是豹頭,表面鍍金。

    劍身中間凸起,採用了最好的謝菲爾德鋼材。劍身的兩面分別用英、俄兩種文字鐫刻著同一內容:「致有鋼鐵般意志的斯大林格勒公民——喬治六世國王以懷有崇高敬意的英國人民的名義敬贈」。劍鞘用波斯產羔羊皮製成,染成深紅色。劍鞘上裝飾有銀質鍍金的皇室盾章、王冠、徽記以及五道銀質飾物和三顆鑲嵌紅寶石的黃金五星。

    顯然丘吉爾非常清楚斯大林格勒戰役對於整個世界戰局的重要影響。雖然他不是斯大林的朋友,但他卻是一位聰明的政治家,他想顯示出這場戰役的重大意義。因此想出了將寶劍變成喬治六世國王和英國人民對蘇聯人民表示敬意的象徵這個頗為討巧的主意。而斯大林顯然也很喜歡這件工藝品,在接受時躬身吻劍,按照羅斯福的說法,斯大林當時眼中閃著淚花。這是一個戲劇性的時刻,但是並未改變整個會議之上的力量對比。儀式結束之後,與會高級人物一起照了相,接著便坐下來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第二次全體會議的中心問題仍是盟軍與何時何地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再次重述了自己的計劃—先在地中海方向動一系列的兩棲突擊,盡量削弱和調動德國部署在法國的軍事力量,隨後再動「霸王」行動。羅斯福對於這個頑固的英國佬顯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閃爍其詞地作了回應,大意是說一些細節的軍事部署應該有待於本次會議之後再作出決定。而斯大林則以輕鬆的心情不時幽丘吉爾一默,他問丘吉爾,要是德國人在法國駐有十三個機動師,而不是「霸王」計劃所規定的最大限額的十二個師,那怎麼辦呢?

    雖然丘吉爾正面回答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霸王」計劃不會取消。」但是卻也被斯大林揶揄的有些尷尬。事實上斯大林對於目前英、美兩國在戰略進攻上畏畏腳早已頗為不滿了。在他看來如果他擁有英、美那樣強大的海空力量和物資儲備,根本不會選擇在北非和南歐磨磨嘰嘰,而是直接在法國北部的加萊和南部的馬賽同時動大規模的兩棲登陸,然後兩軍對進在法德邊境上把口袋紮緊,一舉合圍駐守在法國的德國陸軍重兵集群。

    而即便是在地中海,英國人的刻板和美國人的散漫也已經斷送了太多的勝利了。從西西里到薩勒諾,英、美盟軍宛如一個小腳女人總是不敢把步子再跨大一些。要知道意大利是一個深入地中海的半島,可供登陸的地點並不只有最南部的卡拉布裡亞、薩勒諾,還有羅馬以北的遼闊海岸線以及東部的塔蘭托。斯大林相信任何一個稍微有些進攻精神的蘇聯元帥都會選擇在意大利東部海岸展開登陸,從半島的根部切入,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但是英國卻在連傻瓜都能猜出的登陸地點—卡拉布裡亞和薩勒諾投入重兵,在付出了不菲的代價之後還要沿著連綿的山地艱難跋涉才能向內陸挺進,而德國人甚至不用進行阻擊和逆襲,只要對公路和橋樑進行破壞便可以極大的遲滯對手的進軍度。

    面對這樣的盟友,斯大林或許只有苦笑的份。不過他必須承認在衛國戰爭最艱苦的第二戰場的開闢,1941年7月18日、9月3日和9月13日斯大林多次致函丘吉爾,提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要求,指出在歐洲任何地方、包括巴爾幹開闢都具有重大意義。在9月3日的信中,斯大林甚至還希望寄托英軍在巴爾幹的登陸:「我想,擺脫這種狀況(指德軍迅東進)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本年在巴爾幹或法國開闢第二戰場。」

    誠如一個美國記者所言:「巴爾幹地區是塊磁鐵,無論你怎樣擺動羅盤,英國戰略的指針都始終指向那裡。」事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英國都對巴爾幹半島漠不關心。但是當時間轉到2o世紀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英國獲得了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地帶—肥沃新月,而為了遮蔽自己的中東、近東以及北非地區利益,英國必須在整個東地中海建立起一倒足以抵抗任何歐洲列強挑戰的屏障。

    從這一角度出,英國在戰前始終在外交領域與柏林爭奪著南斯拉夫王國的控制權。而隨著意大利和德國侵入希臘,英聯邦的遠征軍也部署在了愛琴海上的各大島嶼之上。但是德國傘兵在克里特島上的奮戰最終終結了英國人試圖從愛琴海上起反擊的努力。從此之後巴爾幹半島便成為了英國環地中海戰略上的一個潰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