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53章 國與家 文 / 裸奔在天堂

.    陛下!」這聲狂笑讓沈月琴心中擔憂無比,幾乎是以趕到御書房門口,不過她不敢擅闖,只是在門口詢問:「陛下,您可安好?」

    門分左右,袁世凱出現在她面前,並有些歉意的道:「我沒事,讓你擔心了。」

    「陛下安好臣就放心了……」沈月琴話雖如此,但心中怎能真正踏實:「陛下,您方才何故笑?」

    「我在研究一隻蝴蝶。」袁世凱露出一抹笑容道:「你相信嗎?一隻蝴蝶扇動翅膀也能引起一場颶風。」

    莫非陛下得了臆病?沈月琴這樣的想法不是沒有根據。這些天袁世凱顯得有些焦慮,特別是對俄國的情報關心得有些過渡。她寬慰道:「陛下,臣已經讓人嚴密注意俄國的任何動向,只要一有情況就會向您報告,請務必保重身體!」

    袁世凱如此關心俄國的情況,是因為奔雷計劃的核心戰略:趁著俄國內部生變動雷霆攻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其實並沒有正真決出勝負,也沒有最終確定世界的格局。這場戰爭之所以結束,主要原因是德國、奧匈、俄國幾個老朽的帝國從內部的崩潰,而引起這一連串變故的無疑是長期戰爭加上物資匱乏。這一點在俄羅斯帝國被推翻的過程中尤為明顯。

    俄國的三月革命的過程說起來很不可思議,1917年3,因為運輸工具不充足導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極度缺乏,聖彼得堡工人舉行了要求溫飽的罷工。被派去維持秩序的士兵站到了工人一邊,導致一場兵變。而兵變讓尼古拉懷疑是杜馬作樂,於是下令解散杜馬,結果又演變成一場政變。沙皇最終把所有人變成了他的敵人,只得被迫放棄了皇位。與尼古拉二世被槍殺地結局相比,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的過程不僅體面一些,也複雜一些。由於德意志民族堅毅的性格,很多狂熱的日耳曼人在一天只能吃一片麵包的時候,依然咬牙支持他們的政府進行這場戰爭。不過隨著美國的參戰以及戰事屢屢受挫,失敗情緒開始蔓延,威廉二世失去了容克軍官團和財團的信任。更要命的是最後德國人一天連一片麵包也吃不上了。飢餓摧垮了他們的意志,於是德國爆了一場自上而下地革命。

    如今袁世凱的轉世、中國的崛起,讓俄國得到了急需的物資,並幫助德國在凡爾登取得了勝利。中國的這些舉動就像用泉水滋養著這兩棵垂死的朽木,雖然不一定能夠挽救它們最終的命運,但是卻延緩了他們死亡的時間。袁世凱正是想到這一層,才縱聲長笑,或在他心中更有一種改寫歷史的豪邁。

    「你辦事我向來放心,不過……」袁世凱語氣溫和的說道:「月琴,把手上地工作交給年輕人吧……你該享受正常女人的生活了……」

    「陛下……」聽到袁世凱柔和地口吻。沈月琴心裡湧起一股感動。這些年袁世凱雖然未曾給過她一個名分,但是她已經習慣了跟隨這個男人的生活。習慣了在遠處看著他與他的妻子們在一起的情形。他不是沒有說過要娶她,但是她知道自己不當他的妻子能給他更多的幫助,於是她選擇了成為他的幫手而不是妻子。

    「我讓皇族不得干政,本意是希望國家的政治能夠更乾淨,可是卻苦了你……」袁世凱歎道:「你跟了我30年,該有個名分了

    袁世凱的情報網是沈月琴義父一手培養和組建,隨後又傳給了她,建國之初確實無人可以取代她的位置。不過現在地中華帝國家大業大,人才濟濟,沈月琴早已經找好了接班人。她今後只要幕後操控就可以平穩過渡了。一個女人,最終的歸宿還是要找一個男人。聽到袁世凱的話,沈月琴的淚水在眼圈裡打轉:「陛下,月琴今生能有您這句話。足矣……」

    「月琴啊……雖然有『知足常樂』之說,但是積極而精彩地人生往往是那些不知足的人所擁有。你好好安排一下……就讓袁龍行和袁飛燕接你的班。到時候我要風風光光地迎娶你……」

    「好,月琴聽陛下的……」這一次。她臉上的笑容特別輕鬆……

    三天後,蒙古。

    在去年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帝國第一集團軍剛剛完成了一場將近2000公里的大縱深戰略穿插演習。不過這支精英部隊卻沒有因此而放鬆,休整不到1個月,演習場內又開始了常規訓練。這一次除了坦克部隊,還有一支新編入戰鬥序列的陸軍航空兵參加演習……

    「轟、轟、轟……」爆炸的硝煙還未散去,20兩「猛虎~煙幕中衝上「敵方」陣地。與此同時,十架奇怪的「竹蜻蜓」出現在陣地上空,它們時而盤旋、時而懸停,用火箭彈和機槍對坦克前方的目標動精確打擊——這些「竹蜻蜓」就是帝國新裝備的「王蛇式」直升機!

    其實中國不是第一個擁有直升機的國家,法國人保羅·科爾尼在1907年就已經造出第一架全尺寸載人|升機的研製工作,只是由於一戰的原因才被迫終止。這個時期直升機還被稱作「飛行自行車」,而科爾尼的作品也只能靠自身的動力離地飛行20秒,並沒有達到投入實用和生產的程度。中國科學院從造出第一代軍用飛機之後就已經開始研製實用直升機,並且在去年的時候完成第一架樣機的試飛,今年年初開始規模化生產。「王蛇」採用全金屬單旋翼結構,設有兩個內置全封閉式式座椅。機長高3.8;空重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180公斤;最大時.c5公里,巡航時速80里;最大升限1650米。最大航程180里,配備一挺1200,並可掛載兩枚總40斤的火箭彈。

    袁世凱放下望遠鏡,對身邊的空軍作戰部長葉孤鴻道:「好!帝國又多一利器。你又為帝國立下一功!」

    葉孤鴻謙讓道:「臣只是完成本分而已……」

    袁世凱:「只是這數量太少……每個集團軍最起碼要配備五到六個中隊,80架還是要的……」

    「陛下,我們空軍的預算恐怕……」

    袁世凱笑道:「錢一分不少地撥給你,對了,噴氣式動機

    有進展嗎?」

    最早提出噴氣式推進理論的也是法國人——一位叫做馬可尼的空軍上尉。他在1909年就寫了一篇名為《空氣噴射推進理論與航空技術》論文,提出了被人們諷刺為「白日夢」的噴氣動力構想。在這篇論文表的第二年。一位叫做亨利·康達的羅馬尼亞工程師將這一理論付諸實施,著手試制噴氣式飛機。這位羅馬尼亞人的遭遇就像當年的潛艇之父約翰·霍蘭,在花光了所有地積蓄後不得不中斷研究,而他的失敗再次讓人們覺得噴氣式飛機不過是理想主義們的臆想。但是對於袁世凱而言,這些目前被看做不可能的理論與設想卻是未來的方向,於是撥出巨資讓中科院大膽研究。

    「回陛下,動力模擬試驗已經成功,但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現有材料在這種高溫狀態下的工作壽命都太短,根本無法保證這種動機持續穩定的工作。即便造出來。恐怕實用性也不強……」

    袁世凱點點頭道:「資金不是問題,你們儘管放手研究。希望你能為帝國添加更多的空中利器!」

    「是!」葉孤鴻心中納悶:陛下怎麼一下子放鬆了資金管轄。變得如此大方?

    為了給奔雷計劃留下資金儲備,袁世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縮減了很多過於超前的研究計劃經費。既然現在俄國地情況有變,奔雷計劃自然要推遲動,而國庫裡的錢也就沒必要捂得那麼嚴。中國目前陸軍尚可,海軍和空軍依然略顯單薄,所以他昨日剛剛簽署了《帝國海軍三年擴軍計劃》。中國將在未來三年內再增加5「炎黃級」航母、6艘「長城級」航母、3「崑崙級」戰列艦、5艘「華夏級」改進型>.及30艘左右地其他類型水面戰艦,而潛艇部隊總數要超過300艘。不難看出,這個計劃背後的野心與美國《海軍法》一模一樣,只是中國海軍今後所有的作戰將以航母為核心。走了一條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途徑。

    「帝國第一集團軍司令韓興華前來見駕!」韓興華還是老樣子,一臉沉穩而又略帶陰鬱。雖然平時一副榮辱不驚、不芶言笑的淡定模樣,但是到了戰場上就會變成一頭咆哮的獅子。

    袁世凱拍拍韓興華的肩膀道:「振邦啊,你的第一集團軍戰法嫻熟、士氣高昂。可見你這段時間的辛勞。」

    「這是學生的職責!」韓興華謙讓一句道:「陛下,將士們多日苦訓,猶如猛虎在山、飛龍在淵。何時讓我們一展國威?」

    袁世凱笑道:「哦?等不急了?」

    「現在士氣正高,所以臣有些求戰心切……」

    「稍安勿躁,有地是機會讓你們證明自己,而且這個機會不遠了。」

    「是!陛下請到指揮部休息。」

    「休息就不用了,你們第一集團軍完成組建後我還是第一次來。走,帶我看看方才訓練的士兵們。」

    帝國新組建的兩個機械化集團軍分別由韓興華和袁韜兩個上將指揮,前有「狂獅」的稱號後有「猛虎」地稱號,因此袁世凱給兩個集團軍分別賜名「狂獅兵團」和「猛虎兵團」。正在煙霧中獵獵飄揚,上繡一隻張口咆哮的雄獅。兩排列隊整齊的士兵同時敬禮,在他們身後停放著20兩威風凜凜地戰車……

    袁世凱步入隊列中間問道:「誰是指揮官?」

    「報告陛下!」一個少校踏步出列:「臣乃帝國第一集團軍先鋒營營長徐冠勇!」

    「稍息!」袁世凱還禮道:「畢業於哪個軍校?」

    「報告陛下,年畢業於南京國防大學,陸軍特種指揮系!」

    「全營官兵多少?坦克幾許?」

    「全營1054人,配備30『.=.克!」

    一旁的韓興華道:「陛下,徐冠勇人如其名,當乃勇冠三軍之猛將。上次為了追擊一夥蒙古暴徒,坦克燃料耗盡,他擔心延誤戰機讓匪徒逃走,愣是率隊徒步找到那些匪徒巢**,然後將他們圍殲……」

    袁世凱道:「徐少校,你還要多向你的父親學習……除了武勇,還要學會用腦子!你們都是帝國精英,就是能消滅10000個土匪我也不希望損失你們一人。」

    聽到袁世凱提及父親徐軍。徐冠勇臉上洋溢起自豪:「多謝陛下教誨,臣定當謹記!」

    袁世凱滿意的點點頭道:「歸隊!」

    「是!」徐冠勇回到隊列中,站得筆直。

    袁世凱來到一個略顯稚嫩地士兵面前道:「今年多大?當兵幾年?」

    「報告陛下,今年19歲,去年夏天入伍,現任先鋒018號車裝填手!」

    袁世凱指指身後的一輛坦克問道:「瞭解你的『坐騎』嗎?」

    一等兵略顯緊張:「報告陛下,這是帝國的猛虎式坦克,配備76米火炮42倍口徑,射速每分4……」

    聽著士兵如數家珍般的說出坦克的每項性能。袁世凱讚許的點點頭:「為何當兵?」

    年輕的士兵挺了挺胸道:「帝國男兒,自當保家衛國、開疆擴土!」

    袁世凱笑道:「你很會說話。入列吧!」

    隨後袁世凱在隊列中緩緩走過,不時向一些士兵詢問,然後耐心聆聽,心情顯得格外的輕鬆。不過當他走到一個二等兵面前的時候,好心情蕩然無存,陰晴不定地盯著那個士兵許久……

    「報告陛下!」二等兵先開了口:「臣乃帝國第一集團軍先鋒營二等兵蘭克堅,擔005車駕駛員!去年5入伍!」

    「稍息!」袁世凱面無表情,繼續走向下一個士兵的面前,不過他的步伐明顯快了不少,而且有些心不在焉……

    一個小時後。第一集團軍指揮部。

    這是一間安靜的屋子,袁世凱揮退了所有的下屬,在窗前凝眉沉思……

    「報告!」門外響起的這個聲音,袁世凱已經聽了20年.陌生……

    「進來!」

    「二等兵蘭克堅奉召見駕!」

    袁世凱轉身凝視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眼神中有疼愛、有氣憤,或還夾雜著一絲愧疚。雖然從小看著他成長。但是此刻才現他原來已經如此高大,甚至超過自己.

    焰。

    在袁世凱的四個妻子中,李經擔任著中國婦聯主席,成為天下女人的「領頭人」,並負責教育袁世凱地孩子們中國古典文學;馬麗成為洪憲基金的掌門人,打理袁世凱地一切財產;蒂娜則擔任著袁世凱孩子們的外教,負責教育袁家子弟西學;蘭焰曾經是中國慈善會的會長,負責為國內的各種慈善事務籌款,不過因為生產之時難產而亡。這四個女人一共為袁世凱生下三兒兩女,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三子袁克堅。

    由於袁世凱擔心豪門養嬌子,因此每個兒子18週歲就要獨立生活,而且不得說出自己與皇室的關係。袁克定已過而立,現在在上海經營一家航運公司,這次歐戰中獲利頗豐;次子袁克文在江南辦了一家學校,專門教外國移民學習中文,生意也不錯;這兩個兒子都按照他們父親的訓示沒有參軍與從政,而且也沒有人知道他們與袁世凱的關係。三兒子袁克堅剛過弱冠,是蘭焰所生,上有一個同母的姐姐。由於出生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加上父親每日忙於國事,因此自小養成獨立、倔強還有點叛逆的性格。18歲離家後,袁克堅沒有按照袁世凱地要求去上南京帝國大學。而是跑到國外遊歷兩年,回國後瞞著家人投身軍旅。

    「子固!可還記得我立下地家訓!」袁世凱保持著父親的威嚴。

    「記得……」雖然性格叛逆,但是父親自幼的嚴厲讓袁克堅心中虛。

    「背!」

    這一個字高高在上,彷彿是無法抗拒地命令,袁克堅下意識的開始背誦:「家訓第一條,袁氏子孫、族人一律不得從軍、從政,違逐出家門……」

    「為什麼不聽話?」袁世凱歎道:「可知為父為何要立如此家訓?」

    袁克堅倔強的抗爭道:「父皇用心兒臣明白,但是兒臣是真心喜歡部隊,喜歡軍旅地生活……」

    袁世凱用命令的口吻將袁克堅的抗爭扼殺:「馬上退伍,離開部隊!」

    聽到這個命令。袁克堅如墜冰窟。他並沒有繼承皇位的野心,參軍僅僅是出於對軍旅生活地喜歡,因為他是聽著父親的故事長大的。或在他心中還有一個更強的渴望,渴望證明自己。雖然袁世凱的幾位妻妾還算和睦,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何況是皇家。袁克堅的母親在袁世凱的四位妻妾裡出身最為寒微,而且還早逝,這讓他在家中地位遠遠不如兩個哥哥。他需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優秀……

    見兒子半晌不動,袁世凱喝道:「怎麼?難道你還要違背我的命令嗎?!」

    袁克堅咬咬牙道:「父皇。請聽兒臣一言!」

    「講!」

    「兒臣雖然自幼喪母,但從未覺得自己境遇淒涼。因為兒臣還有一個讓自己尊敬、崇拜地父親。每每聽到大人們講起您的故事,兒臣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地人……」袁克堅有些哽咽:「但隨著年歲增大,兒臣卻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幸。作為一國之君,您是偉大的,但是作為一個父親,您卻是不合格的。看看大哥和二哥,他們雖然現在很有出息,但是他們可曾受過您一日的父愛?他們曾得到您一次保護和幫扶?兒臣記得小時候因為與文相的兒子打架,您得知後竟然不問青紅皂白就讓兒臣罰跪……」

    天下哪個父母不疼自己的子女,但是作為上位他們失去了這樣的權力。聽到這些話。往事一幕幕湧上袁世凱心頭。五個孩子出生自己沒有一次在身邊,每年陪伴在四個妻子身邊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周。蘭焰死後,他深感愧疚,對袁克堅也是盡量的彌補。但是他教導這個小兒子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子固,為父知道自己不是個合格地父親……」袁世凱歎道:「但是作為上位,作為一國之君。我必須在國與家之間選擇前。請你體諒父皇這一片苦心,離開部隊後,父皇為你開辦一個公司,你……」

    「不!」袁克堅一臉堅毅:「父皇,您在國與家之間選擇了前,那兒臣也在皇帝的兒子和自我之間選擇了後!我要做自己,不想做您的兒子,所以我現在選擇繼續當兵!」

    袁世凱怒道:「你執意如此?」

    袁克堅一臉堅定的道:「陛下!臣今後只姓蘭,不姓袁!是帝*隊一名普普通通地二等兵,請您讓臣為國征戰!」

    這一聲「陛下」,讓袁世凱的心彷彿被刀割下一塊肉,那一塊血肉就是眼前這個即將離開他的年輕人……

    見袁世凱不語,袁克堅再次敬禮道:「請陛下准臣之請!」

    「罷了……」袁世凱歎道:「你去吧……」

    「多謝陛下!」聽到父親地話,袁克堅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敬禮後趕緊轉身。

    「子固……自己保重……」

    袁世凱這句話讓袁克堅步伐凝了一下,他沒有回頭,喃喃說道:「陛下,您也保重……」

    自從袁世凱登基開始,各路官員就已經開始紛紛進言「立嫡」之事,甚至很多人開始托關係希望能夠跟袁世凱結為親家。一個王朝建立的時候再強大,只要絕對的權力掌握在一小撮人手裡,崩潰都是遲早的事情。他不希望自己的後世子孫落個亡國身敗的命運,不希望自己的後代象古代的皇室一樣為了權力骨肉相殘、殺兄弒父,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成為他人爭奪權力的工具,所以他一開始就剝奪了三個兒子繼承他權力的資格,並推動民主化的進程,希望自己開創的天下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希望自己的後代過單純而快樂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父親袁世凱也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的感情,就像一個普通的父親一樣希望將自己的一切留給兒子。而且作為一個軍人,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在這樣的矛盾中,他成了一個明君,卻成了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也造成了今天袁克堅與他的決裂……

    「就讓我留一點私心吧……」看著遠去的背影,袁世凱露出一抹慈愛的笑容:「兒子,別讓我失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