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54章 風暴前夕 文 / 裸奔在天堂

.    攻。經過一個多月的鏖戰,西線德軍主力攻佔了巴黎,東線的德奧聯軍則從布列斯特出,攻陷了俄國重鎮平斯克。受到同盟國勝利的鼓舞,羅馬尼亞人參戰了,他們站到了剛剛打了勝仗的同盟國一邊。不過,如同迴光返照一樣,德國人的好運就此終結。

    儘管丟失了巴黎,但是協約國並沒有象法金漢想像的那樣「喪失士氣和戰爭決心」,因為美國的大部隊開到了,一共200。隨後英法美三國聯軍共計500人在塞納河西岸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阻擋住了德軍前進的腳步,並準備動一次反攻。而此時在海上,由於護航和各種正確的反潛措施得到推廣,德國潛艇損失慘重,它們能夠擊沉的商船越來越少。相反的,德國國內的情況卻越來越糟糕,三年的戰爭讓厭戰情緒開始蔓延……

    精疲力竭的時候,各國都想早日結束這場殘酷而又曠日持久的災難。於是全世界的目光都瞄向了中國,希望這個兜裡揣滿黃金、擁有上百萬裝備精良軍隊的國家參戰。袁世凱的回答讓他們很失望,英國新任相勞埃德·喬治不乏諷刺的說:「中國人只想悶頭數錢,或他們正在忙於數錢」。

    袁世凱沒把這句話當作諷刺,因為他確實在忙於數錢。現在各國儲備的黃金和現金基本枯竭,能夠得到貸款的途徑越來越少。既然暫時不動戰爭,那就沒必要讓國庫裡的錢躺著睡覺,袁世凱決定做一個利潤很高的生意——「高利貸」。為了讓各國可以償付購買物資地貨款,達到繼續斂財的目的。中國政府在三月的時候特別推出了「戰時貸款」。這種貸款有三個原則:第一,想要貸款必須有抵押,或是殖民地、或是各國的工礦產業,而且還是折價抵押;第二,償還的幣種必須是「中華幣」或黃金,其他任何種類的紙幣一概不要;第三,利息那是「相當」的高,高到讓人不得不送給中國「黑心」的「讚美」。

    儘管貸款條件苛刻無比,還是有不少國家從中國貸出了近6億中華幣的資金。特別是處境艱難地德國人,他們在亞洲的殖民地。包括菲律賓南部、馬紹爾、加羅琳群島,基本已經抵押給中國政府。而這些資金根本沒動窩,直接以物資的形式交付到各國手中,變成戰場上的快速消耗的殺人武器。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半年來英法能夠為俄國買單的物資一減再減,導致俄國能夠得到的物資時斷時續,總是吃個半飽。另一方面,德軍西線的突破讓法國不斷的催促俄軍在東線加強攻勢,從而加快了物資地消耗……

    1918年1月,聖彼得堡。

    混亂。到處都是混亂。暴動、盜竊、搶劫、縱火、殺人……,一切能夠想到的罪惡都在這個古老地城市上演。巍峨的冬宮也如寒風捲起的樹葉一般瑟瑟抖……

    三天前,因為得不到每天半個麵包和半俄磅4)火炭的報酬,十多萬男女工人走上了街頭,為了自己的溫飽而高呼「麵包與和平」的口號。隨後,這場遊行的規模超過了50萬人。最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場戰爭開始的時候,也這些人也動了一次團結一致的遊行。他們當時狂熱地高呼「打倒日耳曼人」,甚至還拿出了本就微薄的收入,為「第一個進入柏林的斯拉夫士兵」募捐了一大筆「獎金」。

    在罷工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料到會引一場革命。更不用說去策劃一場革命,然而聖彼得堡地三股力量卻將它變成了革命。第一股力量是難民。由於俄國西部大量土地被德軍佔領,造成上千萬俄國人流離失所,而湧進聖彼得堡的難民達到三百多萬。這些難民在都並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他們無處可居、無糧可食,只能在都沿街乞討或變成小偷、強盜,讓整個城市陷入動亂。為了維持秩序。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向都增派兵力,為日後兵變埋下禍根。

    第二股力量是俄國政府那些官員。開戰以來,杜馬和帝國官僚機構經常為各自地管轄權和特權爭執不休,而這兩又為軍需品匱乏以及最終前線失敗的責任問題而與軍方生衝突,最終看不慣官僚對

    手畫腳的俄*人站到了杜馬一邊。

    第三股力量就是一直蟄伏的布爾什維克。開戰的時候,布爾什維克是俄國一個極小的黨派,而且其傑出的領導人都流亡國外,其中列寧在瑞士,托洛茨基在紐約。而且即便在這場革命開始之前,彼得格勒的蘇維埃也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正如一位軍事觀察家所記載:「它是一個混雜的集會,不過人民是傾向於它的,就像傾向於能真正代表人民的事物一樣。它變成了從兵營裡逃出來的士兵的聚會場所、罷工工人的聚會場所、僕人的聚會場所、趕車人的聚會場所。……它是避難所、避風港、待領場。人們去那裡閒談、喝酒、抽煙、甚至睡覺。它確實是人民之家。」正是在這個「人民之家」的推波助瀾之下,前來維持治安的軍隊站在了工人一邊,生嘩變。那些對杜馬早已經不滿的官僚們向沙皇密保,兵變乃杜馬所為,於是沙皇下令解散杜馬……

    壁爐裡「辟啪」作響,熊熊的火苗將沙皇的寢宮烘烤得溫暖如春,但是尼古拉卻蜷縮在牆角瑟瑟抖,一身華麗的服裝也凌亂不堪……

    「陛下!」皇后進門看到這一幕,連忙將丈夫扶起道:「陛下,您怎麼了?」

    「費奧多蘿芙娜,朕、朕方才看到自己被、被那些工人拖到一個骯髒而又寒冷的地窖裡,然、然後……」尼古拉躺在妻子的臂彎裡心下稍安,但依然是不住的顫抖:「還有你,親愛的,朕看到那些低賤的百姓還要傷害你……」

    皇后歎道:「陛下,你要振作!剛剛傳回消息,杜馬違抗您的旨意,拒絕解散。臣妾擔心他們包藏不臣之心……」

    這個消息讓尼古拉更將惶恐:「那、那如何是好?」

    尼古拉軟弱無能、優柔寡斷,自從俄軍1915大敗之後,他開始對妻子言聽計從,實際上,這個國家現在的一切都由這個意志堅強、十分敏感而又反覆無常的女人把持。皇后狠狠的道:「現在需要立刻從前線調集更加忠誠的部隊回到帝都,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請陛下下旨!」

    「好、好,就按你說的辦……」

    「那臣妾這就去安排。」

    皇后剛想起身,尼古拉突然抓住她的手道:「國師呢?!快傳他進宮見駕,朕有事要問他。」

    由於戰事不利,尼古拉二世將希望寄托於神明,並尊稱俄國著名的神棍拉斯普廷為「仙長」、「先知」,對他言聽計從。在拉斯普廷的「占卜」下,沙皇兩年內更換4內閣總理、6個內務大臣臣、3外交大臣、4個農業大臣4司法大臣。這些走馬燈一般的官員分成親英、親德兩個派系,曠日持久的內鬥不止,更是為前線戰事添亂。而且,這位神棍不僅得到了尼古拉的信任,還為他戴上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成為皇后的情夫,這對姦夫淫婦就是現在俄國的實際統治。

    「好,臣妾這就給您去請國師……」聽到尼古拉的要求,皇后心中正計劃著如何再從丈夫手裡得到更多的權力,門外的侍官傳稟道:「陛下!薩佐諾夫大人求見!」

    尼古拉喝道:「不見!朕現在沒功夫理他!」

    薩佐諾夫是個堅定的親英派,也是朝中與皇后走得比較近的大臣。皇后勸道:「陛下,薩佐諾夫大人此時求見必有要是,您還是……」

    可悲的尼古拉在這個時候還想著求助於妻子的相好,他將頭搖得更撥浪鼓似的道:「不見、不見,朕要先見國師,你去打他吧。」

    「那好,臣妾去見見他,然後將國師給您召來。」聽到丈夫的話,皇后心中湧起得意,她是個**無比的女人,情夫不知有多少,但最滿意的就是這位國師。

    皇后剛走出寢宮,一臉焦急的薩佐諾夫就迎了上來,毫不避諱的道:「皇后,出大事了!」

    皇后白他一眼道:「沒用的傢伙,出了什麼事讓你急成這樣?」

    皇后所說的沒用不知是指哪個方面,因為薩佐諾夫也曾與她有過一腿。但是外交大臣顯然沒心情考慮這個問題,他連忙遞上一份通告道:「中國大使今天向我遞交了這份通告,宣稱勒那河以及貝加爾湖以東的所有地區為中國領土,揚言要收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