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50章 蠢蠢欲動 文 / 裸奔在天堂

.    於把美國看做是一個軍事盟友還是一個物資倉庫,協現過明顯的分歧。如果美國派兵參戰,意味著它能夠向協約國提供的物資將不會比原來多,甚至更少。而且在協約國內部,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的武裝力量太少,戰鬥力不強,還會姍姍來遲,起不到什麼作用。因此讓美國參戰遇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反對的理由是充分的。美國正規陸軍加上聯邦國民警衛隊總共只有另有滿員的師;《海軍法》的通過雖然體現了美國人在海上的雄心,但並不意味著美國海軍已經作好了參戰準備,因為這個法案是個長期目標,它所預想的是美國在戰後將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領袖;空軍方面,美國大約只有130飛行員和55陳舊的飛機,而且這些人員和裝備編制上被稱為「陸軍通信航空隊」,也就是說,美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空軍。

    面對歐洲人的質疑,美國很快用實際行動讓他們閉嘴。在對德宣戰後,美國政府第一時間實行全民徵兵制和義務兵役制。按照其擴軍計劃,到夏天之前將有300萬應徵入伍穿上軍裝,連同志願兵在內陸軍總數400人,另有80萬人在海軍服役。為了響應盟國關於「在歐洲盡快出現一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美國部隊,也會有助於鼓舞士氣」議,美國陸軍部抽調分散的正規陸軍部隊拼湊成「美國陸軍第1師」,該師主力加上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團已經開始集結,准4初開拔。被選拔出來領導美國遠征軍地潘興將軍為這支部隊定下了調子:「這將是一支在美國人指揮下的美*隊。而且師的編制要大。」在求大的指導思想下,美陸軍第一師總人數達到2.8萬人,約為英法陸軍師的刻的美利堅的土地上充斥著一種十字軍精神,「美國佬來了」的歌聲響徹四十七個州的每一個城鎮。

    美國政府如此興師動眾,而且一上來就準備實際參戰,很大一部分是出於政治考慮。曾有史學家稱:「獨立戰爭是美國名義上的統一,南北戰爭是美國制度上地統一,而兩次世界大戰才讓美國完成了真正的實際上的權力統一。」從獨立至一戰之前,美國雖然是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但是州政府保留著很大的自治權力。例如在稅收、徵兵方面聯邦政府都無法完全的影響和控制地方政府。以前所有的戰爭都是依靠國民和地方政府的自願,這也是美*隊一直得不到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政治家一直在呼籲要將權力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中,不過由於牽扯到太多的地方財閥和官員利益,因此一直未能成行。而這次戰爭,正是聯邦政府通過各種戰爭法案收攏權力地最佳時機。《國防法》促成了「美國國家安全聯盟」的建立,讓陸軍統一歸屬這個機構指揮;《海軍法》則使得海軍完成一項重要改革——建立了海軍作戰部。這個部門地部長有權「在海軍部長的指示下」,負責艦隊的作戰行動,負責準備和完善戰爭計劃。說白了,海軍指揮權今後完全歸屬總統任命的海軍部長。也意味著中央政府控制了海軍。

    美國戰爭決心之強,擴軍規模之大。大大超過協約國成員的預料,也讓它們遇到了始料不及的困難。由於美國大量的軍用物資「出口轉內銷」,協約國不得不將採購對像從美洲轉移到亞洲。針對這一情況,中國政府在3初舉辦了「上海國際軍火展」,推出了剛剛在凡爾登戰役中大放異彩的「塹壕剋星」——坦克。這種出口型坦克基本與德國的「鐵十字1型」相同,沒有獨立的炮塔,火炮和機槍安裝在側翼,是一種純粹為突破敵方塹壕而設計地武器。另外,經過近兩年的戰爭,中國武器已經在歐洲戰場上證明了自己卓越的性能。這次展會使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商。

    另一方面,因為美國準備實際參戰,德國潛艇地活動更加猖獗。德國總參謀部希望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徹底擊垮協約國的戰爭決心,而且霍爾岑多夫揚言:「絕不會讓一個美國大兵安全的到達歐洲」。妄圖用潛艇阻擋美國陸軍跨過大西洋。這個時候,英國海軍部仍在堅持「保衛航線」地理論,協約國商船依然在不斷的遭受損失。1916年前兩個月英國運船損失總噸位達170噸,而三月的損失超過了140噸,是英國該月船舶生產量的十倍。另外,美國新組建的遠東商船隊一個月內就損失大半,不得不放棄了為英國人承運亞洲貨物的業務。4初的時候,協約國可利用的船舶約為1870萬噸,但.=.要想繼續這場戰爭,商船的總噸位就不能低於1550。與協約國商船數量銳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通過自產和進口,德國潛艇部隊規模至1916年2時已經達到160。按照這個速度,協約國商船數量兩個月之後就會低於所需的1550噸以下,真正的災難很快就會降臨。英國海軍大臣傑利科對美國駐歐洲海軍部隊司令西姆斯少將坦言:4份情況會變得更糟,如果損失像這樣繼續下去,我們將不可能繼續進行這場戰爭了。」但是此刻除了巡邏、佈雷和規避航道之外,英國人依然想不出什麼辦法,而現有這些辦法又已經被證明是不成功的。

    由於自己的商船已經再也經受不起損失,國內又物資缺乏,英國政府不得不以正常運費的十倍價錢僱傭中國的「黑心船」。英國花費如此代價,其一是真的有這個需求,二來是還是出於政治考慮:如果

    不敢對中國商船動手。那麼英國人可以得到物資,失;如果德國潛艇襲擊中國商船,那麼可以挑撥中德之間地關係。4中旬,袁世凱爽快答應了英國人的請求,除了高額的利潤以外,他心裡還有一個更深的目的——希望這場戰爭把歐洲的鮮血流盡。此刻同盟國在戰場上已經佔據主動,自然要出面幫一把協約國。

    中國對協約國的出口日益增大,加上開始為英國運輸印度出產的貨物,中德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由於德無限制潛艇戰已經讓美國站到了協約國一邊,加上進口物資大部分靠中國。因此德國對中國商船不敢輕易動手,只是對中國政府通過「建議」、「勸告」之類地方式進行說服。不過隨著歐洲戰事的變化,德國人開始慢慢變得狂傲起來。

    4中旬,法軍嘗到了失去凡爾登的惡果:德第二集團軍攻佔聖米耶爾,並將西線南部戰線向法國腹地推進了50公里;德第五集|:.集團軍從正西和西北兩個方向向巴黎進逼,將戰線推進到19149月時的地段——距離巴黎僅有30公里。此刻整個法國東部已經被德國佔領,隨即雙方在巴黎郊區展開了巴黎會戰。由於法金漢樂觀的估計德軍不到一個月就能攻克巴黎,到時候協約國的戰爭決心就會徹底崩潰,於是他們對中國的作用開始輕視起來。德國潛艇也開始對中國商船蠢蠢欲動……

    5,印度洋。

    每年一到春夏之交。這片海域就會出現大群的駝背鯨。它們從寒冷的南極遷徙到此,在溫暖的海水中交配、產子。此刻海面上和風輕送。不時騰起一股股巨大地水柱,有時還能看到一兩隻巨大的鯨魚衝出海面,揚起陣陣巨大地水花。在視線的極限處,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緩緩駛過,煙裡的黑煙綿延十多海裡……

    這支船隊隸屬中華帝國遠洋集團,專門負責英國在亞洲的運輸業務。由於英國至印度的航線已經中斷半年之久,因此有大量貨物積壓在印度沿岸的各個碼頭,遠洋集團派出了39艘大型運船還只完分之一的運輸量。此時中國商船的護航體系已經開始運作,中國海軍為這次運輸任務派出了一支由6艘「忠誠級」護衛艦、4艘「藍艦、兩艘一級護航航母組成的護航艦隊。

    在船隊正中地是「春雷」號護航航母,也是整個護航艦隊的旗艦。該艦標準排水量11400。滿載15600,長171米52,水線寬最大航速20,艦載機34,裝備兩門120徑火炮、24雙聯裝40毫米高速炮以及12門20米高射炮。一共改造了8艘該級別的護航航母。分別是「春雷」、「夏炎」、「秋霜」、「冬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前四艘被分配至商船護航隊,後四艘則編入「炎黃號」航母戰鬥群。

    司令艙內,一個老對不遠處的鯨群凝眉而視,他白如鋼、雙眼深陷,配上合體地少將軍裝顯出一股威嚴,正是中國海軍商船護航分艦隊司令薩鎮冰。「喬宇,報告目前位置!」

    「nl023域以北3里,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德國潛艇的潛伏區了……」副官喬宇剛過而立,身形清瘦,加上一副眼鏡讓他更像一個儒雅的詩人。他補充道:「將軍,聲納受到鯨群地干擾,無法識別目標。」

    薩鎮冰淡然笑道:「德國人選的這地方不錯……有鯨群掩護,別說英國人粗糙的水聽器,就是我們的聲納也沒辦法識別……命令:春雷、夏炎兩艘航母的巡邏機交替起飛,搜索半徑120里!」

    「是!」喬宇應了一聲,立刻將命令傳達下去。

    不一會,「春雷號」和「夏炎號」上各有兩艘帶著「翅膀」的怪船騰空而起,它們是中*隊最新裝備的「游龍式」兩棲反潛巡邏機。這種飛機採用全金屬上單翼結構,斧刃形船體機身,同時安裝可回收的輪式起落架,具備在水面和陸上兩種環境起降的能力。為了提升巡邏範圍、增加載彈量,這種飛機長度達到比一般艦載機大很多,只能在水上降落……

    在四架巡邏機起飛後不到一個小時,「春雷號」接到了電報:「現潛艇,數量3,003,距離20里。

    喬宇念完電報,提醒道:「司令,若是按照我們的航向,必定與德國潛艇遭遇,可否改道……」

    雖然現在中國商船還沒有受到過德國潛艇的襲擊,但是屢屢被其跟蹤,這中情況已經引起中國的重視。中華帝國總參謀部給各艦隊指揮官下達了密令:警惕德國潛艇,若有敵意可將其擊沉!對於這道命令,最敏感的非薩鎮冰莫屬,因為他的艦隊要常常通過德國潛艇最活躍的區域。

    「不行,船隊太大,改道耽誤的時間不止一點點……」薩鎮冰凝視海圖道:「讓巡邏機給德國人信號,要求他們離開我們的航道,並保持在10海里以外,否則視其為有敵意!下令艦隊進入二級戰號』和『夏炎號』的魚雷攻擊機中隊立刻加載深水炸彈,做好起飛準備!」

    十分鐘後,現德國潛艇的巡邏機再次回電報:「德國潛艇拒不讓路,並正向我方艦隊快速接近!」

    薩鎮冰聽完電文冷笑道:「命令攻擊中隊起飛,只要敵艦接近10里範圍,立刻將其擊沉!」

    命令一下達,「春雷號」和「夏炎號」上的32架「雷龍擊機開始順序升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