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42章第二戰場(上) 文 / 裸奔在天堂

.    這次並不愉快的會面最後,袁世凱向朱爾典提出了兩一,中國可以向俄國銷售戰時物資,但同時保持與德國之間的「商貿往來」,並要求英國改變對中國商船的「野蠻」態度;第二,中國可以斷絕與德國的一切商貿往來,但協約國所需的全部進口戰爭物資由中國生產,即協約國斷絕一切與美國人的「商貿往來」。

    很明顯,若是採用第一套方案同盟國對俄國的封鎖不攻自破,不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鬆動了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封鎖。儘管英國人依然可以通過各種借口刁難中國商船,但是這種刁難實施起來則要比以前困難得多。至於第二套方案,若單純從軍事上考慮對協約國相當有利,因為這宣告德國將失去此時最大的物資供應商中國,而協約國只不過把供應商從美國人換成中國人。但是從經濟角度考慮,英國人對於第二套方案卻難以接受。

    英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至1914累計向美國貸款超過60英。一旦戰爭陷入泥沼,英國人必定要收回這些貸款用於戰爭,因此它不可能失去美國這個物資供應商。其次,英國對中國的「官方貸款」額度非常有限,中國又開出了用黃金結算的條件,這意味著與中國做生意不僅需要現金,而且還需要大量黃金。雖然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中心和交易中心,但現在各國貨幣都依靠黃金維持穩定,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能輕易動用黃金交易。另外一點,由於羅氏一直是英國最大的戰爭資助人,因此袁世凱與羅氏家族的恩恩怨怨自然也阻擋了英國人接受第二方案。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英國人決定接受袁世凱地第一方案,並同時計劃用新的手段「刁難」中國商船進入德國。在回復中國之前,英國海軍部先布了兩條「警示」:第一,從即日起,泰晤士河口灣到比利時海岸為水雷區,「中立國」來往該水域的商船必須先停靠英國港口進行違禁品控制檢查,然後才能得到通過雷區的「航行手冊」。第二,整個北海以及冰島至挪威海岸之間的水域為交戰地帶,同時英國海軍規定了唯一一條「安全航道」巡洋艦分艦隊在這條水道上進行「違禁品」控制。而在這條航道之外行駛的商船。英國海軍可以把其當作「中立國旗幟掩護下的敵國商船」擊毀。這兩條警示雖然不完全是針對中國,但英國人可以憑借第一條的「靠岸檢查」讓中國商船在英國港口接受緩慢「調度」,而第二條則阻斷了中國向德國走私的各種渠道。這些反應聽而不聞。即便如此,英國政府也沒有完全答應中國地第一條方案,因為此時德國海軍動的潛艇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戰爭打到1915年,德國已經認識到爭,而英國人的封鎖又在其國內引起各種物資的緊張。鑒於實力上的差距,德國海軍不能正面與英國海軍開戰。於是德國海軍參謀部開始考慮用潛艇來破壞英國的貿易,對英國人也來個「海下封鎖」。|潛艇在英國的東海岸沿海和南北愛爾蘭的西部海面上進行了次襲擊,當月平均每天擊沉2.9艘船隻,近15總登記噸位。5月7日,英國籍的非武裝郵船「盧西塔尼亞」號因裝載著大量彈藥而引起德國海軍部地注意,並派潛艇將其擊沉。由於當時船上還有大量遊客,這一事件造成1000人死亡,其中有一百多名名美國公民。美國向德國提出了強烈抗議,並要求保證美國人在海上的安全,保證旅客班船不受襲擊。德國人駁回了這一抗議照會,聲稱「盧西塔尼亞」號上載有戰爭物資。因此對其襲擊是理所當然地。美國人雖然火氣很大,但正如德國人所預見的那樣,美國還不準備參戰。美國人的退縮讓德國潛艇更加猖獗,該月德國潛艇部隊日均擊沉商船數量突破5+33,英國每4艘出海的船裡就會有一艘被擊沉。

    如歷史上很多英、美著名的海軍專家所總結的一樣,丘吉爾在德國動戰

    之後說道:「如果德國多幾艘潛艇。他們便能贏得爭。」歷史上這個如果沒有出現,但是如今中國那只蝴蝶給德國送去了15艘潛艇,而還有35艘潛艇正準備起運怕的顯示,英國在給中國的答覆中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要求中國取消或延期向德國交付剩餘35艘戰前訂購的潛艇。袁世凱地反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竟然贊成了,不過他有一個前提:德國人若是「上門提貨」,中國會按照「貴族品質」照單履約——也就是說德國人可以從中國直接開走潛艇而中國不再將潛艇運至歐洲。

    雖然英國人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但是中國不運送潛艇的承諾依然可以接受,於是中國地軍火、食品開始大批大批的由鐵路向北運輸,然後轉送至俄國前線。中國成為俄國的戰爭物資供應商,讓德國人對俄國地封鎖頓時功虧一簣,特別是無法交付潛艇讓德國海軍洩氣不已,因為此刻潛艇在他們眼中已經成了海上作戰的唯一有效武器,而且部參謀部正計劃著用即將到來的35艘潛艇對英國海軍動一次大規模的

    南京,皇宮御書房。

    中國開始向俄國供應物資的第二天,袁世凱召見了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與正在南通逗留的德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施佩,親自出面向他們「道歉」和解釋……

    「參見陛下……」克林德卷中分,唇上留著濃濃的鬍鬚,消瘦的臉龐和深陷的眼窩顯得有些文弱。他指指身邊一個德*官道:「這位是我國太平洋分艦隊司令格拉夫·馮·施佩將軍。」

    「幸會、幸會……施佩將軍威名早有耳聞,今日才有緣得見啊……」袁世凱因為今天是要「道歉」,因此說話極為客氣。

    「見過陛下!」施佩是個身材高大的德國人,如同他名字裡那個代表著貴族身份「von」的字一樣,一臉傲慢。「在前不久的戰鬥中在下的艦隊有幾艘戰艦受損嚴重,交由南通船廠維修,此番是來驗收的……」

    德國的太平洋艦隊駐守在加羅琳群島的波納佩島,一共有6艘巡洋艦和兩艘商船快襲艦,其中旗艦是1.16萬噸的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在1411月,施佩帶領艦隊前往南美,並在克羅內爾角海域(智利沿岸附近)與英國南[:l行的一場激烈的海戰,擊沉兩艘英國巡洋艦而自己沒有損失。這場戰鬥是開戰以來德國海軍取得的唯一一次水面戰鬥勝利,施佩在德*界的聲望也提升不少,他此番話語彷彿在說:我是來驗收戰艦的,沒有專程來見你的意思。

    克林德早就知道施佩是個脾氣倔強,而且對中國非常沒有好感的軍官。聽到這番話,大使連忙岔開話題道:「陛下,貴國是否已經向俄國供應物資?」

    「我此番召見閣下正是為了此事……」

    克林德道:「陛下,雖然沒有正式協約,但我國一直視貴國如盟友。此刻我國在歐洲戰事中剛剛取得一些優勢,而切斷俄國與其盟友的交通線是其中關鍵。若貴國如此,豈不是陷我國於險地嗎?還請陛下念在我們兩國的友誼,取消此事……」

    「咳……」先是長歎一聲,然後袁世凱一臉無奈的道:「中德情意我心深知,但我國也有我國的難處啊……」

    克林德問道:「陛下有何難言之隱?」

    袁世凱正要回答,「哼」的一聲傳來——施佩用鼻子表示了不滿。這個德國海軍中將雖然打仗有一套,但是個直來直去的性格,加上對中國人的極度厭惡,於是冷哼著道:「貴國此舉財源廣進,有很難處?」

    「陛下,施佩將軍乃玩笑之言,還請陛下見諒……」克林德此刻非常後悔帶著這個瘟神來覲見,他連連向施佩使眼色。

    「無妨、無妨……」袁世凱一臉微笑,但心中已經湧起怒氣。對英國人的要求他或許還需要重視,畢竟人家掌握著航路的控制權,可對有求於自己的德國人,袁世凱根本不想顧忌什麼所謂「情分」,加上施佩這番話,讓他決定給這場戰爭添上一把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