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40章 貿易戰(上) 文 / 裸奔在天堂

.    管「建議」遭到拒絕,但唐紹儀在倫敦並不是一無所了格雷的鄭重承諾:英國將嚴格遵守《南京新約》的各項條款。在做出這個承諾的時候,格雷還不忘記冷嘲熱諷一番:「我國是一個守信的國家,具有最崇高的貴族品質,尤其與一些貪婪無信之輩相比,這種品質格外突出。」這話擺明著在挖苦中國前段時間的「勒索行為」,會後格雷還沾沾自喜的對同僚說道:「當時中國外長被我揶揄得一言不」,那神情彷彿是獲得了一次輝煌的外交勝利,然而,第二天他就後悔了。

    英國部署在地中海的艦隊傳回報告,在他們巡邏的時候攔截到10準備開往德國的中國商船,水兵登船檢查的時候現了大量的潛艇配件——足夠組裝15艘潛艇——海軍大臣丘吉爾下令沒收這些這一消息,身在倫敦的唐紹儀立刻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措辭嚴厲的抗議書,因為這些潛艇是在84日之前,也就是英德開戰前銷《南京新約》的規定,它們不屬於違禁品,即便是違禁品英國人也無權沒收!唐紹儀見到格雷的時候只問了一句:「貴國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體現貴族品質的嗎?」格雷被噎得半天說不出話,英國內閣隨即召開會議討論此事。會上政要們爭論不休,一派主張取消中國自由通商的特權,一派主張要體現英國的「貴族品質」,只有兩個人一言不:一個是外交大臣格雷,一個是陸軍大臣基欽納。前是因為闖禍的心虛不敢表態,後則是享受報復的快感,因為他早就預計到現在這種情形。可惜當時他的「悲觀預言」被這些政要冷嘲熱諷……

    就在英國人猶豫不定地時候,唐紹儀再次向英國外交部提交一份通告——中國將在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與其說這是一份通告,不如說是一個警告:不要擋我的財路,否則後果自負!此時駐印度英軍大部分已經回國參戰,若是中國動進攻,將會給英國的後勤補給造成毀滅性打擊。最後,英國人屈服了,15艘潛艇的零件在意大利登陸,用火車運往德國境內組裝。不過格雷同時要求中國取消向土耳其贈送潛艇的計劃,他的理由是現在土耳其與英國已經開戰。中國此舉等於在資助英國的敵對國。英國人這個要求無非是為了挽回些面子,唐紹儀爽快答應,同時他給塔拉特貝伊寫了一封親筆信,非常「遺憾」的表示:由於英國的反對,目前無法將五艘潛艇安全的運到地中海,所以贈送計劃不得不延期到戰爭結束後。英國先侵吞土耳其兩艘戰列艦,隨後又阻礙中國向其贈送潛艇,新仇舊恨讓土耳其人更加堅定地站在了同盟國一邊。

    就在20年前,誰能想像中國可以用強硬的態度讓英國屈~件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的反應。當唐紹儀離開倫敦的時候,他帶著勝利的表情。而到碼頭送行的格雷則面如死灰,因為英國內閣已經在醞釀讓他下台的行動。

    與倫敦的冷淡態度不同。中國使節團在他們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柏林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德皇威廉親自到碼頭迎接唐紹儀。讓德國人放下驕傲地原因很簡單,海上封鎖讓他們的戰爭物資也開始入不敷出,而中國地自由通商特權卻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威廉雖然心裡依然咒罵中國袁是「如猶太人般貪婪的毒蛇」,但他此時不得不向中國示好。10月底,中國使節團帶著大量訂單離開歐洲,展開美洲的訪問之旅。雖然他們這次訪問給歐洲帶來了不小的風波,但戰爭才是這片土地目前的主旋律,這股風波的影響就如一個小小的插曲很快消逝……

    11月,歐洲戰爭進入第四個月。西線的累計傷亡人數為德國法國85萬、英國9萬,東線傷亡人數為俄國58萬、德國6萬、奧匈帝國萬、塞爾維亞6萬。個時候,各國都不得不面對一個他們不願意面對的實事——這場戰爭地展已經與參謀部的計劃背道而馳,演變成激烈的陣地戰和消耗戰。而為這場戰爭準備的物資也已經消耗殆盡。

    1914年年底開始,歐洲各種物資地,的貿易爭奪戰也隨之展開。就如同這場世界大戰一樣。這場貿易戰一開始就鮮明的體現出各國多年來地恩怨。中英數次外交上的較量加上不願看到中國壯大的心理作用下,英國為的協約國將自己的訂單交給了美國,而擁有自由通商權的中國則成了同盟國唯一的選擇。由於英國人擁有海上控制權,意味著協約國可以向外界購買他們需要的一切物品,小到襪子大到戰列艦美國都能出售,而中國只能出售一些非軍用商品,例如糧食、被服,而且這些商品還必須證明是非軍事用途。另外,英國還常常藉故為難來往歐洲的中國商船,要麼登船「檢查」十來天,要麼以追捕敵艦為名長時間封鎖某一海域,使得德國總是不能按時得到他急需的物資。貿易戰一開始中國就處於劣勢,不過隨著形勢的展,這種局面正在漸漸改變。

    先是戰爭證明了青黴素的價值。在戰前中國的那次「展銷會」上,青黴素也是展銷商品之一,不過由於潛艇過於搶眼,它並沒有被太多國家所注意,中國通過半賣半送的方式才銷售出去一些。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傷亡率也越來越高,而很多戰地醫生奇跡般的現,中國生產的青黴素竟然能夠大大降低傷病員因感染而死亡概率。一時間青黴素被各*醫命名為「生命泉」,而傷病們則稱之為「第二次生命」。於是這種藥

    量開始激增,價格也從戰前0.5英鎊漲到10。還私人掏錢購買青黴素,以期望自己受傷時能夠用它來救命,這種事情在英法兩國的部隊裡最普遍。因為英國士兵被成為貴族兵,而法國士兵被成為高利貸子弟兵。到1915年2,中國累計收到150支青黴素的訂購合同,其中75%來自協約國,這也意味著中國商品開始進入協約國市場……

    其次,標誌著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潛艇戰開始。1915年2,德國自產地27艘u型潛艇和從中國進口15艘「幽浮」潛#.被擊沉的協約國船隻就達15萬噸,到5這一數據又增長了一倍,達到33萬噸。雖然英、美兩國頻頻派出戰艦護航,但是中國生產的潛艇在這段時間的戰鬥中體現出極高的生存能力。僅僅損失三艘。其中幽浮三個月內連續擊沉協約國的「阿布吉爾」號、「克雷西」號、「霍格號」以及「霍克號」四艘巡洋艦,其艇長奧托·韋迪根名聲大噪,被譽為「歐洲海狼」,與夜襲舊金山灣的「中國海狼」陸幽林齊名。

    第三,土耳其對東線戰事的重要性也開始漸漸顯露出來。達達尼爾海峽被封鎖之後,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出口被徹底堵死,俄國在歐洲只剩下一個還能通行的港口——阿爾漢格爾,可這個處於俄國北部地港口不僅吞吐量相當小,而且從每年11月初至次年5底都會被冰雪覆蓋,無法通航。進入11月後。俄國的輸出降低了98%,輸入降低了95%。這對於依靠外部支援作戰的俄國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部隊人均子彈不足10,每門火炮備彈將至30。加上數百萬壯丁都應徵入伍,糧減產超過一半,連民眾的基本生活都開始出現問題……

    為了打通俄國的補給線並迫使歐洲病夫退出戰爭,協約國從海上、陸上對土耳其動了數次進攻。12月,俄國在薩雷卡梅什地區動戰役,雖然以2.6萬人的代價殲滅土軍9萬人,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彈藥裝備,而且士兵們冬裝不足。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次年初,由艘協約國戰艦組成地聯合艦隊以及57萬英法聯軍對達達尼爾海峽動猛烈的進攻,企|坦布爾並迫使土耳其退出戰爭。由於英法聯軍統帥部低估了土耳其岸防要塞地防禦能力,也忽視了戰役準備的隱蔽性和第一批登陸兵登陸的突然性。使得土軍開戰之前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禦體系。戰役第一天,由14艘英國戰艦4法國戰艦組成的先鋒分艦隊,炮聲隆隆地駛進了達達尼爾海峽。但三艘戰艦被擊沉,兩艘戰艦遭重創,其他戰艦狼狽退出。見海軍進攻不奏效,聯軍試圖從陸路攻取達達尼爾海峽,並在加利波利海灘動登陸作戰。面對土耳其軍隊毀滅性的機槍火力,聯軍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只獲得了幾個淺灘立足點。土耳其人牢牢守住了海灘上的高地,此後數個月他們沒有讓敵人前進一步……

    就在聯軍開始猛攻土耳其的時候,德國參謀部做出了重要地戰略調整。鑒於西線上的僵持局面,新任德軍總參謀長埃裡希·馮&#金漢法金漢把德軍兵力集中到了東線,企圖搶先擊敗俄國人。19155月,德國主力在東線部署完畢,並聯合奧匈軍隊動了大規模進攻。這場戰役中,裝備不足成了俄軍致命的弱點。法國駐俄大使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參加最近幾次戰鬥地幾個俄國步兵團三分之一的人沒有步槍!這些可憐的傢伙在暴風雨般地榴霰彈片中耐心等待,等待著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槍……」當時一個英國記赴前線採訪,俄國士兵向他展示了自己的武器——一把綁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所看到的,這不是戰爭而是屠殺,德國人有大炮和毒氣彈,我們只有胸膛……」1915年夏季,同盟*隊在東.:這一切讓俄國有了一個綽號——「歐洲壓路機」。此綽號無他,僅僅是因為俄國的龐大,龐大得讓法國和英國感到心寬膽壯而讓德國人提心吊膽,寢食難安。也正因為它的龐大,戰爭物資的需求總和超過英法兩*隊。如今,德國人和土耳其人將這個巨人死死捆住,並一步步將其逼入絕境,英法聯軍猛攻無果後,格雷想到了中國的那個「意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