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10卷第62章 大國崛起(上) 文 / 裸奔在天堂

    濟和科技水平發生質變的三十年。如果要完全說清楚是什麼讓世界發生如此巨變恐怕很難,不過汽車工業的發展,卻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1900年時,全世界的汽車數量不>:增長為萬,而到1930年已經突破3500。按照這個時期一輛汽車800美元的(均)售價計算,整個汽車工業為世界創造了超過2400美元的產值,相當於美國1914年總產值的十倍、1919年總產值的五到六倍,也相當於這個階段全世界三至五年的(平均)生產總值。

    在20世紀初的三十年裡,汽車工業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c01908年是汽車產業的探索期。在這八年內,汽車雖然已經成為一種商品,不過工藝老化、生產方式落後、產量低而價格高,甚至早期的汽車賣到了5000美元(一個大學教授三至五c819年是汽車產業的革命期。在這段時間裡,「福特t型車」和「福特式生產改變了整個汽車工業。據統計,1914年美國共有300多家汽車廠,從事汽車生產的工人共有6.63人,每年汽車產量28.8輛,平均每家生產汽車875。而在這其中,僱員僅有1.3的福特汽車廠年產量為26.77萬輛。當時被公認為性價比最高的「福特t型汽車」,售價800美元下降至元,打開了汽車的普及之路!從19年這個階段。歐州和美國汽車工業全體向福特看齊,使得整個世界經濟在汽車地四個輪子帶動下飛速發展。在1930年前後,t型車更是創造了銷售量突破一千萬大關的經濟奇跡。(這個時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創新,基本還處於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階段,往往一個科學家的靈光一閃就能改變一個產業,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殺福特是有理由的!)

    從1900年開始,中華帝國汽車行業力扶持,成為世界汽車行業領頭羊。至1905年,中國出口的汽車已經破十萬輛。佔據世界汽車市場60%以上地份額。然而,隨著世界的汽車工業的起步,各國為了保護國內的汽車工業,對中國出口的汽車紛紛築起了高達100%的關稅壁壘!面對即將到來的關稅壁壘,中國四大汽車廠和數個小型的新興民營汽車廠合併為「中國汽車工業集團」。依托五年來的打下的基礎,合併後地「中汽集團」總資產達數億元,共有十萬員工,成為世界汽車製造業當之無愧的老大。為了繼續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份額,中汽集團開始了新一輪地生產革命——引入「福特式生產模式」!

    在汽車產業起步的早期。由於汽車的重量太大,工人們的生產方式都是把汽車底盤和主架固定在一個操作台上。然後把各種零配件運到操作台進行安裝。按照這種生產方法,1萬名工人年產汽車不會超過台,工人高額工資和超低的產量成為汽車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福特式生產方式,就是讓工人們固定在原地,用流水線讓汽車底盤和主架在工人們之間「穿梭」,工人們則把手中的零件安裝到上面!這種方式投入生產後,福特汽車廠一萬名工人每天就能生產300左右的汽車,而製造成本卻下降了70%以上!1906年初,中國政府向各國舉債5美元,把中汽集團的所有生產線改造成「整車流水線」。並新增了數十條流水線。當年,中汽集團的汽車日產量突破3000,:]下降到350!(這裡的數據是參照19年後的福特廠:8名工人每天產量是2500輛!另外,19年世界汽車平均售價800元。的福特t型車售價僅為290美元!)這個時期地汽車成本普遍在600至元,而售價普遍在1000至1500元以上。當中國汽車以350元的價格投國際市場,即便加上一倍的關稅。還是對各國剛剛起步地汽車行業頓產生了猛烈衝擊,無數「汽車作坊」被迫關門。

    自從中華帝國成立後,各國與中國的貿易額都有所升高,而且那些工業強國還有不少的順差。當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開始後,中國3.5億購買力正在飆升的人口,更是讓那些工業強國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當各國對中國汽車實行高關稅的同時,中國也舉起「貿易平等」的大旗,報復性的對各國的進口產品升高了關稅——讓各國為了保護國內汽車行業而損害了其他行業的利益,造成很多行業的怨言。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紛紛開始就汽車關稅問題與中國展開談判!

    自從資本主義降生以來,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之爭始終是各國不同政治經濟派別分歧的重要成份。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國可能從主張自由貿易轉向貿易保護,也可能從貿易保護轉向自由貿易。一般來說,在國際經濟危機時期,貿易保護的聲音往往抬頭;而在繁榮時期,自由貿易又容易成為潮流。對於強國來說,自由貿易是佔領弱國市場,打敗弱國企業的旗幟;對於弱國來說,貿易保護是抵禦市場強權,發展民族工業的盾牌。當一國從弱變強時,它就會開始贊同自由貿易;反之,當一國由強變弱時,它又會回到貿易保護主義路線上去。可以說,美國的歷史就是根據本國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力量強弱交替,運用貿易保護和自由貿易兩種主張的歷史。而美國也

    此才從一個殖民地國家變為世界第一流的強國。當業已經具備了世界範圍內的絕對競爭力時,自然也開始在希望從完全的貿易保護主義向部分自由貿易過渡,從而融入世界經濟中去。

    1908年初,各國代表雲集南京,與這個協定中,各國就汽車的價格、關稅達成一致:第一,中國把汽車價格提高到各國汽車工業可以承受的範圍;第二,各國對中國汽車的關稅下調至50%左右,中國對各國產品的最高關稅也維持在50%左右。雖然50的關稅比世界平均關稅水平高出不少,但對於中國的汽車而言已經留有相當大的利潤空間。而且中國在其他行業還沒有形成優勢。也需要維持較高地關稅水平保護國內這些產業的發展。這個協定等於給各國汽車工業一個喘氣的空間,同時也讓中國依然可以利用關稅保護國內工業的發展,算是個雙贏的局面。

    雖然中國汽車價格是提高了,不過對於從現代轉世而來的袁世凱而言,自然知道除了價格之外,營銷模式和售後服務也是汽車競爭力的關鍵!當《汽車關稅協定》簽訂後,中汽集團出台了四個現代汽車行業才有的戰略。第一,完善售後服務和銷售網絡。從1908年起,全世界各大城市裡,直營和加盟的「中汽集團銷售中心」和「中汽集團售後服務中心」如雨後春筍一般建立起來。構成一個完善的網絡。第二,建立產品保修制度。中汽集團對所有地客戶承諾:一千公里免費維修。三千公里半價維修!這對於還處於賣方市場的汽車行業而言,無疑是一種最得消費者青睞地舉措。其三,每三年推出一款新型轎車,同時成立各種汽車俱樂部,並利用各種媒體推動汽車文化的發展,讓汽車成為一種時尚消費品!第四,成立汽車工業研究所,不停的開發汽車方面的新技術,保持技術方面的領先。

    在一系列的舉措得到實施後,中國汽車在價格上漲獲得高額利潤的同時。保住原有的市場份額和絕對的競爭優勢。首先,中國汽車本身在技術上就佔有相當大的優勢,即便賣得比國外汽車貴也是消費者可以接受地,何況現在還比其他品牌便宜。其次。中國汽車工業先進的生產方式,等於用飛躍期的產量、成本、工藝與還處於起步期的國外汽車工業競爭。第三,中國工業發展過程中遵循地「寧可不要規模也要標準」的工業構建模式。體現出極大的威力。工業標準化生產,使得整個中國工業都成為汽車工業地後盾:各種符合汽車工業的標準鋼材、橡膠讓汽車生產企業省去了二次、三次加工的過程,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第四,保修和售後制度雖然沒有降低汽車售價,但降低了客戶汽車的使用成本。由於這個時期汽車的高故障率,這種服務體系比價格更能博得客戶的喜歡;第五,現代經營、服務理念以及完善的銷售網絡、售後服務進一步提高了中國汽車的口碑,形成品牌優勢,也使得更多的客戶放心的購買中國汽車。第六,中國汽車多項技術在各國都申請了專利,加上技術上的領先性,使得各國汽車行業向中國看齊,中國汽車成為標準的制定者。

    成為標準制定者,其產品自然是各國模仿的對象。由於中國汽車有多項關鍵技術在各國都申請了專利,因此想進行這種「模仿」,必須通過購買中國汽車的零部件或者專利技術。不過對於專利保護期(內的賺錢法寶,中國科工部怎能輕易出讓,幾年來不僅一項專利都不賣,而且連使用權都沒有出讓過一次。在這種情況下,各國汽車生產商只能轉而購買中國汽車零部件,用以安裝在自己生產的汽車上。由於中國的帶動,汽車提前成為一種消費品,也加速了世界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至1913年,世界汽車總量已經突破150,其中70%以上由中國生產,而且外國生產的每一輛汽車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中國製造的零件。

    除了汽車工業之外,在這次工業飛躍中。中國政府確定的幾個重點行業:煙草、家用電器、航空、軍工也得到了巨大地提升!煙草方面。雖然海洛因禁令使得中國出口的香煙市場份額縮水,不過好歹中華捲煙廠也是世界捲煙的鼻祖,那些針對各國煙民特點而研製的配方可不是沒用的。另外,在中國香煙添加海洛因的階段,已經培養出了大量的「忠實消費者」,同時還教會了全世界的癮君子一個訣竅——鴉片和海洛因可以摻在香煙裡吸食。雖然中國香湮沒了「料」,但各國那些無法戒除毒癮的癮君子還巴不得這些捲煙加料,而且他們吸食毒品的時候慣性地購買原來那些品牌作為吸毒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煙草業還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中華捲煙廠旗下十幾個品牌也成為世界性的品牌!

    家用電器方面。雖然電器起源很早,不過基本集中在工業領域,而家用電器是以1919年第一台收音機進入.+:界市場的情況,中國第一個提出了「家用電器」的概念,並避開強國林立的工業電器領域,全力發展電飯煲、電扇、家用空調、冰箱等等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電器產品。至1913年,中國電器在世界電器排名中根進入不了前十,不過在家用電器卻是老大……

    民用航空業方面。在汽車工業的帶動下,中國的內燃機動力技術取得了相當大地突破。1908年,中國科工部飛機研究所。設計出可以搭載12名乘客和兩名機組人員的「飛天1型」客機,並完成試飛。1909年。載重三噸地「飛馬1型」運輸機也宣告問世。同年,南京的飛機製造廠從軍

    轉型為企業單位,哈爾濱、北京兩地的飛機製造廠也工,它們都隸屬隸屬於新組建的中華帝國航空部,同時帝國航空公司在南京掛牌成立。1911年,在北京、南京、哈城三地的飛機場竣工的同時,十架「飛天1型」和二十架「飛馬1型」在南京飛機製造居世界第一,加上這個時期的煤鐵開採技術的成熟,所以鋼鐵為其四分之一,煤炭為其三分之一;考慮到汽車工業對石油工業的拉動,所以這裡石油為美國的十三分之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