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機會 文 / 裸奔在天堂

    有句話是: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袁世凱並沒有傻傻的等待那抹能夠讓他「燦爛」的陽光,而是自己創造了不少有可能接觸到李鴻章的機會。

    自從被秦明羞辱一番之後,袁世凱再次進入了沉默而又勤奮的工作狀態。袁世凱已經升任文檔室管事,雖然不是什麼實職,畢竟手裡還管著幾號人呢。為了再次獲得重視,袁世凱首先對文檔室的原有資料進行了一次大的分類整理,並且列出了資料目錄,方便查閱。

    其次,為了更好的「服務」各個部門,袁世凱還開創了一個「每日信息提要匯報」制度。這個制度說白了就是文檔室人員按照日期,將每天歸整到文檔室的資料進行摘要、匯總,然後以書面的形式上交每個部門。袁世凱上任一個月之內,文檔室在他的管理之下面貌全新,工作效率與質量立刻提升了一個台階,而且那個信息提要匯報的制度贏得了一致好評,袁世凱的辦事能力再次被眾人重視。

    雖然李府其他部門對這個信息提要匯報制度熱烈歡迎,但是文檔室的幕僚們卻叫苦不迭。原來的文檔室不過是一個資料倉庫罷了,陳年舊案與每日新檔簡單碼放,毫無章法。每個部門的人員要找什麼資料都要翻查半天。這個提要匯報就如同一個資料目錄一般,袁世凱要求其中不僅要註明資料分類、入庫日期、存放地點、而且還有完整的概要,這大大方便了幕友們的查閱,節約了他的時間。但方便別人的同時,這個制度也給文檔室的幕僚們增加了相當大的工作量。這些文檔室任職的幕僚本就是些各個部門看不上眼的人員,他們有的在這裡混了幾年,無疑就是想有個穩定收入罷了,但是現在上司竟然讓他們如此「操勞」,一時文檔室內怨言四起。不過在袁世凱的大棒加「銀子」的恩威並濟之下,幾個手下開始「心甘情願」的苦幹起來。

    袁世凱這一套在外人看來,不過是他「競聘」失敗後,為了引起別人重視的又一個手段罷了。誰不知道在這個幕府裡,要升職能力不是第一位的,靠山才是--因此袁世凱再次成為了被人嘲笑的「傻瓜」。在幕友們嘲笑著他的時候,袁世凱卻埋頭堅持著自己的行動,在他心目中,這個費心費力,而且幾乎耗盡文檔室所有幕僚精力的「舉措」,有一個非常不為人知的目的--每天下班之前,他可以借送資料的名義進入李鴻章書房一次!袁世凱相信,只要有一個機會,他就會在李鴻章面前得到認可,進而得到重用!

    上任三個月月以來,袁世凱每天晚上都會將整理好的文件摘要送到李鴻章的書房,而且從未間斷。雖然有幾次他都「遇到」了李鴻章,不過每次李老頭都是那副高深莫測的表情,要不就是接待外來賓客,要不就是處理重要事務或者與人密談,袁世凱甚至都沒有得到李鴻章的一次正眼。每次到了李鴻章的書房,袁世凱都是先行禮然後問安,最後將文件一放,知趣離開,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著每天都來一趟。在袁世凱的「愚蠢行徑」堅持到第三個月的時候,那抹能讓他燦爛陽光終於照射到了他的頭上!

    這一日文檔室的資料特別多,為了將資料全部整理出來,袁世凱給李鴻章送資料的時間推遲了將近一個小時。當他拿著《信息提要》走到李鴻章書房之外的時候,突然聽見中堂大人在屋裡的咆哮。聽老虎大發雷霆,猴子怎敢妄動?這個時候去觸李鴻章的虎鬚不是找死嗎?袁世凱知趣的轉身要走,不過他還沒邁步的時候,裡面突然傳來了秦明可憐的聲音:「中堂大人息怒啊∼下官只是英文翻譯啊……」

    聽到秦明受罪,袁世凱心裡立時有了一種報復的快感,他停下腳步細細聽著裡面的談話。李鴻章雖然也是進士出身,但是以淮軍起家,而且帶兵多年,他發起怒來也是「痞氣」十足:「廢物!都他媽的是廢物∼養你們這幫人簡直是糟蹋我的糧食……關鍵的時候一點用也沒有!簡單一個德文協議你都看不懂,按你這麼說有一個國家我就要養一個翻譯?那我這府中得要多少人才能讓我可以處理好這洋務通商之事?……」

    秦明此刻求饒道:「中堂大人開恩,下官、下官對著德文並不通曉啊……」

    李鴻章脾氣發得差不多了,他將秦明那可憐的求饒打斷,喝道「精通、精你娘的通,滾--」

    聽了一會,袁世凱已經明白了事情原委。原來剛才德國公使傳來一份緊急而重要的文件,需要李鴻章馬上批復。此時畢德路、李經方都已經外出公幹,而原來那個德文翻譯為父親奔喪請假回鄉,他身邊一個會德語的都沒在!這一下可把中堂大人給急壞了。

    看著掩面奪門而出的秦明,袁世凱心道:「德文?德文對我來說不是小意思?」想到這裡,他邁步走進李鴻章的書房,行禮道:「中堂大人……」

    沒料到李鴻章一揮手喝道:「滾--誰讓你進來的?」

    袁世凱沒有離開,只是恭敬的答道:「下官對德文還算通曉,不知可否為中堂大人分憂?」

    李鴻章手下幕僚無數,他哪裡記得有這麼個只負責給他送資料的小人物,當下道:「你通曉德文?你可知道我這文件有多重要?豈能讓你們這些半吊子來參合?」

    聽了李鴻章的責罵,袁世凱依然必恭必敬的答道:「中堂大人,下官願意以人頭擔保,若是下官譯錯一字,保證不見明日朝陽!」

    【裸奔說事(2)】關於袁世凱競爭李鴻章幕僚的說明。

    在第八章《幕府》中有過交代,在清末的時候,清朝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導致四大幕府的崛起。這些幕府不僅擁有人事權、建軍權,而且有了選舉各地官員的權力。因此才有了後來清朝軍權旁落,也才有了大量權臣漢人幕僚為官的現象,這是導致清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常規的思路,如果袁世凱直接為官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這樣的官員由於沒有跟李鴻章這樣的權臣建立起關係,不僅不會得到重用,而且仕途陞遷相當困難。四大幕府在清末的每個階段幾乎都佔據了清朝官場的半壁江山,他們不會看到一個不是自己派系的人掌握實權,所以幕府之路是科考之路以外的最便捷的陞遷之路,甚至有的人考取了功名依然要歸附各個在權臣幕府,以期得到陞遷。張佩綸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位至四品,後來為了政治前途依然選擇依附李鴻章。因此這段情節是必須的,也是當時袁世凱所處的狀況下最好的選擇。

    袁世凱加入李幕府的這段情節大多數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也有不少冷僻的資料上有過涉及。這些資料表明,袁世凱在李鴻章的幕府裡時間不長,甚至都沒有得到過好的職務,不過這最起碼證明了袁世凱當時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的仕途選擇。後來由於自己行為不「檢點」(與朋友逛妓院),袁世凱才被幕友們聯名驅逐,咳∼老袁就是因為這色字頭上的鋼刀葬送了自己一個最好的崛起機會,可惜……

    至於有的讀者說用關係接觸李鴻章,這也是可以的,但因為當時李的幕府龐大無比,他為了讓手下人服氣必須公正。當年清朝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按照功名排序,袁世凱連個舉人都不是,所以他還是要先底層作起,證明才華之後才能陞遷。

    不過這段經歷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袁世凱在李鴻章那裡留下了印象,才有了後來借「朝鮮問題」的機會被李重用提拔。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