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五十二章 回到夏爾村 文 / 橫耳

    第二百五十二章回到夏爾村

    格雷芬斯不能再等了。投奔來的鄂斯人固然日益增多,稍等一等以待這些鄂斯人形成戰鬥力,這對自己有利,但對全局是不利的。整個戰局的關鍵在於大君堡,而不在涅伯河戰場。這裡必須立即行動起來,為戰局整體作配合。但面前的匈人三萬大軍不可小視,他們依托涅伯河,在布瑞克因左右形成一道沿河的防線,憑自己手上兩萬多人,如何才能順利突破這道防線,成功進入葉爾尼呢?格雷芬斯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著進軍方案。

    最終,奧哈德的一句提醒讓他找到了解決這個難題的思路。

    「您還記得霍克大人是怎麼到達德門斯堡的嗎?還記得光輝勝利山道嗎?」奧哈德道,「我的家鄉,米諾爾行省的夏爾村,在涅伯河的東岸,布瑞克因以北二百多哩。那裡匈人的防禦薄弱。如果我們能從夏爾村光輝勝利山道的入口處進入沃克索山脈,五天內就可以到達哈洛爾河上游,繞到了匈人的背後,完全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格雷芬斯猛地睜大了眼,道:「您的提醒太對了,我怎麼就忘了光輝勝利山道?

    他低頭苦思了一番,道:「夏爾村雖然距離布瑞克因較遠,但仍在匈人的視線之內。如果我們在那裡發起大規模的攻勢,必會吸引匈人的注意,如此一來,我們進入光輝勝利山道的行動只怕瞞不過匈人的眼睛。因此,我們必須採取佯攻布瑞克因,將匈人的注意力吸引在南邊,另外派一支小部隊潛入光輝勝利山道。奧哈德營長,您覺得進入山道多少人為好?」

    奧哈德沉思了一會兒,道:「當初我們夏爾村進入山道的,加上霍克大人,一共五十六人,在山道中走了五天,方才到達德門斯堡。如果是一支輕步兵,規模二千人,大概也可以在五天內走出沃克索山脈。只是不知匈人是否在德門斯堡駐軍,如果他們在德門斯堡駐軍守衛的話,我們的人出山就會有一些困難。」

    格雷芬斯拍板道:「我們派二千五百人,一定要在五天內走出山道。不用擔心德門斯堡,我的家已經被匈人燒成一片白地,這幾年也沒有聽說過匈人重建城堡,想必不會有重兵駐紮。為了確保行動成功,我和你一起率領這支奇兵,由你從輕步兵營中選取精銳組成。在涅伯河一線,就由德羅維奇指揮。」

    第二天,克林斯堡和鄂斯人聯軍在涅伯河西岸發起了大規模攻勢,奧哈德和利凡的步兵營分作數路渡河,河兩邊匈人和聯軍以弓箭相互對射。聯軍的步兵們進至涅伯河河道將近中部,水已沒腰,步兵們似乎這才發覺徒步涉河不可實現,又緩緩退回。匈人守軍也不作追擊,將近一人深的河水深度同樣不利於騎兵渡河追擊。

    聯軍轉向另一個地點,又試探著涉水進攻,但這次選取的地點依然不利,步兵們走到一半又回了頭。此地試探又不成,聯軍又向另一個地點進發。在河對岸,匈人跟隨著聯軍的腳步行動。如此試探三次,天色已晚,聯軍收兵回營。匈人仍然警惕著聯軍突然殺個回馬槍,一直等到聯軍回到營地,才留下偵察哨兵,大隊回歸營中。

    而此時,格雷芬斯和奧哈德率領二千五百步兵,借用鄂斯騎兵營的戰馬,夜半時分出發,已經向北飛馳了兩百多哩路。為了避開匈人耳目,他們先向西北再向東北,繞了一個大圈,入夜時分才到了涅伯河。

    此刻涅伯河東岸一片寂靜,匈人在此無兵駐紮,只有流動的哨兵不時出沒。這裡的河道不比布瑞克因附近的河道。布瑞克因已經接近葉爾尼北部山區,河道窄而深。這裡還是南鄂草原,河道寬而淺。奧哈德帶一百人率先渡河,防備匈人的流動哨兵,能不驚動的盡量不驚動,如果有接近河邊,妨礙大軍渡河的則伏擊殺之。等到這段河面數哩寬的範圍已在掌握中後,格雷芬斯率主力開始渡河。一個小時之內,全軍渡河成功,跟隨而來的鄂斯騎兵趕著馬回頭,順便向德羅維奇報告渡河成功的消息。

    二千五百人過了河,不敢停留,連夜向東進軍。天明時分,沃克索山脈雄偉的山峰已在眼前,奧哈德踏上自小熟悉的土地,禁不住淚流滿面。轉過一個山腳,一個小村的廢墟出現了。奧哈德往返留連,向格雷芬斯一一指示:這是老約夫洛的家,只剩下一個灶台了;那是依麗婭公主和老鄂德的住處,只留下一圈牆基;在最邊上的是自己的家,牆全部塌了,只有一個破碎的石碾子,還能讓人認出這原來是一個住人的地方。奧哈德在廢墟中撥拉著,希望能找出能夠讓自己回憶起自己的家原先模樣的東西,但只是白費功夫。

    格雷芬斯拍著他的肩,沉聲道:「不要再傷心了。只要打敗了匈人,我們自己的土地遲早會奪回來的,我們的家遲早也會重建,包括我的家,德門斯堡。戰爭勝利後,我要重建家鄉,讓德門斯堡重新屹立在沃克索山腳下,夏爾村也會和德門斯堡一樣的。」

    這支部隊在天大亮時已經全部進入光輝勝利山道。過了半天,在布瑞克因的圖格日勒得到報告,說是涅伯河上游有幾個哨兵無故失蹤。圖勒日勒心中一驚,難道克林斯堡軍隊偷襲了上游,想從那裡渡河?他立即派了一支千人隊出發,向北搜索,但沒有找到任何敵軍。或許只是一支小部隊過河騷擾吧?河對岸,敵軍並無異動,讓他放下了心。

    在第一天的試探之後,匈人對大君堡發起了猛攻。俄提洛將重點放在東門,在短短的一哩長城牆外,匈人聚集了三萬人,每一個萬人隊為一批,輪番向城上發起衝擊。數十座重型拋石機不分晝夜地轟擊城牆,饒是大君堡城牆為火山灰粘合巨石建成,也經不起石彈連番轟擊,城堞被打得粉碎,城牆的上端被砸成了斜坡,守城的戰士們只有借助盾牌掩護,防躲匈人的箭雨。好在大君堡守城的器械還算全面,在箭塔、全*文]字〕wapo弩炮的反擊下,稍稍能夠壓制匈人的火力。傑德親臨東城門,指揮海軍戰士奮起抵抗,將逼近城門的敵軍一次次擊退。半天下來,守衛東城門的三千海軍戰士戰死上千,其餘的個個帶傷,不得已之下只得調上傭兵守城。塔提魯、盧弗斯、蘇托等兩千多傭兵此時發揮出了超常的戰鬥力。這一戰非同以往,過去他們只是為了金錢而戰,而這一次則是為了生存而戰,傭兵們的血性被激發起來,加上豐富的戰鬥經驗,他們甚至比正規軍更加強悍。

    經過大半天的戰鬥,傑德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光是依靠軍隊和傭兵,無法完成守城的重任。在行前霍青有所交待,如果軍隊不敷使用,不妨武裝平民。臨時上戰場的平民戰鬥力雖然不高,但勝在人多,協助軍隊守城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傑德是正規帝**人,對武裝平民尚有三分不理解之處。但到了現在,不由得他不考慮這個辦法了。

    如今帝國朝廷幾乎到了解散的狀態,經過教廷的一番殘酷清洗,又經荷莫斯政變時的一場大逮捕,寵臣勢力和教廷勢力全部垮掉,若大一個朝廷,竟剩不下三十名官員,完全無法運作了。皇帝雖然還活著,也不過只比死人多一口氣,長期服用魔法師們製作的各類藥劑,毒素積累太多,受教廷囚禁了一個月,積毒發作,早就陷入了昏朦狀態。現在,大君堡的決策者,只是傑德、密茨和荷莫斯三人而已。傑德提出武裝平民的建議,對這一個違背帝國傳統的做法,密茨和荷莫斯毫無反對之意。一是傑德是克林斯堡的代表,密茨和荷莫斯無意與未來的掌權者唱反調,二是現在的局勢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大君堡武庫的儲藏還很豐富,荷莫斯負責打開倉庫分發武器,出乎他意料的是,民眾們的熱情極高。不過半個小時的功夫,領取武器的民眾便排成了半哩的長龍。他不知道,自從人們得知力敵雄獅的英雄即將東進拯救帝國,信心立時暴增。雖然以前教廷壓制,刻意屏蔽克林斯堡來的消息,但教廷越是禁止,流言便傳得更廣。底層的人們都知道,英雄霍克在舒太德山生擒過匈人單于,將匈人打得狼狽逃出舒太德山。近年來,老奧斯汀、歐蘭、坦提烏斯,帝國的將帥們一個接一個地隕落,誰才是能阻擋住匈人的英雄?只有霍克。民眾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這次武裝平民的行動,據說是霍克派來的傑德將軍建議的,想必是霍克自己的意見。他們出於對霍青的信任,又加上傭兵們的鼓動,參加戰事的熱情和信心十分高昂。

    守城戰打到第五天,戰爭愈發殘酷。匈人連番不斷的進攻,給守城一方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一萬多海軍戰士,已經減員過半,禁衛軍和行省守備軍團,也已經傷亡了四分之一。傭兵們則更加慘烈,兩千多人只剩下數百人了。

    傑德看著滿地傷員,心有深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