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作戰 文 / 橫耳

    第二百五十三章登陸作戰

    守衛大君堡,比起當年守衛菲那瑞堡更加艱難。哥因斯人的戰鬥力,與匈人相比遠遠不如。況且當時霍青隨時可以解困,只不過是為了更大程度消耗哥因斯人的兵力才一直忍耐。而這一仗,匈人的強悍暴露無遺。他們勇猛,每一個登上城頭的人都會戰至最後,雖然被帝國戰士團團包圍,也不會喪失鬥志。他們堅忍,在城上密集打下的矢石之中仍然保持鎮靜,對身邊戰友的死亡毫不在意,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團結,每一個人都會為身邊的同伴盡力配合,相互保護。而自己這邊,缺乏嚴格訓練的禁衛軍和行省守備軍團,遇上了這樣強悍的敵人,幾乎無法正面對敵。一個登上城頭的匈人,即使有四五個帝國戰士圍上了也無法輕易拿下。

    傑德估計著,如果沒有外部的支持,憑大君堡現有的守衛力量,能夠堅持十天就已是極限。作為守城中堅力量的海軍戰士,損失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導致防線崩潰。

    霍青同樣十分焦急。他在離岸不遠處,登上海軍大艦的桅桿,遠望大君堡的城頭。那裡正在激烈廝殺,雖然不是匈人的主攻方向,但同樣打得血光沖天。十餘座雲梯已經搭在城牆上,匈人如蟻群一般攀附而上。城上數百名海軍戰士,帶領著上千禁衛軍拚命朝城下扔石塊。城牆不遠處匈人排成三列橫隊,一刻不停地放箭。城頭不時有人中箭摔下城來,禁衛軍畏懼得步步後退。海軍的一位艦長帶隊,在後面舞著長矛將退後的禁衛軍趕上前。

    突然,城上一陣嘩然。某處的守軍出現了缺口,讓一座雲梯上的匈人如願翻上了城牆。當先一個匈人百人隊長,身披兩層鏈甲,手執大斧瘋狂砍殺,將這處城頭清出一片空地。後面的匈人一個接一個地上城。眼看匈人找到了突破點,海軍艦長顧不得後退的禁衛軍,舞矛直衝而上,與匈人百人隊長戰在一處,幾名海軍戰士緊跟著上來補漏。但這時匈人突上城頭,士氣大漲,將海軍戰士打得節節敗退。正當危急之時,一群剛剛接過兵器的平民從城牆後湧了上來,憑著人多,大家一股腦兒往上衝,戰了半晌,才將匈人趕下城去。

    霍青遠遠地看不清楚,只見城頭上一陣混亂,心中一緊。過了一陣,好不容易才看到城頭上平靜下來,終歸緩了一口氣。

    大君堡危險,自己不能不有所動作了。

    半日之後,斯伯特的迅風營和特姆普拉特的重步兵營共一萬人乘船出發,橫渡黃金海峽,於將近黃昏時分逼近海峽東岸。俄提洛聞訊,急忙調兩個萬人隊前來阻擊敵軍登陸。此戰,霍青意在騷擾匈人攻城,給匈人以巨大壓力迫使攻城的勢頭緩和下來,因此必須作出全力登陸的樣子。重步兵營在後方大船上重弩的掩護下,乘小船朝海灘上開進。匈人在海邊設下重重路障,以弓箭阻擊重步兵營的船隊靠岸。

    特姆普拉特在船頭豎起重盾,掩護身後的戰士,呼喝道:「加力划槳,快速前進」戰士們分作兩班,一班人朝岸上放箭,一班人奮力划槳,船隊如箭一般朝海灘上疾馳。

    俄提洛在陣後觀看,沒過多久便覺得自己失算了。處於海中的大船,船上裝載的重弩射程極遠,射出的弩箭飛越兩三百步的海面與海灘,竟能直射入匈人阻擊部隊人群中。而登陸小船經過特殊設計,船舷有半人高,船頭有大盾遮擋,足以防避匈人的弓箭。匈人雖然射出密集的箭雨,仍不能阻止登陸船的前進。

    登陸船駛近,在淺灘處靠下。重步兵從船尾跳下,將空船推得橫轉過來,數百艘船在海灘上首尾相連,竟形成了一道船做的城牆。重步兵在牆後樹盾列陣,有條不紊,全無匈人重兵壓迫下的慌張。

    俄提洛心中驚異。果然是天朝人教導出來的精銳之兵,戰事剛起,便可見這支部隊的厲害之處。

    「將帝國人趕回海裡去」俄提洛下令。五千早已做好準備的匈人,立刻躍馬揚鞭,朝海灘上氣勢洶洶地殺來。

    「掩護重步兵」霍青命令道。大船上的重弩加速開火,一些擅用強弓的輕騎兵戰士也用射程夠得上的弓發射箭支,支援剛剛登陸的重步兵營。

    特姆普拉特立在水中,看著飛速衝近的匈人騎兵,喝道:「開火」

    重步兵陣中二十餘處大盾突然閃開,現出陣中的小型弩車來。操作弩車的戰士一鬆弦,每座弩車中射出十支箭矢,數百支箭形成一片彈幕,將匈人的來路完全阻住。正在衝鋒的匈人沒有料到有如此密集的遠程攻擊,一時間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特姆普拉特高興地喊了一聲:「痛快」

    這是霍青與格林共同研究的成果。天朝軍中的弩車,能夠做到一弩十矢,是步兵戰陣的攻擊利器。霍青與格林詳細解說了弩車的原理,格林又結合帝國傳統的弩炮,加以改進,減輕重量,提高射程,簡便操作程序。弩車經過改進,可由兩人攜帶,而威力不減。這次在登陸戰中,是第一次派上用場。頭次上陣,弩車便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將毫無防備的匈人射翻了一片。

    趁著敵軍混亂之機,重步兵們連續射箭,以精準的箭術一一射殺衝勢已止的匈人。大船上的重弩也持續發威,將意圖重新組織起來的敵軍趕散。俄提洛見第一次衝鋒銳氣已失,下令退回。

    這次衝鋒,俄提洛探出了敵軍的戰鬥力。這是一支以遠程火力見長的部隊,弓箭、弩車和大船上重弩相互配合,在陣前形成了一張綿密的火網,讓試圖衝擊海灘上重步兵大陣的行為成了自尋死路。在這張火網前,以輕騎突擊無疑是太過吃虧了。雖然輕騎速度快,但低下的防護力使得他們在衝進敵軍陣中前的損失太大了。與其用輕騎衝擊,不如用重步兵衝陣更加划算。俄提洛吩咐,調上一支五千人的北方蠻族與鄂斯奴隸兵混編的重步兵部隊,投入海灘戰場。

    蠻族軍和鄂斯奴隸兵端起重盾,成排壓上。俄提洛的這個決策,讓在大船上觀望戰場的霍青暗自點頭。匈人單于的戰場臨機決斷能力很強,適時用上了合適的兵種,看來今天這場登陸戰還是一場苦戰。霍青回到後艙,與密茨留下的幾個海軍老兵商議

    匈人的重步兵部隊防護甚嚴,重盾、重甲將全身遮蔽得紋絲不露。而且匈人的重甲與帝國不同,外面一層鏈甲,裡面再套一層皮甲,如此一來,弩車和弓箭的效果大打折扣。發射的箭矢射中匈人,也只是傷而不死,傷者不顧流血只管前進。只有大船上射來的重弩,才會將他們射翻。特姆普拉特指揮戰士集中火力射擊重弩打開的缺口,將後面沒有了大盾保護的敵軍成片射翻。但這樣的機會稍縱即逝,旁邊的敵軍馬上過來補漏,將缺口堵上。匈人的損失並不大。

    敵軍步步接近,近戰的時刻即將來臨。特姆普拉特一聲令下,重步兵營的戰士們收弓抽劍,躍上船隻相連形成的「城牆」。船隻都下了錨,雖然海水激盪,卻並不散開。蠻族人和鄂斯奴隸兵涉水殺來,兩軍便在「城牆」上下展開激戰。在落日餘暉照耀下,刀劍上反射出一片血光。戰士們運足了力氣,重盾相互推撞,發出震耳的響聲。兩軍皆是重鎧裹身,不小心吃上一劍也沒有多少人致命,帶傷廝殺,反而更是激起凶性。特姆普拉特索性甩開重盾,雙手持劍,連續砍劈,將對面的一個蠻族人硬是震得腳下打滑,跌倒在水中。特姆普拉特覷準蠻族人甲葉的空隙之處,一劍奮力刺下,終於將他捅了個對穿。再抬眼看時,激戰中重步兵營的戰士們還是佔了上風。他們身在船上,佔據了制高點,而敵軍處於沒膝的水中,靈活性難免受到影響,不便閃避對手的攻擊。

    但海灘上的混戰並非重點,俄提洛早就看出自己剛剛派上去的五千人未必能夠擊敗敵軍。這五千人,只不過起的是糾纏作用,自己真正的殺手鑭,一直是本族的輕騎。俄提洛小心地觀望著,只要敵軍登陸部隊稍顯混亂,便即派出騎兵一鼓蕩平敵軍。

    俄提洛在等機會,霍青也在等機會。他看著天色,一直在詢問海軍的老兵。此時太陽已經西落,映在天上的餘光漸漸昏暗,淡白的圓月已經逐漸顯露身影。海軍老兵們觀察著海浪,不時測量著海水深度。

    俄提洛只顧看著前面的激烈場面,渾不知海浪聲音漸大,海水漸漸漫延,浪濤已打到了前方不遠處。這時,兩軍的廝殺隊形似乎亂了。浪濤漸大,重步兵營的戰士們在船上難以立足,不得不跳下船來作戰。而匈人的重步兵也不好過,他們是迎著風浪的,被海浪迎面拍打,既難站立,更是眼睛也難睜開。兩軍在沒腰深的海水中混鬥,戰線已經無法維持。

    俄提洛似乎看到了機會,此時兩軍纏在了一起,正適合騎兵衝陣。他一招手,五千騎兵上馬,吶喊著朝前方殺去。

    霍青也等到了這個時候,他吩咐道:「起錨,船隊向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