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五十一章 守衛帝都 文 / 橫耳

    第二百五十一章守衛帝都

    是先攻克大君堡取得立足之地,還是回師北方控制後路,俄提洛陷入沉思。兩個方案各有利弊,一時很難抉擇。

    此時霍青亦是在苦思之中。雖說自己派人前往大君堡,說服荷莫斯政變掌握城中局勢應有把握,但城中守軍不多,若是匈人全力攻城的話難以長期堅持。而以密茨掌握的海軍艦船的運輸能力,十幾萬大軍橫渡海峽並非一時之事。霍青只能是一邊命令密茨的海軍先行出發,東渡海峽進入大君堡,幫助荷莫斯守城,一邊在杜羅根、西中央特別區、希略沿海搜羅船隻,加緊組建一支龐大的艦隊,以求盡快形成全軍渡海的能力。俄提洛手下有精兵二十餘萬,自己人數略少,如果還只能分批投入戰場的話,這仗沒法打下去。

    九月上旬,一萬多帝國海軍渡過黃金海峽,進入大君堡。而在這個時候,俄提洛也下定決心,先行攻克大君堡,以作立足之點,再行北上打通退路。霍青委派傑德任大君堡守城總指揮官,全面負責守衛城池。委傑德以如此重任,一是以傑德之將才,堪當大任。傑德這個人,為人謹慎細心,考慮全面,克林斯堡各次大戰,傑德無一次沒有參與,得到了足夠的鍛煉。特別是在防守方面,頗具心得。二是考慮到傑德是帝國正宗軍官出身,海戰陸戰都受過正規訓練,對帝國的傳統戰術十分熟悉,而目前守衛大君堡的主力,又是帝國禁衛軍、行省守備軍團和帝國海軍,還有慣常參加帝國戰爭的傭兵們,正適合他發揮自己的長處。

    傑德進入大君堡,立即著手佈置守城事宜。分派人手佈防各處城牆,調集民夫運送物資,指派人員管理戰備。在密茨和荷莫斯的協助下,帝國老舊的戰爭機器終於開始運轉起來。得知克林斯堡大軍已經在海峽西岸待命出發,帝國的官員和民眾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沒有什麼人希望大君堡陷落於匈人的手裡,無論貴族和平民,那都是滔天大劫。

    「終於出現帝國的拯救者了,」某個自由農抱拳在胸,彷彿在祈禱,「傭兵們說的不錯,他終於來了。」

    小商人哆嗦著嘴唇,喊道:「我願意捐獻出三分之一的財產,不,我捐獻一半,用來作為軍資。能把匈人擋在城外,我就算損失再大也算賺著了」

    「現在說這話還為時尚早吧,」小貴族低聲道,「他的軍隊還在西岸,只派了一個行省軍團副團長來了。我們的禁衛軍,還有海軍,能夠堅持到他渡海到來嗎?」

    「一定能的」自由農充滿信心地道,「那位傑德將軍,也是一位英雄。據說霍克大人在剛剛到達克林斯堡的時候,委派他守衛一座小城,他帶著三百多人,抵擋住了哥因斯人三千人大半個月的圍攻。最後還反擊敵軍,將敵人的族長殺了。他能帶三百人守住十倍的敵軍圍攻一座小城,難道就不能帶三萬人守住三十萬匈人圍攻大君堡嗎?」

    小商人大為高興,「您是從哪裡聽到傑德將軍的英雄事跡的?如果有這樣的英雄人物守衛大君堡,我們怎麼會沒有信心呢?」

    一向悲觀的小貴族也興奮起來。

    「既然霍克大人不親自來,而委派了傑德將軍,或許這其中有他的道理。我相信像他這樣的英雄人物,不會不招攬賢才。歷史書上,從來就沒有身邊全是庸人的英雄。這位傑德將軍,或許同樣是個英雄。」

    「你們兩人的消息也太落後了。」自由農不屑地道,「有一些歌謠在市井中秘密傳唱,說的就是克林斯堡各位英雄好漢的事跡。只是害怕教廷的迫害,所以沒有人公開唱這些歌謠。歌謠裡是怎麼說的?……年輕的世家子弟,奧斯汀的得意門生,步兵之王格雷芬斯……還有,飛馬奪下羅伯曼城的斯伯特,克林斯堡輕騎兵的主將……在舒太德山中一直殺到匈人單于面前的菲爾德將軍,克林斯堡的第一猛將……威爾遜,最擅長防守的重步兵營營長,他們哪一個不是響噹噹的英雄人物?你們都沒聽說過?等喝過了這杯酒,我就去參加軍隊,雖然我比不上那些英雄,但總歸也得為國家出點力氣。」

    商人和小貴族驚歎著。

    「這麼說我也該做點什麼了,」小貴族道,「我總算識點字,算算帳也還是可以的。我去申請一個職位吧……那位,愛喝酒的教士,你會為國家做什麼呢?世界末日沒有如你想像中到來,你是不是很失望呢?」

    教士瞪著眼道:「我會祈禱,不管末日審判的日子到沒到。」

    自由農、商人和小貴族一齊哈哈大笑。

    在準備了兩天之後,匈人開始了第一波攻城的浪潮。頭一天,三個匈人萬人隊向東、北、南三個城門發起衝擊。箭矢鋪天蓋地,壓得城頭上守軍抬不起頭來。以匈人軍中標準,一次呼吸便要射出一支箭,並且連續不斷地射上五分鐘才算合格。在這樣接連不斷的攻擊下,形成對守軍最強的火力壓制,以便讓匈人順利登城。在箭雨之後,匈人的拋石機緊接著發威,巨石擊打在城牆上,崩裂為尖利的碎石,四下崩飛。在箭石的威勢下,帝**人抱頭亂竄,幾乎難以維持城牆上的隊形。傑德在城牆上往來奔走,呼喝戰士們保持鎮定,向城下反擊。幸有密茨這個老將率領海軍充當了守城的主力,才堪堪保持了局勢不再惡化。比起從未經歷過戰事的禁衛軍,和吃了無數敗仗的行省守備軍團,海軍戰士們的作戰能力要強上不少。

    匈人的第一次攻城沒有持續太多時候,他們這只是一次試探性攻擊,目的在於摸清帝國一方的火力。兩個小時後,匈人收兵回營。俄提洛派人向城上喊話,要求帝國立即投降。安德羅見匈人已經開始攻城,拖延時間的策略已經進行不下去了,遂上城回話,嚴辭拒絕了匈人的要求。俄提洛見城上出面的不是教廷的人,已知城中必然出了變故,教廷只怕是丟掉了權o}}。*柄。

    經過了第一天的守城戰,傑德心中惴惴。匈人的攻勢太猛烈,憑著城中這點人馬實在難以完成霍青交給的任務。海軍戰士雖然作戰勇敢,但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少了。二十哩長的外城城牆,一萬多人上城,一步距離還分不到一個人。而禁衛軍和行省守備軍團的人,只能給海軍打打下手,上陣拚殺實在指望不上,還不如傭兵們有用。

    在海峽西岸,霍青心中亦是極為焦急。俄提洛決定攻城,這在他的意料之中,與其長途奔回北方,以疲兵之勢應付隨時可能渡海東進的克林斯堡大軍,不如攻克大君堡這座堅城,以逸待勞,畢竟克林斯堡方面不能輕易丟棄帝國首都這個戰略要點。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俄提洛深通兵法,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按霍青、密茨、瓊馬克與西中央特別區和希略行省的地方官員會商的結果,要籌集起能夠一次性渡過十幾萬大軍的船隻,沒有半個月是不行的。現在,戰局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大君堡堅持半個月的時間。

    僅憑城中帝國海軍、行省守備軍團、禁衛軍和傭兵們,要守住半個月不太現實。而在匈人開始攻城之後,大君堡西門也被匈人封鎖,匈人大軍西進佔領了渡口,阻止克林斯堡軍隊繼續向城中增援。如何策應傑德守城,便成了霍青現在要解決的問題。

    密茨進了大君堡,但海軍艦船留在了海上,操船的水手也沒有跟隨進城,這便給霍青留下了操作的空間。霍青的第一個策略,便是充分利用海上優勢,尋找支持大君堡的機會。

    第二個策略,便是在北方。霍青派人乘快船,從海路急速北上,命令格雷芬斯盡快奪取涅伯河一線,向南突入葉爾尼山區,從北方給予匈人巨大壓力,干擾俄提洛攻城的決心

    格雷芬斯自從率軍進入帝國西北,戰事進展極為順利。霍青派出的這支奇兵,收效巨大。與東哥昂人配合,大破鎮守在南鄂草原上的圖格日勒部屬,一個月內橫掃南鄂草原南部,恢復了貝格萊、沃特佳和米諾爾三個行省。圖格日勒連戰連敗,手下僅剩兩千人馬,退守涅伯河東岸的布瑞克因。但到了涅伯河一線,匈人的退勢止住了。俄提洛南下大君堡時,留守於葉爾尼和科科勒各地的三萬人馬,現在已經全部向北集中,在涅伯河與哈洛爾河之間布下了重重防線,全力阻擊格雷芬斯繼續南下。

    格雷芬斯的部下,有奧哈德的輕步兵營和尼蘭達的磐石重步兵營,另有德羅維奇的鄂斯人兩個營作為配合。總兵力兩萬多人。人數比匈人略少,但這一點並不太吃虧,隨著鄂斯人復國的希望來臨,各處起義的鄂斯奴隸兵大批前來投奔,僅在羅特堡、戴克羅克兩處,便有六七千鄂斯奴隸兵投入依麗婭的巨熊旗下。按霍青事前的安排,這些人馬全歸自己指揮。只是這些鄂斯奴隸兵缺乏組織,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編,才好投入戰場。只需半個月時間,自己的兵力將超出匈人。

    但時間不等人。霍青派出的信使來到軍中,傳達了他的命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