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一百九十七章 煙霧中的戰鬥 文 / 橫耳

    下。烏威正在準備再次攻城的時候。城頭卜卻,酬煙。原來,守城的哥昂人在城上用濕柴草打起了火堆。柴草燃起不見火苗,只冒起濃濃的白煙。此時,山間霎氣濃重,風徐徐向匈人陣營方向吹去。很快,煙霧籠罩了城堡前數哩方圓的範圍,匈人在幾步之外便不清同伴。

    烏威一時愕然。

    如此局面,該怎麼攻城?

    還沒等到他想出個所以然來,斯羅恩堡方向響起一片殺聲。前方來報:城上繾下無數士兵,似乎正在列陣。烏威大驚,哥昂人故意放出濃煙。難道就是為了反擊?他急忙傳令,命各部收攏集結,固守陣營,小心防範敵襲。又命一支小部隊上前探查,摸清敵人動向。

    烏威只聽得前方殺聲忽起忽滅,疑神疑鬼了好半天,才有上前探查的人馬回報。他們在濃重的煙霧中摸到城下,見城下繾下的人聚集在幾處,一動也不動,也沒有聲響出,實在猜不透這些人在那兒幹什麼。有人大著膽子向人群中射了一箭,奇怪的是,既聽不見有人慘叫呼疼,也不見有人閃避。這人一直摸到城牆下,走得近了,再看時,才覺城上褪下的竟是一些草人。

    烏威聽得又氣又怒。哥昂人竟然玩這個小花招,讓自己白白浪費了一個多小時。如果俄提洛大單于由於時間已晚,來追究還沒有攻破斯羅恩堡的責任的話,那自己豈不是白白賠上一條性命?天愈來愈黑,烏威的心中焦躁。哥昂人放出的煙霧固然讓已方看不清城上的佈置,但乙方攻城部隊哥昂人也看不清。說不定這是個機會,自己用個聲東擊西之計就能破城。他派出了兩路人馬。一路在左虛張聲勢,高聲吶喊,另一路是休息了大半天的銳兵勁卒,悄無聲息地向右邊城下摸去。

    這一路精兵,悄然來到城下不遠處。只聽得城上有軍官在高呼「快到那邊去,匈人要主攻那邊的城牆了上面人影憧憧,似乎都在向城左跑去。不過一會兒,右邊的城上已經沒有了人聲。

    匈人一直摸到城下,城上似乎沒有人現他們,還是一片沉寂。匈人心中暗呼得計,由於是偷襲,也沒帶雲梯,於是就地扛起原先攻城時折斷的梯子,搭在城牆上便向上爬。沒有梯子的,便搭起人梯上城

    上了梯子的還剛剛走到一半,猛聽得頭上一片鑼響,上面成排的士兵現身,利箭如注,朝雲梯和人梯上射去。領頭的匈人千夫長見偷襲被人看破,咬牙大吼道:「繼續上!我們已經在城下了,再衝一步他的叫聲嘎然而止。地上,草人堆中突地跳起一個人,一刀砍在他的喉嚨上,將他後面的話塞回了氣管裡。

    這時,那些「草人」們竟一個個活了。他們騰躍而起,將毫無防備的匈人一個個砍倒在地。正在登城的匈人見頭頂上箭矢長矛叉桿飛鉤狼牙拍一起招呼著,腳底下活過來的「草人」左衝右突,砍殺著後援的同伴。他們哪還敢再打下去,只得跳下雲梯,狼狽逃走。那些搭人梯的,更是從同伴身上滾下,急忙忙向後跑去。「草人。們直追出百步開外,砍殺了近兩百名匈人,聽到城上鑼響,才回到城下。城上又繾下繩索,將他們拉上城。

    帶領「草人。的,就是特雷伯王子。他哈哈笑著對前來迎接的霍青道:「霍克先生果然妙計,來個先假後真,烏威這下損失不回去該挨罵了

    霍青亦笑道:「消滅一點人是小事,關鍵是匈人這下不好好準備,是不敢再強行攻打了,我們就有了後撤的時間。現在,除了城上的一千多人,其他部隊都已經在十哩外了。你先帶著城上的人撤退,我和尼蘭達在後警戒。事不宜遲,立即行動。」

    城上正在緊張撤退時,烏威正跪在俄提洛面前,再次被罵得狗血淋頭。偷襲的一千人,是匈人本部最精銳的一支,被砍斷了喉嚨的千夫長,是俄提洛的愛將。這讓俄提洛如何不感到憤怒。幸有俄提洛身邊諸將說情,才讓烏威逃過當場掉腦袋的命運,饒是如此,烏威的背上還是多了幾條深深血痕。最後,俄提洛拋下一句話「如果明天清晨我還不能站在斯羅恩堡上的話,我必在此看見你的人頭!」

    到了生死關頭,烏威再也不敢大意了。此時,烏雲稍散,露出半個月亮。山風漸勁,瀰漫在山間的煙霧漸漸散去,只有斯羅恩城上還是一片白茫茫,什麼也看不清楚。

    烏威這一次調集了整整五千人。他沒有急於攻城,先命拋石機和重弩射,石塊、弩箭如雨一般飛向城頭,中間還夾雜著火箭。一連狂轟了半個小時,城上沒有一點動靜。烏威心中雖然狐疑,但剛剛上過一次大當。他再也不敢冒險。又轟了一個小時之後,五千匈人如漫過大地的潮水一般,湧向城下。數十架雲梯搭在城牆上,匈人舉刀攀越而上。烏威看著無人阻擋的匈人前鋒,心中哀歎:又上當了,城上顯然已經沒有人了。不過,他還是暗中在感謝長生天保估,自己這條命保住了。

    七月底,匈人大軍終於越過了斯羅恩堡。前方四五十哩地,再也沒有堅固的城堡群攔路,他們一直進軍到蘇伊耳盆地才停下了腳步。

    蘇伊耳盆地是舒太德山區最大一塊盆地,方圓三十多哩沒有高山,全是低矮丘陵。依卑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一穆薩河從盆地間穿過。這裡是阿拉裡克王的王庭所在,現在,盆地正中央的一個小山丘上,建起了一座城堡,阿拉裡克王將之命名為王庭堡。這座城堡完全仿照帝國城堡類型,高聳的城牆和石塔,滿牆密佈的箭孔,預示著這又是一座難以攻克的堅固堡壘。匈人聯軍見了。個個心下黯然,又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拔城。這座城堡的西方十餘哩外,穆薩河流出的山谷前,哥昂人又建了一座小堡壘。這座小堡壘橫跨穆薩河,※木橋連威丑了,心中暗笑六泣座堡壘雖弛」訃酬固,但與王庭堡相距甚遠,中間還有幾座高坡,匈人只需在高坡上駐紮一支軍隊,便足以阻隔兩個城堡之間的援助。

    俄提洛將大軍分作再處,自己帶少部份兵馬駐於山口,保護後路。主力大軍前出,越過穆薩河,包圍了王庭堡。穆薩河的水很淺,對大軍的運動絲毫沒有阻礙。

    兵力部署已畢,俄提洛沒有下令立即攻城,傳令大軍暫且休整。連續打了一個多月,士兵已經有些疲憊,況且在攻打斯羅恩堡時,鄂斯人和匈人本部人馬的損失不士氣不高,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自從越過斯羅恩堡之後,舒太德山中的天氣漸漸好轉,趁著天氣猜朗,讓士兵們曬曬身上的霉味也是好的。

    戰事稍稍沉寂,匈人一面休整,一面加緊從山外運送物資,準備下一階段的艱苦作戰。在東方,小約夫洛進行了一場順利的伏擊戰。杜羅根守備軍團五千人,在靠近沃克索山脈的丘陵地中毫無察覺地墮入陷阱。火焰天使騎士團藉著人多的優勢,在小河兩旁布下處處伏兵、疑兵,再加上列那在軍中傳授的陷坑、伏弩等諸般埋伏,讓赫伯內斯四處碰壁。沒打過什麼仗的杜羅根守備軍團,風聲鶴唳,混亂不堪。而火焰天使騎士團的戰士們經過了耐特城一場苦戰的考驗,學會了如何戰鬥。雖然裝備不如軍國正規軍,但勇猛頑強彌補了裝備上的不足,讓杜羅根軍團吃足了苦頭。最終,杜羅根軍團的五千人馬潰散,能逃走的不足千人,赫伯內斯落入陷坑,被起義軍活捉,然後吊死在一棵歪脖樹上,為戰死的起義民眾復仇。

    趁著這場大勝小約夫洛率騎士團一路向西北橫掃過去。杜羅根守備軍團正在分兵追剿拜克城下潰散的起義軍,哪知從背後又殺來另一支起義軍,加上赫伯內斯軍團長已死,無人統一指揮,各路追擊部隊被小約夫洛一一擊破。十天之內,火焰天使騎士團連勝數場戰役,葉爾尼東北部全部重新落入起義軍的手中。

    在沃克索山中,傷病已重的蘇福爾聽說火焰天使騎士團的勝利。隨即任命小約夫洛為各天使騎士團的大天使長,負責統率各騎士團與魔鬼作戰。在出山的途中,蘇福爾蒙神寵召,結束了他短暫的輝煌歲月。散落在各地的起義軍和逃難的民眾們,聽說了火焰天使騎士團一連串的勝利,感到拯救者終於出現了,他們絡繹不絕地從藏身地點向沃克索讓。腳下匯聚。短短半個月內,小約夫洛的手下已有二三十萬人,起義軍的勢力重振。

    這個消息讓歐蘭憤怒異常。在攻下耐特城以後,斯拉沃軍團尾隨著起義軍進入葉雷溫山,前方敵人時隱時現,軍團一路向南追擊,但一直沒有抓住前方的敵人。過了一個星期,歐蘭才覺自己尾隨的並不是耐特城的那支暴民部隊,而是葉雷溫山的逃奴軍,那支暴民部隊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了。沒等歐蘭猜測出他們上哪了,便已經聽到了杜羅根軍團潰敗,赫伯內斯軍團長身亡的消息。

    葉爾尼的局勢又反覆了,歐蘭將軍只得下令撤出葉雷溫山。而一直在前面出沒的逃奴軍,此時竟回過來不斷騷擾退卻的斯拉沃軍團,更讓歐蘭暴跳如雷。可惜葉雷溫山是逃奴軍的天堂,他們的行蹤變幻莫測,斯拉沃軍團既抓不住,又擺脫不了,撤軍的度有如烏龜爬。儘管帝國朝廷連連派人催促,歐蘭將軍撤出葉雷溫山時,也在半個月之後了。

    出了山,斯拉沃軍團再向北進。只可惜來時很快,再回去時就慢得多了。自從調到帝國東部鎮壓起義軍來,斯拉沃軍團就幾無休息之日。克魯伯防守戰過後,與起義軍展開決戰,又北進包圍拜克城,然後解圍南下攻打耐特城,再進山追擊,就算是帝國最精銳的邊防軍團之一,斯拉沃軍團的戰士們也吃不消了。雖然沒有強有力的對手,但不停歇的作戰行軍讓他們疲憊已極。再加上朝廷的軍糧供應又有些接濟不上了,歐蘭已經是有心無力,惡劣的局勢拖垮了軍隊。

    在這一個月裡,小約夫洛重新奪回了拜克城,並向南推進到科科勒行備邊界處。在科科勒被打散後潛藏的起義軍餘部,趁斯拉汰軍團還未直到之前,紛紛再舉義旗,靠山的占山,靠城的據城,科科勒的形勢又成了一片混亂。斯拉沃軍團將近一年的戰果,又化為烏有。

    沃克索山腳下的一戰,給了帝國寵臣們當頭一棒。想迅解決東部的事情,反而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阿列士四世已經放出風來,教庭要審查一下軍隊中的信仰是否堅定。對此,阿列士四世專門晉見了皇帝,提出要在軍中安排教庭派出的教士,專門為士兵祈禱勝利和平安。皇帝的臉色很難看,把幾個寵臣叫來記斥了一通,要求他們必須在今年內解決掉葉爾尼的起義軍。

    幾個寵臣頭疼欲裂。現在,斯拉沃軍團已經是無能為力,而杜羅根守備軍團已經喪失了戰鬥力,調南下的西中央特別區守備軍只怕也不夠用,幾位寵臣想來想去,只能是厚著臉皮去求北方邊境上的另一支精銳部隊。

    恩帕羅老著臉皮來到聖蘇菲大教堂,與阿列士四世密議一番。終於得到了他的肯。不過,寵臣們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雖然阿列士四世沒有再堅持在所有的軍隊中安插教廷人員,但在禁衛軍中,他堅持的事情得到了落實,一批教廷派出的教士進入軍中當上了隨軍神父。

    同時,帝國派出的使者來到南鄂草原,與留守的匈人右賢王莫吞談判。莫吞指著地圖上幾個軍事要點,要求帝國出讓。寵臣們也不得不答應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