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七十九章 天朝存在的證明 文 / 橫耳

    博龍泰藉口住不慣高樓大廈,在城北郊外搭起一片帳蓬營地居住,燒烤野餐會就在營地中舉行。他邀請的人不多,北方大部族哥昂人、東南波羅芒王國、南方沙漠中的尤法拉王國、因俄斯海上小國沙普路斯、遠東英甸王國的使者寥寥數人而已。

    博龍泰見霍青到了,恭謹地上前拜見,為他牽馬引路,給足了面子,與以往霍青身為天朝大將巡視胡人各部時的待遇倒也差不了多少。

    一進營地,便聞見肉香四溢,幾隻肥羊乳牛被洗剝得乾乾淨淨,刷上調料,正在鐵架子上烤得滋滋冒油。各位使者在樹陰下席地而坐,身前的案子上擺滿了美酒果品,上首的座位空著。博龍泰引著霍青請他坐了首席,自己在旁邊相陪。諸人坐定,博龍泰雙手一拍,匈人僕役分割肉食,流水般送上來。琴笛聲響起,一群**的舞女踏著舞步,翩然起舞。

    博龍泰抄起酒碗,高高舉起,道:「各位使者,我匈族人雖然到了西方已有數年,但一直僻處東北,沒有機會與大陸各國各族交流。今天,藉著我族與帝國和談之機,我請各位到來,其一是我族與各國各族今後都是鄰居,大家理當相與為善,和平共處。今日把酒言歡,共敘友情;往後相互照應,相互扶持。」

    匈人大軍殺入帝國,直逼京城,豈止帝國上下震驚,各國各族人們更是如聞晴天霹靂。幾百年來,帝國一直是大陸海洋上的霸主,滅國無數,誰敢輕捋虎鬚?如今匈人凌厲一擊,帝國喪師百萬,失地千里,讓各國既喜且憂。喜的是帝國實力大減,自己或許就有翻身的機會;憂的是匈人如此強悍,怕是舊敵未去,新霸又生。博龍泰說得好聽,「相與為善,和平共處」,誰又知道是不是真的。

    波羅芒王國使者錢德萊卡接口道:「博龍泰先生既然說要與各國各族和平相處,卻不知為什麼要吞併鄂斯人的土地,又與帝國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戰爭?這與您所說的和平相去甚遠。」

    博龍泰哈哈一笑,道:「鄂斯人一向欺壓北方各族,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我匈人聯合北方各族,反抗鄂斯人的統治,這難道有錯嗎?如今匈人與北方各族人民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一片欣欣向榮,與鄂斯人統治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諸位如果不信,大可問問與我同來的北方各族的勇士。」

    錢德萊卡見了博龍泰身後那些北方蠻族人對他唯唯諾諾的樣子,又何必去問。

    博龍泰接著道:「與帝國的衝突,原因現在已經明朗。純粹是因為帝國北方軍團中的少數不良份子蓄意挑動戰爭,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已經將證據提交給帝國朝廷,帝國對此表示認可。目前,我們與帝國的和談正在進行,如果沒有什麼意外變化,和談過後,我們的軍隊將很快撤出帝國境內,和平的日子即將到來。」

    博龍泰將頭轉向霍青,「說起來和談的事與我身邊的天朝使者有關。霍大人曾經規勸我族大單于以和為貴,大單于從諫如流,於是主動休兵罷戰,提出和談。我奉大單于旨意,向帝國提議由霍大人作為此次和談的中證人,帝國皇帝表示將認真考慮。」

    各國使者議論紛紛。他們當中消息靈通的,知道有一個東方天朝來的使者,但東方天朝在何方,使者又是什麼樣的人,一概不知。消息不靈的,看博龍泰把一個陌生人尊為首席,心中奇怪,也有三分不服氣。

    哥昂人的使者列維斯此前就沒有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人,手中酒碗輕輕一頓,傲然道:「東方天朝?請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國家的名字。他在哪裡?地方多大?他的使者有什麼資格做帝國的中證人?」

    博龍泰心中不快,道:「東方天朝自然在東方,天朝的君主統治著大地東方直到大海,我們匈人原本也是天朝君主的子民。天朝地域廣大,人民眾多,光軍隊就有上千萬,霍大人怎麼沒有資格做和談中證人?」

    列維斯輕輕搖頭,道:「我們都沒有到過東方,東方的事只能由著您說。上千萬軍隊?說實在的,連是不是有這麼一個國家您都沒有辦法證明。」

    博龍泰怒氣漸生,道:「難道您在懷疑我和霍大人的話?」

    沙普路斯使者哈里出來打圓場:「您的話我們當然相信,但列維斯先生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只是從您的口中聽說過這個國家,卻沒有任何實物來證明。」

    博龍泰還想再辯,霍青擺手止住了他。「天朝的東西在席上就有,我不知這些東西從哪裡流傳過來,但無疑是天朝的出產。」說罷將案上的粗瓷大碗抄起,一口喝乾了碗中的酒,將碗底翻過來,道:「這底下有款識,標明了出產的時間--龍興三年--是天朝的文字,十三年前製作的。在哪個場裡出產的我就不知道了,這種粗瓷,隨便哪個場裡都能製作。」

    各使者個個一臉驚愕。哈里大叫:「這不可能!我們都知道瓷器是從南方大海上運來,而你是從北方來的。你這是在胡謅,吹牛!」

    霍青將碗一丟,撿了根樹枝,在地上行雲流水般寫了個篆體龍字,道:「這種文字你們有誰能認得寫得嗎?」

    哈里翻過碗底,仔細對照,碗底的文字筆畫十分繁複,但霍青寫的與之絲毫不差。雖是如此,他兀自不信,道:「這或許是你剛才憑著記憶畫下來的。」

    「你可以再換一個,我認識天朝文字,瞟上一眼就能照樣寫出來。」

    英甸王國使者潑克將自己手中的碗遞上。「您看這個如何?」哈里搶先接過,將碗底朝霍青飛快一亮,馬上合掌蓋上,道:「您要是寫出這上面的文字來,我就信了你的話。」

    哈里不過稍稍一亮,霍青已經看見碗底是隸書的「文德元年」四字,當下亦用隸書寫在地上。「這個碗的時間就更早了,五十三年前的東西,還保存得這麼完好。」

    諸位使者一齊上前,埋頭對了半天,竟是分毫不差。

    博龍泰哈哈大笑:「我族中記載,天朝盛產瓷器、絲綢、茶葉,士民殷富,何以說天朝的存在無物可以證明?族中長老手上還存著從天朝帶來的瓷器,據說是大漢天子所賜,那可真正是上等貨,豈是我從大君堡市上買來的粗笨瓷碗所能比的?」

    「瓷器、絲綢、茶葉,這都是價比黃金的貴重東西,這都是東方天朝出產的?」哈里瞪著牛眼,驚愕不已。

    「可是,我聽說這些東西的出產地叫作昌南。我國雖在遠東,但更東方有個叫昌南的地方,我國的商人都是從那裡買來瓷器、絲綢、茶葉,銷到西方。天朝和昌南,是同一個地方嗎?」潑克驚疑地問道。

    「是啊,潑克先生的問題我也很想知道答案。」這一次,連一直沒有說話的沙漠王國尤法拉的使者穆哈特也問了起來。

    幾位使者表示出極大的興趣,這是因為其中牽涉到巨大的利益。瓷器、絲綢、茶葉,這三樁貨物,是西方世界奢侈品貿易的大頭,每年各國貴族們在這三樣東西上的花費不可勝數。處於東方的英甸王國和南方的尤法拉王國,從東方販來賣到西方,賺得滿盆滿缽,連海上小國沙普路斯也在這種貿易中獲取極大利益。今天聽說了這三樣東西的真正出產地,哪有不感興趣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