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四十九章 又入險境 文 / 橫耳

    流民潮的產生完全打亂了帝國的統治結構。民眾的逃離,使地方官員治下成了一座座空城死村,而最終官員們也只能參加到逃亡的隊伍中;而流民中也不再有統治者,成了一盤散沙,終日在流言的恐懼中跋涉。在這種情況下,霍青的隊伍獨樹一幟,艾克德、奧伯溫、老約夫洛等人在他的帶領下,安排好難民們的食宿。難民隊伍相互照應,井然有序,加上有山寨軍的保護,亂兵流匪不敢打他們的主意,讓他們成了最為安全的一支難民。急於尋找庇護者的流民們,紛紛加入霍青的隊伍,讓這支隊伍如滾雪球一般壯大,在短短的十幾天裡,難民隊伍從不足兩萬人急劇膨脹到接近五萬。

    急劇增長的隊伍,讓霍青等人成天忙得不可開交,艾克德和奧伯溫,一個主管難民物資,一個主管民政雜事,天天腳不沾地,前後奔忙。奧伯溫雖說一身肉掉得剩不下幾斤,倒是毫無怨言。但艾克德平日養尊處優,哪吃得起如此辛苦,竟日哀聲不斷。但有一點,他對霍青一直尊敬有加,但凡霍青一吩咐,再苦再累也不敢不聽。旁人問他為何如此,艾克德由衷地道:「我雖然是帝國數得上名的大富商,但終究是個平民,不能不聽從騎士的命令。況且霍克大人是最能配得上騎士稱呼的人。在他面前,我感到冥冥之中有神意,讓我服從他的命令,我不能不遵從神的旨意。」奧伯溫等人雖然鄙視艾克德的怕苦怕累,但對這話倒是衷心贊同。

    整天的勞累憂慮,讓霍青疲憊不堪。唯一讓他心情好些的是,依麗婭在漸漸地好起來。自從老鄂德逝去後,依麗婭彷彿整個人失去了靈魂,神情恍惚,吃飯走路時也魂不守舍。霍青很是擔心,卻又不能時時守著她,只好讓她坐在青騅背上,請人照看。在晚上休息時,霍青得了空閒,讓她躺在自己的對面,有一句沒一句地同她說話。這時,依麗婭總是不說話,濃郁的悲傷讓她的眼神迷離,霍青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聽自己說話,但怕她就此在傷痛中不能自拔,永遠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只得不停地同她說話。從天朝的人物風情,談到大漠雪山的艱險;從軍中征戰的冒險故事,扯到民間流傳的美麗傳說。直說到兩人都沉沉睡去方止。

    皇天不負苦心人。依麗婭在他的耐心照料下,漸漸恢復了生氣,雖然仍不說話,但吃飯走路再不需要人照料。唯一的變化是,這麼多天來她總是坐在青騅背上,彷彿與青騅成了好朋友。難民隊伍行進間休息時,她總牽著青騅四下尋找鮮美的青草和乾淨的水源,在青騅吃草時,她便輕輕替它洗刷。青騅也十分樂意她的照料,伸頭在她身上挨挨擦擦,沾足了便宜,倒把霍青這個主人晾在一邊。霍青見她如此,放了大半的心。

    越過安托奧行省,難民隊伍進入了東中央特別區。這裡是帝國統治中心,地勢平緩,宜於耕作,經濟發達,人煙稠密,城鎮、村落處處可見。海風從西南吹來,帶來了因俄斯海的溫暖和濕氣,形成了豐沛的降水。雨水彙集成河流,灌溉成千上萬頃農田,為民眾提供了豐收。特別區西部是美地特拉大海灣,是帝國西部、東部和南方艾根因波特大陸的海上交通要道,從大海灣北上,沿著布萊克海、阿索海,又可以進入帝國北部邊疆區,海運發達。這又讓東中央特別區成為商業集中地帶。帝國的稅收,將近三分之一取自於此,其繁華自然為帝國之冠。但是在神歷493年的九月間,帝國人民的悠遊歲月被戰爭無情地打破,帝國最繁華的地帶也與東部其他地方一樣,陷入了巨大的混亂。經歷了太長時間的和平年月,從貴族、官吏到普通百姓,都被突如其來的蠻族入侵嚇懵了。他們採取了本能的反應,就是一窩蜂朝帝國的首都湧去,希冀能在帝國最高大堅固的城牆後找到庇護。

    霍青的難民隊伍也不例外。雜亂的謠傳讓他無法判斷帝國的局勢,只能隨大流,跟隨更多的難民向大君堡方向行進。直到九月底,一條消息的傳來,更讓霍青堅定了走向大君堡的決心--帝國要反擊了。

    九月底,帝國朝廷向四面八方派出了信使,向各地民眾傳達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君坦諾斯五世皇帝陛下,即將帶領復位的帝國大元帥奧斯汀公爵、大君堡市長提奧拉及眾多將領,率三萬禁衛軍出兵迎戰可惡的入侵蠻族。信使們曉諭各地民眾,帝國全力反擊在即,勝利的日子馬上就會到來,不必驚惶失措逃離家園,應當安居家中靜候大軍得勝的消息。

    得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霍青心中自然很是高興,但他對信使們要求民眾安居家中則不以為然。匈人擊潰了無數帝國軍隊,三萬禁衛軍只怕遠遠不能讓民眾放心,要他們就此安居家中無異於天方夜譚。當然,對匈人戰鬥力極為瞭解的霍青就更加不放心了。他發出了唯一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君堡進發。

    安托奧通往大君堡的道路雖然平坦,但五萬難民的行動還是很緩慢。十月的頭一天到了,難民們離目的地還有近百哩,霍青的心中極為焦急。傳說中的帝國禁衛軍毫無蹤影,信使們傳達了朝廷出兵的消息後,已經上十天了,大君堡方向沒有任何動靜。由於難民們一路向西,倒是離匈人抵達的東中央特別區北部更近了,瑞林根城離這兒只有四百哩多一點兒的路程。

    霍青暗呼上當,大君堡上十天也沒有出兵,早先信使們傳達的消息顯然只是為了安定人心,而非真的馬上就出兵。但大家已經走到這裡,算算路程,還有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能到達大君堡了,再改變路線往它處去勢不可能。霍青一面催促隊伍加快前進,一面加派斥侯,向北方更遠處偵察。霍青的擔憂並非多餘,時近中午,斯伯特帶來了令他震驚的消息:北方二十哩外,發現了匈人的大隊人馬,直朝這裡逼近!

    霍青暗自驚心。已經有近十天沒有匈人的消息了,傳說他們正在攻打帝國重要的港口瑞林根,不料竟出現在離瑞森根城兩百多哩外的此處。是瑞林根城陷落了,還是匈人想偷襲大君堡?霍青現在沒空去考慮這個問題,他明白,現在難民大隊已經陷入險境。他看著奧伯溫畫在地上的地圖,額上泌出一層冷汗,自己所在正是匈人向大君堡方向前進的必經之處。二十哩地,對匈人輕騎來說不過是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而一個多小時,難民們能走多少路?

    霍青一躍上馬,登高眺望四周。此處地處平疇,道路兩旁儘是收穫完畢的農田,無遮無掩。只是西面數哩處,有一座稍稍隆起的山崗,約莫十哩寬,崗後翠綠一片,是山毛櫸林。霍青心中估算一下,藏上幾萬人勉強夠用。於是他急下令道:「奧伯溫、艾克德,你們帶領難民進入樹林,讓他們藏身其中,不要出來。另外,現在不要告訴他們匈人逼近的消息,以防難民恐慌。斯伯特,你繼續帶人上前偵察,隨時報告匈人的方位。其他戰士,隨我到山崗上去,我要做一番佈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