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五十章 一騎當千 文 / 橫耳

    相對於八月份,我們對神歷493年九月匈人的入侵史瞭解得清楚多了,這固然要歸功於當時學者們辛勤的勞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政者在一片混亂中逐漸清醒起來。他們採取了一些措施,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使得局勢不至於更亂下去。如果九月份的局勢一如八月之亂像或更甚之,那麼現在誰也弄不清那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記載,簡要地描述出九月份帝國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首先,帝國重新起用了深孚眾望的老元帥奧斯汀公爵,由他來指揮帝國的反擊戰。其次,帝國作出了堅決反擊侵略的姿態,君坦諾斯五世親自率領禁衛軍大舉向東北進軍,擺出了與匈人決一死戰的架勢,此舉對安定軍心民心起到了關鍵作用。第三,帝國布萊克海艦隊全力增援瑞林根城,一萬三千海軍土兵登陸進入城中,保住了瑞林根城,使得這座交通重鎮成為插在匈人側背的一顆硬釘子。第四,帝國朝廷向四方派出了數十名信使,傳達帝國反擊的消息,盡力消除民眾間日甚一日的恐慌情緒,也讓一些仍然在堅持守衛城鎮的帝**人堅定了信心。

    我們統觀這些舉措,可以稍作總結:安定軍心民心,確保戰略要點,伺機尋求決戰,這是帝國在此時應對危機的核心思想。儘管時光己越千年,我們仍能看到這一思想的智慧光芒,這些極為得當的舉措,必然出自於一位戰爭藝術大師的精心安排。

    按照九月間帝國戰略制定者的構想,十月上中旬,帝國禁衛軍將在東中央特別區與匈人主力展開決戰。這並非後人的臆測,當時制定帝國戰略的重要參與者格涅斯子爵在回憶錄中清楚地闡述了這種構想。應當說這個構想合乎情理,是當時局勢按常理發展的必然結果。

    讓我們再看帝國對手的行動。顯然,匈人十分瞭解瑞林根城的重要性,到了城下之後,即開始了攻城作戰。但帝國海軍的迅速增援,讓缺乏攻堅技術的匈人無功而返。匈人的指揮者並沒有把賭注全押在攻克瑞林根上面,他們同時另有行動。九月底,他們的後援,以鄂斯人為主力的北方蠻族混和部隊趕到了。這支混和部隊被派去攻打瑞林根城,而匈人真正的主力,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騎兵,在俄提洛大單于的親自帶領下直撲帝國的首都。

    一切跡象表明,十月間,帝國與匈人的大決戰必然打響。但歷史總令人捉摸不透,無論我們對當時的情況瞭解得多麼深入,總無法測度歷史的詭異。匈人突然退兵了,五千精銳騎兵在無人阻擋的情況下不可思議地半道折回,493年的戰爭就此結束。

    在安托奧通往大君堡的道路中,離大君堡153公里處,有一座名叫赫斯崔的小山崗。現在,赫斯崔崗已經讓人很難注意到。它本是一座低崗,23年前,在建設首都高速路時山崗又被削低了五米。如今旅客們坐車在平直的高速路上疾馳,絲毫不會注意到大地上原有的平緩起伏。但在神歷493年的十月初,這座不起眼的小山崗成了歷史的分水嶺,匈人突襲部隊毫無緣由地於此折返,一場浩劫過去了,只留下了又一個後人不可索解的歷史謎團……

    (《帝國湮沒的歷史?493年的戰爭》帝國大學歷史研究所阿薩爾?林德著)

    上了山崗,霍青四下查探了一番。這座崗子,位於安托奧通向大君堡大道上,道路越過低矮的山崗,從山毛櫸樹林中穿過,匈人如要向大君堡去,必然要通過這裡。這可不是躲避匈人的好地點,但霍青沒有辦法,一旦讓匈人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發現數萬毫無抵抗能力的難民,後果不堪設想。為今之計,只能借漢家威風,來震住往日的手下敗將。

    約夫洛父子、威斯瑞德、奧哈德、特梅爾等老戰士們都明白當前局面的危急,他們面色沉重,不由自主地緊握手中武器。

    「這一次要拼了嗎?東方騎士大人,」老約夫洛抱著必死的決心說道,「我早就想開了,沒有您,我們已經死在光輝勝利山道了。您帶領我們走到現在,讓我們多活了這幾十天,就算今天戰死在這裡,比起沒有逃掉的人,比起戰死在德門斯堡的騎士們,我們已經賺到了。大人,只要您一聲令下,我們將毫不畏懼地向匈人發起衝鋒。」

    霍青環顧眾人,看著沉默而堅定的戰士們,心中無比感動。這些異族的人民,與天朝百姓又有何不同!他們同樣純樸、同樣勇敢,又同樣重情重義。為了他們,自己又有什麼不能犧牲?

    「你們不必著急。目前敵我實力懸殊,不是讓你們衝鋒陷陣的時候,我自有另外的辦法。」

    霍青喊來艾克德,對他道:「我急需幾匹綢布,你再找奧伯溫要幾桶顏料,另外再拿把剪刀來,要快!」

    艾克德頭一縮:「尊敬的東方騎士大人,絲綢可是世上最貴重的東西,整個帝國也不多呀。您現在要綢布,我……我沒有……」

    霍青雖說成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對眼皮子底下的事可沒有忽略,艾克德那點小秘密並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說話要憑良心!」霍青的臉板了起來,厲聲說道,「艾克德,現在是什麼情況,還能容得了你私底下的那點盤算?你以為你在耐特城偷偷回到自己的店舖中就沒有人發覺嗎?擋不住匈人,大家都沒命,留著幾匹綢布有什麼用,你以為匈人會拿去為你裹屍嗎?」

    見霍青發怒,艾克德嚇得坐在了地上,哭喪著臉,在自己的隨身包裹裡翻出了霍青所要的東西。

    「絲綢,世上最神奇最美麗的東西,真是神才能創造出的奇跡……離開了你們,我一無所有……」艾克德戀戀不捨,臉埋在綢布間親了又親,嗅了又嗅,才交給霍青。

    霍青可沒把幾匹普通的絲綢當寶貝,他拿起剪刀,飛快地將綢布裁成幾塊一側帶著六七條尾巴的長方形,然後將裁好的綢布平鋪在地上,又將裁下的邊角料團成一團,五指捉住,飽浸上奧伯溫拿來的染料。稍一定神,便在綢布上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個大大的「漢」字。寫完吩咐將此綢布做成旗幟。

    艾克德的綢布並不多,只夠霍青做四面旗。其餘的旗幟,他又寫了一個「霍」字,另外兩面分別畫上了狻猊、貔貅圖案。四面旗幟做好,迎風一展,倒似有三分漢家鐵騎風采。

    「這是什麼旗,它代表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小赫拿疑問道。他說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

    「這是我的家鄉,天朝的軍旗,」霍青道,「但願匈人還記得天朝軍旗的式樣,還記得這種軍旗下那支軍隊的戰績。」

    這時,斯伯特從前方疾馳而至,報道匈人大軍己經在十哩外。他們正馬不停蹄地向此處奔來,目標顯然就是大君堡。

    霍青沉著命令道:「威斯瑞德,你帶領部隊埋伏在崗後,無我命令不得擅動;約夫洛村長,你從難民中選出一萬人,在崗後排成一字長蛇陣,你帶著他們只須做一件事,從地上捧起沙土向天上揚,灰塵越大越好;奧伯溫、艾克德,你二人帶著各支難民隊的隊長,負責管理藏在林子裡的難民,讓他們不要出聲,更不得走出樹林,以免暴露形跡;特梅爾、切肯、赫拿、奧哈德,你四人負責為我掌旗鼓,可伏身崗頂之後,只將旗幟高高豎起即可;斯伯特、黑德斯根,你們二人率領騎兵在附近遊走,如遇匈人向我方靠近偵察,一定要攔住他們,不得讓他們觀察到我們的底細。」

    大敵當前,諸人雖然不解霍青的佈置,但也不敢耽擱,立即領命分頭行事。崗頭只餘霍青孤身一人,橫槍立馬,攔在當道。

    (求票求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