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五卷 革命 264 如夢如幻 文 / 仙人掌

    264如夢如幻

    乾清宮,上書房,這個曾經作為大清帝國的核心之地已經有許多年沒有發揮過作用了。看著以自家兄弟載灃、載濤、載洵為首的一大群臣子趴滿一地,想想午間載濤一腳將阻攔群臣迎接聖駕的小太監踢入南海,想想這幾年在瀛台上過得日子,光緒不勝唏噓,半晌沒有對群臣的叩拜行禮表示出應有的態度。

    「嗯吭!」載灃輕輕地咳嗽了一下。

    光緒驚醒,用充滿感情的語調和顏悅色道:「都起來吧,起來說話,讓朕好好看看你們。」

    一陣謝恩聲中,群臣起身。光緒步入人群,一個個端詳,一個個點頭微笑,讓這班臣子不得不做出感激涕零的模樣,誠惶誠恐地向皇帝做出效死的表示。

    光緒一番作態後,回到久違的寶座上坐定,溫言道:「朕此番親政,李卿家乃是首功,變法圖強,行立憲之政體,也是朕多年夙願。今兒已經給錦州發去電報,李卿家抵京之日,這立憲之局就當大定。諸位愛卿,此事還須盡快拿出個章程來才是。」

    載灃忙向鐵良使了個眼色。

    鐵良躬身作禮道:「奴才以為,皇上應欽定立憲政體。西洋強國之立憲,無外不列顛、德意志二法,我朝欲行變法,振奮百姓萬民,以西法融國朝之法,尚需斟酌才是。」

    「鐵良,朕知你與李卿家相交匪淺,可知錦州之真意?」

    鐵良回道:「萬歲爺,錦州通電並未明言政體如何變更,以皇族內閣暫攝政務,籌組國會,乃是直隸袁督之要求。」

    光緒的臉色在聞聽那個名字後變了變,很快又恢復了溫和恬靜。他輕輕地嗯了一聲,微微向旁邊帶著冷笑的載灃點點頭,又道:「那就請袁督即刻進京面商大計吧!」

    不少王公大臣暗暗心驚,這皇上是要招袁世凱進宮卡嚓了!在宮裡稍有消息的都知道,光緒在變法失敗、困居瀛台的日子裡經常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是書寫袁世凱的名字然後撕個粉碎!

    鐵良如今是唯一掌握了有效武力的滿族大臣,又是二品的頂戴,從廊坊進軍京師促成光緒親政的漢旅也是他的部下,現在政局趨於明朗,漢旅也重歸鐵良節制,從兵諫轉為進京入衛,行禁衛軍之職責。如此一來,這位二品的禁衛軍總統,如今在上書房擁有足夠的言事份量。他見李燾借光緒之手消滅袁世凱勢力的目的已經快要達到了,忙道:「皇上,奴才以為當今首要之事乃是詔令天下,明徹行變法,籌備立憲之宗旨,以安民心,穩定局面。其次,乃是盡早安撫軍心,整頓武備以防不測。」

    「嗯,昆岡。」

    軍機大臣昆岡立即躬身道:「奴才在。」

    光緒略一沉吟後說道:「按照錦州通電的意思起草詔書,安撫萬民吧。鐵良吶,你看這軍心該當如何安撫?」

    「奴才以為,錦州李大帥昔年有一語,正合當今之事。」

    「說。」光緒的臉色相當的平靜,似乎鐵良借李燾之語來回答自己的問題並無不妥。

    「體制,為國家動員全國力量的根本,無集權之中央,就無集中的財力物力人力用於國防。體制,在於軍事機構和軍隊編制能因地制宜、因敵制宜、因國情民情制宜。當今軍人正是秉承一腔愛國之心,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行兵諫之事,所為無非是強國強軍。安撫此等軍人,首要就在於軍事體制的變革。建立有效的、唯一的全國性軍事機關,明確此次兵諫之軍人功績,提出統籌之國防章程,委派忠誠得力、得軍心者主持國防改革。如此一來,軍心自然大定,軍人自然更為皇上效死!」

    鐵良話音剛落,載灃就奏道:「軍制當以德意志為標范。德意志之法為,皇帝乃全**事力量之當然統帥,以參謀總長領總參謀部為輔佐,戰時也以總參謀部為基礎設立統帥部,此為軍事之領率機關。軍事之軍政機關,當建立專門的陸軍部、海軍部,列入內閣,參與機要,以利政府統籌國防建設。」

    光緒的眼光在載灃和鐵良臉上停留了片刻,還是語氣平緩地道:「這,是李卿家的意思?」

    當年那個年少輕狂,銳意變法又在甲午戰爭中受人擺佈,胡亂指揮的光緒不見了,經歷了瀛台之苦,他連說話都開始少了那種鋒銳的味道。這個變化讓其他人有些揣測不定,自然不敢答話。左右看看,還得鐵良和載灃來回答。

    載灃看看鐵良,略略示意。

    鐵良忙道:「李大帥對德**制向來推崇。」

    「那就按照這個意思商量著辦,先把參謀總長和陸海軍部的責任人選議定。朕覺著,當今天下曉暢軍事者,非李燾莫屬,這個參謀總長就不必再議了。」

    「輒。」群臣自然不敢不從,事實上,不從也沒辦法,那個位置就是李燾的,誰也沒法染指。

    載灃見群臣中無人敢就陸海軍部長人選言事,心中頗為得意自己與李燾的聯手之策,臨時的皇族內閣當然不能全部是皇族,漢人、軍人、地方督撫要佔據一定的席位,何況這陸軍部長是李燾要了的!

    「奴才以為,陸軍部長可由軍政兼通之武毅軍老將馮義和出任,海軍部長,貝勒載濤可暫代行事。」

    光緒點頭道:「嗯,陸軍有武毅新軍為標范,朕自不用擔心,海軍嘛,就由載濤暫領,載洵會辦。鐵良,你暫領禁衛大臣兼署九門提督,李卿家未歸之前,京師之地,朕就交給你了。」

    「謝萬歲爺恩典!」鐵良以頭搶地,一副感恩戴德的做派。然後又道:「萬歲爺,還有一事當速速行來。」他見光緒點頭,忙道:「戊戌之六君子,康梁二公及黨人於國有功卻蒙罪受屈……」

    這話,光緒正等著人提出來呢!鐵良還沒說完,他就急忙道:「立即頒詔天下,盡赦戊戌黨人並撥銀撫慰,加恩旌表六君子及各地死難者、撫恤後人,召康梁二公速速還朝主事。」

    上書房裡,不管是守舊的,還是變法的,又或者當今立憲的,群臣都伏地唱道:「萬歲爺英明,大清中興可期!」

    光緒滿意地露出笑容,卻在笑容之後露出疲態來。前些年萬念俱灰下,這身子也萎頓了不少,不料今日喜從天降,久別的權位一下子就回到手中,著實令人驚喜,連番頒布詔令之後,疲態自然就露了出來。

    在新銳的鐵良、載灃等人連番上奏時,慶親王奕劻一直插不上嘴,此時見光緒疲累,忙道:「萬歲爺勞苦了,須早些兒休息才是,奴才臣等告退。」

    光緒身子疲累,可腦子卻興奮得很,見群臣都隨奕劻的話意要告退,忙道:「今兒也著實倦了,不過國事孔急須早早打理才是。這樣吧,慶王、醇王、恭王、裕德、鐵良、昆岡、王文韶、張百熙、伍廷芳留下。其他卿家歸府之後,當好生思想,國朝當如何變法圖強,當如何中央集權,當如何籌備立憲?」

    「輒!奴才(臣)告退。」

    一干沒有多大干係的王公大臣魚貫而出。

    光緒歎息道:「朕猶在夢中耶?!噢,眾卿家坐下說話。」

    「非夢,非夢!皇上,奴才以為,袁世凱殺不得!」

    光緒的臉抖動了幾下,不過在看清楚說話之人時,他按捺下怒火,盡量保持著平靜的語調道:「慶王何出此言?」

    奕劻有奕劻的算盤。和稀泥的慶王府雖然有與李燾拜把子的載振,可是李燾是今非昔比了,皇族內閣中的軍事實權盡在他手,立憲一起,李燾就等於新的太上皇了!這一點,奕劻是清清楚楚的。那麼,他去和啥稀泥呢?未來的內閣還有慶王爺的一席之地嗎?袁世凱的通電很蹊蹺,不過也是值得利用的。

    「皇上此番親政,袁世凱之天津通電,功勞不小,世人皆知。如萬歲爺此時翻戊戌年舊賬殺立憲之功臣,則天下誰人敢信朝廷立憲改革之詔令?再則,錦州以軍事獨大,皇族內閣並無實權,權從何來?制衡掣肘乃是不二法門吶!」

    載灃見光緒神色不善,眼光卻也有了波動,忙道:「皇叔所言極是!」

    光緒不悅道:「新政當以法治國,如此政爭勾斗之語不提也罷!」

    伍廷芳忙躬身應道:「皇上英睿遠見,百姓之福、國家之福!立憲,當秉承以法治國、依法治國之宗旨;立憲,當以制定憲法確立國體、政體為基礎,兼濟民族、民生、民權,不可再存滿漢之別,派系之別。國乃天下人之國,君乃天下人之君,國以能者依法治之,君以誠信待國士,國興自得民心,民心向君,君何須厚此薄彼?又何須提防掣肘?國事,壞就壞在掣肘二字!」

    光緒讚道:「爵士所言正是,當年康梁二公也是如此說法。」

    奕劻心中嘀咕又不敢在此時頂撞光緒,只得向載灃遞去一個苦笑。載灃卻是裝作沒有看到,心裡卻打著另外的算盤。不過兩人之間還是有共識的,久居瀛台的光緒帝恐怕還不瞭解如今的局面呢!還在如戊戌年一般做著明君、聖君的大夢呢!天真!沒兵權就沒政權,他李燾今日可兵諫明日也可兵變,無可用之軍,皇族跟普通人有何兩樣呢?

    一名小太監畏畏縮縮地在門口跪拜道:「啟稟皇上,錦州急電。」

    光緒示意最靠近殿門的裕德道:「呈上來。」

    裕德接了電報,小步卻快速地行到光緒身前,躬身奉上。

    光緒快速瀏覽過後又重頭細看一遍,這才以手擊案道:「好,好個李燾,所言與伍爵士異曲同工吶!」讚過李燾後,光緒見眾人不解,又微笑道:「皇家威嚴不在苛政嚴刑,而在利國利民,得天下人擁戴。國家穩定不在尊滿抑漢,而在天下一家。天子乃國之家長,滿漢皆為己出,滿漢和則家和,家和則萬事興。國興民富,國人自然敬仰皇家天子,天子不存滿漢之別,國人又何來門戶之見?!慶王、醇王、恭王,你等以為如何啊?」

    奕劻、載灃、溥偉三人喏喏無言,如此聖人般的大道理,要引經據典去反駁,豈不是有違聖人教化了?

    「李燾即日起程來京,朕倒要與他抵足而談一番才是。擬旨,加東三省總督李燾太子少保銜,入值軍機參與籌備立憲。東三省總督之職,由其舉薦大才繼任,朕無不照準!」

    加封李燾自是兵諫行到此時應當的表示,可光緒最後一句話則大出眾人意料,包括巴不得李燾能夠主政的伍廷芳等人。

    「皇上,那袁世凱……」奕劻還不死心,趁著加封李燾的機會又把這事兒提了出來。照他看來,袁世凱可是大功臣呢!這番能夠保下袁世凱,以其直隸兩鎮軍力,在今後也能成為和稀泥的一方。

    載灃也道:「萬歲爺,奴才以為袁世凱附議錦州通電,於聖上此番親政有大功,就算不賞,也萬萬不可責之既往吶!」

    光緒的眉頭皺了起來,哼了一鼻子後揮手道:「朕倦了,各位卿家跪安吧。」

    待眾人行出上書房後,光緒召來太監:「傳醇王!」

    載灃去而復返,光緒屏退左右太監後,一把抓住親弟的手,唏噓無言,半晌才道:「朕真如夢中!而你不可在夢中!賞錦州罰天津,乃是不得不為!李燾真的能容忍今後之內閣中有一袁世凱掣肘?!真的能容忍朕厚待袁世凱?!」

    載灃醒悟,頓首道:「奴才真在夢中!」

    「困居瀛台,朕才知聖人的微言大義需實力以支持!此時,李燾以軍威、民心相要挾,朕焉能不從?變革軍制、重用李燾是實,可禁衛軍單列歸禁衛大臣節制,也是需要大力去辦的。此事,你需牢記在心,好生聯絡鐵良。此人,心中還是有皇家的!」

    皇帝哥哥並不太天真,更不糊塗,原來心裡早已經有了計較,而且比自己的想法高明了不少!

    「萬歲爺,海軍方面此次出力甚巨,葉、劉二人俱聽老六調遣,對皇上也是忠心耿耿,今後當大力整頓、擴充,以為依仗!」

    光緒沉吟半晌,默然點頭。他心裡清楚,李燾未至北京之前,很多利益攸關的事兒還無法決策!如今的自己,只能做一些門臉兒上的功夫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