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天龍之大醉俠

龍騰世紀 第116章 小僧虛竹 文 / 傭肖

.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因「居天下之中」,故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先後有夏、商、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朝代建都於此,又有「九朝古都」之稱。此「九」指多之意,實際上不止九之數,有十三個朝代。而此時的洛陽,則為大宋西京。(北宋四京是為東京開封府、西京洛陽府、南京歸德府、北京大名府)乃是除了京都開封之外,規模最大的城市。

    沈醉此刻便正牽馬信步於洛陽城內。他在東京開封獨自遊玩了兩天之後,便動身趕來了這西京洛陽。他來到這世界有近整一年了,河南境內也來過了兩三回,卻是都未有什麼機會到這時期的古都洛陽遊玩一番。前一次上少林,離洛陽甚近,他本是想下了嵩山順便到洛陽遊玩上一回的。但因蕭氏父子急與要到蘇州燕子塢尋慕容氏報仇,他也不好攔著人家父子倆正事不幹陪著自己游洛陽,所以便也沒能去成。此番左右無事,卻正好前來逛一逛。洛陽與開封離的甚近,只有六個驛站近四百里的路程,他以馬代步,只花了一日多的功夫便從開封趕到了洛陽。

    此時不過是巳時剛過一會兒,卻是還早。他找了個路人打聽了下洛陽城內有名的客棧,便先牽了馬去投宿。一切安頓妥當,洗了把臉喝了杯茶後,便出了客棧獨自一人在這洛陽城內逛了起來。他也沒什麼目的地,只是興之所致,隨意亂逛,大街小巷地胡亂穿插。此時的洛陽卻是已從隋唐時期的坊市分離制嬗變成了坊市合一制,坊中居民面街而居,沿街成市,處處都顯得甚是熱鬧。不過也有特別安靜的街巷,到得這些地方時他便不會多逛。或原路退出,或路過到另一邊熱鬧處。逛到了正午時分,感覺到腹中已有些飢餓,他便轉回了主街之上,準備找個大酒樓去飽餐一頓。

    轉到主街上,信步往前而行。抬眼瞧前之時,瞧見前面十幾步遠處有一灰衣僧人,瞧身形體魄與那顆在陽光下有些發亮的光頭來看,應是一年青和尚。此處洛陽離少林甚近,出現在這裡的和尚多半會是少林寺的,因著少林之名他便多注意了兩眼。瞧那和尚腳下行步來看,卻是練過武的,只是以他判斷卻是不高。不過瞧其腳步穩健,應是下盤功夫比較紮實,乃是扎馬步這一基本功練多的故。

    這和尚在前面走路,卻也不時左顧右盼。瞧其眼光所望之處,卻是與他一樣目的,都是在找吃飯的地方。但這和尚轉頭幅度卻是不大,因此沈醉在其身後卻也瞧不見他面貌,只能瞧見其小半邊臉。他心中想要瞧一瞧這和尚面貌,便轉到了街面的另一邊,斜跟著那和尚。這樣和尚再往這邊轉過臉來時,他便可借此斜度瞧一瞧這和尚是何模樣。

    剛轉到這面街邊不久,那和尚的一顆光頭便往這一邊轉來。沈醉定睛瞧去,面貌沒瞧多大清楚,卻是當先一眼便瞧見了這和尚有個鼻孔外翻的朝天鼻。正要在轉開來瞧其面貌時,和尚卻又已轉過了頭去。不過這和尚那鼻孔外翻的朝天鼻卻給了他極深的印象與鮮明的特點,使得他想起原著中的一重要人物來。心中一動,便跟在了這和尚身後。走出了一二百步後,跟著其走進了一家小巷子拐腳處的小飯店。

    他進去的時候,那和尚已端坐在座。他選了一張斜朝著和尚的桌子坐下,斜眼仔細打量這和尚面貌。只見這和尚約摸二十來歲,除了那張鼻子外,其它地方長的卻還算端正。唯一不美處,便是正中間的那張朝天鼻破壞了相貌。他心中微歎之際,小二已過來上茶招呼。

    沈醉瞧這家小飯店的門面估計沒什麼好東西,不等小二報菜名,便直接說揀店中最好的上。最好的通常都是最貴的,小二一聽連忙欣應一聲,高興去了。這時那和尚轉過臉來往這邊瞧了一眼,沈醉看著小二離去後卻也正轉來往他處瞧。兩人互視一眼,和尚微微一笑,點頭示了下好。

    沈醉回笑了下,開口道:「請小師父過來一敘,可否?」

    和尚微怔了下,低道了聲「阿彌陀佛!」起身走了過來,沈醉早已為他拉開了一條凳子。和尚頷首謝過,坐下後問道:「不知施主叫小僧過來,卻是有何吩咐?」

    沈醉給他倒了碗茶,問道:「小師父可是少林寺僧人?」

    和尚憨笑了下,道:「小僧正是在少林寺出家,乃寺中第三代弟子,法號虛竹!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果然是他!」沈醉心道了句笑了下,卻是不答他問題,而是轉了個話題道:「在下聽說少林寺的武僧,下山之時都是需得闖過什麼十八羅漢陣和十八銅人陣的。小師父既能下得山來,想必是武功十分厲害的高手。小師父年紀輕輕便已如此厲害,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在下實是佩服的緊!」他說罷,還拱手向虛竹見了一禮,表示自己極是佩服。他嘴上說佩服,心裡卻是瞧著虛竹被自己誤會面上神情尷尬在兀自偷笑。

    虛竹面色尷尬,沈醉話音一落,便慌忙搖手道:「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此番下山,並不是武功已窺門徑。只因寺中廣遣弟子各處送信,人手不足,才命小僧勉強湊數。小僧身上攜有十數張英雄貼,正是要送往這洛陽一帶的武林人士手中。現下小僧卻是早上剛從少林出來到得這洛陽,身上的貼子一張還未送出。」

    「哦?」沈醉聽得虛竹的話後,不由心道奇怪。原著中少林寺發英雄貼乃是為了江湖上不少人死於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絕技之下,少林寺發英雄貼邀請天下英雄與姑蘇慕容,以期到時讓慕容氏在天下英雄面前給個解釋。但現下因為他的到來,那慕容氏事發,被六扇門與大內高手偵知復國謀逆之事,雖主要人員逃脫,但此時已是全大宋境內都在通緝。可說慕容氏的陰謀與所圖,全天下的江湖人士都以得知了。那些死於「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絕技之下的師門與親朋,因為慕容家所謀之事想當然的便會認定是慕容氏所為。實是已沒解釋的必要了,便是解釋了也沒人會信。就是許多貌似死於慕容氏此絕技之下的,有人把這事載在他們身上,他們也是沒得辯解。是以,他不明白這少林寺如今發英雄貼卻又是為了何事。輕輕哦了一聲,腦中急速的想了一番,他開口向虛竹問道:「不知少林寺這一次發英雄貼,卻是為了何事?」

    虛竹正要說話,卻見得店小二端了他剛點的一大碗素麵走了出來。轉眼一瞧,見及他在沈醉這桌,笑了句「小師父怎麼跑這邊來了!」一邊說一邊轉走了過來,將托盤上的那碗麵放在了虛竹面前。

    虛竹和什道了聲謝,目送小二離去後,這才轉回來向沈醉合什一禮道:「我瞧施主卻也是武林中人,小僧所送的這十數張英雄貼,第一張便送於施主吧。因為何事,施主看過後便知!」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油布包袱,打了開來,拿出一張大紅貼子,恭恭敬敬遞過,說道:「還請施主說出高姓大名,小僧回去後好稟告師父!」

    沈醉卻是並未答話,只接過貼來來打開細看。只見貼子上寫道:「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請天下英雄,於九月初九重陽佳節,駕臨嵩山少林寺隨喜,廣結善緣,並商討大燕國後裔姑蘇慕容氏之事。」看完罷,他點了點頭,心道卻還是為了慕容氏之事。只是已由原先的請去解釋,變成現在的商討了。卻不知這「商討」二字,是「商量與討論」之意,還是「商量討伐」之意。不過他想來多半應是後者,如此一來,那慕容氏從此便成武林公敵了。而且還不需等到那一日,只需這少林寺的貼子遍撒完武林後,那慕容氏就已是逃脫不了,到時說不定人人見了都是得而誅之。或者,有那貪錢的還可能會留其一命,扭送到官府領賞銀去。唉,這慕容家當真是霉運當頭呀!他心中這般想著,卻是全沒想那慕容家這麼倒霉全是因他而起。

    「九月初九,卻是與原書中所定的日期一樣!」他心道了句,搖了搖頭,然後合上貼子抬頭看著虛竹笑了笑,這才回道:「在下沈醉!」

    「原來是沈施主,小僧真是失禮了!」虛竹聽了沈醉名字不由得驚呼一聲,合什重新拜道。沈醉如今在江湖上確是聲名鼎鼎,便是在少林寺中像虛竹這般從沒在江湖上走動過的後輩弟子,不曾聽過沈醉勇闖聚賢莊,義救蕭峰之事。卻也都知道沈醉在少林寺大門前,以飛花絕技接了玄渡大師的拈花指並勝出的事情。

    沈醉含笑應了,指著虛竹面前的那碗麵笑道:「小師父再不吃,這碗麵卻要涼了!」

    虛竹得沈醉提醒,見碗內的熱氣確實是散了不少。他腹中早已飢餓,先前一直跟沈醉說話卻是暫忘了,此時一見,再聞著面香味,不由得口內生津。向沈醉合什抱了聲歉,道了聲「小僧不客氣了!」便從桌上筷筒內抽了雙竹筷在碗內挑了兩挑,唏哩嘩啦地吃了起來。不多時,沈醉要的飯菜也陸續被端了上來。因這店小,沈醉卻是怕這店中的酒也不是什麼好酒,所以便沒有要酒,只要了只酒杯,自己解了腰間酒葫蘆自斟自飲。

    虛竹見及滿桌的不少葷菜,又聞得沈醉拔開酒葫蘆後滿室的酒香氣,不由連叫「阿彌陀佛!」只低著頭吃麵,但他二十幾年來皆在少林寺中吃素,且從未下得少林一步。因此這些葷菜卻是連見也未見過,心中雖告誡著自己不可去看,卻是終忍不住好奇不時偷看上一眼。

    沈醉瞧著他那模樣,卻也不由心道這虛竹真是有些迂腐憨傻的可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