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53


  「怎麼這樣快回來呢?」
  「早回來不好?」
  「不是這個意思,你不是說,要在姐姐家多住幾天嗎?」
  「她那麼忙,我怎麼好多住。」
  湯富海想起湯阿英的變化和發展,心中十分高興,黧黑的面孔頓時顯得神采奕奕。阿貴好奇地等他回答。他坐下來,喘了口氣。慢條斯理地說:
  「看你性急的,我剛跨進家裡門檻,也不曉得倒碗水給我喝,就問長問短。」
  阿貴倒了一飯碗白開水,送到他面前,也坐了下來。看爹喝了半碗水,還沒有說,他忍不住問道:
  「『五反』不是早過去了嗎?她忙啥?」
  「『五反』過去了,民主改革過去了,擴大看錠也過去了,現在正忙著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滬江公私合營啦!」「滬江公私合營,她還不是在車間做生活,有啥好忙的?」
  湯富海把湯阿英當了黨員,選為勞動模範,上了杭州,又選上工會副主席的事告訴阿貴,然後說:
  「她做了這樣,又有那樣,她的手腳從來沒有停過!現在廠裡上上下下的事體,哪件也少不了她。」
  阿貴兩隻眼睛睜得很大,露出驚詫的光芒:
  「當上工會副主席,可不簡單!廠裡幾千工人,大小事都找她,當然忙啦。」阿貴深深感到自己太落後了,抗美援朝那辰光參軍沒有成功,要不,在前線進步一定很大,或許也參加了黨哩。現在在村裡,只是個青年團員,他總覺得差勁。說,「這趟姐姐沒空陪你出去白相了。」
  「她那麼忙,怎麼好意思要她陪我出去白相?」湯富海停了停,說,「可是,國慶節那一天,她一定要陪我去看看,沒辦法,只好和她一道去了。」
  「你看見國慶遊行?」阿貴早就聽說上海五一節和國慶遊行熱鬧極哪,自己總沒有機會看。爹這次到上海碰上了,他非常羨慕。
  「唔,看到了,看的可清楚哩。」湯富海彷彿又回到人民公園旁邊,站在工人文化宮的陽台上,打著彩色旗幟的隊伍像水一樣的在他眼前流過,興奮地說,「這回可開了眼界,啥物事都見到啦。」
  「你看到啥物事?」
  「多著哩,火車,輪船,鋼鐵廠,紡織廠,五金廠……」
  「你在啥地方看到的?」
  「啥地方?就是遊行辰光見到的。」
  「遊行的辰光?」阿貴感到新鮮,奇怪地問,「這些廠都搬到馬路上遊行嗎?」
  「要不是親眼看到,我也不相信哩。」
  「真的?」阿貴越發覺得新奇了。
  「和真的一模一樣。這些都是我們工人老大哥想出來的。那麼大的輪船,船上還站著人,就像是在水裡一樣慢慢開著。
  要不是你姐姐告訴我,我真以為是真的輪船開到馬路上來了。」湯富海伸出兩手顯示輪船的長度,露出自豪的神情,大聲地說,「真沒想到,我們新中國啥物事都能造哩,這隻大輪船就是上海造船廠造的,還有火車頭和工廠裡的機器,都是自己造的。」
  「哦,」阿貴給這些新奇的消息怔住了。
  湯富海在這些新事物面前也驚愕了。他在梅村鎮度著平靜的生活,從來沒有想到新中國一下子忽然變得這樣繁榮富強了。要不是這次到上海,老是蹲在梅村鎮,外邊變了樣,自己還坐在鼓裡啊!他得意地說:
  「好物事多著哩,許許多多綢子花布,織的真漂亮,紅紅綠綠,像天上的彩霞一樣。莊稼也長得好,稻子長得飽滿結實,棉桃結得像個小皮球似的,蘿蔔白菜大得驚人;一個南瓜,兩隻手也抱不攏……」
  「是哪個村的?」
  「你姐姐告訴我,是郊區農業生產合作社的。」
  「農業生產合作社生產的莊稼一定好,沒有閒話講。這回你又親眼看見了樣板。」阿貴想到村裡的事,關心地問,「我們互助組入杜的事,姐姐有啥意見?」
  「你姐姐本事真大!她人在上海,對我們村裡的事,老實講,比我還瞭解的透徹。分析的頭頭是道。道理講的明明白白,說得我口服心服。上海究竟是個大地方,在工廠裡做生活,出人材……」
  湯富海這一番讚揚,吸去了阿貴的全部注意力,他凝神聽下去:
  「我把村裡的事體一擺,她的眼光真準,一下子就看出來了,說我們互助組貧下中農猶猶豫豫的態度,黑根子就在朱筱堂和蘇沛霖這幫壞傢伙的身上,把地主的妖風煞住了,富農就不敢瞎嚷嚷,中農不會動搖,貧下中農的態度也不會猶豫了。她的話打開我的心竅。等一歇我找鎮黨委匯報去,只要組織上對朱筱堂這些壞傢伙加強監督,辦社入社的事就好辦了。」
  「奇怪!」
  湯富海見阿貴沒頭沒腦地叫了一聲「奇怪」,他不知道阿貴指的是啥,不解地問:
  「有啥奇怪?」
  「你去上海第二天,我聽支部書記說,鎮黨委最近討論了村裡合作社運動,認為絕大多數貧下中農要求辦社入社的社會主義的熱情很高,這是主流;也有極少數的貧下中農有顧慮,猶猶豫豫,下不了決心入社。尋根追底,是地主富農在村子裡掀風作浪,破壞合作化運動,挖了這個黑根,依靠貧下中農,爭取中農,合作化就可以順利發展。這意見竟和姐姐說的差不多,你說,奇怪啵?」
  「黨中央領導,一桿子插到底,一個理管著全國。支部書記和阿英,都是能人,分析道理,處理事體,當然離不了譜,道理大體差不多,這有啥奇怪?」
  「那麼算我少見多怪。」
  「見多識廣,就不奇怪了。」
  「早兩天支部書記帶我見了朱筱堂,本來要叫朱筱堂到支部來談,後來想到朱家談,順便看看他家的動靜,我們就去了。」
  「母子倆都在嗎?」
  「都在。支書先向他們宣傳了黨的政策,說明農業合作化的偉大意義,指出他最近散佈攻擊合作化的言論,是反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非法行為。如果再不改造,就要依法處理。他企圖抵賴,不敢承認。我點了蘇沛霖的名,要他交待最近和蘇沛霖往來情況和談話內容。朱筱堂一聽我提蘇沛霖三個字,他的臉唰的一下白了,面孔上像下了一層霜。他沒法抵賴,只好吞吞吐吐承認,一再為自己辯解,說他十分擁護合作化。自己也想入社,就怕領導不批准,沒敢提出來。因為不瞭解黨的政策,可能說錯一句兩句話,請求對他進行教育幫助。支書訓了他一頓,要他老老實實接受監督勞動,來往的人要及時報告監督小組:外出要請假,不准亂說亂動。他一一答應,保證改正錯誤,服從監督,決不亂說亂動。」
  「這幾天村裡的情況怎樣?」
  「支書抓住朱筱堂這個黑根,靈的很,談話第二天,村裡謠言慢慢少了,背後嘀嘀咕咕的人也逐漸少了,有的中農開始向貧下中農和合作社靠攏了,口氣也沒過去那麼堅決了,表示擁護合作化,只是說等一等就入社。今天村裡更加平靜,情況有了進一步的好轉,互助組裡那少數幾個不願入社的,開始有人報名,要求入社了!」
  「想不到我離開村子沒幾天,形勢變化的這麼快!」
  「現在形勢很好,一天一個變化。」
  「我現在就到鎮黨委會去匯報。」
  「把水喝完。」阿貴指著小飯碗裡的小半碗的開水說,「停歇再去。」
  湯富海霍地站了起來,焦急地說:
  「我現在已經落在形勢後頭了,再不去匯報,匯報的那些內容就沒啥意義了。匯報完了,聽聽鎮黨委的指示,得趕快抓互助組聯合入社的事,要趁熱打鐵!」湯富海對阿貴說,「朱筱堂和他娘,人還在,心不死,他們不會那樣老實聽話的。
  你們監督小組要加強監督,提高警惕。」
  「支書抓的比你還緊,和朱筱堂談了話,又要我找蘇沛霖談了談,向他提出警告:叫他認清國內一片大好形勢,別跟在朱筱堂的屁股後頭轉,如果再發現他活動,就要依法處理了。我們監督小組也開了會,分了工,進一步明確了各人的任務。朱筱堂這條毒蛇要是敢再伸出頭來,一扁擔不把他打死才怪哩!」
  「我到鎮黨委去一趟,就回來。」湯富海下了台階,走到天井裡,回過頭來,又對阿貴說:「不能麻痺大意,必須時刻注意朱筱堂的動靜。」
  阿貴站在大廳前面的石台階上,望著湯富海堅強的背影慢慢遠去,他大聲答道:
  「曉得了,保證誤不了事。」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