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35


  余靜聽了楊健那一番話,又是興奮,又是慚愧。興奮的是:楊健從全國國營工業和私營工業的比例,以及私營工業生產總值,談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必須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又談了區裡民族資產階級的動向,不但在理論上進一步武裝了她,而且對區裡民族資產階級也有了深一層的瞭解,對她領導滬江紗廠的工作,大有幫助。慚愧的是:她這個滬江紗廠的黨總支書記,滬江紗廠總經理徐義德的動向,不是她向區委反映,而是區委統戰部部長楊健向她介紹,使她深深感到自己的工作還不夠深入,也不夠具體。瞭解民族資產階級的動向,對於貫徹執行黨的路線和統一戰線的政策,是一件大事體呀,不能不深入瞭解研究。她當天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沒有睡好,在想怎樣加強對徐義德他們的工作。
  余媽媽在床上也沒睡覺,翻來覆去在捉摸楊健的態度;要說他對余靜的婚事沒有興趣吧,他們兩人的關係很好,經常對她政治上和思想上幫助,對她生活上關心;說他對余靜很有意思,為啥談到關鍵的地方,他就藉故岔開,不表示同意,不是暗暗拒絕嗎?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同意的話,也不能斷定他真要拒絕。她在床上想來想去,摸不清楊健的主意。她聽見余靜在床上翻身,也沒睡覺,以為也在想自己的婚事,便低聲對女兒說:
  「今天真不湊巧,秦媽媽剛開始談你們兩人的事,譚招弟來了,把話題岔開,沒談出個眉目來。」
  「哦。」
  「你別焦急,慢慢我再想辦法。」
  「我沒焦急,」余靜說,「怎麼說我焦急?」
  「別不好意思啦,我曉得,你翻來覆去睡不著,還不焦急嗎?」
  「我不是想這樁事體。」
  「想這樁事體也是應該的,在我面前還害臊嗎?」
  「真的沒想。」
  「不管你想不想,過兩天,我再請他到家裡來吃飯。這趟請他吃晚飯,晚上大概不會有人來打攪的。」
  「你再請他吃飯,我可不參加了。」
  「天天見面的熟人,還不好意思嗎?你不參加,我請秦媽媽找他當面談一次。」
  「不,這樁事體,等等再說,我要抓一抓廠裡的工作。」
  「還是早點定了,了卻我一樁心事。這是你的終身大事體啊!」
  「過渡時期總路線,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才是大事體哩!等這些大事體辦了,再考慮個人的事體也不遲。我剛才在床上睡不著,想的就是這樁大事體。」
  「哦。那就聽你的吧。」
  她們母女兩人的聲音低了。半晌,余媽媽發出舒適的鼾聲,余靜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一清早,余靜趕到廠裡,在工會的辦公室裡碰到趙得寶,她把昨天楊健講的情形扼要說了一遍,焦急地徵求他的意見:
  「我們怎麼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呢?」
  「我們過去和他們接觸不夠,只是談生產談工作才和他們見面。他們不找我們,我們一般也不找徐義德,有事總找酸辣湯打交道,這樣就很難瞭解徐義德他們。」
  「你說的對,首先要多接觸,才能瞭解徐義德他們的思想情況,掌握他們動向,進行針對性的工作,我們和梅佐賢打交道多一些,也只是談生產說工作,很少和他交談別的問題。」
  「最近找他們兩人談談,好啵?」
  「我昨天也這麼想。」
  「談啥?」
  「談過渡時期總路線,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是大題目呀!」
  「徐義德參加市裡的總路線傳達學習,市委統戰部直接抓這樁事,陳市長都親自出馬了,我們怎麼談呢?」趙得寶也認為談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個好題目,不過市裡已經談了,在基層裡有啥好談。
  「大的方面市裡談了,小的方面一定還有問題;先一般談談,然後進一步瞭解徐義德他們有啥思想顧慮。」
  「今天我約徐義德談談?」
  「你先找梅佐賢,問他徐義德今天來不來,要是來的話,就今天約個時間談談。如果今天徐義德沒有時間來,改在明天談也可以。」
  「我現在就去。」趙得寶站了起來,匆匆走出去,到了廠長辦公室,屋子裡一個人也沒有,原來梅佐賢還沒有到廠裡來哩。趙得寶失望地又回到工會辦公室。
  梅佐賢到滬江紗廠總管理處去了,坐在徐義德對面,小聲地向徐義德報告最近和陶阿毛見面的情況:
  「……他說,工人當中都傳達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分組學習,大家熱烈擁護,沒有一個不贊成的。」
  「改造私營工商業,改造資本家,他們當然擁護。工人當中有啥不同的意見?」
  「這方面,我正要談到。工人當中意見紛紛,有的贊成國家資本主義,但不贊成低級和中級形式,希望直接公私合營,有的嫌公私合營太麻煩,拖拖拉拉,不如乾脆沒收,簡單明瞭。」
  「大多數人的意見呢?」徐義德聽到「沒收」這個字,根根神經都緊張起來,他猜疑市裡傳達過渡時期總路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表面文章,在基層發動工人討論,要求沒收私營工商業,才是中共方面真正意圖。繼而一想,上海工商界上層代表人物史步雲、馬慕韓他們在北京親自聽到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首長談的,又不完全像表面文章,難道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基層傳達的內容,和市裡不一樣嗎?根據他過去的經驗判斷,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從來也沒發生過這樣的事。那麼,工人提出「沒收」是啥意思呢?他狐疑不決,摸不透中共的底。他要瞭解一下,究竟是多數人主張沒收,還是少數人的意見。
  「多數人讚成黨提出來的公私合營。」
  徐義德鬆了一口氣,但是還不放心:
  「經過小組討論,這些不同的意見,怎麼解決呢?」
  「現在還沒有解決。」
  「這是個大問題,關係我們的利益,關係我們的前途,關係我們的命運,越早解決越好。」
  「他說余靜去向區委請示,要請區委派負責同志來廠裡做解答報告。」
  「澄清思想,解決問題,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是呀!」
  「陶阿毛還談了啥?」
  「他說,看上去,共產黨真的要共產了,不管是公私合營也好,沒收也好,只是時間遲早不同,總之,都要共產的。」「公私合營比沒收好,遲共產比早共產好,這樣有個準備。
  否則,現在沒收,就措手不及了。」
  「他和你的意見不謀而合。他說越遲越好,就算公私合營吧,黨和政府強調自願,資本家不申請合營,政府也不能強迫。能夠爭取企業存在自家手裡多點時間,對自家有好處,可以自由支配。」
  「我也是這個主意。」
  「他還說,總經理抽取墊款完全應該的,就是抽調廠裡的資金也不是不可以,趁現在還是私營的辰光,多保有一些財產,也給自己留條後路,等到公私合營,公方代表一進廠,啥也動不得了。……」
  徐義德聽到這裡,暗自吃了一驚,彷彿隱私突然被人發覺,自己最近考慮的一些措施,竟然陶阿毛也想到了,只是搶購生活資料的事,陶阿毛沒有提起,廠裡也沒人曉得,他認為他和家裡人這回做得秘密,沒有一個人洩漏出去,心裡稍為安定一些。他對梅佐賢不置可否地「哦」了兩聲。梅佐賢見他沒有吭聲,莫測高深,不瞭解他是贊成還是反對陶阿毛這些意見,就沒有往下說。
  徐義德完全懂得陶阿毛的用意,他原來也是這個打算,但他比陶阿毛高明,表面堅決擁護過渡時期總路線,積極創造條件,準備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暗骨子裡把準備時間拉得長長的,不到迫不得已,決不自願申請。另一方面,他想摸黨和政府的底盤,市委統戰部的首長守口如瓶,一點也不洩漏,政府工作人員則避而不談,叫你摸不著,猜不透。他從梅佐賢報告和陶阿毛見面的情況,想到廠裡黨總支部和工會,也許聽到一些風聲,和余靜、趙得寶他們接觸接觸,也許可以摸到黨和政府的底盤,至少可以觀察出風向,看出一點氣候變化的跡象。如果黨和政府看中滬江的設備和資產,該申請而不申請,「敬酒不吃吃罰酒」,那也是不利的。何況早知道黨和政府的底盤,自己也好有所準備,他說:
  「公私合營的事,也不能完全按照我們的如意算盤打,能遲點合營,當然很好;萬一黨和政府希望棉紡業,特別是滬江,先走一步,我們落後了也不好,阿毛只看到推遲的一面,沒看到形勢發展,也有不能推遲的一面。」
  「對極了!總經理看的全面,想的周密,考慮的深遠。這是大事體,確實需要從各方面來看,不是簡單推遲的問題。」梅佐賢迎合徐義德的心意說,但看不出總經理的具體計劃,他沒有講下去,先看總經理的打算再說。
  「我們要摸清黨和政府的底盤,就好辦了。」
  黨和政府的底盤徐義德沒有摸到,但是徐義德的底盤梅佐賢摸到了。他對徐義德說:
  「這才是關鍵問題。黨和政府要滬江辦的事,我們只好遵命,違抗不得。黨和政府的底盤摸不清楚,下不了決心。總經理高見!」
  「最近在市裡開會,我在統戰部和政府首長面前,談話的辰光,有意向公私合營問題上扯,可是他們不動聲色,滴水不漏,叫你摸不清他們的底盤。」
  「是呀,他們的底盤,很難摸到。」
  「我想找余靜、趙得寶他們談談,可能摸到一點氣候,看出一些風向。」
  「基層幹部的嘴比較松點。」
  「摸到一些底盤就好辦了。」
  梅佐賢連忙改口,說:
  「只要總經理親自出馬,啥人的底盤都可以摸到。」
  「那也不見得。」
  「總經理太謙虛了!我瞭解,本事越大的人越是謙虛。」
  徐義德沒理會梅佐賢的奉承,他焦急地想早一點瞭解黨和政府的意圖,他看了一下寫字檯上的歐米茄小鬧鐘,正好十一點,上午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便說:
  「你現在到廠裡去,約余靜和趙得寶下午兩點半鐘到廠長辦公室來談談最近的生產情況。」
  「不是要摸黨和政府對公私合營的底盤嗎?」
  「不能事先讓他們知道。如果瞭解我們的意圖,他們就不會談了。先從廠裡的生產談起,適當的辰光,順便引到這方面去,他們無意漏出三句兩句,我就可以判斷風向了。」
  「妙計,妙計!」
  徐義德送走了梅佐賢,他跳上林肯牌小轎車,回到家裡,吃過午飯,睡了午覺,兩點不到就醒來了,精神飽滿地又跳上小轎車,趕到滬江,才兩點一刻。他問梅佐賢:
  「約好了嗎?」
  梅佐賢點點頭,倒了一杯濃茶送到徐義德面前,恭恭敬敬地說:
  「你喝杯茶,歇一歇,他們大概就來了。因為要從生產方面談起,我順便約了韓工程師參加。」
  「你想的周到,應該請他參加。」
  徐義德眉頭微微皺起,怕韓雲程不瞭解他今天談話的意圖,無意岔開,誤了他巧妙的安排。梅佐賢察覺徐義德內心的顧慮,立即補充道:
  「我對韓工程師說,如果生產上問題談完了,他忙,可以先走。」
  「這樣安排更好,沒有破綻。」
  說話之間,余靜和趙得寶準時到了廠長辦公室,他們剛在沙發上坐下,韓雲程也走了進來。徐義德讓大家坐下,便說:
  「最近市裡的會多,廠裡的事很少過問,諸位偏勞了,特別要感謝黨總支部和工會的領導。正好今天下午有空,約大家來談談最近廠裡的生產情況。」
  「總經理對廠裡的生產很關心。因為市裡首長經常要他參加會議,我很久沒有見到總經理,沒有機會向總經理報告廠裡的生產情況。今天上午總經理打電話來,想來瞭解一下生產情況,臨時通知大家,可能沒有時間準備,先隨便談談,以後有時間再詳細談。」梅佐賢編造得像真的一樣,同時留下伏筆。他說,「韓工程師先談一談,好啵?」
  「試驗測定以後,黨總支部和工會方面抓了郝建秀工作法,各班推廣,生產逐漸上升,成績不錯。余靜同志和老趙經常下車間檢查督促,工人的生產熱情很高。」
  「這個月的生產是逐漸上升,但是執行郝建秀工作法還不平衡,有的執行進步很大,有的進度還不夠快,因此生產還不算穩定,工會還要繼續抓下去。」
  余靜說。
  「在二人當中進行過渡時期總路線傳達學習以後,工人生產熱情特高,有的工人一再突破生產指標。」趙得寶把問題引到過渡時期總路線上來。
  徐義德聽了趙得寶的話,心中十分高興,果然基層幹部談話沒有顧慮,信口就談到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生產關係,工人的生產熱情為啥特高?是不是因為要公私合營了?他要很好利用這次談話的機會,摸清黨和政府的底盤。韓雲程坐在下面的單人沙發上,好像準備長談,得打發他走才好。他說:
  「這個月的生產計劃估計能完成多少?」
  韓雲程默默計算了一下,說:
  「完成計劃沒有問題,可能超額百分之十。」
  「這個數字不少。」梅佐賢讚揚地說,「工務上抓的很緊,生產就上去了。」
  「主要是黨和行政的領導。」韓雲程謙虛地彎了一彎腰。
  「下一個月的生產計劃考慮了沒有?」
  「初步考慮了一下。」韓雲程思索地說。
  「這個月沒有幾天了,」徐義德暗示地對梅佐賢說,「該著手進行了。」
  「余靜同志,要韓工程師先擬個下月生產計劃草案來,然後再開會研究,好啦?」
  「有了生產計劃再討論,比較具體。」
  「韓工程師,你快點把它搞出來。」
  韓雲程懂得梅佐賢的口氣:在送客。他站起來說:
  「我現在就去著手準備。」
  「也好。」
  梅佐賢兩句話送走了韓雲程,余靜感到突然,談生產,問題還沒有展開,韓雲程為啥就走了?下面怎麼談法?看來梅佐賢主動約她和趙得寶下午到廠長室裡談生產問題,她以為是送上門的好機會,還沒有談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樁大事,彷彿就要散會了。她不動聲色,冷靜地看徐義德耍啥花樣經。徐義德天衣無縫地接上去說:
  「工人聽了總路線傳達,生產熱情很高,我們工商界聽了總路線的傳達,生產熱情也很高,社會主義改造是國家大事,實在鼓舞人心。工商界聽了傳達,分組學習,沒有一個人不興高采烈的,大家堅決擁護,歡迎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早日公私合營。……」說到這裡,忽然剎車,他看余靜的神色。
  「你們工商界聽了傳達報告,沒有一點思想顧慮嗎?」余靜不相信徐義德那套冠冕堂皇的鬼話。
  「不能說沒有一點思想顧慮,」徐義德想余靜也不簡單,不但對公私合營的事不表示態度,而且向他提出問題,實際上不相信他們說的那些話。這事得慢慢來,聽她以後怎麼說。「聽了總路線傳達,最初確實有人產生顧慮,就工業資本家來說,有的廠雖然只是加工訂貨,但經理廠長還是一廠最高負責人,合營後私方的地位職權怎麼樣?是不是仍然擔任經理廠長?待遇會不會降低?要不要和職工一樣生活學習?企業的領導關係怎麼樣?這些顧慮都是資產階級個人英雄主義的毛病。上海工商界解放以後,有些進步,但舊社會的殘餘思想現在還相當濃厚。不過,聽了市裡首長的講話,這些顧慮打破了,不成問題了。」
  「這方面顧慮打破了,那方面顧慮可能又產生了。表面上一些顧慮打破了,內心的一些顧慮也許還存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消息傳出去以後,有人表面擁護,暗地裡大買生活資料,汽車、冰箱、鑽石和金銀珠寶,甚至還有人想方設法買了楠木棺材,準備後事哩!」
  「啊!」徐義德故作驚異的神色,懷疑地說,「竟有這樣的事體?你不說,我還不曉得哩。」
  「你接觸工商界的人士很多,大概多少也聽到一些吧。」
  徐義德聽余靜的口吻這麼肯定,不禁有點驚慌:他家裡的人買生活資料難道余靜已經知道了嗎?也沒對梅佐賢談起,家裡有人洩漏出去的嗎?買這些東西,沒有一項用徐義德的名義,都是用三位太太的名義,做為她們買的,付款送貨這些事,他全沒有出面。不可能洩漏出去。買汽車,冰箱和鑽石金銀珠寶這些,工商界大有人在,不只徐公館一家,不一定指他。但是那副楠木棺材,只此一家,因為大太太堅決要買,他再三阻止無效,只好買來放在汽車房裡。這是很顯眼的物事。楠木棺材運到徐公館招搖過市,引人注目,四鄰街坊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無從掩飾,更不能否認。余靜提到楠木棺材,想來她肯定知道徐家搶購生活資料了,沒法抵賴。但他不甘心全部承認。估計余靜即使知道徐家買了一些生活資料,也絕不會知道究竟買了多少物事。他假裝想了想,編了一通謊言,把責任推到大太太身上:
  「我聽到一點傳說,始終不大相信,黨和政府方面瞭解的深刻全面,消息十分靈通,大概是有這樣情形。我家那位大太太平常燒香拜佛,吃齋唸經,一副舊腦筋,很難改變。早兩年她就說買一副壽材,每年漆它幾道漆,準備百年歸山之用;去年選好一副,一直沒送到家裡來,最近她身體不大舒服,一定要拉回家裡,親自看著加幾道漆。有人知道她買了壽材,以為徐家搶購生活資料,連棺材也不放過,其實這是最近兩年的事,和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消息毫無關係。」
  梅佐賢聽余靜和徐義德兩人談的,他感到新奇,資本家眼明手快,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消息一傳到上海,徐義德不但馬上從廠裡抽了墊款,而且也搶購生活資料,雖然沒有承認買其他東西,壽材卻是買了。他算是徐義德的心腹,可是這回保守秘密特別嚴實,連他這個心腹也不知道。
  「根據黨的政策,生活資料為個人所有。個人有錢,買點生活資料,是可以的,只要用的著,早買晚買都可以。特別是有些婦女,身上有錢,上街看到這樣那樣,就想買回來,也是常有的事。」
  余靜指的是大太太買楠木棺材的事,徐義德聽的以為是指他讓三位太太出面搶購生活資料,他不能承認,也不好否認,想了一個主意,含含糊糊地說:
  「你分析的十分正確。我家那三位太太,身上有了錢,上街就想買點物事,過去買了些啥,我也不大清楚。」
  「總經理事體多,市裡的會多,經常在社會上參加活動,家裡的事體不大過問。」
  「他究竟是一家之主,小事不大清楚,大事總要過問的。有些事體,恐怕還會共同商量哩。」趙得寶見梅佐賢一再給徐義德幫腔,便頂了他一句。
  「老趙說的對。」梅佐賢連忙把話收回,看到徐義德的眼光朝他面孔上望,又慌忙改了口,「總經理家裡的事,我也不大瞭解。」
  「你恐怕還是比較熟悉總經理家的事體。」
  梅佐賢見趙得寶不放過他,也不能否認,他笑了笑說:
  「和你比起來,我當然比較熟悉總經理家的事體。」
  「三位太太買也好,你自己買也好,都可以的。總路線的消息傳到上海,工商界感到震動,也不奇怪。工商界究竟是工商界麼,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有啥思想顧慮,有啥想法,提出來,大家交換意見,解除思想顧慮,辦起事來就比較順利。廠裡黨總支不能解決,可以請示區委,還可以請示市委。」
  徐義德見余靜解除他的思想顧慮,看來購買生活資料的事不成為問題了,但是底盤還沒有摸清。他接下去說:
  「有啥思想顧慮的確應該說出來,黨和政府曉得了,就會解決。解放後,上海工商界遇到許許多多困難,甚至很難經營,向上反映了,無不解決,每次都是黨和政府伸手援助,我們工商界才渡過難關。就說滬江吧,那次二·六轟炸,要不是政府協助,滬江沒有今天。這一點,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你有啥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商量。」
  「一定找你們談。別說我有啥問題,就是上海工商界有啥問題,我有時也向黨和政府反映,今後聽到工商界的情況,也向你們兩位反映。這樣,好啵?」
  「歡迎。我們願意聽各種意見,不管工商界啥人的都好。」余靜從徐義德的口吻裡聽出,有些事他不好直接提,假借工商界的啥問題,講起來方便,可以試探黨和政府的態度,能解決的話,他個人的問題也順便解決了,表面上卻一點痕跡也不露。
  「工商界最近就有個思想問題,覺得黨和政府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十分及時,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三級形式想的周到,對社會主義改造的顧慮逐漸打消了,創造條件,準備合營,但不曉得啥辰光提出申請公私合營好。」
  「這要看各行業各廠商的具體條件怎麼樣。」
  徐義德聽余靜的回答,覺得有點苗頭了,估計黨和政府對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廠商有所考慮。他進一步說:
  「譬如滬江吧,聽了總路線傳達報告,學習了以後,我就決心申請公私合營。不過,我管的企業不止滬江一家,還有一些別的單位,我兼任了董事長或者董事的名義,在這些單位裡,股份多少有一些。你和老趙都曉得那些企業:聚豐毛織廠,茂盛紡織廠,興華印染廠,永恆紡織機器廠……我想,要是申請的話,這些企業一道申請……」
  梅佐賢插上來說:
  「蘇州的泰利紗廠,徐總經理有股份,也兼了董事的職位。」
  徐義德點點頭,說:
  「江菊霞經營的大新印染廠,最近和我商量,想和滬江私私合營,然後一同申請公私合營。企業單位多,董監事的人頭不少,要向各方面醞釀商量,商量妥當了,就準備向政府申請公私合營。你們兩位看,我這個打算怎樣?」
  「滬江和這些企業一道申請合營,差不多快有十萬錠子,既有紡織機械,又有毛紡,還有印染,是棉毛印染機械的全能大型企業,申請合營,影響一定很大。」梅佐賢聽了徐義德宏大計劃,伸出右手大拇指,眉飛色舞地說。接著,他想到如果計劃實現,他是徐義德的親信,那不止是滬江紗廠的廠長,說不定還是這個大型聯合企業總管理處的一名副經理哩。
  「啥辰光申請公私合營,是一個企業申請合營,還是幾個企業聯合申請合營,要根據資方自願,同時根據需要與可能。
  這樁事體請你自己考慮。」
  徐義德碰了個壁,但聲色不露,說:
  「市裡首長也是這麼說,確實應該我們自己考慮,我不過把我初步想法向黨總支和工會方面匯報匯報。」
  徐義德見余靜的門關的很緊,他就轉向趙得寶試探,也許可以聽到一點風聲。他對趙得寶說:
  「老趙,你看呢?」
  「向我們匯報很好,」趙得寶說,「主意還是要你自己拿。」
  老趙的門也敲不開。余靜說:
  「這次黨中央首長反覆說了,工商界要認識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個人覺得這兩句是至理名言,希望你們要好好學習,真正解決思想問題才好。」
  徐義德苦笑了一聲說:「余靜同志,你今天講的太重要了,解決了我許多思想問題,我衷心感激。希望以後對我多多幫助。」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