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4


  馮永祥坐在司機座裡,右手扶著輪盤,精神貫注地望著淮海中路的兩旁花花綠綠的商店迅速地在汽車兩旁退下去,人群像潮水似的在馬路兩邊湧來湧去。車子一過了襄陽公園,商店少了,人群也稀疏了。他降低了車速,對著坐在他旁邊的徐義德說:
  「你這輛倍克真不錯,在柏油路上開過去,一點聲音也沒有,車身也穩。不像我那輛老爺車,開到七十公里就搖頭了,坐在裡頭晃晃蕩蕩的。」
  徐義德回頭看了跟在倍克後面那輛一九四七年的雪佛萊。剛才徐義德到馮永祥家去,約他一同去看趙副主委。馮永祥一向羨慕徐義德這輛倍克,早就打了主意,可是老找不到一個適當的機會開口。今天帶徐義德去見中央大員是個好機會,藉故在車上好談談。徐義德當然贊成。徐義德聽他的口氣,便投合他說:
  「以後你就開這輛車好了。」
  「這怎麼可以?」他的左手抓穩了輪盤,用右手一搖再搖。
  「我們之間何必這樣客氣呢?我麻煩你的地方可多哩,這點小意思不算啥。」
  「那你自己呢?」
  「我車房裡還有車子……」
  「這怎麼好呢?」
  「賞我一個面子,永祥兄。」
  馮永祥顯得有點勉勉強強的神情,說:
  「這真是受之有愧,卻之不恭。德公,你可叫我為難了。」
  「一句閒話,明天我叫司機把車子開過去。」徐義德非常高興,馮永祥收了他這份禮,以後有事找他,更不愁他不幫忙了。他歪過頭去,問道:「趙副主委怎麼一到上海,就住在醫院裡?」
  馮永祥把輪盤慢慢向右一轉,車子拐進了常熟路。他說:
  「你不曉得,趙副主委有高血壓的毛病,從北京到上海,在火車上沒有很好休息,夜裡吃了安眠藥不管事,失眠了半宿。昨天我們到車站去接他,一下車,我就看出來比過去氣色壞多了。在錦江飯店一住下,統戰部就派了醫生來給他檢查,一量血壓,乖乖隆的冬,高壓一百九十,連夜就送進了醫院。本來今天是不見客的,因為我同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又聽說我要帶你去見他,特地約我們今天下午四點鐘去。」
  徐義德趕緊看看表;四點還欠一刻。馮永祥接著說下去:「趙副主委在解放以前就是著名人物,出過洋,辦過實業,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從前新聞報的一些社論,就是他寫的。他辦事非常科學,不像我那樣馬馬虎虎的,人家是論鐘點的,早去不行,遲到也不行。」
  馮永祥看著車廂裡的小鐘,說:「不忙,還有時間。」
  「他的時間算得這麼準?」
  「人家有秘書安排,他一天不曉得要會多少客哩,不準能行?許多人要見他,少則要等一個禮拜,多則等上半個月也不稀奇。」
  「到上海第二天就見我們,真不易!」
  「那可不!」
  說話之間,馮永祥把汽車開進延安西路南邊一座大鐵門裡。徐義德頭一回到華東醫院來,留心看見鐵門裡面是一片廣場,兩邊停滿了小轎車。他以為都是來見趙副主委的,問道:
  「這麼多人見趙副主委?」
  「不,這是來看病的。」馮永祥解釋道,「你不曉得,到華東醫院來看病的,都是高級幹部,都有汽車的。」
  廣場那邊是一幢四層樓的深黃色的洋樓,右邊一排冬青樹林,不時傳出小鳥的鳴叫聲。樹後藍色的天空上,一片一片白雲冉冉地飄浮著。馮永祥跳下汽車,帶徐義德向右邊走去。一進門,徐義德看見地上鋪著的是黑白相間的四四方方的玉石,向左一轉,是一間開闊的大廳。馮永祥很熟悉地領他到大廳左邊的皮沙發和小圓桌子那裡,要徐義德坐下等一等,他去聯繫一下。徐義德坐在沙發上,看到大廳上面掛著四大幅油畫,繪的是白求恩大夫在前線給傷員開刀,在後方給病員治療。不時有一兩個渾身穿著白大褂頭上戴著白帽子的護士走過,可是聽不到一些聲音,只是進門掛號處那裡的掛鐘有規律地發出滴滴答答的音響。
  馮永祥笑嘻嘻地走過來,向徐義德招招手。徐義德走過去,他才低聲地說:
  「上去吧。」
  徐義德跟在馮永祥背後,走上白玉石鋪成的樓梯,樓梯旁邊的欄杆和扶手也是玉石的,不過是深灰色的。徐義德的手扶在上面,並不冰涼,感到身上的開司米大衣有點熱了。樓上地面也是黑白相間的玉石鋪成,晶瑩光潤,低下頭去,彷彿可以照見自己的面孔,徐義德緊緊跟著。馮永祥走到二樓右邊的特別病房,一個女護士問了姓名,走進去,一霎眼的工夫,有一個秘書模樣的青年從裡面走了出來,對馮永祥說:
  「馮先生,請稍等一會,趙副主委到花園裡散步去了。」
  徐義德想起馮永祥剛才在車上講的話,抹起袖子想看表,叫秘書看見了,笑道:
  「趙副主委知道四點鐘要見你們,現在時間沒到,還有七八分鐘,他會準時回來的。」
  「多等一會也沒有關係,他身體不好,讓他在花園裡多休息一會。今天一定有不少老朋友來看他了。」
  「是呀,」那位秘書對馮永祥說,「上午史步老來談了半天,下午宋其老來,一直談到三點半才走。」
  「趙副主委日程排的緊了一點,怕他身體吃不消,全靠你照顧了。」
  「那沒問題。有些老朋友來看他的病,沒法推脫;民建和工商聯的一般朋友這兩天都不準備安排見,只好往後推一推了。……」
  徐義德聽他們兩人談的投機,馮永祥確實和趙副主委很熟。他看到門外遠遠有一個人走來,身材高大,態度軒昂,頭上已經拔頂,只是左右兩側還有一些頭髮,但也稀疏了。他額角很高,眉毛粗得像把刷子,一雙眼睛十分突出,彷彿佔據了那個扁圓臉的三分之一的位置,炯炯有光,遠遠看去真有點像兩隻小電燈泡似的。扁圓臉當中高聳著一個鷹鉤鼻子,可是嘴卻很大,叼著一個煙斗,不時半張開嘴吸這麼一口兩口。他身上穿著一件紫色燈芯絨的晨衣,邁著緩慢而又穩重的步子,悠閒地一步步走來。徐義德碰了碰馮永祥,他回頭一望,頓時大聲叫道:
  「趙副主委,你真準時,剛四點,你就回來了。」「你們來了一會了嗎?」趙治國講話的調子也是緩慢的,好像一個字一個字吐出來的。
  「剛來了沒一會,……」
  馮永詳還沒說完,趙治國用眼睛輕輕瞟了秘書一下:「為啥不下來告訴我?」他然後又轉過來對著馮永祥,說:
  「累你們久等了。」
  「沒有關係。」
  「這位就是徐義德先生嗎?」
  「只顧講話,忘記給你介紹了。」馮永祥指著徐義德說,「他就是我給你說的滬江紗廠總經理徐義德,鼎鼎大名的鐵算盤。」
  趙治國親熱地握著徐義德的手:
  「早就聽說你的名字了,過去在上海沒有機會見面;這次到上海來,永祥兄和我一提起,我就想看你。你是我們民建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材。」
  「趙副主委過獎了。」徐義德彎了一彎腰。
  「來,裡面坐。」
  趙治國拉了他們的手走進了一間客廳,裡面是一片白色,白漆桌子,白漆椅子,一套沙發也給雪白的細布套著,只是邊上鑲了一條細細的紅邊,四面牆壁是乳黃色的,屋子裡色調十分柔和。下沿是一排玻璃窗,可以看到下午的陽光正照在花園裡高大的樹梢上,一片蔭蔭的樹林,頂上給陽光染成金黃色,閃閃發光。
  馮永祥坐在雙人沙發上,對旁邊的趙治國說:
  「今天好些嗎?」
  「昨天晚上睡了一個好覺,今天精神好些。午覺起來,量了量血壓,高壓已經降到一百七十。」
  「那你住院的成績不錯呀!一天就降了這許多。」
  趙治國笑了笑,說:
  「醫生給我吃了點壽比南,血壓會慢慢降下來的。這裡環境很安靜,是第一流醫院,療效當然好。」
  徐義德欠了欠身子,矜持地說:
  「趙副主委的血壓經常波動嗎?」
  「是呀,一疲勞,特別是睡不好覺,立刻就上升,而且快得很。」
  「你的工作實在太忙了,為工商界日夜操勞。應該多注意休息才好。」
  「唉,何嘗不想多休息?民建總會的事,永祥兄曉得,複雜得很。我很想少過問一點,承朋友們看得起,一些事總要問到我頭上。我這個人又是天生的苦命,只要和民族資產階級有關的事,我總樂意出點小主意。」
  「不,你是民建總會的負責人,領導我們民族資產階級的。史步老和宋其老有事,都要和你商量商量,聽聽你的意見哩。」
  「那是他們客氣。民族資產階級的真正代表人物在上海,北京民建總會不過是空軍司令,雖然也發號施令,如果事先不徵求上海方面意見,不過是一紙具文,行不通的。真正司令部在上海。連中共中央都重視上海工商界的意見,何況我們總會哩。上海工商界的意見,特別是那些大企業頭頭的意見,像潘信誠和馬慕韓他們的意見,在全國舉足輕重。我看工商界的事,只要你們這些人點頭了,大體就差不多了。」
  「趙副主委這番意見非常精闢。」徐義德第一次聽到這樣大膽的「宏論」,心中十分欽佩,趙副主委確有見地,高人一等,與眾不同。
  「這是多年摸索出來的。」
  「你和民族資產階級一道混了多少年啦,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脈搏摸的熟透了。特別是在理論上,你自成一套,每次到總會去開會,聽了你的報告,或者是發言,對我們上海工商界有很大的啟發。」馮永祥說。
  「我不過把民族資產階級的心裡話加以集中整理,概括幾個問題,代表他們說出來罷了,還談不上理論。」趙治國喜形於色,臉顯得更加扁了,得意地吸了兩口煙,然後慢慢把嘴裡的煙吐出。
  「你要求太高了,我們聽了都認為是很深的理論。」「把我捧得太高了,嘻嘻。」趙治國等了一會,說,「上海代表每次在總會發言水平也不低,我瞭解,其中有永祥兄的手筆。」
  馮永祥聽得渾身癢酥酥的。他的兩隻眼睛瞇成一條縫,笑瞇瞇地說:
  「主要還是步老和藹韓兄的意見,我不過在文字上略為潤色潤色罷了。」
  「文字上也大有講究,一字之差,謬以千里。我曉得,你不僅在文字上用功夫,看問題也有獨到的見解。上海有你這樣的人材,是上海工商界的福氣。」
  「趙副主委說的對極了,永祥兄是我們上海工商界的喉舌,哪方面也少不了他。」徐義德插上來說。
  「我不過向趙副主委學習,有時代表他們講幾句話,向黨和政府方面反映反映意見。」
  「這就很重要。既要善於代表工商界,也要敢於講話,又要勇於爭取合法利益,我們民建就需要這樣的人材。可惜總會這方面的人才是少了一點。」趙治國感慨萬端地歎息了一聲,說,「最近上海工商界的情況還好嗎?」
  「還好,政府調整了商業方面的公私關係,各行各業還算滿意,只是有些問題……」馮永祥想借這個機會把那天會上的意見向他反映。
  趙治國不等他說下去,打斷他的話,說:
  「這方面的問題,今天上午史步老來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都是次要的。政府既然大力調整了商業,市場已經比過去活躍,利潤也比過去厚了,那些次要問題就不必向政府反映了。我瞭解黨方面的政策是一桿子到底,只要中央開口了,地方上一定抓得很緊,堅決貫徹執行。執行當中出現問題,地方上也會注意改進的。我們不提,反而顯得漂亮。我和步老商量了,他也同意我這個見解。不知你們的看法怎麼樣?」
  徐義德聽到這裡,越發五體投地佩服趙治國了,究竟是中央大員呀!眼光真高。他坐在趙治國斜對面,鐵算盤變成小算盤,趙治國才是真正的鐵算盤。
  馮永祥知道史步老上午和趙治國談了上海工商界情況,他很不自然地把臉一沉,覺得一定是江菊霞挖了他的牆腳。那天民建分會開會,馬慕韓有意不請史步雲參加,要不是江菊霞向他打的小報告,找不到第二個人。馬慕韓知道這件事,一定也不開心。他準備了一肚子關於調整商業的意見,現在都用不上了。正愁沒有法子,趙治國徵求他的意見了。他的臉慢慢又開朗起來,嘴犄角微微露出了一點笑意,改口說:
  「我完全贊成你的意見。本來麼,政府已經調整了,雖然還有些問題,我們不必再爭了,一爭,顯得上海工商界太小氣,斤斤計較。其實不爭,政府發現了問題,必然會改進的。有些商業方面的朋友,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總想提一下好,生怕政府不瞭解。」
  「現在政府的眼睛可亮哩,怎麼會不瞭解!」趙治國說,「這方面的問題,這次我不打算研究了。倒是『五反』後的勞資關係問題,我很有興趣。」
  「這的確是個關鍵性的問題。」徐義德想到廠裡的情況,忍不住搶在馮永祥前面讚揚了一句,一看馮永祥嘴囁嚅著,要想講話,他就沒有說下去。
  馮永祥果然接過去說:
  「我最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五反』後勞資關係是一種新的勞資關係了……」
  他正要說下去,忽然門外飛進來黃鶯一般的嬌滴滴的聲音:
  「哎喲,阿永在發表勞資關係的高見哩,快點進去聽聽!」
  走進來的是一位中年婦女,身上披著一件紫貂皮的斗篷,進門就解下斗篷,露出一身黑絲絨短袖旗袍,一直拖到黑麂皮高跟皮鞋的腳面。她把斗篷往沙發上一放,一篤一篤地直奔到趙治國面前去。趙治國瞇著一對大眼睛向她渾身上下端詳一番,那兩條豐腴的胳臂,給黑絲絨旗袍一襯,益發顯得細白而又嬌嫩。他摘下嘴上的煙斗,把雙手展開,讚不絕口地說:
  「江大姐這一身打扮,至少顯得年輕十歲,越發漂亮哪!」
  「趙副主委怎麼拿我開起玩笑來了?」
  徐義德給趙治國這麼一說,認真地朝江菊霞渾身上下打量一番,覺得確實比過去美麗,嫵媚動人,別有一番風韻。
  「不信,問問義德兄。」
  趙治國不知道她與徐義德的曖昧關係,一句話把兩個人的臉都說紅了。徐義德究竟比江菊霞老練,他很自然地說:
  「趙副主委的眼光不會錯的。」
  「我們德公的眼光也不會錯的。」
  趙治國看見馬慕韓站在江菊霞背後抿著嘴笑,連忙跳過江菊霞,走過去,緊緊握他的手,抱歉地說:
  「你也來了,我還沒看見哩。來,來,這邊坐。」
  大家都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江菊霞向趙治國解釋:
  「巧得很,剛才在樓下遇到慕韓兄,就一道上來了。」
  「是我約慕韓兄四點半在這裡見的。」
  徐義德看看表:不多不少,正好四點半。他站起來,走到門口,親自把臘梅和四川廣柑提了進來,放在白漆的五斗櫃子上,對趙治國說:
  「一點小意思,這臘梅倒不錯。」
  江菊霞把鼻子一嗅:
  「好香!」
  「何必這麼客氣!剛才潘信老也叫人送了花和水果來,這裡有,以後不要破費了。」
  徐義德小聲對馮永祥說:
  「我們該告辭了,趙副主委有客人來了。」
  馮永祥剛打算在趙治國面前暢談一番勞資關係的問題,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把他的話給打斷了。他正感到沒趣,給徐義德一提,馬上就站了起來,向趙治國拱拱手,說:
  「改天再談吧!」
  「大家都是自家人,一道聊聊不很好嗎?」趙治國攔住他的去路。
  「阿永拿我們當外人,一見我們就要走。」
  「我不拿你當外人,我拿你當內人!」
  趙治國張開大嘴哈哈大笑了,大家也跟著笑了,只有江菊霞一個人沉著臉,伸出雪白的胳臂,指著馮永祥的鼻子,說:
  「我看你一天不吃豆腐就活不下去了,和你老大姐也開起玩笑來了,真沒出息!」
  「你放心,我不會拿你當內人的。」
  「你還說!」
  江菊霞瞪了馮永祥一眼。馮永祥向江菊霞作了一個揖,說:
  「別生那麼大的氣,算我不是,我的好大姐!」
  江菊霞給馮永祥逗得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趙治國給馮永祥解圍,對他說:
  「還是談我們的勞資關係吧。」
  「現在我不敢談了。」馮永祥嚴肅地說,「這裡有勞資專家哩。」
  「阿永,剛講了你,怎麼記性這麼壞?又吃豆腐了!」
  「大姐,這可是不折不扣的正經話。趙副主委早就曉得你是勞資專家,用不著我介紹。」
  「江大姐關於勞資關係的大作,我早就拜讀過了。你在這方面,的確是權威!」趙治國說,「上海關於勞資關係的意見,在全國也很有影響。全國工商界,老實說,是以上海馬首是瞻的。」
  馬慕韓內心同意趙治國的意見,他嘴上卻說:
  「全國工商界是看北京的,……」
  「不要客氣,的確以上海馬首是瞻的。」趙治國把「馬」字的音講的特別重。
  馮永祥會意地說:
  「對啊,趙副主委說的有道理。」
  「在趙副主委面前,我談不出意見來。趙副主委一定比我瞭解的多。」江菊霞喘了一口氣,說,「上午史步老通知我,說趙副主委下午有空,想瞭解一下上海勞資關係問題,要我來匯報匯報情況,意見我可提不出來。」
  史步雲和趙治國談完話,出了醫院就打電話告訴江菊霞。她立即向各方面收集材料,下午一點鐘還在資方代理人聯誼會的密室裡開了一個小會,收集了一些意見,又回家換了一身衣服,才匆匆忙忙地趕來。
  「你不要客氣,先談情況也好。」
  「恭敬不如從命。『五反』以後,上海勞資雙方有對立情緒,可以說,一直到現在還是相當緊張。有少數勞方不但不和資方恢復團結,反而板著『五反』面孔,看不起資方;不少資方因為過去犯了五毒,有把柄抓在工人手裡,抬不起頭來,也不敢和工會往來,敬而遠之,缺乏經營信心,認為勞資談起來總是談不攏的。解雇歇業方面也有問題,譬如機器工業小型廠經營困難,出品不合規格,有幾十家要求集體解雇,雙方都同意了,勞動局也批准了,但是勞動就業決定一公佈,就一律不准解雇;另一方面,機器工業大中型工廠缺乏工人,小型工廠的工人要是能轉過去,可以各得其所,現在勞動局不准;弄得勞資雙方坐吃山空,情緒很壞。」江菊霞收集的材料就放在她身旁的黑手提皮包裡,怕拿出來露底。她邊想邊說:「資方代理人的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最近棉紡業還有一些資方代理要求辭職。他們說,如果不准辭職,就做『電話公司』,傳達傳達!……」
  「最近慕韓兄倡議,上海資方代理人成立了聯誼會,大多數資方代理人是安心了,要求辭職的是少數,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江菊霞不滿意馮永祥搶她的話說:
  「解決以前,總存在問題。」
  「那是的。」趙治國含著煙斗,點了點頭,說,「三權五毒問題怎麼樣?」
  「這是個大問題,我正要準備講,五毒問題基本解決了。三權問題麼,起先有些混亂,工會要實行工人階級領導,資方啥事體都推給工會管,多數工會不管,要資方管;也有少數工會就管。資方主動放棄三權,產生消極心理,這問題大概很快就叫上總發覺了,區裡可能也反映到市委,市委注意到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一般的工會是尊重資方三權的……」
  徐義德在旁邊聽到江菊霞說到這裡,臉上微微發熱,彷彿在講他,他從來沒有把廠裡的情形告訴她,她怎麼知道的?
  「工會實行工人階級領導方面怎麼樣?」
  「這是個大問題,趙副主委。」徐義德想起廠裡的事要問余靜這樣的黃毛丫頭,總不心服。他辦廠多年了,從來都是自己說的算,工人只有照辦的份,哪有說話的餘地!現在可好,要聽工會的。他說:「『五反』後,到處強調工人階級領導,有點強調過分。」
  江菊霞點頭稱是:
  「工商界有不少朋友對工人階級領導這個問題,老實說,思想不通。」
  徐義德補了一句:
  「就是嘴上通了,心裡也不能。」
  「個別工人說的算,這情況多不多?」
  江菊霞望著窗外樹上的陽光默想了一下,說:
  「有一些,當然不是普遍這樣。」
  「那麼,對目前上海勞資關係怎麼看法呢?」趙治國在北京就注意了這個問題,在火車上又看了一些材料,自己早有了一定的看法,但想先聽聽上海方面的意見。
  「這個麼,」江菊霞感到和趙副主委談話有點吃力,他老是抓住一個又一個重要問題問你,要是來以前沒有一些準備,勞資專家這塊牌子要在他面前砸碎了。她手裡拿著一條水紅的紗手帕,搓來搓去,等了一會才謹慎地說:「依我看來,相當嚴重。因為各有關單位處理這類問題不如過去關心,工會和行政協商精神貫徹不夠,一個一個問題不解決,積累起來就成堆了,顯得勞資關係不夠協調。」
  趙治國微微點了點頭,像是同意,又像是在思索,叫人摸不透他的心思。他說:
  「慕韓兄,你的看法怎麼樣?」
  「目前勞資關係,實際上並不如一般工商界所說的那麼緊張。」馬慕韓胸有成竹地說,「我看基本上是正常的,一般的說:工業好於商業;大行業好於中、小行業;經濟情況好的好於經濟情況差的;有加工訂貨的好於無加工訂貨的;有公私關係的好於無公私關係的;已經民主改革的好於未進行民主改革的;勞資雙方有正確認識的好於雙方缺乏認識的。商業中的勞資問題多一些,那是因為資本不足,銷路呆滯,貨源困難,引起歇業解雇一些勞資問題。這次政府調整商業,順便把這些問題逐漸解決了。」
  徐義德認為馬慕韓把問題看得太簡單樂觀一點了。就滬江廠來看,他並不認為現在的勞資關係是正常的。但是趙治國一直沒有說話,不知道他的看法怎麼樣。初次結識趙治國,不要莽撞,且慢開口,聽聽他的意見再說。
  趙治國當時沒有說話,咬著煙斗用力吸了兩口,吐出一陣白煙,緩慢地說:
  「我同意慕韓兄的看法。政府政策是不變的,共同綱領上規定的勞資兩利是肯定的。今天反映這些情況,對我們以後解決勞資關係問題幫助很大。『五反』以後的勞資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新型的勞資關係,拿舊眼光來看,就會格格不入。私營經濟接受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領導,這是共同綱領規定的,我們應該遵守。不然,我們民族資產階級就理虧了,被動了。當然,工人階級領導,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勞資雙方學習和改造是個長期的過程,辦法要大家想,才能想出來。我們應該有信心進入社會主義,關鍵在於接受工人階級、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大家執行共同綱領。中央首長常常提起慕韓兄,說慕韓兄有能力,工商界的事你們要多負些責任。」
  「上海很多事體都是慕韓兄負責的。」馮永祥後悔事先沒有瞭解一些勞資問題。史步雲沒有給他打招呼,只照顧江菊霞,還是親戚好。他說:「這回分會改選,慕韓兄更忙了。」「提到分會,我想起兩句話來了。」趙治國說,「我聽人家講,工商聯是滑扶梯,同業公會是黃牛,是不是有這種說法?」
  江菊霞不同意這種說法,她在棉紡織業同業公會是認真負責辦事的,凡事只要經過她的手,總有著落的。怎麼說是黃牛?她撇一撇嘴,沒有嘖聲。馬慕韓說:
  「外邊這個說法,多少也有些原因。」
  「那我們民建會可要負起責任來,」趙治國只是民建總會副主任委員,在全國工商聯裡不過是個委員,老是對工商聯有意見,一有機會便要刺工商聯兩下。他說:「發現了問題,我們民建要好好向有關方面反映。我們民建會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合法利益,一方面指導工商業者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另一方面,工商界有困難有意見,也應該反映給有關單位。我們民建不能做滑扶梯,也不能做黃牛,要代表民族資產階級說話。上海分會是民建最大最重要的分會,上海的工作有史步老和慕韓兄領導。分會要負起團結教育工商界的責任,在統戰部領導下,把工作做好,使民建會能更好為人民服務。國家建設好了,中國在世界上揚眉吐氣,我們民族資產階級也感到光榮。」趙治國說著說著就站了起來,挺著胸脯,右手拿著煙斗在空中不斷一動一動的來加重語氣,頭越抬越高,最後兩隻眼睛望著乳黃色的屋頂說話了。
  「趙副主委,你這一番話對我啟發簡直是太大了,特別是說『五反』以後的勞資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新型的勞資關係,這一點特別重要,我從來沒有認識到。在這間客廳裡,說句老實話,原來一聽到工人階級領導這句話,心裡多少總有點不服氣,給趙副主委今天一說,原來還是共同綱領上規定的,不接受工人階級領導是不行的。有這種想法的,恐怕不止我一個,最好請趙副主委給我們工商界做一次報告。」
  趙治國聽到徐義德最後一句話,慢慢低下頭來,注視著徐義德,可是沒講話。他在等待馬慕韓開門。馮永祥說道:
  「當然要做報告,由分會出面。」馮永祥擔任了副秘書長以後,工商界的事他都要拉到民建分會來辦,正投合趙治國的意圖。
  「趙副主委,你看安排在哪一天好呢?」馬慕韓說。
  「勞資關係問題,實際上是階級關係的問題,這是當前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上海情況又很複雜,有些問題要帶到北京去研究。我怎麼好隨便做報告?」
  「你這次來總要和工商界見見面,見面不說話怎麼行?本來分會改選要等你來報告的,後來聽其老說,你有事走不開,這回到了上海,我看,至少要做一次報告。」
  趙治國見馬慕韓邀請的確懇切,他不好再謙辭,說:
  「慕韓兄一定要我做,那我只好遵命了。我希望分會先開幾個座談會,給我搜集一些情況,先聽聽大家的意見,然後整理一下,我再講。不過,我只對民建會員報告,範圍小一點好。」
  「工商界盼望你很久了,你難得來上海,做報告無論如何要擴大一點才好。」馮永祥拍著胸脯說,「這事你不必管了,座談會和大會都由我負責好了!」
  趙治國笑瞇瞇地說:
  「到了上海,只好接受你們的領導了。」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