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1


  余靜和趙得寶一走進廠長辦公室,梅佐賢馬上從寫字檯前面的轉椅上站了起來,笑嘻嘻地過來招待:
  「請沙發上坐。」
  余靜剛坐到沙發裡去,梅佐賢那邊就送過來一個十六開大的本子,裝訂得得整齊,像是一本薄薄的書:
  「余靜同志,請你先看看這個。」
  「韓工程師的建議書嗎?」
  梅佐賢點點頭。
  「我已經看過了。」
  「這麼快?」梅佐賢吃了一驚。
  「韓工程師送了一個副本給工會,我剛剛看完,得到你的通知,就和老趙一同來了。」余靜把建議書遞給趙得寶,說,「你看吧。」
  「那麼,老趙看吧。等一歇韓工程師和郭主任來,好一道研究。」
  趙得寶接過建議書,在手裡掂了掂,沉甸甸的。他笑著說:
  「這麼厚,真像一本書。韓工程師究竟是大學畢業的,一寫就是這麼一厚本。要是我,別說寫了,就是抄這麼多,手也要酸哪。」
  「我看了一個多鐘頭才看完。」余靜說。
  「我得看上半天。」
  趙得寶仔細地打開封面,認真地在看。
  韓雲程聽到各個車間反映生活難做,他帶著郭鵬親自下了車間,從清花間一直看到細紗間,發現生產上有些混亂,斷頭率驟然上升,浪費了原棉,產量急劇地下降,深深感到問題相當嚴重。他原來就不主張提高工人看錠能力,認為是不可能的。現在果然看出問題來了,證明他的看法正確。提高看錠能力是工會號召的,余靜在徐總經理和梅廠長面前拍了胸脯。徐總經理和梅廠長也贊成工會的主張,開足廠裡的錠子,提高看錠能力,不增加工人,這再好也沒有了。大家都贊成,他不好反對。但是他提了意見,廠方和工會都沒接受,他只好執行了。問題出來了,他這個工程師不能說沒有責任的。他想找廠方和工會談談,但是問題相當複雜很不容易談。他回到家裡,也在想車間的問題。要是在「五反」以前,他這個工程師不過是掛掛空名,寫寫條子,開開門票,派派工作,做些名不符實的事務工作,在無謂的人事糾紛中浪費了大好的光陰,一切聽徐總經理和梅廠長的指揮,根本不可能真正研究技術和生產上的問題。現在不同了,他歸了隊,是工人階級隊伍裡的一個成員,這次又是工會號召的,原棉浪費,產量降低,是國家的損失啊!他花了一個晚上,詳詳細細寫了一份建議書,正本送給梅廠長並轉呈徐總經理,把副本送給工會余靜同志。梅廠長很快看完了建議書,馬上打電話向徐總經理請示,本想親自帶著建議書到徐公館和總經理當面商量。徐總經理說這兩天民建上海分會開會,沒有工夫,要他找工會一道商量。好在這次提高看錠能力是工會出的主意,只要工會堅持,他並不反對,這對出紗數量是有利無害的。梅廠長根據徐總經理的指示,把大家請來了。
  趙得寶把建議書剛看了一半,韓雲程和郭鵬就走進來了。韓雲程一見余靜和趙得寶坐在沙發上,以為自己遲到了,立刻抹上袖子,看了看表:正好是四點。他說:
  「你們早來了?」
  「剛剛到。」
  梅佐賢讓大家坐下。他打掃了一下嗓子,大聲說道:
  「韓工程師,我把你建議書的內容詳詳細細向總經理匯報了,總經理很稱讚你的科學態度,非常滿意你辦事這麼認真。總經理這兩天有事,沒有空到廠裡來,要我和大家商量商量。」
  「這只是我從技術角度上發現一點問題,不一定正確,要請你們指教。」
  「你太客氣了。你是紡織專家,看問題一定有道理。不像我是半瓶子醋,辦紗廠,我是半路出家的。」梅佐賢轉過頭來,對余靜說,「你親自擋過車,哪道工序都熟悉,一聽機器的聲音就曉得啥地方出了毛病。我在你們面前,可以說,是個十足的門外漢。要討論韓工程師的建議書,主要聽你的意見。」
  余靜見梅佐賢把問題推到她身上,不禁笑了笑,說:
  「梅廠長,你說韓工程師太客氣了,我看,你比韓工程師還要客氣哩。你雖然半路出家,可是你出家的時間也不短哪!車間裡的事,你哪樣不瞭解?你不是說大家一道商量嗎?怎麼主要聽我的意見呢?我倒想先聽聽你的意見哩!」
  梅佐賢沒想到余靜回馬一槍,把問題反而撂在他身上了。
  他尷尬地聳聳肩膀,說:
  「聽我的意見?」
  「是呀,」趙得寶的眼光從建議書上移到梅佐賢身上,幫助余靜說,「我也想聽你的意見。」
  「我匆匆翻了一下,還來不及仔細想哩。余靜同志不談,那還是請韓工程師先講講吧。」
  韓雲程沒有吭氣。大家沉默著。梅佐賢向韓雲程撅撅嘴。
  韓雲程不好再猶豫了,慢條斯理地說道:
  「我的意見都寫在建議書裡面了,沒有其他意見。最近車間裡生活難做,我和郭主任研究了很久,認為我們廠裡工人技術水平低,和國營廠差得遠,一下子擴大看這麼多的錠子,當然照顧不過來。我早就料到生產上會發生問題的,所以我不大贊成提高看錠能力。行政上決定了,工會又號召,我當時不好再說話了。現在問題果然出來了,只有一個辦法解決:恢復原來看錠數量,增加一些工人擋車。郭主任,你說,是啵?」
  郭鵬說:
  「我的看法和韓工程師一樣。」
  「我說的不完全,你補充補充。」
  「建議書上說得很詳細了,我沒啥補充。」郭鵬說,「希望領導上快點下決心,再這樣下去,給國家損失太大哪。
  ……」
  郭鵬的話沒說完,秦媽媽和張小玲一頭闖了進來,秦媽媽一見了余靜,心裡就安定了,高興地說:
  「原來你們都在這裡!」
  「有啥事體?」余靜冷靜地問。
  「車間裡的生活實在太難做了,工人哇哇叫,只顧忙接頭,郝建秀工作法也執行不了,許多人都出了很多白花。有的說看這麼多錠子照顧不過來,有的要求調換車子,有的乾脆不來了,今天的缺勤率到了百分之三十,所以預備工都頂上去了,還不能開足車子。……」
  她一口氣說到這裡,氣喘喘地說不下去,張小玲接上去說:
  「看上去,明天缺勤率還要高。我們兩人商量,要把情況反映給領導上,早點想辦法才好。剛才到工會去,小鐘說你們在這裡,我們就跑來了。你們看怎麼辦呢?」
  秦媽媽喘了一口氣,定了定心,又說道:
  「我們廠裡工人從來沒有一次擴大看這麼多錠子,是不是減少一點,過一陣子,再慢慢加上去。」
  韓工程師聚精會神地聽秦媽媽她們講,聽到後來,他的眉頭提起,充滿信心地說:
  「秦媽媽的意見和我們的意見可謂是不謀而合……」
  「和你們的意見一樣?」張小玲感到有些奇怪。「唔。」韓工程師興奮地把建議書的內容扼要地說了一下,很高興工人當中居然也有人支持他的意見。他對梅佐賢說,「你看呢?」
  梅佐賢剛才碰了余靜一個軟釘子,現在不好再往她身上推。他不得不表示一點意見:
  「從秦媽媽的反映看,問題比較清楚了,這和提高看錠能力有關係,減少看錠能力,是不是可以好轉呢?」
  「這是肯定的。」郭鵬說。
  「要是梅廠長不相信,可以先試驗一兩天看看。」韓工程師講完了話,他注視余靜的表情。
  余靜在冷靜地思索建議書的意見,同時反覆考慮秦媽媽反映的情況。她自己下過車間,看法和他們兩個人的不一樣。
  但她還想多瞭解一些情況,多聽一點別人的意見。
  「先試驗一兩天?」梅佐賢想起徐總經理的吩咐,他不能表示肯定的意見,硬著頭皮還是問余靜,「余靜同志,這樣好啵?」
  余靜沒有正面回答,她問秦媽媽:
  「提高看錠能力,就不能執行郝建秀工作法嗎?」
  「這個,當然不能這麼說。」秦媽媽沒有把握,但這確實是一些工人的反映,她吞吞吐吐地說,「不過,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困難。」
  「執行郝建秀工作法只能看六百錠子,多一兩百錠子就不行了嗎?這麼說,郝建秀一輩子只能看六百錠啦。」「不,」張小玲說,「我聽她們講郝建秀看八百多錠子哩!」
  「這怎麼解釋呢?」
  秦媽媽給余靜問得一時答不上來。她愣了一會,才說:
  「當然不能這麼說。不過,郝建秀也許不是一下子擴大這麼多錠子的。」
  郭鵬點頭贊成:
  「對,看錠能力慢慢擴大,猛一下擴大多了,必然要出毛病。」
  「是不是所有擴大看錠的生活都難做呢?」余靜又提出了問題。
  「可以這麼說。」秦媽媽不假思索地馬上回答。
  「是不是也可以不這麼說呢?」
  秦媽媽叫余靜問得不知道怎麼回答,她想了想,反問道:
  「怎麼說呢?」
  「應該這麼說:提高看錠能力,大部分工人生活難做,小部分工人生活並不難做。」
  余靜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引起韓工程師的注意。他慚愧自己分析問題還不如一個擋車工人出身的余靜。他用欽佩和驚異的眼光看著余靜。他自以為下了車間,把問題摸清楚了,才提出建議書,現在發現有些問題值得重新研究了。他十分重視「小部分工人生活並不難做」這句話,緊接著問:
  「啥人?」
  「湯阿英出了多少白花?秦媽媽,你說給大家聽聽。」
  「這兩天她出的白花不多,六七兩上下。」
  「啊!」韓工程師張大了嘴,說,「這麼少?」
  「可不是麼!」張小玲說,「斷頭也比別人少。」
  「湯阿英原來看多少錠子?」余靜問秦媽媽。」
  「六百。」
  「現在呢?」
  「七百五十。」
  「她執行郝建秀工作法嗎?」
  「沒聽說不執行。」
  余靜站了起來,眼光敏銳地看了大家一眼,說道:
  「問題就在這裡了。為啥有的工人看錠子能力提高了,白花出的仍然不多,產量質量都很好;另外一些工人提高了看錠能力,白花就出的多,這是啥原因?生活難做的關鍵在哪裡?用啥方法解決?不能籠籠統統地怪在提高看錠能力上。現在的問題不是減少看錠數量,要盡一切的努力,鞏固看錠能力,穩定生產,增加生產。梅廠長,你的意見怎麼樣?」
  「我完全贊成你的意見。我也覺得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可是我究竟沒有在車間工作過,瞭解得沒有你那麼透徹,分析的沒有你那樣清楚。給你一說,把問題完全指出來了。廠方和工會的意見完完全全一致。不曉得韓工程師有啥意見。」
  余靜提的問題實際上把韓雲程所羅列的理由全推翻了。韓雲程本來有點不服,覺得他這份建議書算是白寫了,面子有點抹不過去,一想到自己掌握的材料不全面,看法也就不全面,結論當然缺乏說服力。他的臉有點發紅,慚愧地說:
  「余靜同志看問題比我全面,我同意她的意見。」「我也同意余靜同志的意見,」秦媽媽大聲說道,「我雖說在車間裡,比別人瞭解的多一些,可是沒有深入研究,差點把問題看錯了。生活難做,確實很複雜。余靜同志,問題叫你找到了,那就快點解決吧。」
  「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還有一個過程。」余靜轉過去對韓雲程說,「你的建議書很好,引起這一次討論,對我們大家都有幫助。現在還是請你負責研究,提出解決的辦法。有啥困難,我們支持你。梅廠長,你說,好啵?」
  「我完全贊成!」梅佐賢舉起手來。
  韓工程師意氣風發,興致勃勃地站了起來,愉快地說:
  「有了你們的支持,我一定努力去完成這個任務!」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