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51


    拿摩溫制度取消了,
    我你工人呀大翻身,
    民主團結大家好,
    搞好生產決心高。
  隨著這嘹亮而又清脆的歌聲,人們有節奏地鼓著掌。湯阿英走進俱樂部立刻給親切的歌聲吸引化了。歌聲起處,那邊圍著一大堆人,下棋的看報的人都去湊熱鬧,連打乒乓球的青年們也拿著紅色的海綿球拍,在人群後面踮起腳尖,睜大眼睛向人圈裡看。湯阿英自然而然地跟過去,透過人群的空隙,凝神地看。嚇,原來是譚招弟,她一邊唱,一邊踏著拍子扭秧歌,前進三步,後退一步,前仰後合,兩隻手搖來擺去,真行,簡直是一名舞蹈演員啊!唱完了,扭完了,她向大家拱拱手,還彎著腰,謝幕哩!別瞧她不起,不知道是從啥地方學來的這一套,可真有兩下子啊!人群中忽然有人叫道:
  「好哇,再來一個!」
  這是鐘珮文,他指著譚招弟說。她忸怩地搖搖頭:
  「獻醜,獻醜!」
  「活躍文娛生活,丑啥!你這首歌編的真好,簡直是一首詩。」
  「不過是順口溜,不是詩!」
  「這首歌編的確是好。」張小玲說,「秧歌扭的也好。」
  「唱的也不錯!」徐小妹在一旁附和。
  靠在人群旁邊的郭彩娣見譚招弟給大家圍住,又唱又扭,那麼歡騰,心裡有些不高興,再聽徐小妹一捧,她馬上轉過頭來,把嘴一撇,自言自語地說:
  「這有啥稀奇!」
  「彩娣,你同啥人講閒話?」
  郭彩娣沒注意到湯阿英就站在她旁邊,經她一問,當時臉上發燒,好像被發覺了內心的秘密,慚愧地說:
  「不同啥人講閒話。」
  「我聽你講的。」
  「不過這麼說說。」
  「是講招弟嗎?」
  她沒法抵賴,但也不願承認,只是說:
  「這裡悶的很,出去走走吧。」
  人群裡面有人歡呼道:
  「歡迎鐘珮文唱一個!」
  鐘珮文高聲說,企圖壓過眾人的嗓音:
  「我唱的不好,不是請譚招弟再來一個!」
  「好!」
  譚招弟不含糊,她的嗓門蓋過了鐘珮文:
  「大家歡迎小鐘先來一個!」
  她帶頭鼓掌,大家跟著熱烈地鼓起掌來了。
  郭彩娣把湯阿英拉出了俱樂部,氣呼呼地說:
  「這麼大的人啦,還瘋瘋癲癲的,成個啥體統!」
  「彩娣,你這話說的不對,如今我們廠裡廢除了拿摩溫,你說,哪個不從心裡歡喜呢?」
  「歡喜就歡喜,要扭啥秧歌呢?還要編那些詞兒,不是硬要出風頭嗎?」
  「人家要把心裡的歡喜唱出來,有啥不好?黨號召民主團結,你有嘴說別人,無嘴說自家。成天嘟著嘴,你這個情緒對頭嗎?」
  郭彩娣不知道誰這麼沒頭沒腦地訓她一大頓,回過頭去一看:原來是管秀芬。她在人群中聽到大家歡迎鐘珮文唱歌,怕給人家開玩笑,也不願聽鐘珮文唱歌,獨自悄悄溜了出來,暗暗跟在郭彩娣和湯阿英背後。聽郭彩娣講了那段話,她忍不住插上來說了。郭彩娣站下來,轉過身子,指著管秀芬的鼻子說:
  「你這張嘴,啥辰光也不饒人,來生叫你變一個啞巴,看你說去!」
  「那我就給閻王打個報告,我以後再不批評郭彩娣了。閻王看在你的面上,一定不讓我變啞巴。」
  「啥人也說不過你。」湯阿英讚賞她的口才。
  「那當然,管鐵嘴麼!」
  管秀芬對準郭彩娣的肩膀,使勁打了一記,又好氣又好笑,說:
  「你給我起的這麼好的名字,別人聽到了,以為我管秀芬多麼厲害哩!」
  「怕嫁不掉嗎?到我家裡養老,我養活你一輩子!」郭彩娣拍拍胸脯說。
  管秀芬並不在乎,她臉紅紅的,把披在胸前的那根黑油油的辮子往後一甩,說:
  「憑我兩隻手,我啥辰光也不求人。」她怕郭彩娣再追下去談到陶阿毛或者是鐘珮文,便難於招架了。她頓時把話題轉到郭彩娣身上,說,「我給你講老實話,彩娣,我過去對招弟也是不滿意的。她罵我們細紗間,看不起我們,總說我們做生活不巴結,哪個心裡不難過呢?……」
  「這才像人說的話呀!」郭彩娣打斷她的話說。
  「剛才是鬼說話?」
  「有話好好談,小管。」湯阿英怕她們抬槓,趕緊勸解。「說吧,」郭彩娣知道自己失言,暗中緩和下來,說,「我聽你的。」
  管秀芬吃軟不吃硬,郭彩娣口氣一改變,也就不計較了。
  她接著說:
  「憑良心講,我們兩人沒有人家進步快,她在我們車間訴苦,可起了帶頭作用。」
  「帶頭作用?」
  「你不是也訴了嗎?」
  郭彩娣「唔」了一聲,說:
  「是譚招弟引起來的。」
  郭彩娣說話不小心,管秀芬聽話可仔細,她馬上抓住這句話,說:
  「那不是譚招弟帶頭啟發的嗎?」
  「你這個丫頭,盡鑽空子!」
  「不是鑽空子,是人家比我們強。訴了苦,還提了保證,你忘記了嗎?」
  湯阿英見郭彩娣答不上來,代她說道:
  「是提了六條保證,我記的清清楚楚的:一是努力學習,二是積極生產,三是認真工作,四是克服暴躁脾氣,五是不發冷熱病,六是響應工會及上級號召,在群眾中起帶頭作用。」
  「對,一點不錯,阿英姐的記性真好!」
  郭彩娣吃了管秀芬一頓批評,心裡不舒暢,想尋找機會報復。見管秀芬那股得意勁,像個老大姐似的誇獎人,她挑剔地說:
  「你真會說,張三李四全憑你三言兩語說好說壞,可惜這回說錯了,單憑記性不行,余靜同志說,凡事要靠政治熱情。」
  「我也沒講不要政治熱情。」管秀芬強辯地說。
  「橫說豎說,總歸是你對!」
  「也不是這麼講,我也不是不講理。你看招弟,承認了錯誤,又提了這六條保證,你為啥還要記住過去那些事呢?」
  「誰記住那些事的?」郭彩娣矢口否認。
  「你別賴賬,剛才你不是批評招弟出風頭嗎?」
  郭彩娣紅著臉,等了半晌,才說:
  「你,你,你能把黑的說成白的,不跟你說了。」
  「我沒那個本事,你把黑的說成白的給我看看。」管秀芬放慢了腳步,故意「將」她一「軍」。
  「誰吃飽飯,不做事體,亂嚼舌頭根子!」郭彩娣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給管秀芬這丫頭又抓住了把柄,不正面和她辯論,講了兩句,便放快了腳步。她沒料到譚招弟進步這麼快,顯得自己落後了。她想和譚招弟她們和好,但面子一時還抹不過米,又不好同管秀芬說,便一邊飛快走著,一邊喃喃地說,「我還有事體哩!」
  「把話講清楚了再走!」管秀芬從後面趕上來。
  「我沒有工夫和你磨牙!」
  郭彩娣逕自向車間走去,管秀芬一把抓住湯阿英的手,兩個人站了下來。管秀芬用右手的食指劃一劃自己的腮巴子,指著郭彩娣耿直的背影,說:
  「她有點害臊哩!」
  「你這張嘴也太不饒人。」湯阿英的眼光不時朝黨支部辦公室那個方向望去,心裡等的有些焦急。
  「我有意逗她白相的,郭大姐是個好人,一根腸子通到底。」
  當譚招弟在俱樂部縱情歌唱的時候,在工會辦公室裡,趙得寶慷慨激昂地說:
  「現在問題完全弄明白了,醫院裡送來的報告說明這個細菌不是菜裡原有的,是人放的毒。他們反覆化驗結果,從病人大便裡化驗,和那天吃的飯菜裡化驗,都認為一般蔬菜裡不會有這種菌類,還有什麼懷疑的呢?」
  「這一點是肯定的,」葉月芳說,「我看了三遍報告,同意老趙的意見。」
  趙得寶的眼光望著余靜圓圓的臉龐,彷彿要從她的臉色上看出她是不是同意他的意見。可是她在沉思,面部沒有透露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神色。他的眼光從余靜的臉上移到楊健的身上,楊健看出他眼光的意思:
  「中毒事件查明是人故意放的,這一點沒有什麼可疑的。」
  「放毒的人,我看大概就是陶阿毛,這也沒有什麼懷疑的。」
  「你有什麼根據呢?」楊健冷靜地問。
  「陶阿毛每天晚上都是吃過飯才回家的,有時吃過飯也不回家,呆在廠裡,可是那一天他沒有在廠裡吃飯。」「對!」葉月芳同意趙得寶的分析,肯定地說,「他放了毒,自己當然不會吃有毒的飯菜,老趙的分析有道理。」
  秦媽媽提出不同的意見:
  「老趙懷疑的不能說沒有道理,可是那天晚上沒有在廠裡吃飯的人不少,可能有別的原因。你們忘記了嗎?那天晚上,不是有人看見他和管秀芬一同到廠裡來了嗎?來了一歇工夫,又走了。陶阿毛這一陣子和管秀芬經常往來,好像在談戀愛,可是誰也不承認,很可能是陶阿毛約小管到啥地方白相去了。」
  「白相去了,怎麼又回到廠裡來呢?」趙得寶不解地問。
  「大概是請小管上飯館,吃完飯送她回來的。」
  「你講的也有理,」趙得寶心裡其實並不相信秦媽媽的解釋,想了一下,懷疑地問,「為啥偏偏那天晚上請小管上飯館,不早一天,也不遲一天?」
  「你問的有道理,這裡面可能有問題,也可能是碰巧了。」
  「不會那麼碰巧,是不是陶阿毛有意避開不在廠裡吃飯,有意請小管上飯館,好打掩護?」
  「這個……」秦媽媽沒說下去,陷入沉思了。
  余靜一直沒有吭聲,可是她在不斷動腦筋:那天晚上陶阿毛的活動她已經完全弄清楚了,但是陶阿毛後面還有什麼人指使呢?絕對不會是他一個人在活動,一定還有其他的人,這只是一種估計,還沒有材料足以證明她的估計是否正確。
  「楊部長剛到廠裡來的辰光,講的對,通過民改,發動了群眾,中毒的事體自然會弄清楚的。食堂的群眾早已發動起來了,他們那天買的菜也向小菜場和農民調查過了,那方面沒有問題。我看,中毒事件,可以定案了。」
  「現在還不是時候。」余靜果斷地搖搖頭。
  「怎麼還不是時候?民改都快結束了,再不定案,還要拖到什麼時候?」趙得寶驚奇余靜的態度,認為她在這個問題上不免有點優柔寡斷,不像「五反」辰光辦事那麼果斷。他覺得在民改結束的時候,把全廠工人關心的中毒大事宣佈處理,一定振奮人心。楊部長進廠時認為四類一個也沒有的問題也解決了。定陶阿毛是四類估計不會有錯。他問楊健道:
  「楊部長,你看現在是不是時候?」
  「是時候,……」楊健笑著說。
  趙得寶不等楊健說下示,馬上歪過頭去,對坐在寫字檯正面凳子上在沉思的余靜望了一眼,那眼光說:你聽見楊部長的話了嗎?
  余靜聽了楊健的話兀自一驚,陶阿毛的事她曾經詳詳細細向楊健匯報過,區裡公安分局轉來的「絕密件」楊健也仔細看過,為什麼同意趙得寶的意見要現在定案呢?正在她納悶的辰光,楊健不慌不忙地往下說道:
  「也不是時候……」
  這回是趙得寶感到驚異了:
  「楊部長,你這話是啥意思?」
  「就是這個意思。」楊健幽默地說,「你不懂嗎?」
  「話,我懂;意思,我不明白。」
  「那就奇怪了,話懂,意思卻不明白,說明還是不懂啊!」
  「也可以說是不懂。」趙得寶用困惑的眼光望著楊健,希望解開這個謎。
  「你不懂,請余靜同志給大家解釋解釋。」楊健笑瞇瞇地望著余靜,「可以嗎?」
  「工作隊長交待的任務,我當然應該完成。」
  「別說我強迫命令,你不接受這個任務,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我很願意完成這個任務,也是我應該盡的義務。趙得寶同志提的中毒事件,的確是全廠群眾關心的問題,民主改革結束以前,宣佈破案,一定會鼓舞人心,提高群眾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群眾的警惕性,現在宣佈中毒事件的確是時候了。
  ……」
  趙得寶輕輕點了點頭,認為自己的看法終於得到楊健和余靜的支持,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是時候」。余靜接下去說:
  「中毒事件不是那麼簡單,從現在的材料看,說明是陶阿毛下的毒藥,個別材料還要進一步核實,陶阿毛為啥要下毒藥?只是陶阿毛一個人,有沒有其他的人?有沒有後台?指使陶阿毛幹的又是誰?這些材料我們並沒有完全掌握。現在就公佈中毒事件的經過,可以說『也不是時候』。我發析不對的地方,請楊部長糾正。」
  「我完全同意余靜同志的分析。」楊健望著趙得寶說,「從中毒事件來說,材料也夠了,個別材料能夠進一步核實一下,當然很好,已經初步核實了,不再核實,也可以定案。只是陶阿毛的案情很複雜,還牽涉別人,中毒事件一定案,別人的問題就不好辦了。」
  「別人的事體,我們管不著,只要我們廠裡的事體辦了,就好了。」
  「這話不對了,老趙。」秦媽媽從楊健的話裡聽出音來了,她發覺自己的看法不對頭,最初余靜對中毒事件抓的很緊,一樁樁一件件,過問的可仔細哩,找人談話,分組開會,啟發群眾回憶那天晚上開飯前後的情景,自己記筆記十分詳細,內查外調,忙的團團轉,大頭朝下,問題搞清楚了,不知什麼原因忽然擱下來了。她以為問題搞不下去了,大概沒有什麼證據確鑿的材料,一時定不了案。經不住趙得寶再三追問,今天趙得寶又在黨支部會上提出中毒事件,她以為不一定和陶阿毛有多大的關係。聽了余靜的分析,楊健的語氣非常肯定,原來問題已經搞清楚了。她就提出和老趙不同的意見來了。她說,「中毒的事件雖說發生在滬江廠,楊部長說這裡面牽涉到別人的事體,我們能單顧滬江廠一家,現在全上海私營廠都在進行民主改革,不能自顧自,要把整個上海工人階級隊伍搞搞清爽!」
  「我沒有自顧自啊,我也沒有經手陶阿毛的案子,是余靜同志親自抓的。廠裡群眾都希望把中毒事件弄清爽,不然,群眾以為我們黨支部和工作隊沒有能耐,經過民主改革,連中毒事件也沒弄清爽,怕影響不好。」
  「你是一片好意,也反映了群從的情緒,很好呀。」葉月芳耐心地勸解。她知道楊健的脾氣,一個問題到了他手裡,不解決徹底決不罷休的。「秦媽媽並沒說你自顧自,她只是說全上海都在搞民主改革,應該互相配合,把所有的問題都弄弄清爽。」
  「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秦媽媽接二連三地說,「我沒有別的意思,沒有講你自顧自。」
  「講我,也不承認,我沒有這個意思麼!」
  「因為這一陣子實在太忙,有些問題牽涉的面很廣,沒顧上和支委談清楚,所以決定召開個支委會,大家擺一擺還有些什麼問題。我本來請余靜同志在會上談一下中毒事件怎麼向群眾交待,不然,我這個民改工作隊長也不好意思走出滬江廠的大門呀!老趙反映群眾情緒,很好,更加引起我們的注意。是不是請余靜同志在總結報告裡談一下這問題,讓群眾知道領導上繼續抓這個問題!」
  「怎麼要我做總結報告?楊部長,這是你的事體啊!」
  「為什麼一定要我做呢?」
  「你的修養好,你的水平高,你是民改工作隊長,你還是臨時黨支部書記,當然應該你做!」
  「那倒不一定。」楊健轉過臉去,問坐在他右邊寫字檯那兒的葉月芳,「稿子準備的怎麼樣?」
  「總結報告大綱已經擬出來了,只等你們兩位審查一下,就可以動手寫了。只要大綱定了,寫起來倒不要多少時間。」
  「今天晚上我和余靜同志一定看完,中毒事件要著重談一下。」
  「這麼一來,楊部長,我們廠裡一個四類也沒有了?」趙得寶以為把中毒事件向群眾交等,可能定一個四類,現在不公佈,要繼續抓,他擔心地說,「楊部長帶工作隊到廠裡,連一個四類也沒有弄出來,怕不好吧?」
  「為什麼不好呢?」楊健笑著問。
  「我聽別的廠,抓了好幾個四類,成績很大,我們滬江廠一個四類也沒有,多洩氣!」
  「是呀,」秦媽媽接上來說,「至少有一個四類分子也好呀!
  要不,和別的廠比起成績來,滬江廠顯得沒有勁道!」
  「是不是我這個工作隊長的臉上也沒光彩?老趙。」
  老趙沒有回答,可是他暗自對自己說:「是呀!」
  楊健等了一會,見老趙不吭氣,他問秦媽媽:
  「你看呢?」
  「我看,」秦媽媽不掩飾她的想法,「不能說工作隊長臉上沒有光彩,我們支委都有責任。」
  「我應該負主要責任。」余靜坐在木凳子上,伸直了腰,好像要把這個責任挑起。
  楊健冷靜地搖搖頭,「你們都不要負責任。」
  「不能把這個責任放在你一個人的身上,」老趙坦率地說,「我同意秦媽媽的意見,我們支委都有責任。」
  「我要不要負責任,還要看以後的事實。」楊健慢慢地對大家說,「這牽涉到怎麼看民主改革的成績問題。從數字來說,滬江這次民主改革,一類有九十八個,二類有八十五個,三類有九個,四類,目前一個也沒有,將來會有一個或者更多,和別的廠比,成績確實不能算大。但從滬江情況來說,這個數字是符合實際的,運動初期所掌握的材料,到運動末期來看,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一類少了二十三個,因為有的材料,經過反覆核對,有的與事實不符,有的是同名同姓,其實並不是我們廠裡的工人,因此數字下降;二類八十五個,比初期掌握的材料增加了十二個,說明放手發動群眾以後,以苦引苦,有的工人主動交待了問題,上升的數字是可靠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三類增加了一個,這就是韓雲程工程師,他是秘密加入國民黨的,初期我們並沒有掌握他的材料,也是主動交待的。四類分子,在支委會上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個,但目前還不能向群眾宣佈,到一定的時機,再宣佈。別的廠四類分子多,因為別的廠有四類分子;滬江廠只有一個,因為滬江廠原來只有一個陶阿毛,而且目前還不能公佈。民主改革,主要是純潔工人階級的隊伍,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還要進行生產改革。看一個廠的民主改革成績,不能看一、二、三、四類分子的數字,要看這個廠原有的一、二、三、四類分子是不是都搞出來了,特別是三、四兩類分子,如果都搞出來了,這是很大的成績;如果這個廠原來沒有四類分子,運動結束,還是沒有四類分子,這當然也是很大的成績,因為同樣達到純潔工人階級隊伍的目的。要是這個廠根本沒有四類分子,用逼供信的辦法,搞出幾個來,這不但不是成績,可能還是錯誤。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那些廠搞出四類分子來是用逼供信的辦法。我的意思是說,要實事求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都是成績。你們看,我這個說法對不對!」
  趙得寶凝神諦聽楊健侃侃而談,分析得有條有理,擺事實,講道理,很有說服力,眼睛裡流露出敬佩的光芒,感到自己看問題不免片面,羞愧地說:
  「我只看到數字,沒有想到各廠具體情況不同,不能用數目字來比成績。」
  「楊部長講的實事求是,對我們教育很大。在運動中,我曾經追求過數字,楊部長老提醒我要從實際出發,要實事求是,今天聽的體會的更深刻了。」余靜經常注意從楊健領導工作中學習他的經驗和注意政策方針,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了。她感激地說,「楊部長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
  「實事求是不是我講的,是毛主席在延安中央黨校講的,我不過是根據毛主席的指示辦事,按照他老人家的教導去做罷了。」
  「毛主席的指示我們知道,也學習過,可是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就忘了。」余靜慚愧地說,「這次在區裡上民主改革學習班,記得也學習過實事求是,可是沒有像楊部長這樣堅決貫徹執行!」
  「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就是要堅決貫徹執行,決不能疏忽大意。黨支部以後要堅持每天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制度,全體黨員都要學,能帶動群眾和積極分子學習,那就更好了。」談到這裡,楊健想起過去余靜曾經要求區裡派黨員幹部到滬江廠來,加強滬江廠的工作。他說,「會後黨支部要把發展黨團員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上次我和余靜談過發展黨團員加強領導問題,這次在廠裡工作一段時期,覺得你們在發展黨團員的保守思想還沒有完全克服,群眾當中湧現的許多積極分子,至今還站在黨團大門之外。經過民主改革,純潔了工人階級隊伍,許許多多工人的政治歷史都進一步搞清楚了,應該放手吸收一批那些具備入黨入團條件的人到黨團裡來,吸收新的血液,充實黨團力量,加強骨幹,提高領導水平。」
  余靜接受楊健善意的批評和幫助,她說:
  「主要是我的責任。上次在區裡,聽了你的指示以後,黨支部認真研究了,也佈置了,落實到人頭上,每一個黨員都分配了培養對象,可是對培養對像要求高了一點,發展的速度慢,到現在發展的數字也不大,主要是保守思想做祟。」「現在加速進行也不晚。」楊健安慰余靜說,「民主改革以後,發展黨團員的對象更多了。」
  「是呀,有些工人早就具備入黨條件了,就是沒有辦手續,就說湯阿英吧,民改前就應該吸收了,可是到今天還沒有辦手續哩!」
  「你說的對,秦媽媽。」余靜向她點點頭,抱歉地說,「阿英找了我幾趟,老是沒有擠出時間來,我答應今天下午一定和她談一次,沒料到支部會開了這麼長,她還在俱樂部等我哩,你們繼續開會,我去和她談一下就來。楊部長,好啵?」
  「你答應她的約會,應該去!支部會主要議程也討論完了。」
  余靜霍地站了起來,匆匆忙忙地走出去,聽管秀芬和湯阿英在談郭彩娣,便插上去說道:
  「好人,就應該欺負她嗎?」
  余靜看見管秀芬指手劃腳講郭彩娣,她便打抱不平。管秀芬一見了余靜,收斂了臉上勝利的笑容,肅然起敬地望著余靜,抱歉地說:
  「我不過說說,怎麼敢欺負她!」
  「我曉得你,嘴上總愛沾別人的小便宜,你一天不挖苦別人兩句,大概心裡不舒服的。」
  余靜這幾句話說到管秀芬的心裡了。她不否認,但也不願承認,理一理鬢角上披散下來的頭髮,嬌嗔地說:
  「看你把我說成個啥樣子了?余靜同志。」
  「你以後少說兩句,別人就不會講你了。」湯阿英勸她。「別人講我的辰光,」管秀芬不服氣地說,「你們怎麼不開口呢?」
  「用不著我們幫忙,誰也講不過你。」余靜指著操場旁邊那一排柳樹下面的椅子對湯阿英說,「我們到那邊去坐一歇。」
  她們三個人慢慢走過去。
  俱樂部裡歡快的歌聲縈繞在操場的上空,最初是一個人唱,現在許許多多的人跟著一道唱,聲音高亢,直衝雲霄。這歌聲有一股感染的力量,聽到的人忍不住要隨著歌唱,連柳枝彷彿也聽得十分高興,在下午的陽光裡搖來擺去。管秀芬一邊低低地隨著俱樂部的歌聲哼著,一邊看到余靜和湯阿英好像有事體要商量,怕夾在當中妨礙她們談話。她說:
  「我到俱樂部看看他們去……」
  「也好。」余靜看管秀芬大步向俱樂部走去,便小聲地問湯阿英,「巧珠奶奶這兩天對你好些了嗎?」
  「好倒是好些,就是還有些彆扭,講話不是那麼投機。」
  「這也難免,別說她那麼大年紀的人,就是學海,我開頭和他談,他也扭不過來,覺得臉上沒有光彩,人前人後抬不起頭來。我給他好說歹說,談了足足有三個鐘頭,舉了許多例子,他才認識到這是朱暮堂的罪惡。我又把你和他結婚以後的情形,給他再三再四地談,你照顧一家老少,在廠裡生產也好,近來政治上進步很大,就是和張小玲她們出去參加青年團的活動,廠裡黨支部都瞭解的。他這才打消了對你的懷疑。那天幸虧他的態度很好,雖然沒講話,可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叫巧珠奶奶沒話可說,不好再推在他身上。你想想看,學海是工人,又是青年,一直在廠裡做工,現在還積極參加民改,一時都不大容易想的通,何況巧珠奶奶哩。講話投機,就是有共同語言,你要求太高了。我看巧珠奶奶有不小的進步哩。」
  「你這麼一說,我心裡亮堂的多了。你看事體比我高明,我為啥想不到這些呢?」
  「你現在看事體比過去高明多了。這個,要慢慢來,不能急。我的水平也很有限,在廠裡還可以勉強應付,一到楊部長面前,或者到區裡去開會,我發覺自己更不行了。」
  「余靜同志,你太客氣了。我要是有你這樣的水平,那我睡著了也要笑醒的。不說別的,就說這次吧,聽了巧珠奶奶閒言閒語,心裡亂的很,幸虧你,不然這件複雜的事體,誰也談不清爽的。你一談,學海通了,連奶奶也通了,真叫人服帖。」她眼睛裡露出感激和敬佩的光芒。
  「這不是我的本事,是黨的力量……」
  「黨……」一個崇高的尊貴的字眼又在湯阿英的腦海裡發出春雷般的響聲,接著是耀眼的閃電的光芒,照亮了一切事物。她見過不少黨員,也不止一次到過黨支部,更聽過多次黨課,但都沒這一次給她這麼深刻的印象。她聽到這個字,眼前像是升起了太陽,萬道霞光照著前進的道路。有了它,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有了它,世界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她激動地說,「是的,這是黨的力量。」
  她說完了這句話,眼眶潤濕,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淚珠。黨比娘還親啊!如果沒有黨,她不能回到張家去;如果沒有黨,她不能在廠裡工作下去;如果沒有黨,爸爸在鄉下永遠也不會翻身;如果沒有黨,爸爸他們也不會住在朱暮堂的大廳裡;如果沒有黨,她也不會成為民主改革運動帶頭的人啊!如果沒有黨,舊中國不會推翻,新中國不能建立起來;勞動人民仍舊生活在苦海裡啊!想到這兒,她的眼淚雨似的直往腮巴子上流,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忍不住放聲哭了。
  余靜不瞭解她內心的感觸,讓她哭了一陣,撫摩著她的頭髮,親切地低低問她:
  「巧珠奶奶對你又不好了?」
  湯阿英搖搖頭。
  「那是學海對你不好嗎?」
  湯阿英又搖搖頭。
  「為啥哭呢?」
  她哭了一陣,心裡感到無比的舒暢,擤了擤鼻涕,拭去淚水,微微的笑著,說:
  「不是為了別的,我太激動了,謝謝你,謝謝黨……」
  「用不著謝,這是我們的義務。」
  湯阿英緊緊抓住余靜的手,感到那手上發出無窮的熱力。使她渾身暖洋洋的。她望著余靜許久許久說不出一句話來。余靜也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緊握住她的手。湯阿英囁囁地想說啥,半晌又沒說。余靜問道:
  「有閒話,說好了。」
  「我……」湯阿英從俱樂部出來,雖然和郭彩娣、管秀芬談話,可是她心裡老惦記著余靜約她談話這件事,心頭又一次升起了希望,她長久盼望實現的心願不知道這一回有沒有可能,她焦急地等待著余靜。余靜一見面就那麼關心她和她家裡的事,她覺得應該說出自己的心願,可是又有點靦靦腆腆,張開了嘴,又激動得說不下去。
  「啥?」
  「我可以不可以……」說到這兒,話已經到了嘴邊,怕自己不夠條件,湯阿英又說不下去了。
  「怎麼樣?」
  「我可以不可以入……」
  余靜見她好久沒說出來,已經猜出七八分了,便接上去說:
  「你想入黨?」
  湯阿英一個勁點頭,懇切的眼光停留在余靜的臉上:
  「行嗎?」
  「只要決心為共產主義事業革命到底,可以申請入黨,阿英……」
  余靜伸出手去,按著她的肩膀,幾乎把湯阿英完全摟在懷裡了。她感到湯阿英比過去更加可愛了。她們兩人靠得那麼緊,彷彿變成一個人了。黨支部一直在培養湯阿英,並且要張小玲專門幫助湯阿英,眼看著湯阿英一天一天成長起來。她在五反運動中積極參加鬥爭;在民主改革中,當了運動帶頭人,現在又親自提出入黨的要求。整天在一道的人,往往察覺不出一個人逐漸的變化。余靜猛的回頭一想,才發現湯阿英巨大的發展,和她剛入廠那幾年一比,簡直判若兩人了。她仔細朝湯阿英渾身上下端詳,越看越可愛,高興黨又可以增加新的血液了,內心的喜悅忍不住從眼睛裡流露出來了,竟忘記說下去。
  湯阿英見余靜的眼光不斷地望她,有點奇怪,怕自己不夠做個黨員,說道:
  「真的可以申請嗎?」
  「可以。」
  「我怕不夠條件,余靜同志,哪方面不夠,你告訴我,你幫助我,我一定努力爭取!」
  「你這樣的想法很好。」余靜嚴肅地說,「做一個共產黨員不是容易的事,要先瞭解我們的黨章,瞭解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黨員要事事帶頭,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中國解放了,要繼續革命,要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還要幫助沒有解放的國家!革命的事業可多哩。」
  「我一定聽黨的話,學你那樣,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奮鬥到底。」
  「革命道理,你過去上黨課已經懂得不少了。……」「我識的字不多,還不會寫申請書哩!」湯阿英慚愧地說。
  「這不要緊,我讓張小玲講給你聽,要她幫助你。有空的辰光,我和秦媽媽也可以給你談談。」
  「這太好了。」湯阿英兩隻手緊緊抓著余靜的右手,興奮得跳了起來,說,「我現在找張小玲去……」
  「不忙,晚上找她也可以……」
  「這可是一樁大事體啊,越快越好!……」
  湯阿英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恨不得立刻見到張小玲,可是張小玲還在俱樂部裡啊。她顧不得和余靜談話,盼望的眼光向俱樂部望去。
  俱樂部的歌聲停止了,人們陸陸續續走了出來。張小玲也隨著人群走出來了。她一邊走著,一邊手裡打著拍子,在唱歌哩。
  湯阿英一看見張小玲,飛也似的跑過去,氣喘喘地叫道:
  「張小玲,張小玲……」
                       一九六五年初稿,北京。
                     一九七六年十月改稿,漢口。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