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5


  湯阿英細心地把一小包一小包中藥打開,倒在藥罐裡,放了兩飯碗冷水,擱到煤球爐上煮。一霎眼的工夫,藥罐咕嚕咕嚕地響了,冒出蒸汽,一股濃烈的苦味飄蕩在客堂間,飄進余大媽的臥房。她聞到藥味,驚異地叫道:
  「阿英,你還沒有走嗎?」
  湯阿英下了夜班,想起余大媽這兩天身子不舒服,她沒有直接回家,上余大媽家裡去了。昨天晚上廠裡有事,余靜沒有回來。今天一早,余大媽渾身無力,心裡發慌,躺在床上起不來,正愁著沒人給小強燒早飯。她想掙扎起來,剛勉強坐起,頭一發暈,滿眼是金星閃閃,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又躺下了。她躺在床上琢磨,要小強煮點稀飯吃,可是煤球爐子還沒有生哩!湯阿英走到她的床邊,抓住余大媽的手,關懷地問道:
  「今天好些嗎?」
  「鬧肚子,吃不下東西,人虛弱點,剛才想起來,渾身沒勁,又躺下了。」
  「吃藥了嗎?」
  「昨天余靜陪我去看了中醫,抓了兩劑藥,吃了一劑,心裡舒坦些。」
  「還有一劑呢?」
  「在客堂間桌子上。」
  「我給你煮去……」湯阿英站了起來。
  「不,你該上班了,別耽誤了生產。」
  「這禮拜我做夜班……」
  「你剛下夜班,熬了一夜,該回去睡覺了。」
  「做慣了夜班,也沒啥……」
  小強站在床前,聽她們倆人一問一答,心裡有點焦急了:他等著吃了早飯,好去上學,遲了,要誤功課的啊!他用小手的食指指著自己的嘴,叫了一聲奶奶。余大媽懂得他的意思,說:
  「我給你一點錢,自己買點吃吧。」
  「我要吃稀飯。」小強把身子一搖。
  「明天奶奶給你煮稀飯吃。」
  小強站在床前不吭氣,低著頭。余大媽耐心地勸他:
  今天隨便買點吃,快去上學。」
  小強站在床前沒有動。湯阿英一把抓住他的小手,說:
  「跟我來,我給你煮。」
  湯阿英把小強帶到客堂間,馬上生了煤球爐子,煮了稀飯,切了一點鹹菜,又切了一個鹹鴨蛋,招呼他吃飽了。他背上書包,走到臥房門口,叫了一聲「奶奶」,說:
  「我上學去了。」
  湯阿英送走了小強,回到客堂間,又悄悄地給余大媽煮藥。余大媽躺在床上,以為湯阿英和小強都走了。她聞到藥味,便叫湯阿英。湯阿英在客堂間應了一聲,說:
  「我在煮藥哩!」
  「這孩子,不聽我的話,快回去吧!」余大媽在臥房裡焦急地說。
  「煮好藥就回去。」
  「待一會兒,等我自己起來煮吧。」
  「早吃藥,早好。」
  「你熬了一夜,再不回去睡覺,別累壞了身子。」
  「不要緊,你放心吧。」湯阿英一邊搭括,一邊巡視了一下客堂間,看見一堆髒衣服泡在木盆裡,大概昨天余大媽打算洗的,因為身子不舒服,就漚在那裡了。她走過去,蹲在木盆旁邊,不聲不響地把這些衣服洗了,用清水過了兩遍,晾在竹竿上。她擦乾了手,又去倒了藥,端著走進臥房,坐在床邊,輕聲地對余大媽說:
  「藥煮好了。」
  「你還不走?」
  「你吃完了藥,我一定走。」
  「唉,你們這些年青人,總不聽老人的話,非要照你們的意見辦事不成!好,好,我馬上吃,你馬上走!」
  湯阿英端著一碗深黃色的苦藥送到余大媽面前,在半道上,又縮了回來,說:
  「燙,等一會再吃。」
  「你先走吧,等藥涼一點,我自己吃好了。」
  「不,你讓我陪你一會。」湯阿英用嘴吹著那碗熱騰騰的藥湯。
  「我聽余靜說,你們快搬家了吧?」
  「過兩天就搬。漕陽新村好是好,可是草棚棚這兒熟人多,真捨不得離開你們。你們要是和我們一同搬過去就好了。」
  「本來廠裡分了房子給余靜,她不肯搬。」
  「為啥?」
  「她說我們現在住的地方也不錯,應該讓那些房子差的人家先搬,便讓給秦媽媽了。」
  「怪不得哩!原來討論的辰光,沒有秦媽媽的,後來秦媽媽又有了。你不說,我還不曉得是余靜同志讓出來的哩!」
  漕陽新村工人住宅造好之後,滬江紗廠也攤到四戶。工會生活委員佈置,讓各個車間展開討論和評選,到處張帖了標語:「一人住新村,全廠都光榮。」湯阿英由於工作積極,祖孫三代住在一間草棚棚裡,下雨天漏的不好住人,分配給她家一組。余靜也分配到一組,但是她無論如何不肯要。因為細紗間工人多,這一組也交給細紗間,經過討論,這一組便分給秦媽媽了。
  「余靜這孩子做的對,秦媽媽早就該搬家了。」
  「秦媽媽確實該搬家,她的草棚棚一下雨就漏水,蹲不下去。你們也應該搬到新村去住。」
  「現在不忙,等草棚棚裡的人搬完了,那辰光,我們再搬也不遲。」余大媽望著湯阿英說,「你們物事收拾好了嗎?」
  「還沒有哩。」
  「把藥給我……」
  「燙啊!」湯阿英不斷用嘴吹碗裡騰騰的熱氣。
  「擱在這裡,涼一會吃。你回去收拾吧。」
  「不忙……」
  「我病倒了,你們搬家,不能幫你們忙,不該再耽誤你的事啊!」
  「余靜同志在廠裡忙工作,你病了,我照顧一下,也是應該的。」
  余大媽感激地望著湯阿英手裡那碗藥湯,熱氣已經少了,她不好意思要湯阿英再等下去,而湯阿英又不肯走,便勉強坐了起來,端過那碗藥,送到嘴邊,想快點吃掉。湯阿英對她搖搖手:
  「別燙著,再涼一會兒。」
  「太涼了不好,」余大媽一口一口吃著藥,吃完了,把碗交給湯阿英,說,「這該放心了吧?快回去吧!」
  「你躺下睡一會,我就走。」
  余大媽躺下去,有意閉上眼睛,好讓她快走。湯阿英走到客堂間,倒了碗裡剩下的藥渣,把它洗了,順便把小強剛才吃早飯的碗筷也洗了,封了煤球爐子,掃了客堂間,一切都收拾得妥妥當當。她悄悄走進臥房,余大媽真的睡著了,發出輕微的舒適的鼾聲。她這才放心,悄悄離開了。
  湯阿英回到自己的草棚棚,巧珠奶奶已經等待不耐煩了。湯阿英做夜班,早該回來了,為啥這麼晚才回來,到啥地方去了?巧珠奶奶陰沉著臉,忍住一肚子的氣,等待機會,隨時要爆發的樣子。湯阿英沒有注意,她看巧珠頭上的辮子沒打緊,下巴那兒有油跡沒有揩掉,便對巧珠奶奶說:
  「你看,巧珠今天辮子沒打好,臉也沒有洗乾淨,到學校裡去,叫人家笑話。」
  「你為啥不早回來給她收拾?」
  「你在家裡,沒有幫她打辮子嗎?」
  「你說的倒輕巧,」巧珠奶奶有點忍不住了,「你們只曉得嘴一動,手一指,事體就辦了;可曉得我在家裡多忙啊,剛給她做了早飯吃了,哪有閒工夫給她打辮子?」
  「我也沒有閒著。」
  「你不看看,家裡的事體,全靠我一個人,忙了這個,又忙那個,我沒有三隻手啊!人家放工,就搶著回家,幫助料理家務事。不像你,這麼晚才回來,還要閒言閒語的,怪張三怪李四!」
  巧珠奶奶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火氣也越來越大,只要湯阿英再頂撞她一句兩句,一場爭吵便要爆發了。湯阿英聽巧珠奶奶口氣不對,見形勢不妙,便忍不住了。她覺得巧珠奶奶在家裡的確忙,也夠辛苦的。她和張學海每天上工,家裡雜務事的重擔全靠巧珠奶奶一個人挑,就是有些事體沒有注意,也不能怪巧珠奶奶。她自己年青力壯,應該早點回來相幫巧珠奶扔,體貼巧珠奶奶一些。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起來,大家不開心,會影響生產和學習,更重要的是大人這樣爭吵,巧珠不跟著學嗎?常言說的好:要樹長的直,樹秧子栽下去就要育,要孩子好,養下來就要教。從小就應該培養巧珠的好習慣,不能讓巧珠在家裡學壞了。她讓巧珠奶奶一步,抱歉地說:
  「你說的對,這一陣廠裡忙,我回來的晚,幫助你不夠,怪我不好。」湯阿英拉過巧珠,拆了辮子,給她重新打過。
  「這才像話啊!」巧珠奶奶一肚子氣忍住了。
  「忙不過來,有些事,你留著,等我回來做。」湯阿英給巧珠打好辮子,又倒水給巧珠洗臉。
  巧珠奶奶肚裡的氣慢慢消了,望見巧珠的臉洗乾淨了,心裡也高興了,幫助巧珠收拾好書本和鉛筆啥的,指著巧珠的小鼻子說:
  「你自己也要學會打好辮子,別老依賴大人!」
  「今天是我自己打的啊!」
  「鬆了,曉得啵?小鬼頭。」巧珠奶奶拍了拍她的脊背,高高興興地說,「快去上學吧。」
  巧珠一蹦一跳走了。湯阿英對巧珠奶奶說:
  「以後我有啥不對的地方,你批評我好了。」
  「比品,啥比品?」巧珠奶奶詫異地問道。
  「你講我好了!」
  「講你,你不對的地方,當然要講你。」巧珠奶奶振振有詞地說,想起阿英做了夜班,還沒有睡覺,她說,「快去睡覺吧。」
  「不,我幫你收拾東西,準備搬家哩。」
  「這些事,你放心好了,我來收拾。」
  「你一人忙不過來……」
  「快去睡吧,累壞了身子,上不了工,誤了生產,這是大事體啊!」
  湯阿英躺在床上睡了。巧珠奶奶細心地收拾草棚棚裡的物件。
  湯阿英睡了一覺醒來,已是黃昏時分。她想起余大媽該吃二遍藥了,小強回來也該吃晚飯了。她自己飯也沒吃,就到余大媽家去張羅,給他們做了飯,煮了藥,又把晾的衣服收拾好,大人小孩都安頓好了,才回到自己的草棚棚裡來。
  第三天早上,輪到湯阿英休息,她幫助巧珠奶奶收拾物事,準備搬家了。
  巧珠奶奶覷著眼睛對草棚棚仔細地東張西望:放在地上的板凳椅子的都集中在一塊了,碗筷和鍋鏟鐵勺啥的也紮好了,衣服、襪子和布頭包在一道了,掛在牆上的什物全取下來了……她心裡想:她家裡的物事數過來的幾件,但一搬家,卻覺得草棚棚裡的物事不少,生怕丟了這樣忘了那樣,彷彿東西多得帶不完似的。張學海看見放在鍋鏟、鐵勺一道的破臉盆,揀了起來,說:
  「臉盆這麼破了,帶去做啥呢?」
  湯阿英看到那個臉盆,裡面的黃嫩嫩的菊花圖案幾乎看不見了,有的地方破了一個窟窿,是她用棉花塞住,勉強用到現在。從這個臉盆,她想到從前用它接水的情景,不禁戀戀不捨地說道:
  「還是帶上吧。」
  「帶上,」張學海把臉盆拿過來,抽掉棉花,指給湯阿英看:陽光從窟窿裡透過來了,說,「這麼大一個洞,還能用嗎?」
  「塞上棉花不是照樣用嗎?」
  「到新村買個新的,省得帶來帶去,麻煩,又不頂用。」「你有錢買新的,可是這個舊的,你有多少錢也買不到。」
  「這是寶貝?」張學海笑著說。
  「對啦,這是寶貝。」湯阿英無限感慨,回憶地說,「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們過去的窮日子來了。那辰光,草棚棚外邊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外邊不下了,裡面還下;牆根長綠草,棚裡養青蛙;全靠這臉盆接雨水,也靠這臉盆把淹到棚裡來的水倒出去,這不是寶貝嗎?」
  「你說的也有理。」
  「把它帶到新村,就是不能用,做個紀念也是好的,常常看看它,不會忘記過去受的苦難。」
  「我懂了,你別再說了。」
  「就帶上吧。」巧珠奶奶說。
  湯阿英從張學海手裡拿過臉盆來,用棉花把窟窿堵住,把鍋鏟鐵勺放在裡面,像是對待貴重物品似的,輕輕地放在地上。張學海看見巧珠奶奶和湯阿英把破破爛爛都收拾起來,臉盆帶上雖有道理,可是還有不少物事不一定帶走,帶過去也沒有用場。他指著馬桶對巧珠奶奶說:
  「這個也帶上?」
  「你光吃飯不拉屎了嗎?」巧珠奶奶好生奇怪。
  「那邊有廁所。」
  「有廁所?」巧珠奶奶懷疑的眼光對著湯阿英。
  湯阿英點點頭。張學海說;
  「帶去沒用場。」
  「不是錢買的嗎?」
  「當然是錢買的。」
  「丟下?」巧珠奶奶說。
  湯阿英認為帶去用處確實不大,丟下也太可惜了,眼睛一動,看到草棚棚外邊的鄰舍,便說:
  「這樣好了,住在草棚棚裡的人還是有用的,送給斜對面劉阿姨吧。她們想買個大點的馬桶,一直沒錢買,送給劉阿姨再合適也沒有了。」
  巧珠奶奶和張學海都不反對。湯阿英提著馬桶到劉阿姨家去了。
  湯阿英回來,張學海幫著巧珠奶奶把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巧珠插不上手,走來,走去,東摸摸,西碰碰,不斷地向草棚棚望來望去。她在這草棚棚裡長大的,臨走了,也流露出留戀的心情。但一想到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又盼望早點搬過去。她乖乖地靠在奶奶身上,得意地一搖一搖。巧珠奶奶撫摩她的頭,和藹地說:
  「別搖,我頭暈。……」
  巧珠奶奶的話沒講完,弄堂口傳來了咚咚鏘的鑼鼓聲。湯阿英走到門口,望了一下,對張學海和巧珠奶奶說:
  「他們來了,快去迎他們。」
  工會今天特地借了廠裡的卡車,組織幾個人,帶著鑼鼓,幫助工人搬家。這條弄堂太狹,卡車開不進來,趙得寶率領大家敲著鑼打著鼓,歡天喜地走進來。湯阿英跑上去,用兩隻手緊緊握住趙得寶的右手,感激地說:
  「老趙,你自己也來了,謝謝你們。」
  「工人住新村是件大喜事,我該來道喜。余靜同志要不是上區委開會,她也要來的。」
  「哎喲,她的事體多,不能驚動她。」
  湯阿英簡單地答了一句,趕緊和別人去握手。她在趙得寶身後,發現韓工程師手裡拿著個小鑼,她連忙過去給他握手,驚喜地說:
  「怎麼,你也來了?」
  「奇怪嗎?我不能來?」
  「不奇怪……」
  湯阿英給韓雲程一問,一時說不下去了,幸虧站在他旁邊的郭彩娣代她接過去說:
  「你頭一回給我們工人搬家,當然有點奇怪,多來幾次,人家就不奇怪了。」
  她這幾句話把韓雲程說得臉通紅,不好回她的嘴,不得不支支吾吾地說:
  「是呀,是呀……」
  鐘珮文從他身後走過來,給他解了圍,笑著說:
  「韓工程師可積極哩,今天八點鐘還沒到,就來工會集合了。他同我說,以後工會有啥活動,他要經常參加。今天他頭一回敲小鑼,以後要成為我們報喜隊的健將了。」
  韓雲程不好意思地微微低著頭,說:
  「我不會敲鑼鼓點子,是文教委員教我的,不對的地方,請指點指點。」
  他抱歉地向大家望了一眼,希望大家原諒他這個新手。鐘珮文鼓勵他:
  「不錯,不錯。」
  那邊巧珠奶奶和趙得寶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完:
  「哎喲,老趙,驚動你們,我真過意不去。昨天關照學海阿英跟你們說,不要來了,我們家裡東西不多,叫兩個三輪就搬家了。怎麼,你們還是來了,一定是學海他們沒有告訴你們,我待會可要講他們……」
  趙得寶怕巧珠奶奶真的去批評他們,連忙解釋:
  「不,阿英跟我們說了,這是我們工會的一點小意思,不算啥,你別記在心上……」
  巧珠奶奶望著這麼多人,發癡發呆一般的笑個不停,一邊說:
  「這怎麼好啊,這怎麼好啊,你們都是忙人,還來幫我們搬家!工會分配了新房子,又來幫著搬家,真是太周到了,太周到了……」
  秦媽媽聽著鑼鼓聲也走出來了。秦媽媽家裡早已收拾好,就等卡車來搬動。她看到巧珠媽奶一個勁和趙得寶說話,弄得大家都站在那裡聊開了,把搬家這件事給忘了。她走過去,站在巧珠奶奶旁邊,指著暖洋洋的太陽說:
  「不早了,快搬吧!」
  她這句話提醒了大家。趙得寶接著大聲叫道:
  「動手搬吧,分兩頭,一部分給秦媽媽搬,一部分人跟我來……」
  巧珠奶奶和張學海把大家迎了進去。巧珠奶奶向桌子上一看,馬上抱歉地說:
  「這怎麼好哇,上次來報喜,連茶也沒喝一杯就走了;這次來搬家,乾脆,連茶杯也沒有了,都叫學海給紮好了。阿英,你到余大媽家裡借幾個杯子,我燒點水給大家喝。」
  湯阿英剛邁開兩步,就叫鐘珮文攔住了:
  「別去,我們不渴。」
  「水總得喝一口,現成的爐子,點起火來,你們歇一會,喘口氣,就燒好了。」
  韓雲程對趙得寶說:
  「還是搬吧?老趙。」
  「好的,大家動手搬吧。」
  趙得寶首先提起一隻木箱子,鐘珮文過去掮上鋪蓋卷,郭彩娣左手拎起爐子,右手抱著一垛碗,韓雲程見笨重東西都叫他們拿了,自己趕緊抓住兩條板凳,跟在他們屁股後頭走出了草棚棚。巧珠奶奶望著大家那股熱情勁頭,樂得格格地笑了:
  「這些年青人真棒,像自家人一樣,說一聲搬,都叫他們搬走了,我們自己空著手走嗎?」
  「我們只好拿點零碎東西了。」
  趙得寶最後上了卡車,把後面那根鐵鏈子扣上。鐘珮文和韓工程師他們又打起鑼鼓。卡車裡充滿著歡樂的咚咚鏘的音樂和恣情談笑聲,飛快地向漕陽新村駛去。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