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大運河的開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據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進攻齊國,運兵運糧,徵調大批民夫,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叫做「邗溝」。這就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這些渠道雖然斷斷續續,卻使大運河的開鑿,在江南和中原地區初具規模了。 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局部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尤其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生活中越來越占重要地位,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統一中國後,人民得到安定的社會條件從事生產,社會經濟逐漸恢復。隋文帝於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重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規模的修造,還是在隋煬帝楊廣上台以後。公元605年,隋煬帝征發百萬士兵和伕役,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608年,又征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 隋煬帝在修運河同時,還在兩岸築起御道,種上楊柳樹。 從長安到江都,沿途建造離宮40多處。此外,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 隋代開鑿的一系列運河,西到京師大興城,北抵涿郡,南至餘杭,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梁郡(寧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間的聯繫。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唐朝時,對運河作過一些修整。如於公元742年在三門峽以東,人們在岩石中曾開鑿一條渠道,為「天寶河」。 後來的各個朝代,從維護統治階級切身利益出發,都繼續使用和修築了大運河。元朝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移到這裡。因而,需要一條直通南北的運輸線。 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開鑿會通河。這條河北始臨清,南到東平路(今山東境內)的安山。又從北京到通縣間開了一條通惠河,與原有的舊河道溝通。這樣一來,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繞道洛陽,直接到達。而隋朝開掘的部分河道由於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漸廢棄了。現在的大運河,基本上是元朝的河道。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貫通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全長為1794公里,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