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十里坡之戰是西捻軍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西安東郊十里坡同湘軍劉蓉部進行的一次著名戰鬥。 高樓寨之戰後,捻軍繼續流動作戰,在山東、安徽、河南的廣大地區不斷打擊清軍。清政府命曾國藩部署鎮壓捻軍。 曾國藩先後實施「以靜制動」、「聚兵防河」的作戰方針,都歸於破產。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鴻章為欽差大臣,節制湘淮各軍,負責鎮壓捻軍起義。 捻軍方面雖然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長時間不停頓地流動作戰,使部隊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補充,同時又得不到任何友軍的支援,戰略上的被動局面日益嚴重。捻軍領袖賴文光等深感「獨立難支,孤軍難立」,試圖改變這一被動局面,於是在1866年10月決定將捻軍一分為二,由張宗禹、張禹爵、邱遠才等率部分捻軍西進陝甘,聯絡陝甘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之勢,是為西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李允等率部分捻軍留在中原地區,與敵周旋,是為東捻軍。 西捻軍約有3萬餘人。在張宗禹等的率領下,1866年10月由豫東經許州、洛陽、陝州(今三門峽市西)、閿鄉(今靈寶西北),於11月9日進入陝西華陰縣境。署理陝西巡撫劉蓉當時正率1.4萬湘軍在陝甘交界處堵擊回民起義軍,在得知捻軍入陝後,感到形勢嚴重,請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剛被任命為陝甘總督)借口籌備糧餉,停兵湖北,躊躇不前。清軍援軍難以很快入陝,為西捻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西捻軍進入華陰後,立即西進華州(今華縣)、渭南。劉蓉不得不將所部東調,對付捻軍。11月14日,提督劉厚基率兵3000人由渭南東進,在赤水鎮與捻軍遭遇,一觸即潰,敗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揮湘軍各營,分兵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捻軍於華州敖水東面的樹林裡設伏,大敗湘軍,殲敵近千人。 初戰獲勝後,西捻軍乘勝西進,於12月14日進抵西安東面的灞橋鎮。然後折向東南,佔領藍田縣的洩湖、藍橋等地。為了調動西安清軍,後又佯趨商州(今商縣)、雒南(今洛南)。待清軍東向追擊,捻軍又北走渭南,並虛造東攻潼關之勢。當湘軍北上堵截時,捻軍又迅速西進,擺出攻打西安的架勢,並在灞橋十里坡周圍村莊設下伏兵,布好伏擊圈,等待敵軍到來。 1867年1月23日,湘軍追至臨潼東北的新豐鎮。捻軍派出少數部隊誘敵,與湘軍且戰且退,將湘軍誘至十里坡。記名提督楊得勝、總兵蕭德揚、提督劉厚基、道員黃鼎等部敵軍相繼進入伏擊圈。捻軍誘敵部隊立即回馬反擊,伏軍步隊從兩旁村堡殺出,馬隊從兩翼包抄,將湘軍團團包圍,湘軍陣勢大亂。時值風雪瀰漫,湘軍士卒因連日奔走,疲憊不堪,凍餓交加,士氣低落,無心作戰,火藥又被雨雪澆濕,不能點放。捻軍則士氣高昂,勇猛衝殺,與湘軍展開白刃格鬥。半日之內,連斬總兵蕭德揚、提督楊得勝、蕭集山、蕭長清、布政使銜候補道蕭德綱等湘軍將領,殲滅敵軍3000餘人,收降數千人,取得了入陝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西捻軍在十里坡之戰中,始終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先是運用流動戰術,主動出擊,調動敵人,誘敵追擊,使敵人疲憊不堪;然後是選擇有利戰場,預設埋伏,將敵誘至伏擊圈,步騎協同,將敵包圍;最後通過白刃格鬥大獲全勝。湘軍方面則盲目追擊,處處被動,被捻軍牽著鼻子走,戰鬥力被拖垮,最後陷入重圍,大敗於十里坡。劉蓉也因此被革職回籍。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