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 ●培養孩子刻苦頑強的精神 ●怎樣糾正孩子說謊 ●怎樣處理孩子說髒話 ●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和受到批評 ●怎樣面對孩子的過失 ●孩子拿了錢,偷了東西怎麼辦 ●怎樣應付孩子的問題 ●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棟樑之材。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亡命之徒、殺人犯、流氓。但是,如果做父母的若不從小對子女進行品德教育,放鬆了對兒女的道德品格教育,子女們很容易長成為不法之徒。事實就是這樣的殘酷與無情。 研究和分析這些人的成長過程,固然有歷史和社會的原因;但家庭教育,父母從小對他們缺乏品德教育。道德教育仍不失為一個主要原因。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已開始重視學校,尤其是小學中學的品德教育。然而,由於兒童的道德品質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兒童的相互關係以及兒童對父母、對成人的態度中,表現在兒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之,它必須從日常的生活人手,所以單靠學校或幼稚園是遠遠不夠的,它還有賴於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不懈的努力。 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社會安定的保障。講道德、講禮貌本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美德,只可惜近幾年來,人們已逐漸失去這種美德。 文明禮貌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對兒童的培養則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1)對待他人要有禮貌。這其中又包括:會稱呼人,見面問好以及常用的禮貌語言:「謝謝」、「對不起」、「請」、「沒關係」等。這些詞語雖然短小,但力量卻無窮。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相追而且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時,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禮貌,時時多講兩句:對不起、謝謝。許多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無。就以舞廳的行兇殺人事件來說,如果服務員和顧客雙方能以禮相待,一方多說一兩句「對不起」、「謝謝」或「沒關係」,他們就不會打起來。俗語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又何致動刀子呢?!這一點在當今非常重要。父母對子女絕不可放鬆了這方面的教育,放縱兒女在家或在外粗魯無禮、稱王稱霸。 (2)尊敬長輩,愛護弱小。這一點與前面所講的是分不開的。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必然也就能夠尊敬長輩,愛護弱小。反之,一個粗魯成性的孩子也絕不可能尊敬長輩,及其父母,更不要談愛護弱小,助人為樂了。 不尊敬長輩、虐待父母也是當今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許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帶大,原想老來有個依靠或慰藉,結果是子女成家以後把他們視作眼中釘,我們常在報章雜誌看到許多做子女弒父或弒母,這的確是一大諷刺。如果父母能從小不放縱自己的子女,注意培養子女尊老護幼,尊敬父母,是絕不會釀成這樣嚴重的後果的。 (3)遵守規則和紀律。這一條也很重要,沒有這一條也就培養不出良好的公民;社會也就不能長治久安。如今社會問題之所以如此嚴重,學校課堂紀律鬆弛、車間生產散漫。雜亂無章、公共場所和公共財物屢遭破壞,車有車霸、路有路霸,法紀鬆弛,一些人目無法紀欺行霸市、行兇打人——這一切破壞生產和社會治安現象之產生均與近幾十年來對兒童缺乏遵守規則和法紀的教育息息相關。有些家長不但在家對自己子女不加管束,甚至縱容自己子女在外、在學校欺侮弱小同學或用過去的說法「出身不好的同學」。聽到自己子女不遵守校規,他們不但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當然,這些家長的作法是完全錯誤的,他們以為這樣是愛護了自己的子女,其實是毒害了自己的子女。於今受管教、人獄者和處死的一些無惡不作的不法之徒,有幾個不是父母從小慣壞的。俗話說,積重難返。所以父母要想自己的兒女長大後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遵紀守法的人,就必須從小教育子女遵守規則和法紀。 這是道德禮貌教育中的幾個主要方面,是對兒童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它直接關係到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人的大問題:是對社會有益的人還是對社會有害的人。 其他的品德教育: 1培養兒童集體友愛精神。因為人是集體性的動物,人不能離開社會和集體而生存。同時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與否以及生活是否幸福都取決於自己和周圍的人、配偶、親人、孩子、父母、同胞、朋友以及同事是否有良好的關係。如果關係良好而深刻,一個人就會感到生活幸福而富有意義。 3培養兒童熱愛服務。父母應讓孩子知道社會上的財富都是人們工作創造的,工作是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並從小學會自我服務性的工作。 3培養兒童愛土地的情感。父母可以培養子女熱愛周圍。的生活,熱愛家庭、學校、居住的地方,讓兒童對生長的土地產生關愛之心。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母親或者奶奶抱怨說,「唉,我這個孩子就是任性得很,不好帶」。其實,任性是每個人在童年時代的必然產物。子女的任性並不可怕。關鍵是在大人的教育。 有人也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任性是每個人在童年時代的必然產物。有的母親就經常說,「我的兩個孩子就是不一樣。一個頑皮得要死,不聽話鬧得要命;一個很聽話。很好帶,不大吵鬧。」言外之意,就是有的孩子任性,有的孩子就不任性。這話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有些孩子十分任性,吵鬧得厲害;有些孩子不那麼任性,沒吵鬧得那麼厲害。這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需求。個人特有的氣質和性格。它們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各不相同;儘管他們可以是兄妹和哥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在報紙上看到兩三個學生兄弟性格各異的原因。 孩子任性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教育。因為孩子小的時候,他還沒有確立起是非概念、好壞的標準。他並不知道他的要求是不合理和超越了常軌。譬如母親白天上班去了,孩子白天一天沒有看見母親,於是母親下班一回來,孩子就吵著要母親抱,甚至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他也不去睡覺;當然也不讓母親睡覺。死死地纏住已經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憊的母親。而且還要母親抱著他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母親沒勁了,走不動了,把他放進小床,他就又哭又鬧起來。母親氣急了,罵他瞎吵。其實,他何嘗是瞎吵?!他只是因為一天沒有見著媽媽了,他需要母親的親呢和愛護。至於母親上了一天的班,已經工作了八九個小時,累了。他當然不懂,也不理解。孩子的這種任性難道不是一種自然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嗎? 又如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專挑好的吃,而且他喜歡吃的,就不許別人動筷子;否則就鬧得沒完沒了。如此等等,這也是孩子任性的一種表現。但是當孩子出現這種表現時,作父母的絕不應因孩子哭鬧而火冒三丈,大發雷霆。當然,也不能聽之任之,遷就姑息。像有些老人做的那樣:就讓孩子一個人吃吧!反之,而應當開始警惕注意:孩子的這種不良表現是不是由於過去一段時間父母由於憐借孩子而放鬆了對孩子應有的教育?或者這才是一個開頭?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孩子的這種表現都給作父母的敲起了警鐘。是應該及時注意而且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時候了。是應該開始教育孩子怎樣做人了! 當然,孩子很小,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孩子做人不能靠說理。說教,那樣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也是不現實的。比較可行的方法應該是發現孩子的良好表現,並通過表揚這些表現而來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進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在孩子在吃糠果時,遇到了其他的小朋友,父母應該叫孩子把糠果分給小朋友吃。如果孩子這樣做了,父母就應該立即給予表揚:「寶寶真乖。這樣做伯伯阿姨就喜歡的!」因為孩子最快樂的就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家中吃水果,可以先要孩子送給爺爺媽媽,或爸爸媽媽,有哥哥姊姊的還可以叫孩子把水果送給哥哥姊姊,然後再自己吃。在孩子送水果給老人們的時候,父母就可讚揚說:「啊,我們的寶寶真懂得禮貌!真乖!真是乖孩子!」同時,在表揚時,父母應該面帶笑容,做出親熱的表示。媽媽及時的誇獎,能促使孩子重複這些良好的行為,進而養成尊敬老人,尊敬父母和兄長,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父母應該注意盡量消除妨礙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一切消極因素。放縱、姑息。遷就是一切不良習慣的根源。有的父母見孩子喜歡吃什麼,就不允許家中別人再吃;這樣無意間就鼓勵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義。於是他就對好吃的東西進行壟斷,不許別人沾邊。水果別人不能吃,甚至爺爺奶奶,吃了他也都要吵要鬧。吃飯的時候,好菜只能他一個人吃,而且要放在他面前。孩子一旦有了這種不良習慣,父母就必須進行批評,指出這種行為的錯誤。反之,如果發現了這種開頭,父母仍付之一笑,甚至故意逗弄小孩子:不讓爸爸吃,對吧!那麼孩子沒有明確的是非,當然只會變本加厲,最後不可收拾。這就是為什麼說,愛必須是嚴格的。嚴是愛的表現形式之一。沒有真正嚴格的要求,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愛。所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就是這個道理。嚴格要求孩子,就是在他們懂得的道理的基礎上向孩子不斷提出合理的要求,並且在生活實踐中堅持執行。 不過,話又說回來,嚴格要求孩子,講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原因就是父母總喜歡或容易原諒孩子,對孩子的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或行為與言論給予寬容,而不能夠真正及時糾正或及時提出。同時,作父母的也並不都懂得:愛就必須嚴。回想起來,我自己在這方面就作的很不夠。 其次,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時,必須要有連貫性。當我們固定某一個人,在一般的家庭裡這個人通常是母親,負責培養教育孩子的時候,教育的連貫性比較容易做到。當一個孩子由周圍或家庭裡幾個人:媽媽。奶奶或還有阿姨幾個人同時負責培養時,這時由於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觀點,沒有統一的認識,在培養孩子上就會步調不一,寬嚴不一。它的具體表現就是許多家庭中常出現母親與奶奶或爺爺的矛盾。母親想嚴格要求,爺爺奶奶要庇護。媽媽打孩子一巴掌,爺爺奶奶要嫡咕好半天。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是一件細緻艱巨的工作。它需要表揚,也需要批評和懲罰。但主要是表揚。如有的孩子上床後,久久不肯睡,而且不讓母親或奶奶離開。媽媽一走,他就發拗脾氣。這種時候母親當然可以好言好語地安撫孩子;但是孩子如果不聽,而一味強求,母親就應對孩子的壞脾氣做出應有的反應,或者乾脆就讓孩子一個人留在那裡。這樣的話,孩子可就不再纏住大人不放了。因為大人的走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批評或懲罰。有時,對孩子的壞脾氣和壞行為,母親只要皺皺眉頭,或者故意對他表示一點冷淡,他就會意識到大人對他的行為的不滿。常見的例子,就是母親在帶孩子到院子裡或園子裡玩耍散步時,孩子常會好奇地停下來撿地上的紙張或小石子玩。這時母親可以喊:「不要撿,髒!」或者,「你再撿,我要走了,不管你了!」完母親繼續走自己的路。孩子見母親不理睬自己。就會感到一種過失和恥辱,就會不再撿路上的髒東西了。孩子一旦改正了,作父母的就應該馬上及時加以獎勵,使大人與孩子之間重新建立融洽的關係。這樣一來,犯有過錯而且沮喪的孩子就會重新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充滿自信,懂得大人仍然喜愛自己、自己仍然逗人喜愛。同時,孩子也知道、並懂得了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應該做的。 在我們周圍的小孩子之中常見的毛病是孩子不愛整潔,對大人沒有禮貌。有的甚至動輒搶別人的東西,或者動輒伸出小手打人。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其實都是我們大人,作父母或爺爺奶奶慣縱出來的。是他們在孩子開始出現這些情形時,放鬆了教育。有的無知的父母甚至還在一旁笑,甚至鼓勵:「打,打爸爸!」或「打,打叔叔!」有的父親或爺爺為了逗得孩子一笑,甚至做狗爬,或做馬讓孩子騎,讓孩子模仿電影或電視中一些小皇帝或皇太子騎太監的鏡頭。本來是應該批判的東西,他們公然讓自己的兒子或孫子來學習倣傚。這樣當然不能教好孩子,只會把孩子培養成無禮、霸道,以致最後成為社會上的害蟲。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益的人,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父母必須精心注意孩子的成長。這裡既有生理上的成長,同時也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成長。注意孩子的言行表現,從小培養引導孩子良好的道德習慣,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把不良的任何習慣在萌芽階段糾正。 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孩子發拗脾氣,孩子不聽父母的勸說和教育。甚至坐到地上,大聲叫嚷,雙腳亂踢。 對待孩子的拗脾氣,我們既不能蠻幹,抓住孩子一頓痛打,也不應屈服遷就。反之,父母應該細心領會到孩子的反抗並不是由於他對自己的執拗感到滿足,而是對大人的干預、限制等的抗議。這時,作父母的就應該認真思考他們對孩子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太高或不合情理。如果是合理的,不是太高,就應該堅持;而對孩子進行批評和說服。孩子仍不聽,則可以對他表示冷淡,讓孩子自己去發作一通。相反,如果作父母的不分青紅皂白的退讓遷就,那麼孩子就會把他的這種「抗議」舉動變成對父母施加壓力的武器。有時,還會得寸進尺,以致無法收拾。 總的來說,在防止和阻止孩子執拗脾氣發作的時候,不要採取過於強硬或過於軟弱的態度。最好是能夠設法迅速而果斷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以緩和緊張的局勢。因此,不要只管訓斥孩子,因為孩子這時是聽不進去的;也不要強迫他的舉動馬上符合理智。但同時又要設法做得使父母不感到難堪,好下台。這時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前面所講的把孩子撇下或把孩子送到門外讓他一個人去發洩一下。孩子一個人待在那裡,他感到沒趣,大人不理睬他,他就會馬上為自己找到新的玩耍方式,而執拗脾氣也就會很快消失。 所以,在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或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時,父母都應做出對他毫不介意的樣子,讓孩子自己去克服,白我乎息。當然,這一點有很多父母也很難做到。因為,他們總怕孩子哭和鬧。孩子一哭,他們就慌了手腳。尤其是有爺爺和奶奶的家庭,他們把孩子看得心肝寶貝一樣,一聽見孩子哭,就怕是有人虐待了他。於是就責備孩子的父母,而遷就孩子,向孩子妥協。這種作法當然是極端錯誤而且有害的,只會養成孩子蠻橫不講道理,粗野無禮。 其次,當孩子安靜下來之後,父母不應再追究發生過的事,加以處罰,而應該對孩子表示親呢。因為這時的親呢能給孩子提供使其自尊心不受到任何損害的最好條件,使孩子自覺地而且愉快地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同時,也不要像有些父母那樣,要求孩子許諾:「今後再也不這樣做了」。因為孩子很小,他的自我約束力不強,很難實現這種諾言。 最後還有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大人忽視的不好行為。那就是在許多公共場所,如在商店購物或等候公共汽車時,許多大人及老人都在排隊,而且也很焦急。這時有些孩子見排隊的人多,就往前面去插隊,或乾脆不排隊擠到或鑽到最前面搶購,或搶上公共汽車而且還為父母佔位子。這原本是一種不遵守公共紀律和投機取巧的行為,而有的父母也為了圖個一時的方便和舒適,就不加阻擋,反而津津樂道地認為兒子機靈。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縱容和鼓勵了孩子不守法紀、投機取巧,將來很可能要惹出大禍。 所以,父母對孩子生活上的有些小節絕不可忽視。要隨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當然,在整個培養和糾正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注意孩子微小的進步,及時加以肯定,讓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珍惜自己的變化,用自己的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缺點。 ●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 我認識一位老太太,有一次她同我談到了一件她十分迷惑的事。下面是她的原話: 「我的孩子今年都三十歲了。他去年回家來時,談到他小時的往事時說,有一回他要買一副鐵環玩,我都不肯買。言外之意,有些埋怨我吝嗇。我聽了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我哪裡是捨不得錢買鐵環。我當時之所以不買,是怕惹禍。怕孩子們在玩的時候,相互爭著玩,和爭吵起來時用鐵環毆打。而我家鄰居的一些孩子又特別喜歡打架,況且我的孩子又在他們之中是比較小的一個。」 我聽了那位老太太的話,感想很多。因為現在抱怨自己父母摳或小氣的孩子很多。同時覺得那位老太太不買鐵環的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沒有什麼需要自責的。孩子們鄉以的抱怨,我聽見過很多。最常見的是抱怨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們做過什麼新衣服,總是撿舊衣服穿。其實,撿舊衣穿,只要沒有破爛,也並不是一定不好。而且這個問題還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孩子撿舊衣穿,即父母把父兄的舊衣改給小兒子穿,父母固然是出於儉樸,這也是我國千百年來的儉樸傳統。另一方面也出於當時的物質條件,當時部分家庭的環境不甚好。父母又哪能給孩子每年做什麼新衣服呢?一個母親能夠 讓自己的孩子穿得整齊清潔就很不容易了。 況且任何一個作父母的也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要什麼就馬上去買什麼。不權衡需要,不權衡利弊。這既對孩子沒有好處,也不是教育孩子之道。孩子在外面玩耍,在學校裡讀書,同學們中好看的好玩的東西,各種各樣。數不勝數。孩子感興趣的也不會少,如果孩子見到別的同伴有,自己就想要,就要父母買,那會要多少錢?又會要多少地方來置放?那孩子還有什麼時間讀書做功課?而孩子一想到自己父母不肯買,就認為是父母摳或吝嗇。從孩子的教育上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勤勞儉樸的問題。它從某一點上來講,暴露了過去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對勤儉的教育仍然不夠或相當不夠。在獨生子女的今天,尤其是父母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今天,則更不是不夠,而是完全被忽視或遺忘了。其後果的嚴重性不難想像。因為一個沒有勤勞儉樸的習慣的孩子,不會懂得父母的錢來之不易,也必然不會愛惜自己的衣物、圖書和玩具。當然,也就更不會愛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財產。同時,一個沒有儉樸習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可能熱愛工作。因為儉樸與勤勞是緊密相聯的。很難想像一個不懂得愛惜東西、珍惜金錢的人會熱愛工作,或願意工作的。當然,這種孩子也不會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因為只有懂得辛勞的人,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來之不易,也才懂得儉樸。在工作或事業中刻苦頑強。所以,在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開創未來的新人,我們就必須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勤儉的習慣呢?根據一些教育學家的研究,要培養和教育孩子勤勞儉樸,父母首先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不要凡是孩子看到的和喜愛的東西,就都必須成為他個人所有。 2孩子應該想到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應有家庭的其他成員。 3不要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和要求。 這三點相互聯繫。它們看起來很簡單,有點像老生常談。但也許正是因為它平淡無奇,卻常為許多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總是只要是孩子喜歡,就千方百計去滿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買什麼。他們不但自己主動地讓出自己應有的一份。還要求家庭中其他成員也都讓出他們應有的一份,以博得孩子的歡心,或乎息孩子的吵鬧。他們的想法和道理都很簡單。孩子小,大人可以讓一點。當然,他們的動機和願望也都是善良的。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注意到或者忽視了孩子的要求是可以發展的,也可以是無盡的。你今天滿足了他這個要求,他覺得他可以有求必應;於是他明天又可以提出另外的新的要求。你今天還可以設法滿足他的這個要求,你明天也許就無法滿足他的那個要求。這樣做無意中慣縱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義。日久天長,他們心中會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們當然也就不會尊重別人和尊敬長輩了。而且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甚至攻擊別人。最後在他們達不到目的或滿足不了他們的願望時,他們還可能由失望而轉變為消沉。 因而,在有爺爺奶奶或兄弟姊妹的家庭裡,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教會每個孩子學會與家庭中其他成員合理地分享食物和衣服,學會使自己的要求與家庭中其他成員的需求相適應。柱獨生子女的家庭,就必須教會孩子跟父母合理分享東西。並且經常教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和懂得,雖然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他就是全家唯一有特權的成員,就是皇帝。我認識不少父母,尤其是一些善良的母親,他們對待自己非常苛刻,常常是節衣縮食。好吃的讓孩子吃個飽,自己不吃。好料子讓孩子穿,自己穿布的舊的。然而,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這番苦心;反而以為是家裡有錢,養成一種大手大腳的習慣和極端的利己主義。甚至造成他們在父母面前一種特權。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當然也不會懂得孝敬父母,因為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就是自己。有的孩子甚至可笑到這種程度,說他們的父母不喜歡吃好的,只喜歡吃粗茶淡飯;不喜歡穿新衣,而喜歡穿舊衣。 所以,父母最好是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他們所使用的一切——衣服、玩具、圖書、文具和體育用品等的價值。教育孩子愛惜衣物、愛惜書籍、玩具;不應該對丟失和損壞物件感到無所謂。因為每一件衣物都是各階層的勞力換得的,也是父母辛勤的勞動所換來的。這就是我國古訓所講的:「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 與此同時,父母還應該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父母在做事時,吩咐在旁的孩子拿工具,或幫助打掃衛生。十一二歲的孩子就可以幫助父母在鄰近商店購買一些簡單的東西,或寄信等。也還是我在這一節開頭所講的那位老太太。她告訴我,她兒子回憶起童年生活時,也總是講他十二歲就開始洗自己的內衣內褲,好像是母親虐待了他。我聽了當即告訴那位老太太。你做得對。你這樣就從小培養了孩子的勞動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他將來明白了事理,他不但不會埋怨你,還會終生感謝你這位好媽媽! 因為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本應當相互分擔日常生活中的勞務。相互關注、體貼和幫助,這些都對孩子感情和社會交際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益處。父母應該使孩子懂得他的父母為了全家的幸福,為了生活是怎樣工作和勞動的,進而促使他產生幫助父母的良好願望。 因而,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教會孩子幫助長輩從事一些家庭勞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遺憾的是,我們許多父母都對這一點缺乏應有的認識。他們認識不到教會孩子,尤其是從小教會孩子幫助長輩做家事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和勞動感情的主要和基本途徑。另外,一些父母還有一些糊塗的觀念。一是認為這些家務事自己還可以做得了,還年輕,不是老得動不得,不必去讓孩子分擔或代勞。有的父母還認為孩子將來反正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就讓孩子童年和少年時期多玩一點,自己多做一點。另一種糊塗思想是有些母親做事特別認真,他們總覺得孩子做事做不好。孩子掃過的地,他們認為沒有打掃乾淨,自己要打掃第二遍。孩子洗的碗或手帕,他們認為沒有洗乾淨,自己要重洗。因而,不如乾脆自己動手,還省事些。孩子不會做事,正需要學習做事。孩子沒有經驗,也沒有實踐,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那麼好。正因為做得不好,才需要父母的教育,才更需要鍛煉。而恰恰這一點,那些父母卻忘記了或者忽視了,或者是缺乏耐心。結果,家中一切包辦,在年輕時,不需要幫手時,他們還能一切代勞。到了中、老年後,精力衰退,需要幫手時,孩子卻又因為沒有勞動習慣,不會做事;而由於沒有勞動習慣,這時想喊也喊不動了。這類事情在我的身邊簡直是隨處可見。十七、八歲,甚至一、二十歲的小伙子坐在家裡玩撲克、看電視;而五十幾歲的老父、老母都要到商店裡去買東西、打掃室內。我還認識一些已經結了婚的青年男女,他們自己沒有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照理他們同老人住在一起應該可以同老人分擔一些沉重的家務,然而事實則恰恰相反,他們除回家吃飯和睡覺外,四手不伸。房間要父母打掃,衣服也要父母洗。這都是因為從小父母沒有教會他們勞動,他們從小就是一切由父母代勞慣了,所以才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沒有勞動習慣,不熱愛勞動的人,必然就不能吃苦,一旦生活上發生什麼變故,他們就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而且,即使沒有什麼變故,他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會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也不能做出什麼成績。 勞動習慣和對勞動的感情是不可能天生的,也不可能是先天的,它需要父母的細心培養和不斷的教導。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熱愛孩子,年輕的父母們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教會孩子熱愛勞動。一切由父母代勞,這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護,這是在毀滅孩子。 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正確方法是耐心熱情的幫助與教導。孩子開始學習做事,肯定不可能做好。這時就不應要求過高,不能動輒指責:「這是你掃過的地呀?地上還有這麼多的泥巴、碎紙廠或者「這個茶杯還有茶漬,你怎麼洗的?」發現了沒有掃乾淨的地方或沒有洗乾淨的地方,應該指出來。但是指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藉著缺點教會孩子真正學會做事。所以態度不應該是生硬的指責,而應該是熱情的關懷與幫助:「掃得好,只是還沒有掃乾淨。毛毛,你看那裡是不是還有些泥巴和紙屑?快拿掃帚來,把那裡再掃一下。」有的事情,孩子開始時做不好,母親還可以親自示範。通過這樣具體和耐心的幫助與教導,孩子也就會逐漸學會勞動,而且漸漸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有了勞動的習慣孩子也學會自覺地愛惜東西了。或者說,至少也容易接受父母對他儉樸的要求。也不再會那麼隨便地責備父母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了。 ●培養孩子刻苦頑強的精神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幾句中國的古訓,由於中學語文裡古文減少了,青少年再也學習不到了,父母們也漸漸淡忘了。但它包含的深刻的哲理教育意義卻是永存的,而且也是永不會褪色的。它的含意簡要的說,就是一個人必須經過刻苦的努力和磨難,才能擔當大任,才能有所成就。最明顯而且大家都在電視上所看到的例子,我想要算是奧運、亞運和全國運動會上的金牌得主了。那些光芒四射的金牌得主哪一個不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分寒暑、沒有休假、終年苦練。跌倒了又爬起來,失敗了又站起來,在千百次的失敗後才達到了一個個項目的頂峰。他們訓練的刻苦,拚搏的頑強,不奪金牌誓不甘休的毅力,無一不令我們歎服。 我們當然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個個都能成為運動健將、金牌得主或科技新星;也不是都要求自己的子女不休息、不度寒署假,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苦守書齋或苦守機房。但是,我們如果希望我們的子女能將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我們作父母的從小培養孩子刻苦的精神,卻是十分必要的了。因為一個害怕困難,畏難,怕苦的人,是必然一事無成的。原因是世界上人世間沒有一件什麼事是可以不勞而獲,心想事成的。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困難,都會有艱辛。只是困難的大小不同、艱辛的程度不一。一個人沒有一點刻苦的精神,必然會見困難就退卻。也就是我們所常恥笑的五分鐘熱度,甚或連五分鐘熱度都沒有的懶漢。 我從前的鄰居有一個女兒。她由於從小父母的溺愛,沒有養成勞動和吃苦的習慣,所以在上中學後,她感到理工很費腦筋,一道題要左想右想,還有數學公式背得不熟,很難學,她在應付不了的時候,就改學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東西要背,尤其是語文。要想寫好一篇作文,寫好一篇文章,要更多讀多背。所以她認為讀書本身就是一件苦事,不想讀書。然而做事,又做什麼事呢?做工吧?更苦。於是她又改學外語。入門確實不很難,同時又有些新鮮感,所以她學了外語。可是人了門以後,接捶而來的大量的生詞,紛繁的語法現象,樣樣要讀,樣樣要背。她又畏縮不前了。結果在門口蜘櫥了兩年,又退了回來。 由於生活的普遍改善,嬌生慣養的子女現在很多。因而有些受嬌慣的子女,普遍的是好逸惡勞。拿起書包上學,放下書包吃飯。而在學校裡也是上課不聽講,學習馬虎。我也認識幾個這種青少年。他們雖然比前面我講的那位鄰居的女孩幸運一點。幸運地高中畢了業,又幸運地混了一張大學文憑。但他們由於畏難、怕苦,學習雖然都勉強及了格,有的甚至是第二次通過,但實際學識很少,進人工作單位後,也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績。 刻苦就是要不畏難、不怕苦。因而要培養孩子不畏難、不怕苦,作父母的首先就不能夠時刻怕孩子吃了苦。而自己寧願多吃一點苦,唯恐孩子吃了苦,恰好又正是我們這一代父母常犯的一種通病。他們總是只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幸福輕鬆,總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們在家裡不讓他們的孩子做一點事,不教育他們的孩子勞動,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他們忘記了我國民間的一句古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沒有勞動習慣,不熱愛勞動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難的;也就是說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就必須首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要使孩子從簡單的勞動中學會人生的偉大哲理。這就是房子不打掃,不會乾淨;盆中的花,不澆水灌溉,就會幹死;地裡不播種,不會長出莊稼。也就是說世上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必須有所付出,付出汗水。 ●怎樣糾正孩子說謊 孩子在玩耍時,無意中弄壞了東西,或闖了禍怕挨大人的罵,常想把錯誤掩飾起來。孩子無意中折斷了花盆裡的花,為了怕大人發現,他們通常會把折斷的花扔掉。打翻了墨水他們會把墨水瓶藏起來,再把灑了墨水的地方用報紙或別的東西蓋起來。當父母發現了問他們時:「是不是你把花盆裡的花折斷了?」或者:「墨水瓶是不是你打翻的?」孩子聯想到挨罵,就會說謊:「我沒有」,或者:「不是我打翻的!」或者:「我不知道。」 當然,孩子的這些謊言是很容易被父母識破的。「不是你折斷的,家裡還能有誰呢?」「墨水不是你打翻的,家裡還能有誰打翻,還把報紙蓋上呢?」 孩子不敢公開承認,而說謊,使大人苦惱、痛恨。因為任何一個作父母的都知道說謊是最不好的習慣,最壞的習慣,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小事說謊,雖不值得追究,但可怕的是一旦放過怕會養成孩子說謊的惡習。所以父母總是從小就教導孩子不要說謊,而遇到自己的孩子說謊就非常氣憤。總想好好地教訓他一下,於是就狠狠地責備、罵幾句,想使孩子有個懼怕,以後不敢再說謊。 而事實卻正好相反,父母責罵得越厲害,孩子為了怕罵,遇到了闖了禍或做了什麼錯事,就又說謊。我從前有一個鄰居的兒子頑皮得很,上課不聽課,下課不作功課,結果算術和數學考試次次不及格。父母又要看成績表,那孩子怕罵就把成績單的分數塗改成及格,有時實在無法塗改,他就說成績單丟了。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績單的分數是塗改過的,便質問。追根到底是多少分?為什麼要塗改?或者怎麼丟的?是多少分?父母發現一次責罵一次,但到時候兒子仍然塗改或謊說成績單丟失了。父母氣得咬牙切齒,拿兒子毫無辦法。而且由對兒子成績的不滿,漸漸轉變為對兒子說謊的憤恨。那麼這事的發展,責任究竟在誰呢?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分析兒童說謊的原因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會挨罵,而尋求的一個避難所。」這話千真萬確。孩子一方面被教導「不要說謊」,另一方面卻又有會因說實話而挨罵的經驗。這種矛盾是造成孩子為自衛而說謊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在通常情況下,是大人給孩子造成了不得不說謊的形勢。因而,杜絕孩子說謊的最佳對策是不追究,讓孩子消除說實話的顧慮,而自覺地不去說謊。從上面所舉過的前兩個事例來說,當父母發現孩子折斷了花時,可以說:「花兒開得好好的,可以供觀賞,而且也是生命,以後再不要折斷了。」或者:「幸好墨漬滲透得還不多!」這樣消除了孩子對自己做錯的事,或闖的禍會被挨罵的顧慮和驚怕,就不會再說謊;反而會反省:「當時應該據實向父母講清楚,父母會原諒我的。」 總之,孩子說謊是時常發生的事情,要想杜絕孩子說謊,養成孩子誠實的習慣雖然至關重要,但確實不易。它要求父母耐心和熱情開導,消除孩子對說實話的顧慮。當然,父母也絕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孩子說謊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那樣,又會變成放縱。孩子只會越說越厲害,直至走上邪路。 ●怎樣處理孩子說髒話 兩三歲剛學會說話的孩子偶而也會說出一兩句不知在哪裡學會的髒話「他X的」,有的大人聽了,不但不感到什麼不雅,反而會發笑,覺得好玩:「這小傢伙不知同誰學了這髒話!」因而也不糾正。 可是到了孩子上小學,尤其是上中學以後,孩子再說髒話,一般家長就都會覺得不雅和厭惡了。可是,大人雖是不喜歡,孩子卻因從小無人糾正,越講越多。原因在於小學和中學生中有些髒話已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或見面的招呼語。 孩子們有他們的話題,有他們的小天地。他們也有他們的語言,我們做大人的不去要求他們說我們的語言,尤其是作教師或知識份子的語言。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忽視孩子的這種心理,一味地責罵他們不文明,就成了大人直接干擾孩子們的天地。而且強迫他們摒棄他們的語言習慣,就會使孩子無法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融合到集體中去。這也就是我妻子的鬥爭無法取得勝利,甚至反傷了母子感情的原因。 同時孩子進大學換了環境,語言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會自然而然改掉自己所說的髒話。所以在這些小節上,我深刻體會到父母耗費太多的精力去糾正和鬥爭是沒有必要的。當然。做為父母對孩子的髒話和不文明的言談,日常交談中一旦發現可以而且也應當指出和教育,但不必小題大作,把它看得過於嚴重。至於有些人,到老還是一口髒話,那也是與他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有密切聯繫,也不必過多責怪。 ●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和受到批評 孩子在外面玩,免不了要闖些禍。男孩子在外面玩耍,爭吵起來後又打了年紀小的玩伴,結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來找大人興師問罪。或者為搶玩具,而弄壞了別人的玩具,甚或踢球玩,一腳不小心打壞了鄰居的玻璃。這些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我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妻子就為應付這類事情,有時被弄得焦頭爛額。 在以前,當孩子闖了禍時,多是母親出來抵擋,總覺得是自己沒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在外面欺侮了小朋友,或打壞了鄰人的東西。因而遇到了這種事,做母親的總是說:「媽替你去道個歉,只是你以後不要再打別人!」 當然,為了避免和鄰人起衝突,搞好人際關係,父母代孩子道歉偶而也有其必要。但是對於已經能夠分辨是非的孩子來說,做父母的還是應該盡量從旁教育他協助他,使他認識到錯誤而主動去向受害人道歉,養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的責任感。這樣,孩子以後自己也會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撿點。同時,長大了在社會上也會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一切都由家長負責,孩子無任何內疚感和責任感,不但不會像母親所希望的「以後不再犯」,而且會變成一個缺少獨立性且無責任感的人。 歐美人士在這一點上就很注意。有一次我在一個美國友人家作客。那天主人還邀請了幾個美國朋友,有一位女士帶了她的一個四歲的女孩。那女孩子很活潑。在端茶喝的時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這時,她母親很快地用手帕擦去潑在茶几上的茶水,然後對女兒說:「你去向阿姨借一個盤子,把打破的碎片撿起來。然後再向她道歉!」 這件事當時我看了感觸很深。要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父母肯定就會出來親自收拾殘局,然後代孩子向主人抱歉,而不會要孩子做任何事情。雖然父母代孩子向主人道歉並不是什麼錯誤,只是這樣作的結果會使孩子沒有機會接受教訓,並且喪失獨立性和責任感。 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闖了禍,父母不在場,因而父母不知道,於是別人的父母找上門來告狀。這也是常有的。在外人來告狀時,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害怕自己的父母責罵,而不敢承認,甚至躲藏起來。一種是怯生生的承認了錯誤。 但是不管怎樣,當外人來告狀時,父母一定要冷靜熱情傾聽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然後當著孩子的面弄清實情,應該向對方道歉的,應吩咐孩子向對方道歉,當然作父母的,在自己的孩子認錯後,也應向對方家長道歉,損壞了別人的東西,應該在道歉後照價賠償,或者該付醫藥費的,就應該支付醫藥費。以此來教育孩子正確對待事物。這是正確的態度,也是不少家長所採取的態度。 但是應該看到,在我們的周圍,也有不少的家長,他們不是採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對方道歉的態度,而是對自己孩子採取護短的態度。事實俱在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別人的孩子,或損壞了人家的東西。他不但不責備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己的子女,反而認為對方來告狀是錯誤,認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作別的事,與他無關。甚或強詞奪理說:「我的孩子也挨了打。」或「那東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壞的,我孩子絕不會去損壞你家的東西!」 這樣護短的結果是孩子在外可以作壞事不負責任,於是越學越壞,並且做壞事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公然喊叫:「你去告訴我父母好了,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後果當然不堪設想。 近十餘年來,台灣青少年犯罪率急劇上升。在我工作過的兩所大學裡,我發現這些犯罪青少年多是家庭中受父母溺愛、放縱,而在外惹了禍時,父母又總是維護自己的兒子,不分是非,反責怪對方。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有時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別霸道的孩子欺侮了,奪走了玩具;打得鼻青臉腫或摔得鼻青臉腫,而哭哭啼啼跑回家來,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學生中,相當普遍。這時有的母親心疼自己的兒女,又恨自己的兒女在外面惹了禍,便鬧著要去找欺侮她兒女的孩子算帳。或者罵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會打他呀!下次他再欺侮你,你就還手!」 仔細想一想,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算帳和報復,只會使孩子間的打鬥越來越厲害,而且可能使無意的傷害轉變成有意的傷害。 所以在出現這種不愉快的事情時,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傾聽孩子的申訴,幫助孩子洗傷擦藥,教導孩子以後盡量避免與那些頑童玩耍。同時,也可直接找欺侮了自己兒女的孩子問明事情真相,勉勵孩子們和睦相處,不要打鬥。以免事態擴大,結成冤家。當然,必要時還是可以找對方家長,共同進行教育。但注意一點,那就是找對方家長,不只為了算帳。所以要冷靜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雙方孩子為目的。 ●怎樣面對孩子的過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錯誤或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錯誤,免蹈覆轍,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 有一個企業家在回憶錄中寫道:「上小學時,即使我玩得過分,成績退步了,父母也從不嚴厲責罵我。當我把成績單交給他們看時,他們看看各門分數的成績,然後看看我的臉。當然我覺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著挨父母的罵。然而他們卻沒有罵我。這樣反而使我更加感到愧疚,決心下學期一定要好好讀書。」 日本有一屆議長在回憶他的童年時,也說過:「小時候母親經常要我去買東西。有時我不是買錯了,就是買漏了。但是母親發現後,從不責罵,只是說明天再去買回來。」這樣就養成了我把要做的事都寫在紙上的習慣。 從上面這兩人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犯了錯誤,他們自己也是有愧疚有改正的要求的,而且也會想辦法改正。問題是父母怎樣對待,怎樣啟發他們認識錯誤和感到愧疚。在前面的章節中我曾經幾次談到這,簡單地責罵孩子的錯誤和失敗常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原有反省的,也不去反省。因而又重犯錯誤;一而再,再而三。 但是要作到啟發孩子的自我反省,信任孩子能改正錯誤卻是不那麼容易的。我們日常最常見的是簡單地責罵,或者埋怨孩子不聽話:「你看,我所說的沒有錯吧!」或者當孩子不聽大人的忠告而失敗時,父母會說:「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吧!你總是不聽!」 父母想強使孩子確認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從而使孩子對他們聽從。他們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這種埋怨和責問實際上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自我判斷,會使孩子喪失自信。有的甚至還會對父母的這種怨詞感到反感:「什麼都是你說的對!」 所以當孩子出了差錯,尤其是當孩子反省自己的差錯時,父母應保持沉默。當然。有的母親也會講,孩子會反省什麼過失,他們根本就不會感到愧疚,所以才罵。我覺得這種看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會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簡單的好壞還是能區分的,並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恥感,因而做錯了事,由於貪玩而荒廢了學業,考試不及格,他們是知錯並有一定的羞愧的。。當然,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這倒是存在的。問題在怎樣啟發他們的自尊心、羞恥感,進而反省,自我下決心改正。 日本兒童心理學家和幼兒教育家多湖輝在他一本關於子女教育的專著中曾講了一件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念中學時,校風非常嚴格,課堂上答不出問題,就要留校補課。老師用心良苦,而他卻並不感激,而且對老師抱憎恨態度。他一向成績不好,經常留校,於是只想如何在學校搗蛋。在高年級時,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搗毀了存放軍訓教材和槍械的教室。事後,他們才發現事情太嚴重,面臨退學的危險。回到家裡,他準備接受母親的責打,但母親卻只說:「現在你要後悔也來不及了,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這次滋事的後果,我想你心裡有數,所以我也不再說什麼了。你可能會被勒令退學,你就想想將來該怎麼辦吧!」 這些話比任何叱責更令他深感內疚和對不起父母,於是發誓此後絕不再給母親帶來任何麻煩。 同時還應記住一點:人在犯了錯誤時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關懷。 ●孩子拿了錢,偷了東西怎麼辦 我經常聽見一些母親抱怨說孩子拿了櫃子裡或父親衣袋裡的錢。尤其是做後母的,她感到更是為難。她講了一兩次,兒子絲毫不聽,又不好打罵。 孩子私自拿家中的錢確實是一個很不好,甚至很壞的行為。因為這實質上就是偷。只是偷的不是外人的錢,而是自己父母的錢。而且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惡行,很難糾正。上面的那位後母說了無效。她覺得為難,是後母不便於打罵。其實,一個孩子如果在父母識破後,說了無效,那就是打罵,也並不見得就一定會有效。左鄰右舍中,社會上打罵無效的事例舉不勝舉。 分析其原因,不外一點。私自拿家中的錢是一種不光彩的偷盜行為。七八歲開始明瞭事理的孩子都知道偷盜是可恥的,因而一個孩子在做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時,內心一定有些恐懼和不安,唯恐父母發現。一旦父母發現會臉通紅感到無地自容。因而父母一點破,他就應該有所反悔和羞愧。如果一個孩子一而再地拿,那就說明他已無羞愧之心。為了挽救一個孩子,作父母的絕不可撕破了他最後的一張臉皮,一定要設法啟發他的廉恥心,促進其反悔。因之,在教育孩子不應私自拿父母錢的同時,應更加熱情地關心孩子的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走這一步。如果是正當需要,應向孩子說明可以向父母索取。如果是在外面吃玩,那就應該耐心說明。一個孩子不應在外面亂吃東西或玩賭博的遊戲。即使是電動玩具,亦不可多玩,多玩就會荒廢學業。這當然是一個耐心的漫長的教育過程。簡單的打罵是不能奏效的。許多兒童或中小學生在街上當扒手,大多是由這種拿錢,亂花錢,最後父母又沒有錢可摸了,而摸向外人的口袋的。 當然,與這相近,或者更壞的就是在直接偷別人的東西了。在學校裡看到同學有什麼好東西,自己沒有,就偷。這當然是極端可恥的行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應該向孩子說明偷盜是可恥的行為,啟發孩子的羞恥心和羞傀感,然後勸說孩子把東西交還原主。這樣作雖然不容易,但必須這樣作。不要見了孩子做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就劈頭劈腦大罵。或打。「打斷你的手,看你以後還偷不偷!」這樣打罵,對少數極端膽小的孩子,也許多少還有些羞恥心的孩子,可能收效一時。但對大多數的孩子效果不會大。因為他們一旦敢偷,就是已經不顧羞恥了。所以簡單地打罵,只會使他們暗地裡偷,千方百計不讓你發現罷了。當然,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也愛佔便宜,見孩子偷了東西,甚至默認和誇獎,那就更是把孩子往絕路上引了。 ●怎樣應付孩子的問題 父母在帶孩子上街或玩耍的時候,天真的孩子總會提出各式各樣大人想不到的問題。這是因為整個外界世界對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一切引起他們的好奇,也引起他們的求知慾。因之即使有些問題會使父母一時為難,父母也應盡量滿足。反之,如果一個小小的孩子對一切都漠然,倒是智商不高的表現,絕非好事。 孩子的問題粗略的根據年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人小學以前或包括小學初年級的孩子的問題。這類問題大多用一個名稱就可以應付過去。例如:「這是月亮!」或「那是冰箱!」當然有些也會遇到一些棘手,使父母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遇到這種場合,父母一方面應盡量豐富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同時在一時無法回答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你將來上中學以後就會知道的。但絕不要哄騙或胡編亂湊。 另一類是孩子上小學高年級和中學以後的問題。這時的問題,知識性較強。父母能盡量回答當然更好。日本有一位作家在其作品中回憶父親時,曾寫道:在中學時常看屠格涅夫和契河夫的小說,每當有疑問時,例如屠格涅夫是屬於那一種流派、思想的作家?他問父親時,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為他一一解說。因為有了這麼一位豁達的父親,使他不僅滿足了求知慾,同時也更接近了父親的心靈世界。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父母都能像這位父親一樣,對孩子所提的問題能有所研究。但是他的作法和態度「不厭其煩他講解」,卻是所有父母可以借鑒的。而且確實孩子所提的一些知識問題,也常把我們作父母的難倒。但是不論怎樣,不能給孩子的求知慾潑冷水,在自己不能很好解答時,也應向孩子指出可以再向誰求教,或以後看閱哪一類書籍。激起孩子向書本要知識的熱情。絕不要認為孩子提了問題,自己作為父母答不出很難湛,於是對孩子發脾氣:「只有你的問題多!你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問老師?你不知道我有我的事嗎?」 學問學問,學問和知識就是人在不斷的探索中,在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大人如是,孩子更是如此。區別只是大人有的問題,他在沒有適當的人可以求教時,可以自己去看書,尋找答案。而孩子由於知識有限,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或者這方面能力較差,就更需要父母的幫助。孩子有問題找父母,這正是孩子對父母的信賴的表現。作父母的為了孩子的成長應盡一切努力來解答,如幫助解答兒女的問題,孩子還沒有查書尋找答案的能力,父母就應自己查書尋找答案。 在孩子上學以後,孩子可能有些問題在課堂上沒有弄懂,或者孩子對老師在課堂講授的仍不感到滿足,或者在作功課中遇到了困難,父母都應熱情而耐心地予以幫助和解答,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並激起孩子學習的熱情。 反之,如果孩子的問題父母不予解答,而視作累贅,敷衍搪塞。孩子當然也就沒有了提問題的興趣。他何必自找沒趣呢?!同時孩子在學習或作功課時遇到了難事,父母不能伸出援救之手,孩子的學習興趣會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學習的信心。所以,現在有些家長,或者由於自己工作過忙,或者由於自己知識的限制,而無力幫助子女學習,解答子女學習中的問題,而為子女延聘家庭教師,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不是不可取的。 然而,家庭教師只能是家庭教師,他可以彌補父母的某些不足:精力不足或知識不足。但是,他不能代替父母。父母仍應多接近、關心自己的子女。 另外,孩子有時,尤其是稍大一點的孩子,會問起有關家庭親戚之間的糾紛。有時父母很難回答,也不想回答。這時父母可以但白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不能回答。」而不要說:「小孩子不應知道這種事情!」以封閉孩子的詢問。 因為孩子有了這種不愉快後,為免再次受到傷害,以後就會心中有疑問也不敢問了。這種事情發生多了,就會在父母子女之間產生隔閡。 還有一類問題是父母常感到難以啟齒的,那就是有關兩性的問題。現在家中通常是一家大小圍在電視機前消磨閒暇時光,當電視中出現有關性的鏡頭時,有些還不大懂事的孩子會提出一些問題。孩子出於好奇、不懂:「媽媽,他們這是幹什麼?」父母則不好啟齒,加上頭腦中的一些封建意識,於是會不滿地斥責:「你這個孩子真是的!」或「你還只是一個小孩子,怎麼問這些事情!」 這樣回答是對孩子不好的,因為它並沒有說明問題,反而使孩子對性產生一種不正常的好奇心。如果是不大懂事的孩子,最正確的方法是不讓年紀很小的孩子看這種電視。既然已經看了,孩子已產生了好奇心,可以告訴他將來長大了,你就會懂得了。一句話不必加以神秘化或醜化。對有些事情,能夠說明的,講一點小孩能瞭解的範圍就可以了,滿足他一時好奇心就是了。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