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每逢農曆快過年之際,香港的報上照例會出現有人偷斬吊鐘的新聞。因為吊鐘是香港人過農曆新年必備的時花,看得比水仙更為重要,尤其是商家,時常要花幾十元甚至百餘元買一枝吊鐘,將吊鐘開花是否繁茂,看作一年生意好壞的兆頭。 為什麼到了這時候就有人偷斬吊鐘呢?這因為野生的吊鐘花在本港是受保護野生花木法令保護的。香港人過年所用的吊鐘花,全都是由花販從內地運來的,而這貨色必需要等到年宵攤上才有應市。在這以前,如有人想要吊鐘花,便只有到山上去偷斬了。 香港和新界的山上,原來有很多的吊鐘樹。據說從前新界的青山,本港的大潭篤、赤柱、金馬倫山,都盛產吊鐘。在沒有頒布保護野生花木法令以前,吊鐘是可以隨意採摘的。就因為這樣,每屆農曆過年要斬伐很多的吊鐘樹,但補充種植的工作卻沒有人注意,於是香港野生的吊鐘樹就愈來愈少了。這才在一九一三年七月由港英當局頒布一種特別法令,禁止本港花販售賣吊鐘花,後來又在一九二○年將這法令的範圍修正擴大,改為正式保護野生花木法,將吊鐘、杜鵑,以及多種野生的蘭花置於法令保護之下,禁止採摘和發售,但自己花園裡培植和從香港境外輸入的則不在禁止之列。因此,今日香港人過農曆新年所用的吊鐘花,全要仰給內地的供應了。 吊鐘的開花期約在新歷的一月半至二月半,因此,農曆新年正是它們的盛開時期。廣東人過年插吊鐘的風俗已經由來很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上說: 吊鐘花出鼎湖山。此花並木折下,能耐久,臘盡多賣於街,土人市以度歲,取其置瓶中不萎也。 鼎湖山即頂湖山,在肇慶。為什麼要說吊鐘出鼎湖山呢?據《肇慶府志》載: 吊鐘花,木本,花紅白色,形如鐘,皆下垂,無仰口者,簇生葉下。每簇九花,嶺南處處有之,惟頂湖山所產,每簇十二花。 在新年被當作吉祥花的吊鐘,本以開花恰好合時和花朵多為好兆的,因此,一簇能有十二鐘的鼎湖吊鐘,便特別被人看重了。 香港在一百多年以前的吊鐘花繁盛情形,我們還可以從滿清時代出版的《新安縣志》上見得到。這書記載著說: 吊鐘花,樹高數尺,枝屈曲傴蹇。正月初,先作花,後開葉。一枝綴數十小鐘,色晶瑩如玉,雜以紅點,邑杯渡山極多。 杯渡山就是青山,因此,我們今日在青山還可以見到有野生的吊鐘花。 吊鐘花多數是粉紅色,僅有少數是白色的。誠如它的名稱所示,吊鐘花開起來以後,一朵一朵的恰如小鐘,每一隻僅有半英吋高,一叢一叢的吊著。 吊鐘花是先開花後生葉子的。花蕾未開時有鱗狀的厚殼包裹,花上有小莖,尖尖的蓓蕾,就從鱗苞裡一叢一叢的倒垂下來。花開了以後,新葉才從枝上生出來。新生的吊鐘花葉子,幾乎像花一樣的美麗,顏色從淺綠以至嫩紅都有。葉上有一層蠟光,所以看起來幾乎像是假的,吊鐘花很耐久。通常在農曆送灶以後從年宵市場上買回來,插在瓶裡,它便一批的開起花來,若是花瓶的質地好,沒有火氣,會發花,又時常給它換清水,則幾乎一直可以養到正月底,還可以從又紅又綠的嫩葉叢中欣賞著那一簇一簇吊著的粉紅色小鐘。 廣東舊時的方志上雖說吊鐘花以肇慶頂湖山出產的最有名,但那大約指野生的而言。今日香港人過年所買的吊鐘,大都來自清遠等處,而且都是人工種植的。清遠的秦皇山,那一帶的鄉下舊時便是專門種吊鐘發售的。吊鐘樹本是多年生的小灌木。鄉民種植吊鐘時,每年在未曾有花蕾以前,事先選定凡是準備在年尾要砍下來出售的花枝,事先施行一種「剝皮」的手續。這就是準備整枝砍下來的那枝於的末端,將樹皮剝去一寸左右。據說這作用是防止樹葉所吸收的滋養料,不致繼續輸至樹幹和樹根,這樣,這一根枝上的花朵,在年底開花時便會特別茂盛,因而也可以賣得好價錢。 在香港每年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的年宵市場上,吊鐘是比桃花銷路更多更吃香的時花。一扎尚未開花在外行人看來幾乎像乾柴一樣的吊鐘,花販一開口會索價五十元至七八十元不等。但一枝模樣端正、花蕾多、沒有灑過鹽水、保證能及時開放的吊鐘,在農曆二十八九去買,沒有三四十元也是很難買得成的。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